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水流逝,一直流进了三月,大地已经是冰消雪融,杨柳吐芽,迎春花开,礼部尚书李青山又一次来到迷魂宫。
这一次他不等门人通报,直接就冲进了迷魂宫,边跑边喊:国师,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李向阳听到叫声迎了出来:李大人,何事惊慌啊?李青山气喘吁吁说道:白虎国在边境突然增兵,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大将军龙飞阵亡,十万大军死伤过半。
现在青龙国军队连退两百里,退守打虎关。
打虎关距我青龙城只有二百里,此间再也无险可守,我青龙国已经危在旦夕了。
李向阳问:那我们应该调集军队,支援打虎关,将白虎国大军赶出青龙国,你到我这里来干什么?现在求青龙神可没有用,打胜仗还要靠我们自己。
李青山道: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可是现在四大氏族之中,赵氏一族拥兵最多,却不愿出兵。
左相赵普提出条件,除非立赵淑妃之子龙问天为太子,否则的话他绝不出兵。
李向阳一听怒骂道:真是岂有此理,国家生死存记亡之际,身为宰相,不思辅君安国,匡世注民,反而为个人的得失在这里斤斤计较。
国家有这种人为相,真是国家的祸害。
李青山点头道:国师说的没错,自从国师回到国中,在国王面前揭穿了赵淑妃和龙在天的真面目之后,国王就把立储的事情给压了下来。
尽管左相和右相经常为了立储之事建言争吵,国王一向置之不理。
可是现在,如果再不答应,左相就不出兵。
如果答应了,右相就不出兵。
左相拥兵五万,右相拥兵三万,都举足轻重。
而我们李氏和孙氏都各自只有一万人马,实在难以影响大局。
所以国王让我来紧急召见国师,希望国师代传天言,暂且平息立储之争。
李向阳的心中真是悲愤填膺,想不到面对国家的生死存亡,还要先解决内部的纷争。
更让他担心的是龙落雁,不知她父亲的身亡会造成多大的打击。
李向阳跟随李青山,快马加鞭,赶到了王宫。
大殿之上,文武群臣已经全部到齐,龙落雁一身素装,面部表情呆滞,见到李向阳都没有任何表示。
看到李向阳走进大殿,国王立刻站起,高声说道:国师,你总算来了。
请你问问青龙神,我国为何会遭此惨败,现在又如何是好?李向阳安慰道:国王请坐,先不必着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算天塌下来也可以炼五彩石补之,这世界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国王坐回自己的的坐位上,问道:国师,那我们现在该如何退敌呢?李向阳没有回答,而是用锐利的目光将大殿中的群臣扫视了一遍,最后落在左相和右相的身上,说道:昨天晚上青龙神托梦给我,说我们青龙国祸起萧墙之内。
当时我只当是一个梦,还没有在意。
现在才知道,青龙神所讲的果然没错。
我们的军队之所以会有如此惨败,完全是由于我们的内部纷争所治。
白虎国大举入侵,我们不是众志成城,一心对外,反而彼此勾心斗角,致使我出征的将士连军饷都没有领到。
军人在外面出生入死,我们却在后方争夺个人的利益,扯他们的后腿,让前线的军人齿寒。
这种情况之下,军心不稳,焉能不败?可是现在我们不思悔改,仍旧将国家的利益扔在一边,大敌当前还在讨论立储之事,岂不是要自取灭亡吗?左相赵普说道:国师,你不用装神弄鬼,假借青龙神的名义说话。
上任国师装神弄鬼的伎俩都是我帮他想出来的,我看你比他差多了。
二王子龙问天恭孝仁义,顺天之意,得民之心,若不是国师存心捣乱,那二王子早已经是太子了。
至于钱德妃所生的小王子,至今尚且不能牙牙学语,怎么能立为太子。
自古以来,立长不立贤,大王子已死,那二王子当然就是当之无愧的太子。
白虎国大兵压境,我们每个人都很着急。
我赵氏一族将士最多,那是没错,可是我赵氏一族的将士最为英勇,在作战之中只知前进,不知退后,必然会在这场保卫国家的战争中死伤惨重。
到时候打退了白虎国的敌人,再回到青龙城时,恐怕我赵氏一族的士兵就由人数最多变成人数最少的了。
到时候我们要想再拥立二王子为储,更不会有人听了。
所以为了让我赵氏一族的士兵能够在前线安心杀敌,我恳请国王陛下立二王子龙问天为太子,以为我赵氏一族鼓劲加油。
我赵氏一族必当拼死作战,杀敌报国,死而后已。
右相一听立刻反对:龙问天飞扬跋扈,欺上瞒下,欺国霸女,民怨***。
此人如果为储,那真的是国将不国,民不聊生了。
如果立他为储,那我钱氏一族绝不同意。
李向阳大喊一声:停。
两位相国,要等你们吵出一个结果,那白虎国的士兵早已经打到这大殿上来了。
当初大将军龙飞不理你们的争吵,独自带领王族的军队出征。
现在我也不想听你们的争吵,只想讨论出兵的问题。
现在外敌入侵,凡我青龙国的子民,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皆有抗战守土之责任。
我李向阳身为国师,愿意亲自领兵,现在我就问你们一句话,你们是否同意出兵?赵普理直气壮道:不立龙问天为储,我赵氏不出一兵一卒。
钱康则应道:赵氏不出兵,我钱氏也不出兵。
懦弱的国王见左相和右相都不肯出兵,又着急了:国师,这可如何是好啊?李向阳平生最恨受人威胁,一听左相和右相这样讲,自然不愿意求他们,而慷慨激昂道:国王陛下,有一句话不知你听说过没有,叫做:危难之刻显真情。
现在正当国家危难之际,哪些人能在这个时候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想想,为国分忧,为国解难,那才真正是我国的栋梁之才,股肱之臣。
而那些在国难之际袖手旁观的、坐岸观火的,都是国贼。
陛下你可以自己看看,看清楚这朝堂之上诸位大臣的嘴脸。
谁是忠臣,谁是奸臣,你现在应该很清楚了。
龙落雁将军,你的一万近卫军可做好了出征的准备?龙落雁含泪答道:我的一万近卫军早已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既然四大士族都不愿意出兵,那我请国王恩准,明天我就带领一万近卫军赶赴打虎关。
我龙落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我宁可与打虎关同生共死,也决不在这里蝇营苟且。
李向阳高声叫道:好,苍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龙将军虽然是员女将,可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朝堂之上,还有谁愿意当英雄,不愿当狗雄的?李青山站出来,慷慨激昂道:我李氏一族虽然兵少将寡,可愿将一万人马交给龙落雁将军指挥,开赴前线,抵抗外敌。
孙氏一族也势单力薄,不敢公然反对出兵,却不甘心把自己的兵力都拿到战场上送死。
看到李向阳将目光投向自己,吏部尚书孙科只好站出来说道:我们不敢与李氏一族相比,我们虽然得国王许可,拥有一万军队,可是常年以来由于财力缺乏,一直未能满编,只有五千之数。
臣愿将这五千军队都交给卫国将军指挥。
李向阳道:好,国王陛下,有了李氏一族的一万军队,孙氏一族的五千军队,再加上卫国将军手中的一万军队,我们也有两万五千人了。
我愿意陪同卫国将军,带领这两万五千人共赴前线。
至于立储之事,还是等我们打败了白虎国之后,再回来商议吧。
国王惊道:国师啊,白虎国可是二十万大军啊,你这两万五千人带过去有什么用啊?李向阳昂首回道:请国王放心,兵贵精不贵多,在军事史上以少胜的战例举不胜举,你就等着听好消息吧。
其实李向阳的心中一点底都没有,只不过他平生最恨的就是受人要胁。
在此危急关心,左相与右相还在这里为了出兵而提条件,他宁可不要他们的兵,也绝不接受他们的条件。
更何况他们的条件是相左的,要是这样讨论下去,恐怕永远不会有结果。
怪不得龙落雁总说四大家庭在国内飞扬跋扈,扰乱朝政。
想来当初龙飞领军出征时同样面临这样的矛盾,他才迫不得已先带王族军队出征,以解燃眉之急。
现在李向阳也一样,无论如何要先带一部分人赶去打虎关,振奋守军的士气。
如果去晚了,恐怕连打虎关也要丢了。
国王虽然昏庸,却不是傻瓜,说:国师,依我之见,除了近卫军之外,其他的军队也算不上是精兵,而白虎国的士兵如狼似虎,你如何能战胜他们呢?李向阳知道空口白话骗不了人,只能再拿青龙神当挡箭牌:请国王放心,青龙神已经秘授予我退敌良策,所以我才要与龙将军共往。
此番我们不仅要打败敌人,还要灭掉白虎国,永绝后患。
只是天机不可泄漏,否则必遭天谴。
左相赵普本想借此机会将立储之事板结上钉钉,确定下来,没想到李向阳根本不把他当回事,带着两万五千人就敢去送死,气得两眼翻白,叫道:现在国库空虚,军队此次前去,一样地无军饷可发,无粮草可备。
李向阳回应道:我身为国师,上承天恩,青龙神已经赐我黄金三百万两做为军饷,足可以应付十万军队的一年之需。
至于所需粮草,各士族军队立足于自我解决。
各大士族都有自己的封地,不可能连这点粮草也没有吧。
就算他们不开赴前线,留在家中也总要吃饭吧。
李青山第一个站出来说有,还要把一万近卫军的粮草也解决了,孙科也只能跟着说有。
钱氏一族毕竟势力较弱,还不足以与王族对抗。
眼见已经没有纠缠的必要,大军出征已是定局,唯恐李向阳真的得到了青龙神的秘授良策,凯旋而归后恐怕要找他秋后算帐,于是掉转风头:既然立储之事不再讨论,那我钱氏一族理当出兵。
我们也出兵一万,粮草辎重都自己解决,不需要国王操心。
不过龙落雁将军年纪尚轻,大军交给她指挥让人担心。
既然国师也要出征,我愿将军队交给国师指挥。
其实龙落雁与李向阳年龄差不多,只不过当初为了上任国师身死之事,左相与右相联手害过龙落雁。
唯恐她此时报复,把他钱氏一族的军队全部打光,所以钱康就想把军队交给李向阳指挥。
不管怎么说,通过与李向阳的接触,感觉国师还是一个比较正直的人,相对放心一些。
右相一表态,满朝文武连带国王的眼睛就都聚集到了左相的身上,看得他再也无法无动于衷,只能也表示:我们龙氏一族按照右相的标准,也出兵一万,一切军需自己携带。
于是国王下令:令国师为元帅,卫国将军龙落雁为先锋,明日校场点兵,即日出征。
走出大殿,李向阳追上步履沉重的龙落雁,说道:落雁,别太难过了,节哀顺变吧。
龙落雁点点头,说:不用担心我,我现在还没有时间去悲哀,我要灭了白虎国,替父亲报仇雪恨。
不过,向阳,就凭我们现在手里的兵力,我们真的能打败白虎国吗?李向阳知道现在大家最需要的就是信心,哪怕青龙国所有的人都没有了信心,他也绝不能没有信心。
因为他是国师,他代表着天意,代传神言。
如果他丧失了信心,那就等于是宣布青龙神已经放弃了他们,没有任何希望了。
李向阳只能斩钉截铁地说:落雁,你要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奇迹。
你抓紧时间去做出征的准备吧,我也要回迷魂宫准备一下。
龙海波和他的那五十名士兵能不能留在我的身边当亲兵,龙海波是个人才,我用着顺手。
没问题。
明天一早,我就要带领一万近卫军赶赴打虎关。
元帅你就先留在青龙城中,等四大士族的军队到齐了,再带他们赶来吧。
李向阳回到迷魂宫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青龙国的局势亟亟可危了,龙海波更是做好了一切准备,早已等在迷魂宫的门前,身后是他的五十名士兵和所训练的四百名孤儿。
见李向阳回来,龙海波立刻迎了上去,跪拜在地说道:国师,国家有难,我不能再留在这里了,我现在就要带领我的手下返回大营,开赴前线。
在这迷魂宫的几个月,表面上国师是在教公主剑法,实际上都是在教我剑法和兵法。
承蒙国师教诲,我龙海波受益非浅,感激不尽,请国师受我一拜。
李向阳说:龙队长,请起吧。
感谢你这几个月来带领这些兄弟们为我迷魂宫培训这些孤儿,也是为我青龙国做了一件好事。
国王已经任命我为元帅,龙落雁将军为先锋,明天就带兵赶赴打虎关。
我已经请求龙将军把你和你的手下留下来当我的亲兵,你带着你的人,等着听我的安排吧。
龙海波不但没有起来,还又向李向阳磕了三个头,说:谢国师提携,国师之恩,龙海波如果有命回来,定当回报。
在下还有一个请求,请国师恩准,我想把这四百名孤儿都带去。
他们虽然年纪尚小,可是我们现在军中人手不足,可以让他们干一些站岗放哨、做饭喂马的事情,这样我们就可以多一些人出来作战。
而且他们都是孩子,原来又都当过乞丐,个个精明强干。
我想将来让他们混进敌城打探消息,他们是孩子不会惹人注意,对我们大有好处。
李向阳点头道:好,你想得很周到,你都带走吧。
龙海波起身要走,却又停住脚步,欲言又止。
李向阳说:有话就说吧,吞吞吐吐的象什么男子汉?龙海波说道:请国师代我转告公主,如果我不能回来,就请她把我忘了吧。
李向阳给他一张灿烂的笑脸,说:不要这么悲观,青龙神说了,一定会让你凯旋而归。
李向阳话音刚落,秀妍公主就跑了过来,接道:我也要去。
李向阳说:真是胡闹,哪有女孩子家去打仗的。
秀妍公主却说:谁说没有,龙将军不就是女孩子吗?你们这么多臭男人,龙将军一个女人多孤单啊,想找个人说话都找不到,我当然要去陪她了。
李向阳不满道:你走了,谁来陪母亲,母亲一个人多孤单啊。
龙海波情知公主舍不得自己,急忙说道:公主,你安心在青龙城等着吧,国师说我一定会凯旋归来的,你不要担心。
可不管李向阳和龙海波怎么说,秀妍公主一定要去。
就连小蝶听说李向阳要去,也一定要跟着去服侍李向阳。
李向阳被妹妹缠得没有办法,只好去求助于王后,结果王后却说:儿子,国家有难,你能慷慨赴难,是一件好事。
你不要担心妈妈,这么多年你不在妈妈的身边,妈妈都过来了,也不在乎再分别一次。
妈本来以为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没想到青龙神能再让我们母子重逢,妈妈已经感觉是再世为人了。
妈妈算过了,你已经陪着妈妈过了七十七天,妈妈知足了。
你妹妹性子野,喜欢到处乱跑。
我怕她留在这里反而会被人算计,倒还不如让她跟着你去。
你走之后我也搬回王宫,在王宫之中,戒备森严,有龙大他们守着我,你也可以放心了。
这段时间你这迷魂宫里接收了很多前来投奔的贫民,里面肯定有一些人来到这里是别有用心的,你走之后要嘱咐方彪处处谨慎,看好这个大摊子。
妈,你放心吧,方彪精明强干,足智多谋,定能把这个迷魂宫管好。
这两个月来,方总管还从以前的农奴之中挑选了五十名精壮男子接受了训练,一般的情况我们应该都能应付了。
即使有几个别有用心的人,也难以得逞。
既然你对妹妹不放心,我就带着她一起去。
妈妈你放宽心,我一定会带着妹妹凯旋归来的。
李向阳把迷魂宫所有的人召集起来,当众宣布他走之后所有的事务由方彪负责,并交代了相关的注意事项。
李向阳知道,从明天开始,他就要踏上一条新的征战之路了。
青龙国的生死存亡就掌握在他的手里,他将全力为之,统一星宿大陆的战争将就此拉开序幕。
李向阳想起了高尔基在《海燕》中的名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前面固然是风雨兼程、刀山火海,他也将勇敢面对。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为了龙落雁、为了王后、为了秀妍公主、为了青龙国的百姓,他将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