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明全集 > 第二十三章 造船

第二十三章 造船

2025-03-31 02:37:00

晚间,有两个老熟人迟来祝贺,原来是李成魁父子。

那李成魁自从入了点股份,发了财,突然间有了那么多钱,实在不知道做什么是好。

便在家中每日操练儿子们的武艺,前些天听说张凯在旅顺开卫,要打倭寇,就带了大儿子飞虎来投军。

张凯见了自然大喜,把李成魁和李飞虎父子两引进大帐,父子两先是道喜,后道来得仓促,只备了点薄礼。

张凯忙道,自家人不用如此客气。

再一看飞虎那小子,虎头虎脑,个子尚比自己高上一些,一身的虎气,两只虎眼中尚有几分灵动,一看就知道是个机灵的好苗子。

张凯正缺人手,先把父子两派到基隆,让他们坐周井然的船去。

给大虎子派了个海军拳术研习教头的职位,让他先与几个拳师负责研究海上使用的拳术,并且负责部分海军的教习。

大虎子很高兴的上了船,小飞虎被派了个大副见习生。

张凯答应小飞虎,将来学成后,定给他一队大船让他指挥,小虎听了以后满心的期待。

次日,父子俩泪眼朦胧的站在船头与张凯挥手道别。

张凯拉了周井然小声吩咐道:这两只是山上下来的老虎,你当如此这般……。

周井然脸上的刀疤红了一红,点头嗯了一声。

待船行上半个时辰,几个尺把高的小浪打来,父子俩就没了欣赏那无边波涛的兴趣。

两只老虎的脸色一会变得铁青,一会变得煞白。

周井然见时机以到,就吩咐了几个强壮水手道:把这父子二人与我缚在船桅上。

父子二人晕头转向的被按住后大骇问道:你怎可如此?莫非要谋财害命么?周井然推脱道:这是凯子大人吩咐的,过了数日你们就知道了。

又吩咐一个水手道:你在这里看守着,若是他们呕吐,你负责清理。

那水手低声暗道:倒霉。

周井然又与一个水手道:你去厨房叫伙头时刻做些食物给这父子两吃,他们若吐了,你们就负责喂他们吃下新的食物,直到他们不再吐出来为止。

父子大小两只山地虎早就晕得手脚发软,象征性的反抗了几下,就被几条大汉熟练的缚在船头桅杆上。

父子二人听了周井然的话后脸色越发惨白了起来。

此时的张凯正躺在惠子的怀中偷笑:叫你们拿了几个豆饼子就当是贺礼,我也回你们备上一份大礼。

张凯翻身抱住惠子道:老婆,我要每天醒来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都是你。

新婚燕尔,张凯每日说不出的开心,干劲十足的要把船队弄好,也好早些出去多抢些珍宝来送给老婆。

这天他又来到船坞,那那几个船坞已经造好,他叫人传来船工的头子洪老头。

先前周井然船只的改造就是经了他的手。

海贼们原来拥有的十几只大海船,经过筛选只有四只适合改造成炮舰,按照大小分别装了几只大炮另外预留了十几个炮位。

其它船只装了大孥和火箭,主要用来做运输船只。

周井然手下的上千海贼也被留下了三分之一,轮流训练。

其他的给井然充上了新兵,也在船上进行训练。

又在泉州等地船厂购买大船数艘,运来旅顺改造。

新的船只的设计定型花了十多日,张凯把自己的要求提给了他们,然后让那些造船师傅自行设计。

那些老老小小的船匠从来没有听说过或者设计过这种极其具有攻击性的大船,很是争议了几日,最后一同努力,半个月过去,才拿出详细的设计计划,张凯勉强满意之下才将第一艘船定型。

张凯见到那几张张图纸问道:造成需要多久?洪老头道:开春就造的话,只要人手足,入冬就可以造好。

张凯皱了皱门头:好慢啊,这种船型可靠吗?以前没造过,不敢说,船弦上要求一侧可以装三十门大炮,甲板要求四层,载重要求一万石(715.2吨),载员三百。

这么大的船近百年就很少见过了,若要细细的造的话,一艘船怕要两年才成。

张凯又道:那就一口气造三艘,要仔细认真的造,限你们一年内造成。

若是提前完成了就加倍给你们赏钱,若是造不成,哼哼。

洪老头问言呆道:一艘所需的上好木材就要数万两白银,三艘那就是二十余万两啊。

每艘需要船工百人,加在一起,也要五百人。

加上大炮和其他铁器帆布绳锁和诸般事物,三艘船可就是要四五十万两啊。

张凯道:造完三艘效果不错的话,还要再造许多艘。

洪老头只半刻才回过神来道:张老爷莫非也是奉旨下西洋?张凯笑道:这些船主要是运送军粮的,自然是越大越划算。

再说这海上不太平,倭寇海贼甚多,能不多载些炮吗?洪老头笑道:小老儿还当是开了海禁呢,这些年,也就些官船在海上走动了。

张凯又从旁恐吓道:若是你们乱造些破船轻易的就沉了,本官要将你们全部杀头。

大人放心,小老儿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给大人把船做好。

小老儿这去和几个船工头目商议一下,再把大船改一下。

说罢,洪老头急急的走了出去。

张凯还从军中小吏中挑了几个读过一些书的给自己负责各项杂事,有一个叫王健康的二十岁出头的年轻总旗,身材高胖,圆脸,细密的浓眉,眼睛到是很细小。

为人到是算得上忠厚。

张凯叫他暂时做自己的文书。

还有两个有些才干的把总,一个叫季允文三十四岁,另一个叫李刚二十九岁,两人一矮一高,一白一黑,一瘦一胖,到也有趣。

他令季允文随李千户学习训练士兵,李刚与周竟然学习做海军参谋。

待将来不久准备在基隆成立一个海军学校。

又叫人协助李刚整理许多海事资料。

不久基隆的海港就开始初具规模,张凯不光从中国还从马尼拉等地定造了一些船只。

内地由凯德钱庄设法组织货源,周井然就拿了圣旨中允许张凯贸易的字样四处骚扰各地临海州府,要求购买这、购买那的。

幸好他的价格也还公道,慢慢的,舰队发展着,周井然甚至说服横行南洋一带的独眼大海贼宋丹心与其侄宋迪来投靠张凯。

宋丹心带了船队来旅顺接受改编,但是大炮却没有那么多了,张凯只好拆了几门海城的受城炮先给他装上,反正他现在很少住在海城了。

又将李刚派到了宋丹心那里做海军参谋,有些监视海贼的意思,宋丹心同周井然一样都留下了三分之一的年轻水手接受训练,并补充了一些经过训练的士兵和军官。

此时的张居正,手里拿着众官弹劾张凯的奏章,有说张凯在皇帝新丧就与倭寇连姻的,有的说张凯私自招募海贼,有的说张凯骚扰地方,有的说张凯劫掠灾民,有的说张凯趁京师缺粮大搞粮食倒卖……。

居正面前的桌案上还有几本奏章,不过,都是夸奖张凯的,一个是李成梁赞许张凯在今年秋粮之时支援了辽阳各卫五万石的粮食,平抑粮价达一成多。

一个是金以升夸讲的奏章,语气粗鲁直白,大言不惭的说他的屯田卫在秋收时共收粮五十一万四千石,其中上缴朝庭七万石,支援辽东总兵五万石,快点封赏他吧。

这奏章估计是张凯自拟的,金以升定然受了胁迫。

居正竟然又笑了笑,把那弹劾的奏章丢到一边,暗道:如今国库空虚,若是没有那七万石粮食,今年京官的薪水都要发给他们胡椒和染料了,确是帮了本官一个大忙。

万历元年九月,黄河在徐州决堤,那里可是张凯的老家。

张凯让周井然从南方运了大量的米粮到了海州(连云港),收拢了一些难民运到了基隆山,现在鸡笼里就缺人。

由于黄河决堤,京杭运河无法通行,漕运中止,京师严重缺粮。

张凯着宋丹心新组织的舰队将粮食大量运往秦皇岛再转运京师一带,救活无数百姓。

张居正任职暗叹,不过一年,张凯就招安了两股大海贼,而且发展了一万多名军士,拥有了上百条海船。

所有的一切招安,建立新的港口,贸易往来,似乎都在他张居正的控制下,又似乎不在他的控制之下。

海军的名字也起叫做大明皇家海军。

这个名字到是让朝中大臣意见纷纷道他组建卫所的凭什么叫皇家海军他难道自以为是皇亲吗?等等。

但李太后一句话,叫众大臣闭嘴:那张凯本就是领着先皇遗命组建的舰队,叫皇家海军正有护卫我大明皇家之意,又何不妥?自此张凯依靠着后宫与冯保、张居正,小心翼翼的发展着。

但是张凯时不是送进京中数十上百的倭寇首级,也着实让张居正感到欣慰。

但是,他还是发展得太快了,张居正决定从他能着手的地方控制住这一切。

他派遣了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方逢时做海军巡按,又加封了张凯旅顺诸卫海军总兵,从二品,正是大棒加胡罗卜。

先派了个监视地再升了张凯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