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郡,曹操府中议事厅。
曹操手握一封书信,笑着对麾下众将道:萧子鸿有惊无险收降乌丸族大军。
袁本初如丧家之犬,书信与我,恳求与我联盟,南北夹击萧子鸿。
此时信使尚在外等候消息,诸公有何建议?夏侯敦见又是北方袁绍的事情,想起不久前,为了北伐之事,差点让主公成为民族罪人,心中甚为恼火,立刻出列沉声道:主公。
袁绍奸险贪生之辈。
我等无需理会。
把那信使打一顿赶进去,任袁绍自生自灭去。
其实曹操心中也是如此想法,根本就没打算联合袁绍出兵夹击萧言。
再他看来,袁绍已可算是一脚踏进棺材之人,为了这样的人不值得做任何事。
当曹操正欲下令赶走那信使时,戏志才出列劝阻道:主公,不忙拒绝袁绍,此时或者是个机会。
曹操满是疑惑,遂问道:志才,此前不是你阻止我兴兵北伐萧子鸿吗?怎么没多日便改主意了呢?今时不同往日。
当日乃萧言抗击外族入侵,乃大义,我等自然不能背后下手。
但如今乌丸之乱已除,如有极大利益,主公或可尝试。
戏志才恭声回答道。
听闻自己有机会,曹操顿时眼前一亮,急忙询问道:志才,可否说具体些,对吾等有何好处?戏志才也不着急,闭目思索起来,众人不敢打扰。
片刻,他睁开眼睛,微笑着对曹操道:主公,此次乃吾等大好良机。
主公即将多得一州之地。
曹操大喜,他天天都在等这句话。
厅内众人也面露喜色,纷纷将目光锁定戏志才,静候他详细说明。
袁绍此次在劫难逃!戏志才不顾众人疑惑的眼神,继续道:萧言能否轻易获胜,就看主公如何回复袁绍了。
在北方,袁氏一族四世三公,经年累积的力量,并不是轻易就能够击溃的,袁绍如今彷徨失措,只是在屡次受挫于萧子鸿之后,信心全丧,豪无斗志。
主公只需口头许诺答应联盟,其必信心大增,必定拼死抵御萧子鸿大军。
届时,吾等可乘之机就到了。
曹操被戏志才一番话语说得心里痒痒的,不由得发问:志才所言可乘之机为何?难道是让吾等乘机夺取青州?非也!萧子鸿绝对实力强过太多,袁绍此役必败。
但凭借其临死一搏,或可为我等争取不少时日。
说道这里,戏志才抬起手指朝东一指,断言道:徐州,将成主公囊中之物。
戏志才继续解释道:陶谦此前兴兵八万,欲乘萧袁大战袭取青州,没料想陈登父子临阵反水,落得个为他人做嫁衣的下场。
徐州自此一役,已无战力可言,我等可轻易取之。
若袁绍能多争取点时间,我等更可顺势南下,取了那袁术的淮南,南方大片沃土将成主公囊中之物。
届时主公自可与萧子鸿南北相峙,各据一方。
进则力图中原,退亦能据守一方。
戏志才一番话说得曹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欣喜若狂,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
众将也纷纷上前,恭喜曹操。
曹操遂命人通知袁绍信使,同意与其结盟。
接着,一干人等继续商议夺取徐州之事。
——————————幽州范阳,袁绍在得知曹操答应与自己同盟后,信心大增,遂召集麾下众人,摆酒为献计的郭图庆功。
杯来酒往间,袁绍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当日意气风发,端坐帐中统帅天下诸侯大军的时候。
凭借袁氏一族长久以来世代积累的威望,经袁绍多方动员,很快便聚集起了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陈兵范阳,摆出一副誓死力拼的架式。
这支二十万的大军虽然人数不少,但毕竟是临时拼凑,良莠不齐,其中不少人昨天还是田中耕作的农夫,今天就立时变成了挥刀霍霍的戴甲兵士。
幸亏袁绍此刻信心大增,日日亲自前往军营操练兵士。
放眼望去,这二十万大军如今虽称不上训练有素的精兵,但也是乌呀呀一大片,士气高涨,袁绍见之心下稍安。
——————————九月初的北方气候宜人,汉朝大将军萧言此时的心情也同样舒畅,正端坐在宽阔的渤海城校场上,观看着麾下各兵种的日常操练。
只见校场上人马翻腾,各个兵种均显示出自己的特色。
轻骑兵机动灵活的排兵布阵,骑射兵技艺精湛的骑射驰骋,盾甲兵滴水不漏的防守反击,重骑兵咄咄逼人的铜墙铁壁。
十五万大军格外气势逼人,刀山枪海、所向披靡,令人叹为观止。
此次北伐袁绍,萧言势在必得,只有将这个祸患彻底除掉后,北方才算真正安定,否则始终如背后毒瘤,不除不快。
此前,乌丸大王蹋顿为了履行自己的承诺,曾数次向萧言请求出兵幽州,鉴于此战乃汉人内部纷争,外族不便介入,为了不落人话柄,萧言一再婉言谢绝蹋顿好意,并最终决定亲率大军前往幽州。
看着自己麾下这些精兵猛将,萧言忍不住得意起来。
如此骁勇之军,天下何人能挡。
虽听探子来报,袁绍此次出人意料的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固守范阳,欲与自己一决死战。
萧言对此不屑一顾,如今不同于当日南皮鏖战,凭借校场中这以一当十的十五万精兵,绝对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的。
即使面对当日那五十万训练有素的袁军,萧言也自信必胜,何况眼前即将面对的只是二十万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何来战斗力可言。
当然,萧言也听闻了曹操与袁绍结盟,可能会在己方大军与袁军交战时,乘机偷袭自己后方一事。
虽然传言并不可信,但萧言还是命各城守将严加防守,密切注意南方诸侯动向。
出发!萧言望着校场中操练集结完毕的大军,凝声下令北伐袁绍。
灌注着萧言一丝内劲的声音瞬间传入校场中十五万士兵的耳中。
轰!随着萧言的一声令下,场边火炮齐发。
在震耳欲聋的齐鸣中,校场上尘土飞扬、天地失色,烟雾弥漫在这片空间中,久久未能散去。
在尚未散去的烟雾中,十五万大军缓缓朝幽州挺进。
怀着必胜的信念,萧言北伐袁绍的一战正式拉开序幕,双方的决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