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幸福人生的智慧密码:停下来享受美丽 > 第二章 婚姻需要经营(11)

第二章 婚姻需要经营(11)

2025-03-31 03:33:37

新娘说起婚礼落跑原因大致有四:一是抱怨新郎领取结婚证后便忙着装修新居,对自己比从前冷淡了;二是领取结婚证后五天,便是情人节,新郎没有像他们交往的前两年那样给自己送鲜花和礼物;三是新郎大自己四岁,担心新郎家着急要孙子,影响自己读书(新娘正在念大专);四是一个朋友结婚后,双方不再恩爱,爱情进入坟墓,她担心自己的未来也像那位朋友一样成为噩梦。

网婚、速婚、闪婚,各种五花八门的新名词纷纷涌现,说的都是80后的感情周期快。

这边媒体热炒80后闪婚,那边就有80后离婚的消息不断见报。

独独结合,个性太强、独立生活能力差、难相处……毛病一大堆。

80后的情感婚姻,看来麻烦还真不少!我个人是比较认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他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似乎比较适合分析80后。

这一代人,因为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太多的呵护,几乎像王子、公主一样长大成人,在家里呼风唤雨、说一不二。

各种欲求从小都被父母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拼命满足,从而造成80后非常的本我化和自我中心主义,社会化程度不高,在进入婚姻和社会方面存在一定障碍。

本我是生物本能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它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心理社会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

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他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它遵循现实、理性、责任原则。

超我是道德理想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社会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具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

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它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现实、理性、责任原则;超我是人格最高层次,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

80后恰恰是在本我阶段,关爱超量供应,导致人格形成发展阶段出现失衡;而在自我形成阶段,自我分化时没有形成现实、理性、责任人格,等于是先天有问题,发育又有问题,自然走向不了超我――自我道德约束和社会道德约束。

然而,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交织,方构成人格整体。

至此判断,80后显然不够成熟或曰成熟滞后。

按理说,读完大学后开始同居或者结婚的青年男女,年龄都25岁左右了,但他们却像两个小孩子凑在一起过家家,相互不愿为对方负责任,相互都想让对方照顾自己,相互都想花对方的钱,都不想买菜做饭刷碗……正如上面所言,相互抱怨,都觉得自己委屈……怎么办?似乎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

其实,也不必太悲观,这个现象不是大陆独有的,包括中国台湾、日本、意大利等地方都出现了所谓的草莓族啃老族。

就大陆而言,有一则调查报告总结了啃老族七类常见人群:第一类是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于挑剔;第二类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为由自动离职;第三类属于创业幻想型,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又不愿当普通打工者;第四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频繁跳槽者;第五类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第六类人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干中低端劳动力工作,但因怕苦怕累索性躲在家中;第七类是考研一族,他们对辛劳的父母,怀着发自内心的愧疚,对远大的理想,又有着不切实际的追求。

矛盾交织之下,他们边啃书本,边啃父母,陶醉在对未来的种种设想之中。

以上七类人似乎连心理断奶期都没过,这些人多是80后。

头疼、指责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对80后是满怀乐观和信心的,虽然他们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长大,让人觉得骄纵了一点,但是他们年轻、聪慧、机智、适应力强。

他们中很大一部分熟练地掌握着现代科学技术,潜力无穷。

他们最大的优点是有创意,老一辈人做事比较一板一眼,但80后做起事来,就显得天马行空、很有活力。

他们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很快、很强,是富有创意和创新能力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