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地撒向大地,照耀着青草、绿树、蓝天、碧水,就好象是一位慈爱的母亲抚摸着自己的孩子。
它完全不知道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一场充满着血腥和杀戮的激战即将拉开序幕。
白玉郎再次看看打虎关的城头,上面的旗帜东倒西歪,守卫的士兵东摇西晃,甚至有许多地方看不到守卫的士兵,这让白玉郎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青龙国的军队已经陷入一场内乱之中,有禁不能止,有令不能行,距离崩溃已经不远了。
绝不给龙落雁机会让她改变这种局面,要利用这难得的机会把青龙国歼灭。
白玉郎将令旗一挥,部队出发的号角吹响了。
与此同时,龙落雁、李向阳、龙霸、赵简、钱富、孙忠、李秀成等人都已经站上了打虎关的城头,准备迎接一场规模空前的攻防作战。
城头上凌乱的旗帜,无精打采的士兵,都是李向阳故意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一生谨慎的白玉郎增加信心,让他放开胆子冲过来。
李向阳既学过东方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也看过西方的兵学圣典《战争论》,更是对毛老人家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的十六字方针倒背如流。
如今面对战争的实践,这些曾经压在脑底,不知道躲在脑海中哪个角落的军事知识,全部一股脑地涌上了心头,来指导他的行为。
虽然白虎国在兵力上占据上风,可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打虎关这高墙宽沟,雄城险山就是最好的屏障。
躲在这屏障之后,杀伤进攻的敌人,要比在旷野之上相互冲杀划算得多。
而且由于白虎国的军队无法包围打虎关,他们守城所需的种种物资、兵员都可以源源不断地送来,完全有条件做长期坚守的准备。
所以李向阳把守城作为当前的首选之策,并尽其所能诱使白玉郎全力攻城,让他的兵力在攻城中日益消耗。
嘹亮的号角响彻大地,一队队身披白色战袍的士兵从白虎国的大营里汹涌而出,进至打虎着前平坦的旷野上摆开阵势。
摆在最前面的是五个步兵方阵,每阵一万人,他们将是今天进攻打虎关的中坚力量。
李向阳站在城头向下望去,打虎关前的那片旷野上,绿茵茵的青草就象是一块巨大的绿地毯,上面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春光明媚,和风拂面,让他心中感慨:正是春游的好时光啊!站在打虎关外的这些人,显然不是来春游的。
他们同样看着面前的这片绿草地,眼光中却没有任何欣赏,而是虎视眈眈。
李向阳想起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地上开满了鲜花,可牛来了只看到了野草。
所谓牛嚼牡丹,就是这个意思了。
那现在这群士兵的眼里看到了什么呢?恐怕他们看到的是一片墓地。
这样一片绿油油的草地,没有任何遮蔽物。
不用说树木,就是超过半米的灌木都全部被砍光。
在这样的地段上冲锋,自己的全身都毫无悬念地暴露在敌人的箭雨之下。
要想冲过这样一个地段,不知道将有多少人倒下后再也不能起来,为绿色的地毯上留下一片片血红色的鲜花。
进攻的战鼓擂响了。
第一个万人队迈着协调的步伐,踩着整齐的步点,喊着嘹亮的号子,汇聚成一股滚滚铁流,向着打虎关缓缓碾压过来。
视力可及处,厚重的大盾延绵如墙,锋利的战剑映眼生寒,无数枝长矛直刺长空,犹如猛兽狰狞的獠牙,透着冷森森的寒意……。
李向阳深深地吸了口清新的空气,他知道用不了多久,这里的空气将变得充满血腥,让人吸进来之后觉得恶心。
虽说李向阳来自特种部队,可是他所习惯的都是小规模的战斗,对方能七八个人已经算多的了,更多的时候是一对一的近身格斗。
象这种如此规模的战斗,他以前没有经历过,一时还有些难以接受。
他看看周围,无论是脾气暴躁的龙霸、赵简,年轻气盛的龙海波、李秀成,还是老成持重的孙忠、钱富,眼神里都已经充满了对战争渴望。
就如同一群嗜血的吸血鬼,闻到了空气中的血腥,正蓄势待发,准备冲上去吸个饱。
李向阳这才明白,同他们相比,自己才是一个真正的新兵蛋子,他们在生命中已经见惯了这种进攻与防守,战争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从他们还是一个孩子时就烙入到他们的印记中,永远不会忘记。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就是战争。
只有用力握紧手中的战剑,乌黑的眸子里燃起狂热的杀意,尽情地品尝杀戮和鲜血的味道,才能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存活。
只有作为先锋官的龙落雁眼中没有任何兴奋,依然是平静如水,厉声发出了第一道命令:准备火箭!李向阳这才注意到,就在这个万人队的身后,一辆辆楼车被推了出来,楼车上站立的士兵开始向打虎关内射箭,以保护正在列阵前进的步兵。
白玉郎带着大军追击青龙国的溃兵到达打虎关时,完全是轻骑疾进,没有携带任何重型装备。
所以到达打虎关以后,面对高墙雄关,他没有急于发动大规模的攻击。
前几天步兵赶到之时,他曾经组织过一次试探性地攻击,以死伤四千余人的代价,将打虎关前的护城河给填平了。
他并不知道当时龙落雁率领的援军已经到达,之所以能够抵挡住白虎国的凶悍进攻,全靠了龙落雁的援军。
接下来的几天里,白玉郎一边休整军队,一边加紧制造攻城的器械。
原来从白虎国内带来的楼车、撞车、抛石机都因为过于笨重,而没有随军跟进,现在要组织士兵砍伐树木,自己动手,制造攻城的器械。
到昨天为止,已经制成了二十辆楼车,二十台抛石机,所以他才敢于在今天发动进攻,并把这些刚刚造好的宝贝全部拿了出来。
对付楼车的的办法就是火箭。
为了杀伤城中的士兵,楼车离城池不会太远,这也就意味着城中的士兵也可以将火箭射上楼车,将楼车烧成一堆木炭。
前天因为有龙飞的尸体绑在楼车上,投鼠忌器,所以没有发射火箭。
今天当然不会再客气,城上万箭齐发,片刻之间就让进入射程之内的二十辆楼车变成了一堆堆燃烧的篝火。
楼车上的士兵个个成了烤全羊,为了不被烈火烧死,纷纷从楼车上跳下,却又难以避免摔死的厄运,发出阵阵临死前的惨叫,声音响彻长空,成为今天战场上的第一批牺牲品。
楼车的威胁已经消灭,正在前进的步兵距离打虎关的城墙也只有两百米了,龙落雁这才下达第二道命令:射箭。
虽然弓箭的有效射程可以超过三百米,可是毕竟距离越近杀伤的效果越好。
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又是从上向下射出,可以轻易地穿破步兵身上那单薄的皮甲。
青龙国的士兵们在军官的喝斥下挽弓搭箭,一枝枝锋利的箭簇指向城下那支整齐的队伍。
军官一声令下,一波波箭矢霎时掠空而起,在空中交织成密集的箭雨,然后带着死亡的尖啸从高空狠狠攒落。
那个万人队并没有因此而出现任何慌乱,而是继续排着整齐的队伍,踏着一致的步伐,高举着手中的木盾,向着城墙前进。
木盾高约一米,宽约五十厘米,只能护住上半身的要害部位。
因为如果木盾过大,则过于笨重,普通的士兵无法拿着它参与战斗。
要减轻重量,就要削减厚度,那样的话就会因为防护能力变差而被利箭轻易的穿过。
机动性与防护性,永远是战场上的一对矛盾。
就如同现代的步兵,虽然头戴钢盔,身上却没有钢甲。
否则安全是安全了,却也失去了作战能力。
在这种条件下,要想保证自身的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这整齐的队伍。
借助于整齐的队形,由同伴互相掩护,才能最大概率地挡下如雨滴一样密集的飞箭。
因为只能挡住要害部位,所以不断有腿部中箭的士兵倒在地上。
部队的训练情况可以在此时表现出来,对于一只经过千万次训练的部队,队形不会因此而有任何的改变。
后面的士兵会补上他的空位。
他自己也会尽量地把身体摆成竖形,以让身后的战友们通过,避免被践踏的厄运。
即使被踩到几脚,部队整齐的行进也保证了他也不至于因此致命。
而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队形不仅会因此发生凌乱,致使更多的士兵失去身边的防护,倒在箭雨之下。
更严重的还会因此发生践踏事故,将倒在地上的战友踩踏致死(每年麦加朝圣中所发生的践踏事件便是一个明证。
)不过即使不被踩死,也往往会在队伍过后被倾泄的箭雨夺去生命,发出人生的最后一次哀号。
不会有人因此停下,也不会有人前来救他。
在这种夺命的箭雨之下,救人者往往会因为丧失了应有的警惕而死的更快,带来更大的伤亡。
无论是杀人还是被杀,死亡一直就是战争的主题,打仗就得死人,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在战争中必须要冷血、残酷,只有冷血、残酷的人才有资格活下来。
绿色的大地上刹那间开放出朵朵璀璨的血花,利箭的破空声,士兵的哀嚎声,军官的喝斥声,还有悠远绵长的号角声以及激昂高亢的战鼓声,共同奏成了一曲死亡的旋律。
这一刻,生命卑贱如同路边的野草,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死亡而朽腐。
白虎国的队伍距离城墙只有一百米了,在队伍的中间发出一声命令,整齐的队伍立刻分散成二十支小队,每一小队都抬着一架云梯,在身边手持盾牌的士兵保护下,喊着整齐的号子,发疯般地向城墙冲来。
对于一个人的体力来讲,全速奔跑的距离不可能超过两百米。
而对于一个扛着云梯的人来讲,能冲一百米已经是极限。
特别是这种扛云梯跑的活动是一个集体项目,面对十几米高的城墙,云梯的高度也将达到二十米,需要二十名虎背熊腰的战士共同扛在肩上。
为了保证速度,这二十个人必须迈着一样的步子,而且步子的大小也要一样,否则不会因为有人跑的快而使成绩提高,反而会使整体的速度慢下来。
每名扛云梯的战士身边还有三名手持盾牌的替补队员,一边为他们挡着呼啸而至的飞箭,一边准备接替他们之中中箭倒下的成员。
有的替补队员还来不及接替别人,自己就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发出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扛云梯这项体育运动绝不是一般人能玩得来的。
既需要有过人的体力,协调一致的配合意识,还要有视死如归的精神。
否则还没来得及跑,已经吓得腿软了,那是没有资格参加这个项目的。
当身边的防护队员不断地有人惨叫着倒下,云梯下的正式队员们也换了几拔之后,终于冲到了终点:城墙之下。
于是几十个人齐心协力,将云梯架在城墙之下。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距离城上的守兵太近,身边又失去了防护,会有更多的战士绽放出璀璨的血花。
于是经过无数血花的浇灌,这树木制成的云梯开始发牙了:终于有人登上了云梯。
无法避免的是,这名刚刚爬上云梯的战士,注定将成为下一朵血花。
李向阳伫立城头,神情冷漠地注视着喧嚣的战场。
进攻刚开始时,他还颇多感慨,现在战争进入白热化,他反而倒平静了。
这就是他的性格特点,从来不会因为面对残酷的环境而灰心、而丧气。
对于他来讲,困难越大,越有挑战性,越能激发他的斗志。
正所谓越磨砺,越锋芒。
打虎关的城头上也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白虎国的抛石机不断地将巨石抛上城头,制造出一个个带血的肉饼。
以李向阳的铜筋铁骨,也怀疑自己能不能经得住这样的打击。
龙落雁也在城头上摆上了抛石机。
所谓抛石机,很象是幼儿园里小朋友们玩的跷跷板。
只不过它的一头是木板,另一头则象是一把巨大的木勺。
将巨石放在这木勺之上,另一头则由战士们拼命往木板上一跳,借助于杠杆原理就将巨石抛出。
不过这抛石机实在没什么准头,城头上几十台抛石机一起努力,只把城下的抛石机砸烂了几台。
倒是军中的神箭手们建功更伟,不断地将抛石机旁的士兵射杀,却立刻有新的士兵补充上来,继续玩着跷跷板的游戏。
就如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争着、抢着玩跷跷板一样。
城上的抛石机固然没什么准头,城下的也一样,甚至于有的时候会把石头抛到了城墙上,把云梯拦腰砸断,再搭上几个倒霉的士兵。
好在打虎关墙厚砖硬,并不在乎这样的冲击,否则光用石头砸,也把城墙砸塌了。
站立在城头之上,还可以仔细观察石头抛来时的飞行路线,进而推测它的着陆点,避开飞来的横祸。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被飞石击中,那真的是命苦不能怪政府了。
白虎国的士兵们,本着号声不息,冲锋不止的原则,为了实现夺下打虎关的崇高理想,在冲锋号声地鼓舞下,如蚁附城,一波又一波地冲来。
城上对着城下射箭,城下也对着城上射箭。
不过城上除了利箭之外,还有擂石、滚木、灰瓶、沸水,将城下的进攻化为无形。
龙落雁在指挥军队,调度人员,其他的将领则各归各位,一条条地执行着龙落雁发出的将令。
就连秀妍公主都难耐寂寞,冲到了城边,开始挽弓搭箭。
此时的李向阳倒成了一个标准的闲人,不知道该干什么。
他甚至连秀妍公主都不如,他的箭法实在拿不出手。
李向阳只能无奈地东走走,西逛逛,在战士们的身边大喊一些诸如弟兄们加油啊,白虎国顶不住了。
青龙必胜、白虎必败,胜利属于我们之类的口号。
不过他前天孤身一人独闯敌营的壮举已经征服了所有青龙国的士兵,他走到哪里,哪里的士气就会一之一振。
每一个人都想在国师的面前证明:我也不是孬种,我也是好样的。
事实证明,明星效应所产生的效果确实是非常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