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徐庶就带着那青年文士来见萧言。
经过徐庶一番介绍,萧言才知道原来此人就是郭嘉。
萧言脑中立刻闪现出一段记忆。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著名谋略天才,素有鬼才之称,常与曹操公论天下大事,可惜其人素来体弱多病,英年早逝,曹操痛拗失声。
当曹操兵败赤壁之时,曾叹曰: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又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萧言朝郭嘉仔细地打量着郭嘉,英俊潇洒,面白似玉,无须,一身青衫,显得十分儒雅,只是脸色苍白略显柔弱,顺势向边上徐庶使了一记眼色。
徐庶立刻领会,给郭嘉指引道:奉孝,此乃吾主公,现官拜讨逆将军,青州牧。
郭嘉在徐庶介绍完萧言后,躬身对萧言施了一礼道:原来是萧将军,将军威名天下皆知,嘉失敬了,恕罪,恕罪。
萧言忙一把扶住郭嘉,道:奉孝不必多礼,素闻奉孝乃天下大才,言敬仰已久,不知奉孝可否屈就青州,与我共商大事,匡复大汉天下。
徐庶在旁也对郭嘉言道:吾主公,天下至仁至义者也!战黄巾、收流民、施良政、招贤人,现在青州境内百姓安定,百业繁荣,人人归心,如吾主公这般当世豪杰,举世难寻!奉孝,你可千万不可自误啊!郭嘉也是早闻萧言贤明,但始终有点不放心,于是问道:萧将军除寇安民之举,令人佩服。
不过此刻青州境内贼寇荡灭,四方清平。
不知萧将军,今后又是作何打算?我又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得上将军呢?萧言摇了摇头,今后会怎么样?这点萧言心中很清楚。
乱世即将越演越烈,想到今后将有无数无辜的百姓,就要枉死于这个乱世,不禁有些感叹,说道:一州清平又有何用。
四海清平,又谈何容易。
这乱世也只是刚开始罢了,将来青州能否幸免还是未知之数。
如今,我迫切需要奉孝这样的天下大才前来鼎力相助,这样才有希望尽快匡复大汉、安定百姓、扬威四海。
萧言一番话语,令郭嘉大为吃惊,他没料到萧言有如此远见。
此时天下黄巾乱党虽然大部分都被剿灭,可是汉室江山的根基,已经动摇,元气已是大伤!而此时,朝纲依旧腐败,朝野之中还是奸佞当道。
汉灵帝无心国事,将朝廷权力下放到地方,虽然可以解朝廷一时之急,可是当枝冠大于树干之时,天下就又会大乱了,汉朝的江山,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看来这萧言不光是武功高强、天下皆知,连才智见识都是如此的惊人。
郭嘉随即又欣慰了起来,萧言有如此大志,如此的远见,言谈之间,对自己又是十分的看重,自己自负谋略不输于任何人,在这里必定可以一展所长,在这个乱世中建功立业。
郭嘉想罢,对着萧言倒地就拜,口称:主公在上,请受郭嘉一拜,我郭嘉愿追随主公左右,为实现主公的宏愿,竭尽全力。
萧言连忙搀扶郭嘉,高兴的说道:有奉孝助我,我有如武王得之子牙,实乃我萧言之幸,大汉之幸也。
言罢,大笑起来。
当下,郭嘉也不客气,立马回去收拾东西,搬进萧言的府内。
当晚,萧言又吩咐下人摆酒款待郭嘉,和郭嘉彻夜详谈,徐庶作陪。
一宿下来,三人都是十分高兴和满意。
萧言是高兴郭嘉果然是高人,闻音而知雅意,自己说什么,郭嘉都能立刻明白过来,接得上话茬,让自己说得痛快,这点徐庶就比不上了。
而且对于天下大势,郭嘉了如指掌,分析透彻,令自己和徐庶二人受益匪浅,对于将来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起来。
而郭嘉高兴的则是萧言果然非常人,思维跳跃奇快,这也就是自己,平常人哪跟得上萧言的思路。
而且萧言的话语,每每令人惊奇,奇思怪想不断,也是令自己大开思路,获益良多,他可不知道萧言是来自现代。
尤其是郭嘉在聊天时候,知道了徐庶手上掌管着情报部门,欣赏不已。
郭嘉本来就是一个多思善谋的人,生平最爱的就是好打听一些消息,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揣摸对手的心思,做出有利于大局的判断。
现在就有这样的部门,郭嘉怎能不见猎心喜?郭嘉的神色间不觉就露出点羡慕徐庶之情,萧言看到后,二话没说,就把这个情报部门交给了郭嘉管理,徐庶也乐得轻松,因为他手上所管的事情也确实太多了,谁叫萧言这个主公生性懒惰,平日里所有事情都是张嘴吩咐下来,任由徐庶一个人去张罗,确实也把他累得不轻,此时见得有人可以为自己分担,徐庶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还会拒绝。
郭嘉却是受宠若惊,没想到萧言竟能把如此重要的一个部门,交给自己这样一个初来驾到之人,真是对自己信任有加。
郭嘉对萧言的忠诚之心,不禁又加重了几分,觉得为这样开明的主公效力,的确很值得。
当问到郭嘉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时,郭嘉自豪地说道:嘉,自幼,一岁能言,三岁能写,七岁遍读百家之经义,十岁精通兵书战策,同乡再无可教之人,即使是我那同乡文若、公达对我也是甘拜下风。
故此,我游学于外,广开眼界,这次正好游历至临淄。
之前听闻乡中长者欲举我为孝廉,刚准备出城返乡,不想凑巧路过招贤馆门口,听得那祢衡满口狂言,一时没忍住,就冲了进去。
不过,也正是如此,嘉万幸得逢主公,才可以一展所长。
萧言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走了狗屎运了,闲得无聊随便出去逛逛,就碰到如此名士,真是太幸运了,也多亏了祢衡那番狂言了。
此时听郭嘉提起的文若、公达二人字号,萧言仿佛听闻过,应该也是才智人士,不由问道:奉孝,不知这文若、公达是否可以请来,与我等共成大事?主公,这文若、公达二人乃颍川颍阴人士,才华盖世,乃是质朴、耿直之人,平日里尊圣人言,对朝廷忠诚不二,此刻二人正在家中,以主公目前的声望想求得此二人相助,不是难事!郭嘉笑了笑说道:我即刻书信一封前往,招二人至此,共图大事。
萧言大喜。
不多日,二人皆至。
萧言见后才知道,原来此二人便是荀彧、荀攸二叔侄。
萧言知道二人皆是旷世奇才之流,不由得大喜过望,热情迎接二人。
荀彧、荀攸见萧言如此客气,也是极为高兴,皆愿奉萧言为主,共同匡复大汉。
至此,萧言见手下一众谋士聚集,总算也是人才济济,大大的松了口气。
后来,萧言想起郭嘉在后世描述中年纪轻轻便因肺痨而亡,遂千叮咛万嘱咐地让郭嘉去治病求医。
搞得郭嘉有些莫明其妙,但内心还是很感激主公对下属的关怀,对自己的身体也开始关心起来。
除了服食当地名医所开的药方外,平日也开始勤奋地锻炼起身体来。
时日一久,这身子倒真的日益精壮起来。
萧言见之甚是心安,至此便在青州之地囤粮整军,静待天下大乱的到来。
————————注:目前萧言麾下人才一栏:按出场顺序排列文官:徐庶,字元直;沮授,字则注;石韬,字广元;陈群,字长文;郭嘉,字奉孝;荀彧,字文若;荀攸,字公达;王烈、管宁、炳原等一众青州大儒。
武将:赵云,字子龙;太史慈,字子义;管亥,字忠德(杜撰);裴元绍(无字号);周仓(无字号);廖化,字元俭;于禁,字文则;臧霸,字宣高;蒋钦,字公奕;周泰,字幼平;典韦,字恶来(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