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四章 阿婵结婚

2025-03-31 03:11:32

[ 笔下文学 Www.bxwx.net ]4今天一大早天就阴得厉害,阴到九点来钟时抛了几滴零星小雨,这会儿又停了。

阿婵家早在一个多星期前就忙活开了,先是几个婶子、大娘和赵母一块做阿婵出嫁后的被褥,全要新里新面厚厚的棉。

赵母定要给女儿做八铺八盖,阿婵说:哪盖得了这么多的被?放着也占个大地方,就简单做几床表示表示意思就行。

赵母不依,哪能简单,就这一个闺女还要简单,下次给谁去!说着抹眼泪。

几个婶子看到就笑,好象闺女嫁多远,村头子都没出,还不和在自己家里一样,这还哭,别让人笑话!赵母心里就想,这要是嫁给天桐不是等于连家门也没出!但这话绝对不可以说出来的,就笑笑,村头子没出也是要嫁到人家院里去,做妈的掉眼泪怕笑话啥?众人就笑,你可留在家里当老姑娘!赵母也跟着笑起来。

阿婵多少明白点母亲的心思,知道她一直对自己选择天杰心里抹不过弯,就看着母亲扮个鬼脸,想讨她妈心里喜欢。

赵母没理会女儿。

不仅要做八铺八盖,赵家夫妇还要买时下最大尺寸的大彩电和一辆最时兴的摩托车一块陪嫁过去。

如此一来,家里的家底差不多也就都进去了。

阿婵还没敢说不要,只说:彩电天杰家也是年前刚换的,多了也看不过来,就算了吧。

赵母说:有那是他们的,这是爹妈给你的。

再说,这钱也是你弄下个小店积攒的,不给你,我和你爸留着有啥用?阿婵这时也觉得心酸,落下泪来,劝道:妈,你别老和赌着口气似的,我真是愿意嫁给天杰,天杰对我是真心的好!结婚后我和天杰天天过来,你和爸要是愿意,以后就搬去和我们一块住。

赵母叹口气,我不赌气,我想得开……就是有点气你这丫头倔!谁和谁成亲也都是一定的缘分,你和天杰说实在的也挺合适。

天杰那孩子心眼也好,对人也实在,你跟他,妈不怕你受委屈!说着又乐出来,你这孩子以后对天杰和顺点,你看你,动不动就直着眼睛对人家,亏得天杰脾气好,要不哪个受得了你!阿婵抿着嘴笑,又逗母亲,人家都说丈母娘向姑爷,可见这话是不差,这还没嫁给他呢,妈就向着他说话。

赵母叹道:都是那么说!向姑爷就虚的,不过是为了他对自己闺女好,向闺女才是实的。

阿婵就笑,妈,你还是啥也明白!妈就是看着糊涂心里可明白,这样才不吃亏。

你呀,以后别一点事就摆在脸上,该摆的要摆,不该摆的就放在心里,自己以后多个心眼,多注意就是了。

阿婵笑个不止,一会儿又有些羞涩地说:妈,我心里对天杰好着呢,你看着我对他大声粗气地说话,那是我知道他疼我让着我才那样的。

现在我一点也不后悔我的决定!以前我和天桐说话时总要先琢磨琢磨他愿意听什么,说点话也怪累的。

赵母听着叹了声,我看得出,你跟天杰是撒娇呢!和天桐还真是没见你这样的时候,倒也看不到吵闹,可也总是没那份亲劲。

这样更好!天桐看起来是比天杰体面,可体面的日子看起来好,真过起来不一定就受用。

阿婵听了也笑着点头。

5几天来,天桐和肖凝也常到阿婵家看看有没有帮上忙的,自然插不上什么手,不仅赵母不让他们动,他们也实在不懂里面的繁文缛节,帮不上。

阿婵结婚的前一天,俩人早饭后又去了。

赵母还是要给女儿买大彩电,三四天前嘱咐丈夫去买回来,她不知道被女儿悄悄拦下了,明天就是大喜的日子,今天准备先打发过嫁妆去,找彩电了才知道根本没去买。

把赵母气得已经数落了丈夫好一阵,硬要让马上去买。

看到天桐来了,便让天桐开车,她要亲自去买。

天桐知道情况后笑道:妈你先等一会儿,我想彩电一会儿就自己跑来了。

赵母还没问清楚怎么回事,沈德鸿已经进来了,后面跟着一些人抬着东西。

赵父和屋里几个早来帮忙的亲戚、邻居都迎出来,看他带了什么来。

那个最大的纸箱里一看就知道是电视,还有三四个小箱子。

原来沈德鸿一直想给阿婵些钱,让她自己看着需用的买点东西,可赵家坚决不收。

他想买东西又怕重了样,直到最后,肖凝才帮他探听到赵母想要陪送女儿彩电,而阿婵不同意便没买。

所以昨天就定了一台二十九英寸的大彩电,并一套组合音响,让今天一早送过来。

又怕赵家夫妇心里不过意,不肯收,才亲自带着过来,一并做好解释说服工作。

赵家夫妇听了执意不收,这太贵重了!德鸿笑道:大哥大嫂,你们要是不收我以后可没法进这个门了!你不收也没道理,阿婵就像我亲侄女一样,我给她陪嫁这么点东西你都不要,以后我这个叔叔还怎么当?赵家夫妇听了这话,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收下。

又高兴地往屋里让,德鸿要去公司,没进屋,问过赵家夫妇没什么让他帮的,便告辞走了。

上午把嫁妆打发过去,阿婵家这边基本上没啥大事了。

只剩下阿婵自己的一些细碎活要做。

一会儿后,天桐看没什么可做,屋里又多是些女人,他用眼睛问询肖凝要不要走,肖凝摇下头,他又示意自己想走,见她点头,便和赵家父母说了声也先走了。

明早六点新娘子要过门,所以定了本村里开理发店的梅子下午四点来给阿婵做头发。

现在右邻小翠家的嫂子正要按老风俗给她绞脸。

一根不粗不细的麻绳折成两块,两头撑开,那线就像二合弦似的在小翠嫂子的手上颤起来。

阿婵有些害怕,躲着身子说:不绞不行吗?要不就比划比划算了。

小翠嫂子扳正她的肩说:傻姑娘,不疼,一咬牙就过去了。

不为别的,绞绞脸还显得脸上光滑。

阿婵说:不疼还咬啥牙?其他几个在旁边看的姑娘就笑。

这会儿,又听到有位大娘对赵父说:可别忘了,早先准备下,把碗放在手底下,姑娘一出门就赶紧泼出去。

阿婵知道这个风俗,谁家有姑娘出嫁,父母都要泼出一碗水去。

这是也要在她身上实践一下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的古训。

她一边正着脸让小翠嫂子给她绞脸,一边就斜着眼睛看着她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爸,你明天要泼出那碗水去,我以后真就再也不回这个家了。

其他几个姑娘一听随声附和,对,不能泼!啥老风俗了,现在闺女比儿子孝顺的少吗,凭啥就得泼出去?赵父看看妻子,没了主意。

赵母就说:不泼就不泼,嫁到哪也是我闺女,泼出去给谁?不泼了!全屋子人都哈哈地笑起来。

小翠嫂子给阿婵绞完脸,看到肖凝还站在屋里,和大家一样脸上洋溢着笑容,一点不见生分,便想起件事,和赵母说:昨天还找伴娘呢,这不是现成的,秀一个,凝儿一个,两个都是妹妹,不都全了!赵母说:这可使不得,咱这村里闹亲的厉害,凝儿啥时候见过那阵势,把她挤着蹭着的可咋好!早找好了,秀一个,小翠一个。

你没见小翠今天没来?去城里收拾头发去了,比阿婵还急火呢。

小翠嫂子就笑起来,我说呢,那丫头最爱凑热闹,今天咋没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