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下文学 Www.bxwx.net ]黄河就从它的脚踝处伸出来,经过一路地奔波劳累,有些疲倦了,正好借这片静谧的土地养养神,便懒懒散散地一边梳理长长的金发,一边漫步到渤海边洗个脸。
所以中部地区就有了大片大片的渔塘和稻田,有了一方方像上好的锦缎一样在阳光下闪光的蓄水湾,有了广袤的牧场。
七品市城区部分就像一个放牧的少年躺在这块土地的最高处,乜斜着两眼,看黄河从他的左臂边流过,看他的牛群在河边吃草,同时,听他的右臂下一条蓝莹莹装着一片天际的内陆河像戴着不孩儿脚铃般地缓缓流过。
这条小河的名字如她的样子叫青河。
青河把这片脚形土地从脚腕处斜三角地向后割出一片,养得土肥质厚,形成七品市以小麦、玉米等普通中原作物为主,兼植各种蔬菜与一些北方水果的农业区。
而七品市城区部分正夹在它的两条大动脉——黄河和青河之间,分为东城区、西城区、南城区、新港区,东城区、南城区是老城区,西城区为十几年前新规划区,是七品市政府所在地,新港区是新兴的经济开发区。
这座乡村城市亦或是城市乡村的一切对肖凝和纪元来说自然是陌生和新鲜的,他们还是平生第一次走出古老的大都市,进入这座黄河下流的北方城市,切身地感受到它脉搏的震颤。
特别肖凝,当肖明德介绍说这是七品市西城区时,她忽然就觉得迎面扑来一股气息使她周身一颤,心中热了下。
当然这只是她的感觉而已。
大旅行车的车窗一直是全封闭的,说到气息,只有不断从车的冷气箱里喷出的一阵阵湿冷的气流。
路上星培直怕星茹受不了,几次让开小点,但暑天里汽车长途跋涉,一会儿车内就燥热难耐,只好又一再放开。
车窗外的一切对于徐雅文婆媳来说,也不能算是熟识。
在她们的记忆里,七品市——那时还只是座小县城,是安卧在黄土地上一片朴素的乡村中,因有几处乡村不该具有的高级建筑,才称之为城的。
那几栋高级建筑中,一栋最气派的是七品县中学,另一处最新式,建得最优雅别致的是肖家宅邸。
这两处都是与肖家最密切相连、表明了肖家曾经的不同寻常与后来的遭遇之必然。
四十多年前,跟随父辈旅居海外的商甲巨子肖达兴立志献身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其父病故后,他毅然回国,在家乡投资兴建了七品市地区第一所七年制中学,并亲任校长。
与追随他至此的徐雅文,在黄河尾闾演义了一出缠绵悱恻的师生恋。
这场当时众说纷纭、震动乡野的恋情,虽然终成正果却是未最后圆满……2徐姨,咱们到家了。
肖明德毕躬毕敬地向坐在他后面、年龄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徐雅文说道。
肖明德是在徐雅文他们进入七品市地界时上的车,他早就等在那儿,说给他们引领道路。
其实不管徐雅文他们是否需要引路,他都是要来接的。
这是肖明德的一种行事风格,也是对徐雅文地位的特殊肯定。
徐雅文仍然在往事中游离未出,神情恍惚地看着肖明德怔了一下,才猛然醒悟地噢了一声,由新星培在后面扶着,被早跳下车的纪元接下来。
星茹母女也一前一后跟着下来。
司机把后备箱打开,和纪元一块把里面的行礼包一个个拎下来。
行礼不是很多,因为这边的生活用具一概准备了,所以只带过来些衣物等随身物品。
衣物也只是当季穿得着的,其他都先没带,李珂说用着了再送过去,徐雅文也是可带可不带的,并不坚持。
除衣物等物品外,还有一件相对较特殊的行礼,纪元他们正一块从车箱里搬下来,肖明德看到了,问:什么?缝纫机。
星培笑道,都用了好多年了,带了走又带了回,我说从这边再买台新的吧,老人家却一定要带过来。
徐雅文说:虽然年岁多了,可很受用,我多少年也摸惯它了,再买新的不定有它好使。
我看你们又用不着,放着不也浪费了。
其实不光如此,还因为那是姐姐徐雅之买给她的唯一可留可用之物,虽然不是结婚时所送,也全当嫁妆保存着,留个念想。
肖明德笑道:以为不会有重东西,也没多叫几个人来!星培指向纪元,这不有捧小伙嘛,一会儿就到家了,没什么的。
说着看了看周围,十分陌生,要找几年前来时的感觉确也不容易。
肖明德亲切地拍拍纪元,笑道:我可舍不得!这儿还离得很远呢。
本来前面可以再进一段车,但有施工,把路截了。
再前面,路很窄,这车开不进去了,只好在这儿停下。
我看还是先放在车上吧,这些行礼够咱们拿了,我一会儿找两个人来抬缝纫机。
放心,肯定好好地送到。
徐姨,你看行吗?徐雅文自然不会有啥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