首页 > 修真网游全集 > 第五卷 风起云涌 第六十三章 没有后手

第五卷 风起云涌 第六十三章 没有后手

2025-03-31 02:23:33

.先跟大家说明一个情况。

本书是买断作品,应该是一直免费让大家阅读的。

不过最近呢,网站推出一个新的功能:单本包月。

就是花2元钱,可以看接下来三十天的vip内容。

这个因为是新功能,所以需要人气高的书来支持一下。

网站排名靠前的,接近于完本的书都要上架。

so,我必须也要上架了。

不过,这2元钱花起来其实也不多,2根玉溪烟的钱而已,就可以看30天了。

而且如果30天内,vip更新不足5万字,全额退还。

vip更新不足十万字,退还一半包月款。

怎么都是很划算的。

我预计未来30天要更新15万字+,大家放心好了。

折合起来,千字还不到2分钱,比起某些网站的高级vip用户,还要划算。

拜托诸位喜欢本书的朋友多多支持。

虽然,本书上架了,但是后边的局面持续揭开,精彩继续!谢谢。

这个链接,是详细的说明。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哈。

/help/vip/.谢谢!!国际惯例,再拉拉票和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罗,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军城,距离遂城有八里地。

距离羊山也不过七八里而已。

却是一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的地方。

李继宣在这里已经驻守了许久,对周遭的道路十分熟悉。

就算是现在下着冬雨,李继宣也能轻松的找到前往羊山的道路。

五千宋军火速前进在去往羊山的路上,每个战士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的神情,他们知道,这一次去羊山,乃是李继隆安排的最后一手。

能否将耶律斜轸的军队压垮,就看这最后五千人马了。

李继宣骑着一匹健硕的黑马,一言不发的前进着。

身后的队伍已经放弃了行军路线,转作战斗队形,时刻准备迎接上迎面而来的辽军。

前方发现敌情!在队伍之前一里处的宋军尖兵飞快的跑了回来,大声叫道:曹田两位将军的兵马正在朝这边行动。

李继宣心头一震,手中的大斧提了起来,坚定的一挥,厉声喝道:准备战斗!远处渐渐出现了无数身影朝这边奔跑而来,前方的宋军虽然是在撤退当中,可是看到了自己的友军已经接应上来,依然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素质。

他们左右分开,溃散的军队勉强维持着队形,从李继宣部的身边跑开,将中间宽敞的道路让给李继宣。

李继宣这一支军马尽数都是骑兵,他们长年累月在马背上战斗,早已习惯了战马飞驰的节奏,身体如同波浪一般在马背上起伏,无数骑兵异口同声的发出怒吼,各式各样的兵刃架了起来,顶着迷蒙的细雨,顶着迎面而来的契丹大军,大吼一声:杀!养精蓄锐的大宋骑兵势不可挡的撞进了蜂拥而至的契丹人之中。

李继宣一马当先,大斧挥动之处,将迎面而来的一个契丹官兵砍飞了半个身子,热血狂喷而出,溅满了李继宣的身体。

契丹人没有想到在这里还会遇到第四股宋军,而曹田两人马上将张斌魏能的部下放过去赤罗的道路。

自己还有战力的部下,疯狂的追随着李继宣,继续投入到和契丹人的战斗之中。

李继宣两腿一夹战马,大斧连挡,将两柄长矛远远挡开,随即大力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面前的契丹人斫翻。

左侧一个契丹骑兵哇哇大叫,手中钢刀横着朝李继宣的胸口抹来。

李继宣冷笑一声,如是这样就被他们给伤到,自己还在大宋军中吃什么皇粮?巨大的斧头在李继宣的手中就像是一个小巧的玩具,他手腕一抖,斧柄倒转,宽大的斧面挡在钢刀上,发出一声清脆的金铁交加之声。

李继宣狂吼一声,那契丹人似乎被吓得一震,手中钢刀都拿捏不住,跌落在地上,只是他再也没有机会去抓住自己的钢刀,脖颈处就已经被李继宣狠狠一斧劈断。

响彻天地的号角声再次响起,契丹官兵在耶律斜轸的将令之下,不敢怠慢。

想要合围过来。

无数契丹人,满身血污泥泞,却依然张牙舞爪的狂叫着聚拢起来,左右两翼各有一支骑兵队,在两名契丹将官的带领下,钢刀如雪,长枪如林,踏着满地的泥泞和雨水,快速朝李继宣的两翼围来。

好个耶律斜轸,想这样就困住我?李继宣冷笑一声,宋军阵中军旗招展,曹田两人一看李继宣的旗号,顿时明白了他的用意,这两支总数约为八千人的宋军队伍,依然保持了良好的战斗力,在旗号一亮明的时候,马上放弃各自的对手,转而进入契丹人两翼骑兵和中央大阵之间的缝隙地带,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顽强的抵抗着契丹人的合围。

这些骑兵,大多身上血迹斑斑,满脸都是泥水的颜色,他们经历了羊山的血战才到了这里,不是强弩之末,也已经是筋疲力尽了。

可是这些大宋的健儿没有一个后退,没有一个逃跑。

他们身上的盔甲到处都是破损的痕迹,他们手中的武器也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锋利。

只是他们的脸色依然决绝,他们的眼中依然杀气十足,大声呵斥着冲着契丹官兵迎了过去。

李继宣从来作战都是如此,他要冲在第一个,他的眼里盯着耶律斜轸的主帅大旗,大声吼道:活捉耶律斜轸,生擒韩德让宋军被主将的战意鼓舞,狂声怒吼,李继宣的部下,战斧疯狂的左右砍杀,左侧的曹军长矛如灵蛇飞舞,右侧的田军钢刀如雪花纷飞,疯狂的杀戮着契丹人。

已经激战了半日,追赶了许久的契丹人实在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若不是耶律斜轸的威名还在支撑着他们,若不是耶律斜轸的军令如此严厉,换做一般的军队,早已是崩溃了!饶是如此,宋军也渐渐取得了上风,从被契丹人追赶着的逃亡者,变成了契丹人生命的收割者。

他们的兵刃,肆无忌惮的和契丹人的身体进行着亲密接触,整个契丹人的防线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面临着崩溃的险境。

李继宣是个勇将啊!耶律斜轸看着势不可挡的李继宣部说道:当初满城之战的时候,听说李继宣一人一斧,带着一千精锐,在契丹军中冲杀四个来回,无人能挡。

此人虽然不通战术,可是作为一位勇将,实在是无可挑剔!韩德让沉吟了一下,接过耶律斜轸的话头:宋人已经开始反攻了。

想必,这就是李继隆的最后一手吧?大王还有什么应对之策?没有!耶律斜轸淡淡的说道: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和宋人尽量拖延下去,能晚一些崩盘,就晚一些。

我再没有什么兵马投入到这里来了!韩德让心头一凉,耶律斜轸说得也有道理,满城方向,宋军大约驻扎了不到十万人的军队,而契丹人的兵马跟宋人差不多。

在长城口这样的地方作战,明显都不可能投入太多的兵力。

耶律斜轸已经投入了三万多人,而李继隆前后四批投入的军队总数,也已经超过了三万人。

在这样规模的会战中,已经达到了双方可以承受的极限!那大王的意思是韩德让心中又开始不安起来,似乎心房还在狂跳,似乎惶恐不安的心情还在继续。

他的话刚刚问出口,就清清楚楚的看到契丹前队如破浪一般被宋军突破开来。

契丹人的战败,似乎已经是无可避免了!第五卷 风起云涌 孟拱.孟珙(1195年1246年),字璞玉,绛州(今山西新绛)人,南宋杰出的军事家。

四世祖孟安是岳飞部将,祖父孟林也是岳家军一员,父孟宗政,子孟之经。

绍定六年(1233年)六月,孟珙大败割据一方拥有邓州一带20万人马的武天锡,斩首5000级,俘虏400余将士,户口12万余。

孟珙又攻破金国吕堰(在今襄阳东北七十里处),斩首3000级,俘虏52兵士,户口3.2万余。

金国邓州主管移剌瑗举州投降,南宋尽得邓州五县二十馀镇、马军1500、步军14000、户35300、口125553。

金国顺阳令李英、申州安抚**、汉儿将领刘仪一部也纷纷投降。

孟珙于岵山之战击败并杀死金将兀沙惹,俘虏七百多人。

七月,孟珙攻破石穴九砦,败金国恒山公武仙于银胡芦山,武仙本人易服而遁,孟珙降其众七万人,获甲兵无算。

[1]。

八月,孟珙围唐州,金哀宗命权参政乌林答胡土领忠孝军百人、并诏西山招抚乌古论换住等援军2万骑救唐州守将乌古论黑汉。

孟珙乘金国援军一半入城将入未入时,伏兵四起夹攻,斩首1200级,乌古论换住战死,乌林答胡土带著三十骑逃走。

乌古论黑汉在唐州城内粮尽,杀妻子儿女作军粮,有汉儿部下开西门投降,唐州被攻克。

此时,蒙古要求联宋灭金。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率宋军支援蒙古军在蔡州攻灭金国,当时蒙古军攻城北,孟珙所部宋军攻城南,先于蒙军入城。

至金字楼,列云梯,令诸军闻鼓则进,马义先登,赵.荣继之,万众竞登。

[1]金哀宗刚传位给金末帝完颜承麟,典礼刚完,而南面已立宋帜,俄顷,四面呼声震天地,南面守者弃门。

[2]进城的宋军打开西门放下吊桥,蒙古军方得入城。

金哀宗自缢,金末帝为乱军所杀,金国灭亡。

孟珙将金哀宗遗骸带回临安府供于南宋太庙,以功升任建康府诸军都统制,又兼权侍卫马军行司职事。

端平三年(1236年),蒙古伐宋,中路襄阳府、随州(今属湖北)等地失守,孟珙奉命救援,连破蒙古军二十四寨。

蒙古中路军被击败。

嘉熙元年(1237年),蒙古军又攻至汉阳境内,孟珙在沌口反击成功。

蒙古军转攻黄州,孟珙又坚守黄州。

一个多月后,蒙古军被迫退兵。

嘉熙二年(1238年)初,孟珙出兵收复郢州(湖北荆门东北)、荆门。

嘉熙三年(1239年)春,孟珙出兵收复信阳、襄阳、樊城,以功升兼枢密都承旨、鄂州知州。

十二月,又收复夔州(今重庆奉节)。

淳佑六年(1246年),因病五次申请致仕退休,但宋廷均未批准。

此时蒙古河南行省范周吉愿向孟珙投降,孟珙向宋廷报告准备受降,宋廷又未批准。

孟珙感叹:三十年收拾中原人心,今志不克伸矣,于是病重。

九月初以节度使致仕,随即病死。

死后特赠太师、封吉国公、谥忠襄。

在蒙古大军横扫欧亚的黄金时代里,谁能够在硬碰硬的野战中击败蒙古大军?放眼世界,能完成这个答案的人屈指可数,而南宋名将孟拱却正是其中一位。

不过这位名将在当代的知名度不算太高,既不如同时代的余阶的钓鱼城大捷,也不如他身后的文天祥等耿耿忠臣。

人们只记住了南宋欲趁蒙古灭金时机趁火打劫收复汴梁,却偷鸡不成蚀把米被蒙古军痛打的搞笑过程,而孟拱的出现,却至少部分救赎了南宋错误战略所付出的代价,延续了南宋的国命。

在南宋末年的将领中,孟拱是少有的善打进攻战的将领,在蒙古联宋灭金的过程里,正是他率兵北上,与蒙古军联手攻下了金国最后的堡垒蔡州,把末世的金王朝彻底送进了坟墓。

于是,头脑发热的宋朝皇帝宋理宗开始憧憬光复中原了,趁蒙古兵北撤之机,宋朝派军进入河南,企图收复被金国占领的失地,却恰好给了雄心勃勃的窝阔台可汗以南侵的借口。

于是,刚刚横扫了欧亚的蒙古大军掉转枪口,以宋朝背约为名,于公元1235年从江淮,襄樊,四川三条战线向南宋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遭受惨重打击的宋军很快退却,战火燃烧进了宋朝的国境,而襄樊地区的防御更成为了南宋抗蒙战争重中之重的生命线,不幸的是,蒙古军很快攻陷了襄阳,全面掌握了进攻的主动权。

危急之下,宋朝急忙调孟拱北上,来收拾这个残破的烂摊子。

不过在窝阔台看来,这个时候谁来都没用了,蒙古军气焰正盛,灭宋,也许仅仅是时间问题。

然而孟拱很快就给了蒙古军以教训,面对蒙古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孟拱主动出击,在江汉平原上连破蒙古军24个军寨,取得江陵大捷。

打了蒙古大军一个下马威。

窝阔台不得不正视这个对手了,然而他没有想到,本来应该是势如破竹的襄樊会战,却从此以后演变成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孟拱的宋军与蒙古大军在江汉平原上相互攻守,互有胜负。

强横的蒙古军始终无法再前进一步。

蒙古军把赖以为生存的各种战术用了个遍,却始终无法战胜孟拱,公元1239年,宋军在庐州会战中重创蒙古军,孟拱乘胜追击,接连在进攻战里重创蒙古大军,终于成功收复襄阳信阳等失地,使蒙古军以江汉平原为跳板南进的战略彻底破产。

然而孟拱却并未就此满足,在粉碎了蒙古人在江汉平原的进攻后,孟拱火速率兵西进,痛打蒙古人进攻四川的部队,在大亚寨会战中再次击败蒙古军主力,并收复夔州等失地,至此,南宋防御蒙古的整条战线成为了一个坚固的正面,而蒙古第一次对南宋的战争,也在历经六年后以失败而告终。

襄樊争夺战是蒙古军与南宋军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硬碰硬较量,此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延续了南宋五十年的国祚,更让蒙古军因连胜而狂热的头脑渐渐转向了清醒。

素来被认为孱弱的宋军在抗蒙战斗中打出了强悍的战斗力以及高技术化的装备优势,更证明了一件事:经济占优的宋朝,一旦战争机器全面开动,其效能无疑是非常可怕的。

高素质的军事指挥人才与高效率的指挥体系,完全能够让宋朝把其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如果宋朝能够出现一位善用人才的有为君主,能够适当的调整国策,赋予武将更多的主动权,如果能够出现几位真正以国家为己任的贤良文臣,宋朝免于灭亡的命运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多是宋朝功臣不得善终的结局,除了孟拱以外,宋朝多数抗蒙名将都几乎遭陷害身死。

而奸臣的乱政与皇帝的昏庸更把宋朝推向了深渊,即使如此,孟拱襄樊争夺战的胜利,还是为宋朝打造了一条足够抵抗蒙古大军南下的坚固屏障,让蒙古军无数次的南侵都付出了血的代价。

而从中吸取教训的蒙古人,也开始调整自己原有的整治政策和军事政策,把学习南宋的科技与水军战术作为重点,并广泛任用汉将汉军,后来的蒙古灭宋之战,基本成为了北方汉人与南方汉人之间的战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