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老道士丘处机便带了萧枫去那活死人墓。
萧枫上山之时已是昏迷不醒,在山中那多岁月也均是修炼较多,故而也未曾临略到终南山的漪丽风光,今日一见不由心旷神怡。
只见周遭山势连绵不绝,峰峦环抱,逶迤多姿。
此时正当阴霾天气,山头白云缭绕,滴翠浮青,云海如浪,并时有霞光出现,或明或暗,宛若烟霞缥缈,景色奇绝。
心想这等丽山名景果不愧是本门的驻扎之地,在此修行,仙灵之气充郁,洗经伐髓,当真妙不可言,又想,重阳祖师的眼光忒好,这多山河里却亦被他寻到如此仙山,还真是好运矣。
师徒二人一路行来,默默无语。
下的山去,又行了里许,眼前忽现出一条小路,路边壑谷幽邃,危岩矗立,石径回绕,盘旋而上不知通往何处。
老道士丘处机迳自带头走进,行了四五里,眼前豁然开朗。
前方十余米处,正有一座五六人高的大墓,耸立于那,僻静清幽,背山傍水。
大墓通体是用一种不知名的巨大黑石所筑,皇皇然甚举威严。
萧枫见及,当下喃喃问道:师傅,这就是活死人墓?真人见他震骇,莞尔道:不错,这里便是你日后的修炼之所。
其中的道藏丹经,你若能通晓一二,便可终身享用矣。
说到这,真人又道:枫儿,你暂先退开,待我打开墓门再说。
萧枫轻:恩——一声,当即退开数步,站在一旁。
此时,只见真人缓缓舞动双手,似抚弄花瓣、又似轻卷绿叶,那时缓时急的手势,蕴涵着耐人寻味的久远,那种浑若天成的神异奥妙,绵绵不绝的在他手上尽情的演绎出来,教人瞧了,委实感到舒畅无比,惊羡万分。
正当萧枫大感惊讶之际,没料到世上还有这般优美的手势。
蓦然间,但见漆黑的墓门上顺着真人的手势,竟而隐泛一点异光,先是如豆大小,继而逐渐增大,飘飘渺渺中,直至如日晕一般璀璨明亮。
这时,萧枫已是目瞪口呆。
忽而日晕骤然散开,化作万点金光,抖抖袅袅的徐徐漫溢。
但闻真人轻叱一声,那万点光芒竟是犹如江河入海般的直贯真人双手,渐渐直至虚无。
此时长春真人微笑道:枫儿,好了。
可以进去了。
说到这,又从怀里掏出一张甚是平整的纸筏,说道:这是古墓内的地图,小心收着。
到了里面后,那是依赖不了旁人,全然要靠自己,是以这张地图,你可要好生研读,作到熟记于心方可。
说完后,望了望兀自呆骇的萧枫,顿时喝道:枫儿,何事如此?被真人这般一喝,萧枫登时回神,睨视到真人严厉的神色,心知自己适才的走神,委实惹恼了师傅,当下惶恐道:师傅,弟子适才见到师傅的大神通,着实震惊,故而一时......他说到这时,真人业已不想继续闻听,摆手命他收声,说道:"适才为师是为了打开墓门,故而方会现出那般景象。
这许小事,你作为本门弟子又何须惊讶。
说到这,真人望着萧枫那悻悻之色,正容道:说来,这还是你的修性养心之功尚未够火候,否则焉能如此。
随着萧枫的羞涩垂首,真人为了让他对修真之事有所了解,继而又道:这墓门乃是用修真灵力开合,非同外界那些寻常之门。
而整座古墓,其实本门早已用结界把它保护起来,不然岂不让那些宵小之徒随意进出?萧枫虽说听不大了解,但是小小心里,对修真的神异,已是悠然神往。
这时真人又指着古墓,吩咐道:去吧!枫儿,三年后,自会有人前来唤你。
为师也不多说了,望你能有所成就,方是为师的心愿。
话语中对萧枫的殷盼之意,实已表达得甚是明了。
萧枫自小受尽委屈,遭遇无数折辱轻贱,自拜入长春真人门下方得扬眉吐气。
可以说,真人待他当真犹如再造,一时间教他怎忍就此作别。
悲凄难舍之下,萧枫索性双膝一跪,嗵嗵嗵连叩了三个响头,抬起头来已是额上沾泥,灰头土脸,但双目里的热泪,却是滚滚滴落,冲洗出了两道泪痕。
真人见他如此小儿女态,也不由些微伤感。
叹声道:痴儿,不过三年而已,眨眼即过。
为师身子还硬朗的很,若非是怕出来之后见不到为师?说完那是哈哈大笑。
被真人如此一说,萧枫也是甚感羞愧,顿时拾掇悲怀,满脸绽放笑容。
大声道:师傅保重,弟子去了。
真人微一颔首,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墓门里,注视须臾后,便也转身回山。
本道墓门笨重,自当打开艰难,怎料想,刚跑至墓门米许之处,便见那高达数丈的厚实墓门竟而无声无息的蓦然而开。
既惊且喜中,萧枫跨过墓门,进了古墓甬道,才走数步,只听得身后传来一声极其微不可闻的噗。
循声回首之下,原是墓门又已关闭。
既然后路全无,那么眼下惟有一路挺进,方是道理。
萧枫当即昂首挺胸,直往里闯将进去。
一路走来,那是从上往下而行,斜坡之大,只恐与适才的下山角度,也不遑多让。
疑念顿生下,萧枫不禁暗忖,这古墓的地室定是深藏地底,否则这甬道坡度焉会这般陡斜?行走间,又让萧枫发现一桩怪事,本道这古墓既是深藏地底,又是很少人来,里面定当昏暗无比,潮湿不堪。
却不知墓内地面极为干燥,而且后续的甬道两面更是插满了明炎炽炽的油灯,照得四下通壁辉煌、纤发可鉴,恍如白昼一般。
看这情况,萧枫便推断这古墓定是常有人来照料,更且通风亦好,不然地面绝不会如此干燥清爽,纤尘不染。
此时,他不由心道,从这古墓构造的恢弘壮势,便能瞧出祖师昔日的胸襟何等博大磊落,也惟有祖师这般人物,方能设计得出这等规模的古墓建筑。
思量间,但见眼前忽而现出数道岔口,虽然每道岔口俱是明亮如昼,可是这一时间,教萧枫如何选择,却是难煞之极。
当下双眉紧蹙,右手支颐,沉思了起来。
左瞧右瞧下,顿又想起恩师交予自己的那张古墓地图,忙即从怀里掏出,摊在地上,细细推敲了起来。
只见那地图上错乱复杂,石室极多,甬道更多,条条红线和条条黑线交错迭合,浑然不知到底红线是啥,黑线又是啥。
瞧了良久,萧枫只觉头脑发昏,暗想:罢了,罢了,有了地图却是看不懂。
还是走一步算一步吧。
想完,收起地图,只顾往里闯了进去。
也不知是他运好,还是古墓的构造太过简单。
当他走完那条选择的甬道后,便到了一座大厅。
大厅约莫三人多高,左右各有十丈多,是一个极是正规的正方形。
正中墙上悬挂一副画像,画的是仙师端坐图,面容肃穆,双眼微闭,左手指地,右手指天。
周身云雾缭绕,霞光四射。
看人物,萧枫就知道画中人定是重阳祖师。
不敢怠慢,忙弯下身来,咚、咚、咚连叩了三个响头。
叩完头,萧枫找了处台阶坐下,心想,虽然时下寻到大厅,但是期余地方,却是难以辨清,终是要把那地图看熟摸熟才是,否则,这其它石室寻不到,那也罢了,但是那每日取膳之处,却得找着吧。
不然到时传出,一代全真龙门弟子在那活死人墓修道,却给活活饿死在里面,岂不笑煞人也。
想至此,他重又把那地图铺开。
这次推敲,由于有了这大厅作为参照,是以比适才那盲人摸象却是简单甚多。
没费多久时辰,即已全盘了解其间的奥妙,脑海中,一幅古墓通行图已不由地深隽其上,想来那是终身难忘了。
当下,照着自己所想,开始在古墓中行走论证。
走了半晌,萧枫才发觉这古墓原是椭圆形构造,那众多石室俱是围着中央大厅。
数了数恰好七个石室,好似七星拱月。
每个石室的室门上都凿了字,有藏经室、静修室、练功室、炼丹室......其实古墓构造殊为简单,只是那地图故意乱画,以便考察来人的智力与勇气。
而萧枫智勇俱佳,运气又好,是以一切设计自是作废。
萧枫到这活死人墓,原本就不是为了练功而来。
只是前些时日功力飞涨太快,来此就是为了修心养性。
而他想要练功的话,首先也得达到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神依形生的境界。
不然便有可能就会走火入魔,堕入魔道。
是以,他闪身便进了那藏经室。
藏经室倒是不大,里面没有木结构的事物,四周的经柜,俱是在那石壁上雕凿而成。
满满的道藏经书摆满了石柜。
萧枫随手取了一本,竟是《道德经》,再看看其它经书的书名,有《庄子》、《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周易参同契》、《黄石公素书》、《阴符经三皇玉诀》......等等。
萧枫想了下,随手取了本《道德经》看了起来。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这样,萧枫在那藏经室中,每日里便是翻看道藏丹经,孜孜不倦。
饿时就到甬道处取膳就食。
如此过了数月。
这一日,萧枫正在翻书,看到一本《吕祖精华诗歌集》,心想,这吕祖可是我全真派的五祖之一,他写的诗集,我倒要瞧瞧,看看有何异处。
花了柱香的时辰,看到最后三页处,发现参照前面所载,有些地方所说,经论精奥,妙语如珠,颇增妙悟,但一大半却全不可解。
埋头细读这三页诗歌集,苦思了半天,总觉其中矛盾百出,必定另有关键。
但把这一本诗歌集翻来覆去的细看,所有歌诀法门实已全部熟读领会,更无遗漏。
这天晚上,他因参究不出其中道理,在床上翻来覆去,始终睡不安稳。
一时好奇心起,忽想,既在这书页中找不到答案,兴许在那封面或封底处能找到,想到这更是心痒难忍。
急忙跑到藏经室,取出那本诗歌集,稍稍用力拉扯,竟是扯之不动。
他此时《金关锁玉诀》已有小成,双手极具内家劲力,虽说稍稍一扯,但力道也非同小可,就是铁条也要拉长,不料想这书居然不损,情知必有古怪。
细加审视,原来封面和封底是以乌金丝和不知甚么细线织成,共有两层。
他取出小刀割断钉书的丝线,拆下封面和封底,发现之中果然另有别物,细心挑开两层之间连系的乌金丝,原是中间藏有两张纸笺。
纸笺上记载的是:重阳祖师在这古墓里静修八年,一朝得悟大道。
在羽化飞升前参悟出《北斗七星诀》,此诀功参造化,夺天地之力,若习之大成,可与天神并肩齐驱。
怎奈飞升在即,不得远离静修之地。
只能记载于纸笺之上,以付有缘之人。
另有一部秘典《太阴悟真篇》藏于中间石柜第三层的凹陷处。
这部密典乃是北宋儒生黄裳所著。
其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是孤芳自赏,落落不群。
后被奸人所害,本要枭首。
皇上不舍他之才学,只是阉他之后,又置于翰林院编撰散轶道藏,是以每日里熟读经书。
只因他才比天高,学究天人,最后竟被他得悟大道,以臻仙境。
这部密典乃是重阳祖师在偶然下得之,由于祖师自重身份,故而不会去改修他法,何况本门的《北斗七星诀》说来也不弱于它。
但弃置却又可惜,是以只能藏于密处。
最后嘱得到《北斗七星诀》的有缘人,妥善处理那部《太阴悟真篇》。
萧枫心想:这两部仙诀密典,倒是正合我这几年的消遣打发无聊之用。
又想到黄裳其人在那等艰苦之境,还能得悟大道,以臻仙境,自己又怎能落于人后。
自此萧枫更是熟读经书,不分日夜。
每日里一得空便研习那《北斗七星诀》及《太阴悟真篇》那两部仙诀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