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阳在屋内来回踱了几圈,从门到窗户是七步,从窗户到门还是七步。
当他走了二十一步之后,决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今晚出击。
打仗不是参加足球邀请赛,比赛之前对方的主帅是谁、前锋是谁、后卫是谁,每个人的性格爱好、技术特点知道得一清二楚,可以从容地排兵布阵。
甚至于哪个人今天感冒了,哪个人今天和老婆吵架了,哪个人今天过生日都可以搞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出一份详细的敌我双方的态势报告出来。
可打扰不行,没有谁能做到百分之百有把握,手中即使有情报,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敢于承担风险,就不会有胜利。
来吧,同白玉郎一样,李向阳也选择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断,现在就去冲击白虎国的大营。
龙海波出城后,李向阳就已经命令所有的骑兵人不卸甲,马不卸鞍,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
所有的将领都在大厅内等候,等候着李向阳的命令。
只不过他们还不明白李向阳将他们召来开会,究竟是为了什么,今晚又将会有什么样的事件发生。
当李向阳宣布今天晚上刧营时,龙霸、赵简、钱富、孙忠、李秀成都点头同意。
在他们的眼里,现在李向阳就是神,神的旨意是绝对不会错的。
这些人中,只有龙落雁把李向阳当成是一个人,而不是神,所以她表示了谨慎的反对:白虎国的军队现在是否真的不经打了,还是士气犹在?我们是否应该借助这高墙厚城,多消耗一些白虎国的有生力量,再寻机决战?此时的李向阳表现出了一名统帅应有的决断,他斩钉截铁地回答:白虎国的军队连续两天的进攻,军队损失惨重,死伤的人数肯定超过了三万人(李向阳的估计有些保守,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六万)。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士气已经严重受挫,体力也下降很多,正是歼灭他们的最好良机。
如果不趁今天晚上进攻,从明天起白玉必然会停止攻城,改为让军队休整。
等他们休整完毕,恢复了士气和体力,我们再想找他们决战就太难了。
甚至于白玉郎可能会做出撤退的决定,退回到城池之中。
到时候白虎国的有生力量没有得到消灭,而敌我攻守之势发生逆转,我军就会在攻城之中死伤无数,士气受挫。
白玉郎一个回马枪杀回来,那说不定我们连打虎关都会丢掉。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今晚必须要全力出击,彻底击垮白虎国的有生力量,让他们再也无力向我们进攻。
看着李向阳侃侃而谈的样子,龙落雁这才明白,现在和她说话的是青龙国的国师,三军的元帅,而不再是那个抱她、搂她、亲她、宠她的男人了。
打虎关的城门悄悄打开,首先出门的还是龙海波和他那五百骑兵。
只不过这一次和前几次不同。
前几次都是明火执仗,喧嚣而出,唯恐白虎国的军队不知道。
这一次则是马蹄裹衣、马嘴蒙布,象一群幽灵一样悄悄出城,没有一点动静。
继龙海波和他那五百骑兵之后,是龙落雁所率领的一万近卫军,再后面是龙霸的五万骑兵,赵简的一万骑兵,钱富的一万骑兵。
李秀成和孙忠的步兵也全部登上城头,准备做最坏的打算:万一此次刧营失败,大军败回,他们就在城头之上用最密集的箭雨消灭追击之敌,保障骑兵安全撤回。
龙海波的队伍来到白虎国大营前五百米处时,大营的哨兵看看他们,连警报不拉。
差点就要和他们打招呼:你们又来了,大晚上的跑来跑去的,一会儿出城,一会儿进城,你们辛苦了。
干脆进来坐一坐吧,歇会再回去。
可是他们随即发现,这支队伍今天并没有停住,而是继续向着大营前进。
卫兵们奇怪了:这是怎么回事,昨天那些比兔子还胆小的骑兵,今天竟然吃了熊心豹子胆,跑到大营口的门口来了。
难道说他们觉得五百米距离太远了,想到大营门口来唱歌,以达到骚扰大军休息的目的?当看到龙海波已经开始带人清理大营门口的路障,确确实实是打算进营了,他们这才清醒过来,开始弯弓搭箭,可还是不相信青龙国会来刧营。
眼前的青龙国只来了几百骑兵,凭他们几个就想刧营,你以为这是小孩过家家吗?可是随即他们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青龙国的大军已经如风卷残云一样呼啸而至,而他们那警报的号角才刚刚吹响,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李向阳一直紧跟在龙海波的身后,指挥着大军向白虎国的大营内冲去。
当龙落雁的队伍冲过他的身边时,他实在放心不下,担心龙落雁在乱军之中有所闪失,两腿一夹跨下乌椎马,将飞龙枪拿在手中,向龙落雁追去。
现在已经是一片混战,只需见敌就杀,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的可能在敌营中制造混乱,摧毁任何敢于抵抗的努力,让白虎国的军队彻底崩溃,就达到了目的。
毕竟白虎国在兵力上占据了上风,李向阳不可能打一场歼灭战,只能打一场击溃战,在敌人的混乱溃逃中尽量地杀伤敌人,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以后的作战减轻压力。
八万斗志昂扬的精锐骑兵,对阵十几万尚在睡梦之中的疲惫之师,不象是一场战争,而更象是一场屠杀。
从睡梦中惊醒的白虎国将士们,大多数还没来得及披挂上马,就已经死在了青龙国骑兵的剑下。
十几万大军,还没来得及摆开阵形,就已经象摧枯拉朽一样,被打了个稀里哗啦。
李向阳手中那杆血红的飞龙枪,在黑夜之中发出令人恐怖的血红,招着即死,碰着即亡,他冲到哪里,哪里的敌人就是一片鬼哭狼嚎。
今天这杆飞龙枪终于在长久的饥渴之后喝饱了鲜血,开始了新的征战之旅。
为了扰乱敌人的军心,李向阳砍了一颗血肉模糊的脑袋挂在自己枪上,一边冲杀,一边大喊:白玉郎的脑袋在此,大家快逃啊。
更多的战士跟着他喊:白玉郎死了,大家快逃命吧。
正所谓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夜间又看不到元帅的大旗,这种元帅阵亡的小道消息更是击垮了不少白虎国将士抵抗的决心和信心,转身逃命去了。
可白虎国的将士们毕竟也是久经战阵,有不少军官在混乱之中开始自发地约束部下,抗击青龙国的突袭。
在他们的努力下,白玉郎得以仓遑逃命,一直逃到六十里外的定山城,同他一起逃进定山城的军队只剩五万人。
龙落雁为父报仇心切,率领一万近卫军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定山城下,眼睁睁地看着白玉郎逃进了城中,只能对城兴叹。
李向阳唯恐龙落雁有失,也紧跟着她赶到。
龙落雁悲哀地说道:向阳,白玉郎逃进了定山城了,我们怎么办?看着龙落雁那失望的样子,李向阳真想现在就带人攻进定山城。
可是经过一夜的激战,将士们都已经是人困马乏,无力再战了。
现在天色已经大亮,定山城头上的守军已经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击退他们的进攻。
此时如果强攻,那肯定是事倍功半,难以奏效。
而且现在除了龙落雁的近卫军,其他的军队都没有跟上来。
青龙国原来在定山城中的兵力有一万人,再加上白玉郎新带进来的五万人,兵力上占绝对优势。
如果青龙国此时来个反冲击,那龙落雁这一万人就危险了。
好在青龙国的溃军也已经是精疲力竭,无力反击,又害怕白虎国后继的部队赶来,这才紧闭城门坚守。
可是如果再留在这里,等到白玉郎缓过劲来,看明白他们是孤军冒进,那以后恐怕就没有近卫军这个队伍了,所以李向阳又命令龙落雁带领近卫军返回了打虎关。
龙落雁和李向阳按辔徐行,缓缓地走在返程的路上,一边走,一边让战士们收集白虎国军队遗失的各种物资。
龙落雁担心地问:向阳,今天所有的人都支持你,只有我反对你刧营的计划,差点误了大事,你有没有怪我。
李向阳给她温柔的一笑:我知道在所有的人之中,只有你才是真正关心我的,所以你才会反对我。
因为你担心我失败,你害怕我失败,不敢让我冒险。
如果我们两个换个位置,我相信你也一定会冒这个险,而我也一定会反对你。
我宁可一个人去拼死作战,也不想让你有任何危险。
龙落雁感动得眼泪涟涟,道:向阳,谢谢你。
可惜让白玉郎跑了,我一定要杀了他,为我父亲报仇。
李向阳点头道:放心吧,你的父亲也是我的父亲,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不过现在将士们的体力都已经透支,攻打定山城的事情还是先等一下,准备充分了再行动。
否则今天白玉郎的遭遇,就是明天我们的结局。
向阳,我以前听人讲,有的人生来就是将才,不经过战争就能指挥千军万马,我从来都不信。
可现在我知道,你就是这样的人。
幸亏我当初厚着脸皮求你,总算把你带回了青龙国,否则这一次我们青龙国真要亡国了。
这世上真的有天生的将才吗?李向阳相信是有的。
孙武在吴国为将之前,不曾统帅过军队,象一只丧家犬一样从齐国逃到了吴国,当一个平头百姓,却一样写出了彪炳千秋的《孙子兵法》。
第一次替吴王训兵,就敢把吴王的爱姬斩头,确实非同常人啊。
敢砍国王老婆的脑袋,这可绝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没有点视死如归的精神是不可能的。
想来那时候孙武和吴王也没有什么过厚的交情,不曾一起喝过酒,泡过澡,竟敢不顾吴王的反对,把他的老婆砍了。
这万一要押错了宝,吴王这个老板脾气不好,要把他的脑袋剁下来,那可如何是好?好在孙武的运气好,碰到了一个舍得下血本的老板。
老婆没了可以再以再娶,孙武五千年可只出了这一个,剁了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于是强忍着心中的怒火,装出一副伯乐的模样,拜孙武为将。
后来的事实证明吴王的血本下对了,孙武带领三万吴国军队就打败了二十万楚国大军,逼得楚国迁都,连本带利都给他赚了回来,还获得了丰厚了的分红。
另一位天生的将才就是有名的诸葛亮了。
他在《出师表》中写得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也就是说他不曾当过一天兵,扛过一天枪。
可是他一出隆中,就运筹帷幄,联吴抗曹,三分天下有其一,为千古传诵。
与吴王阖闾相比,刘备的本钱就下得小多了,不过是出了三趟差罢了,不但没丢掉一个夫人,诸葛亮还帮他娶回了孙权的妹妹。
就冲这,不用说三顾茅庐,去个三十次也不冤枉。
近代的天生将才就要首推毛主席了。
以一个文弱书生,不曾当过一天兵,却第一个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
他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带领工农红军、新四军、八路军、解放军,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给军事学院的教材里添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战例。
那李向阳自己呢?虽然曾经是一名优秀的特种战士,可一直都单枪匹马、单打独斗,连班长都没当过,更不用说指挥大规模的战争了。
可这次打败白玉郎的事实证明,他可以做到这一点,他有能力带兵打仗。
他要带领青龙国的军队攻下定山城,杀掉白玉郎。
可现在攻打定山城,与防守打虎关时大不相同了。
打虎关易守难攻,白玉郎是老虎啃刺猬,无从下口,最终被李向阳抓住他的破绽,将他击败。
而攻打定山城,变成了我攻敌守。
敌军尚有六万人,而我军还不足十万人。
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现在连倍则战之的条件都不满足,如果匆促攻城,那恐怕青龙国的士兵就会死伤惨重。
可如果不攻城呢?白玉郎固守待援,等到援军到达后,重整旗鼓,再来进攻打虎关,那时候形势就会又变得危急起来,前期的努力又付之东流。
所以现在不仅要攻城,而且还要多快好省地攻城,既要减少自身的伤亡,又要加快攻城的速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伤亡攻下定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