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性爱在职场中迷失全集 > 第七章 抹不去的教育情节

第七章 抹不去的教育情节

2025-03-31 03:09:56

可惜吗?欧阳山站在街道上想。

其实在辞职以前欧阳山也无数次地想过这个问题。

现在在政府机关里做公务员,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每年考公务员比高考的竞争还要激烈,这里除了因为公务员的待遇提高以外,更多的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后,大学生就业遇到的瓶颈。

当然还有市场的不稳定性让许多刚走上社会的莘莘学子害怕迈进企业的大门。

在人们的概念里,公务员是个可以做一辈子的职业,而中国有几个百年企业呢?所以在大学里,欧阳山就对许多学校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自主创业意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和口号上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欧阳山是学经济管理的,他喜欢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他觉得高校的扩招没有从人才需求的均衡性上考虑,从而必然导致经济展的非均衡性。

前几年,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院校,都把目光投在本科以上的学历教育中,许多学校一夜之间中转升大专,大专升本科,有了本科还想建立研究生、博士生站点,原来的许多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都摇身一变成了**大学、**学院,而这些学校的专业设置也完全脱离了原来职业教育的轨道,什么专业受学生热捧就设置什么专业,美其名曰是教育要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实际上和市场的需求却相去甚远。

提高办学层次本无可厚非,但一拥而上带来的弊端是教材滞后、师资力量跟不上,就是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的展。

特别是一些老师自己从来没有经营过企业,给学生讲的都是些空洞的理论,听来如天书;舶来的一些少的可怜的案例也显的干巴巴没有说服力。

人才的需求应该是金字塔形状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有一定技能的工人应该是在塔底,是支撑金字塔的基础,管理人员应该在中间、科研人员应该在塔顶。

从我国学历教育的定位看,本科以上就应该是研究人员了,但现在满大街跑的都是本科生、研究生。

企业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却难觅其踪。

这样看来,高校还是存在盲目扩招、盲目设置专业的情况。

他们满足的是家长望子成龙的虚荣心,是学子好高骛远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自己是学经济管理的本科生,欧阳山希望通过自己办企业的实践,积累一定的资金后办一所民办职业技术学校,给更多的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传授职业技术,让他们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所以离开机关,离开仕途他并不感到可惜,相反地他觉得自己向既定目标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