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5-03-31 02:38:39

您下载的该电子书来自:TXT书库欢迎访问: www.txtsk.com.cn前言 幸福生活,没理不行在人们的印象中,新婚好像总是和幸福相关联。

在结婚前后的那段时间里,我和老公收获了无数 祝你们幸福的祝福。

当听到别人送来祝福时,我和老公一一微笑答谢,那一刻心里备感温暖。

我不知道,那种感觉是不是就是幸福。

婚后,我和老公快快乐乐地经营小家,期间虽然也有争吵,但大部分时间都互相扶持。

我不知道,这样算不算幸福。

我和老公一起为买房精打细算,为装修费尽心思。

我不知道,这种努力是不是幸福……幸福到底是什么?如果你这样问我,我可能也会感到迷茫。

但是,我知道幸福不一定是本山大叔所说的遭罪,也不是所谓的香车、美女、豪宅。

物化的社会,造就了我们物化的思维方式。

其实,拥有财富不一定等同于幸福。

关于幸福,我想起了最近一个不乏深意的段子,看起来比较有趣,索性拿过来一用。

外星人降临某城,问:有道德吗?答:有,在书本里。

问:有榜样吗?答:有,在电视里。

问:有时装吗?答:有,在批发市场里。

问:有爱情吗?答:有,在房子里。

问:有美丽的动物吗?答:有,在锅里。

问:有幸福感吗?答:有,在梦里。

由此看来,有幸福感的人好像的确不多。

正因为缺少,人们才去追寻,因此,追寻幸福成为多数人一生的梦想。

只是,无论怎样看,幸福都好像只是一个传说,追寻的人多,看到的人少,能够抓住幸福的人,更是寥寥。

不过,我们毕竟生存在现实社会,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注定不能排斥财富。

有句话说得好: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幸福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主观感受,与现实生活不能脱节,更无法与物质相背离。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贫穷者不一定不幸福,但幸福绝对不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不是居无定所,更不是囊中羞涩。

所以,涉及幸福,涉及幸福所依托的物质基础,就不能不提理财。

现代社会,女人担负起操持家庭的重任,同时也接过了理财的权杖。

对于习惯了20多年单身贵族生活的新婚主妇来说,这种改变可能会让人有些难以接受,毕竟个人是单独的个体,而家庭却是数人的结合。

掌管一个家庭的难度,比起管理一家公司,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新婚小主妇们,仅仅是美女、才女还不够,你还得是财女,要具备高财商。

既要懂得赚钱,又要学会节俭,还要学会投资,才能为家庭计划一个安全美好的未来,赢取幸福的人生。

如果婚前没买房,婚后,买房就成为第一要务。

可是房价越来越高,让人可望而不可即。

不理财,仅仅依靠工资的增长速度,能追得上房价的加速度吗?买到房子不是万事大吉,经过装修才能享受天伦之乐。

不理财,你能填满装修的无底洞吗?婚后,家庭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一不小心,柴米油盐酱醋茶就飞上枝头变凤凰,变成负担不起的奢侈品。

不理财,你能承载生活的重压吗?股市风起云涌,看别人赚得钵满盆盈,你忍不住也要试一下身手。

不理财,你能在变幻莫测的股市中找到立足之地吗?婚后,你成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转眼就要从养你者变成你养者。

不理财,你有能力让他们安享晚年吗?孩子是我们今世的讨债鬼,吃喝拉撒睡都要花钱,教育费用更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不理财,你拿什么供养孩子?……我不是高深的经济学者,也不是思维抽象的哲学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80后新婚小主妇。

受过几年高等教育,了解一些理财知识,具备一些理财经验,爱精打细算,也爱在资本市场中小试身手。

我既不是葛朗台般的铁公鸡,也不是巴菲特般的投资高手,只是凭借与老公两人的努力,撑起一个温馨幸福的小家,将生活打理得还算有条有理,在赡养父母方面尽心尽力,在教育孩子上时刻准备着。

在找寻幸福的道路上,我们正在昂首阔步前行。

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够带给你更多的启示。

我们追求财富,最终是为了追求幸福,所以,理财目标应该脚踏实地。

给自己制定一个难以企及或无法完成的目标,实际上是自寻烦恼,那样你可能会一头栽进理财的跑道中,跑着跑着就迷失了方向,距离幸福更加遥远。

第1章 婚姻:爱情与面包,一样都不能少(1)面包加爱情,才是好婚姻不可否认,爱情与面包是每个人都注定不能逃脱,而且必须面对的两个方面。

生活在凡尘俗世之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触碰到爱情,每个人也都要通过吃饭来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无论爱情的感觉是多么美妙,其最好的归宿应该是婚姻。

也许,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并提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等一系列堂而皇之的理由,但想要爱情持久,就必须将其从半空拉回到地面上,并给其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也就是婚姻。

如果说爱情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激情,那婚姻则是一种细水长流般的温暖,一种坐着摇椅慢慢摇的坦然,一种执手相看两不厌的坚定。

爱一个人,你能忍心看他在下班之后一个人孤独地吃剩饭吗?爱一个人,你能忍心看他在节假日独自默默流泪吗?爱一个人,你能忍心看他孤零零一个人面对各种工作、生活难题吗?与让人飘飘欲仙、头晕目眩的爱情不同,婚姻生活是一种接地气的活动,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进而养育下一代,或者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共同奏响一组组锅碗瓢盆交响曲。

其中,既有快乐的分享,也有痛苦的分担;既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琐事,也不乏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的情感波动。

在谈恋爱时,人们的头脑可以全部充满风花雪月,但进入婚姻生活后,请务必留出部分大脑硬盘空间给面包,即物质条件。

人类得以存在和繁衍的第一要务是生存,而作为生存的必需品,面包虽然没有像爱情一样,被渲染成一种崇高的境界,但缺少面包对人类来说却是一种痛苦的回忆。

在中国这个一向重感情的国家里,虽然民间不乏唯美浪漫得一尘不染的爱情传说,但同时也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说法,更有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俗语。

民间俗语在表达方式上可能显得有些粗俗,会被现代年轻人鄙视,却往往是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其中反映的道理可能已经被验证为真理。

在古代,女子扮演的是依附者的角色,结婚更像是生活的保证,极少是基于爱情的结合。

时至今日,人们在寻找另一半时,往往也会事先打听清楚对方的工作单位、收入等与物质条件息息相关的因素,尤其是在房价高耸入云的北京,有房的年轻人更是成为婚恋市场的抢手对象。

时间是极具证明力的武器,也是检验一切的唯一真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基础会影响爱情与婚姻的质量。

作为还算有些知识和文化的现代女性,我们当然不能一味追求物质和财富,做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女郎,但我们也不能不切实际地仅仅依靠爱情而活,以为有了爱情就拥有一切。

殊不知,如果缺少物质的滋润,爱情之花早晚会枯萎。

不要面包的爱情只是童话。

要知道,饥肠辘辘、居无定所的爱情,以成熟的眼光来看,并不代表浪漫与伟大,而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不负责任。

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电视剧般的虚幻之中。

要面包的爱情才是生活。

以适当的物质基础来为我们的爱情保驾护航,为我们的婚姻添砖加瓦,虽然有些辛苦,却更让人感觉踏实。

爱情诚可贵,面包价也高,若为婚姻故,二者皆重要。

给双方作一个财务体检结婚之前,出于对彼此的负责,要先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这是几乎所有准备结婚的人都知道的事情。

不过,结婚过日子,不是身体健康就可以家庭和睦、万事大吉,还需要良好的经济基础做保障。

第1章 婚姻:爱情与面包,一样都不能少(2)通俗意义上的经济基础,就是指双方拥有的金钱数量。

作为俗人中的一分子,我对此极为赞同。

但是,咱毕竟还有不俗的一面。

记得有人说过:好的婚姻就是一场成功的并购,并购的不仅是人,还有其附带的各种特质。

在我看来,经济基础还包括软性的一面,即双方的理财能力与观念。

在导致离婚率不断攀升的各要素中,经济纠纷不可小觑。

在美国,50%的夫妻离婚,是因为财务问题;在中国,经济矛盾所占的比重也逐年增高。

别说你没见过这样的例子。

结婚不是儿戏,在此之前,双方应该对彼此有充分的了解和磨合,包括经济和理财状况。

作一个财务体检,说不定就能够避免理财中不应有的失误,让婚姻之墙更加牢固。

那么财务体检该如何展开呢?首先,要确定彼此共同的理财认知。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与树叶相比,人的复杂性更高,自然也不存在理财观念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结婚前,在交流感情之余,双方不妨交流一下各自的理财状况。

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可能你会感到困惑的理财问题,对方却能提出恰当的建议,即使不能锦上添花,也可能会帮助你悬崖勒马。

其次,要建立长期的理财目标。

结婚前,双方还未进入婚姻生活,但正是因为这样,才要制定目标。

只有制定共同的理财目标,双方才能在目标之下,互相妥协、互相监督,继续携手同行。

在制定理财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双方,还要将双方父母以及未来的孩子都考虑在内。

当然如果两位誓做丁克一族,那就另当别论。

再次,要作好转换理财角色的准备。

结婚前,单身生活的支出相对比较自由,理财方式大多较为粗放,或完全没有理财习惯。

但如果你已经作好要当别人老婆或老公的心理准备,那么,请也作好转换理财角色的准备吧!显然,在完成理财角色的转换上,小黄的做法颇为失败。

婚前理财吊儿郎当,婚后依然作风不改。

试想,这样一个有失责任感的男人,女人怎么敢和他过一辈子?从婚前的由我做主到婚后的有你有我,理财应该是寻求婚姻生活和谐的重要一课,尤其是对于初入社会、经济根基尚浅的新鲜人来说。

自 金盆洗手,从月光女神的队伍中脱离出来后,我变成了一名勤俭节约、朴素大方的良家女子。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与老公相似,我也会定期乖乖去银行存工资。

不同的是,我的理财思维更为开明一些,对股票、基金之类的理财工具,也多少有所涉及。

凭借还算聪慧的头脑,我也小赚了几把,与存银行相比,收益那是相当可观。

看到我在股市中的收获,老公也流露出了心动的表情。

这是一个好兆头―人笨点儿不可怕,可怕的是还长有一个死活不开窍、不懂变通的榆木脑袋,好在老公不是这样的人,这为我留下了足够的改造空间。

为爱情投份保险一天下班后,老公神秘兮兮地问我:你听说过爱情保险吗?我以为他又在开玩笑,谁知他一本正经地说:真的,要不我们买份爱情保险吧。

原来,他单位新婚不久的大宝夫妇联手购买了一份爱情保险。

根据这份保险,只要他们一直携手相伴,到结婚25周年时,就会得到一份银婚祝贺礼金。

第1章 婚姻:爱情与面包,一样都不能少(3)我马上找来爱情保险的资料。

原来,所谓的爱情保险是一些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由夫妻双方共同购买的联合人寿计划。

夫妻双方只需要购买一张保单,共同支付保费,两人就都可以成为被保险人,都享有收益权。

这种保险不仅具备两全或终身的人寿保障,被保险人还可以获得银婚纪念祝贺金等额外保险利益。

对婚姻中的两个人来说,幸福婚姻既是快乐的感受,同时也是肩上的责任。

两人共同为婚姻投保,既能够增强自己与爱人甘苦与共的责任心,还可以督促两人珍惜彼此的幸福婚姻。

爱情保险,既有名,又有实,我看行!经过左挑右选,我和老公都看中了一款一生一世爱情险。

首期年保费,我们支付了1 元,以后每年我们都缴纳等额保费,持续20年。

在此期间,每三周年的结婚纪念日,我们可以领取一次保险金。

前六次,每次可领取999元―这个数字我喜欢,象征天长地久;20年后,即第七次领取保险金时,我们可领取1 999元―这个数字我更喜欢,寓意感情随着岁月的递增而增加,让人心头备感温暖。

同时,我们还获得了一笔爱情保障金。

在将来,无论在任何时间,或出于任何原因,当我和老公其中任何一个人不能再领取上述保险金时,对方就会得到20 999元的爱情抚恤金,寓意爱的永恒。

而且,这个险种可以保我们到100周岁,有白头偕老的寓意。

在此期间,我们缴纳的保险金,会通过红利的方式不断积累,等到我和老公银婚或金婚时,还能收到相应的祝福礼金。

从理论上来说,我知道给爱情上保险其实并不可行。

感情不像物质,看不见摸不着,这种飘来飘去的感觉,难以形容,可能说来就来,说去就去。

如果爱情没有了,婚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但是,现代社会离婚率的提高,并非完全是因为爱情的终结,有时甚至是由一时负气、沟通不畅产生的误会所致。

有这样一个充满黑色幽默的故事。

老公出差回来后刚走到家门口,突然听到自己家里飘出男人打呼噜的声音,在门外犹豫了5分钟后,他选择默默地走开了。

走出小区,他给老婆发了一条短信:离婚吧!然后,他毅然扔掉手机卡,并且远走他乡,发誓再也不会回到这个伤心之地了。

三年之后,他们在另外一个城市偶然相遇,两人相看默默无语。

还是妻子先打破僵局:当初为什么不辞而别?他讲述了当时的情况,妻子转身离去,淡淡地说:那是瑞星杀毒软件……这个故事,让我和老公唏嘘不已。

如果当时他们夫妻能够就此事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或将离婚的事情向后拖延一段时间,说不定结局就会大不同。

而如果他们办理了爱情保险,考虑到离异可能会失去大额保险金,就可能不会离得如此干脆,这就给了爱情和婚姻提供了发生转机的时间。

通过爱情保险,给婚姻加上一条经济的链条,相当于给爱情加了一些外力,你说还有比这更值得的投资吗?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想购买爱情保险。

有人会认为,夫妻两人的感情经得起生活的磨砺与考验,不需要形式兼具内容的爱情保险来加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观点无可厚非。

你可以不买爱情保险,但我的建议是,为了给刚刚建立的小家庭提供保障,也为了对爱人负责,还是可以选择一些商业保险。

为人们提供全面保障的商业保险包括意外伤害保险、医疗险和寿险三种。

一般情况下,咱们新婚小夫妻家庭收入还不太高,经过结婚买房等一番折腾后,积蓄更是所剩无几,购买保险产品时,可以优先考虑意外险。

不可否认,咱们现在还年轻,身体素质好,但就像阿甘所说的,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谁也不能保证下一块是什么味道,意外事故防不胜防。

如果遭遇重大事故,一旦残疾,失去工作与收入,对小家庭来说意味着沉重的打击。

发生意外伤害,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事情,但如果能够在事故后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最起码可以减轻生活压力,缓解生活困难。

这就是意外伤害险的最大用途。

不过,意外伤害险只有在投保人发生意外事故后,才给予赔付,如果没发生则不予以返还。

但咱们也不用觉得吃亏,就算是花钱买平安了。

一般的意外伤害险并不包括因意外伤害而产生的医疗费用,所以,为了在医药费贵得吓死人的今天还能看得起病,资金力量薄弱的咱们,不妨再购买一份重大疾病保险。

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夫妻两人最好都购买重大疾病保险,这样不仅可以在治疗重大疾病时,获得经济上的援助,还具有豁免功能,即在期满时可以将保费连本带利拿回来,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养老的强制储蓄效果。

至于寿险,即养老保险是否购买,我觉得可以因个人而异。

如果没有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或认为前者不足够养老使用的话,想以商业寿险作为补充者,也可以购买。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购买商业保险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其基本概念是:年纪越轻,保费越便宜。

通过保险来转嫁风险,减少财务损失,也可以起到理财的作用。

不过,冲动是理财的大忌,不可听信保险推销员的一面之词,头脑一热,就一股脑儿将全部商业保险都买回家。

毕竟,保险不是白送的,也需要花钱购买,如果因为买保险花光所有钱,那就真的不保险了。

在考虑保险保障的数额和保费支出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保障数额可以是年收入的10倍,但保费则以年收入的1/10比较合适,以免影响到日常生活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