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的另一个压力来自身边的人。
当曾经的闺密都穿上美丽的婚纱,一脸幸福地忙着相夫教子;当以前对酒当歌的哥们儿下班就着急回家;当身边的朋友出口则老婆(老公)如何,儿子女儿如何,大有三千宠爱于一身,天下幸福我独享的架势时,单身的你虽然嘴硬我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我有我的自由,可也掩盖不住幸福没人一起分享、困难没人共同承担的酸楚。
单身的人最怕过节,身处异乡的单身人士更甚。
今年七夕,某网友发起的反对七夕、拆散情侣线上活动在3天之内就吸引了7000名网友响应。
虽然这又是一次无伤大雅的恶搞,却也反映出单身人士对节日的恐惧。
分开来讲,剩男剩女面对的压力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从年龄层次来划分,女人25岁即被归到剩女的行列,而男人30岁才被归为剩男,此外这其中不乏钻石王老五型的,对这样的人来说,剩与不剩完全是个人意愿问题,只要他们想成家,就会有一堆年轻漂亮的女孩蜂拥而至。
而对剩女来说,一个重要原因一直困扰着年龄逐渐增长的她们:男女的生理差异。
过了30岁女人就错过了生育的最佳年龄,而过了35岁畸形儿出生的几率就会上升,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祖训的影响下,大龄女找到合适的人选是难上加难。
其次,从社会分工来讲,男主外、女主内在很多人心中占据主要地位。
人们对女人的要求首先是贤妻良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当然如果一个女人在达到上面这些标准时事业有成,自然是锦上添花。
但是,如果一个女人对家庭不闻不问,对事业情有独钟,被冠以女强人名号的同时,也被贴上了冷漠、不近人情、没女人味的标签。
对这类女性而言,高学历、高收入比高年龄还要可怕。
委身于社会地位不如自己的男人,心有不甘,想要强强联合,年龄又不占优势。
毕竟能够像热播剧《婚姻保卫战》中的许小宁一样甘心做家庭煮夫的男人是少数。
而让这样的女人回归家庭也不容易,所以很多男人在这样的女人面前望而却步了,转身去找比自己年轻漂亮的大学毕业生,亦不乏有人开始从90后中给自己培养一个娇妻。
再者,从沿袭了五千年的男强女弱造成的人类心理认同来看,同样的事发生在男人和女人身上得到的看法却是不同的。
人们可以允许一个单身男人寂寞时叫上三五好友一醉方休,却对借酒浇愁的女人侧目而视;人们可以允许一个单身男人在风月场所寻欢作乐,却对出入此等场所的女人敬而远之;人们可以允许一个男人周旋于三五个女人之间,最多以花花公子称之,但女人如果脚踏两只船,则会有放荡淫妇等一大堆词汇等着她们;人们可以允许男人为了事业推迟婚姻,美名其曰先立业后成家,却将抛出此类口号的女人打入不宜迎娶的类型。
进一步讲,如果一个男人有上面所述的的三五行为而后公然表示后悔,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大家都很乐意给他这个机会,并甚感欣慰,称之为浪子回头金不换,照样是英雄好汉;一个女人如果沾染了上述行为中的一二,则终生就被打上了不良的标签,不定在某年某月某日就会被人翻旧账,揭旧疤。
所以,男人和女人即使剩下了,生活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剩下的女人喜欢宅在家里,剩下的男人更向往外面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