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原句是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他写这首诗是为了怀念病亡的妻子,本意是虽然我知道这种阴阳相隔的悲恨人人都会有,但一想起我们做贫贱夫妻的每一件事情都会让我特别悲哀。
现代人望文生义,将此句话理解为夫妻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是很不幸的,容易在生活上产生痛苦和争执。
这种解释赤裸裸地道出了爱情在现实面前的无奈。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多少爱情被金钱这个现实所操控,又有多少爱情承受不住金钱的考验,最后各奔东西。
小欣今年29岁,北京东城区人,大学本科毕业,月收入不到2000元。
她说自己对爱情开窍比较晚,直到去年才遇到一个合适的人。
男友小黄也是北京人,不过家在延庆山区,家里条件不是很好。
小欣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在回龙观贷款买了套房子。
他把房子以每月2000元的价格租出去,用租金还贷,然后自己在市区花几百块钱再租一个房间。
了解到这一切,小欣对将来不免有些担心,男友虽然宽厚善良、正直淳朴,对自己也非常体贴,可结婚后,回龙观的房子就不能再出租了,两个人的工资要还房贷,还要供养双方的父母,再加上将来的孩子,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小欣问我她应该怎么选择,自己马上就要30岁了,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挑选爱人,可选择了这个男友,以后的日子可能会比自己现在过得还要差。
况且男友学历不高且没有一技之长,为人又太过善良,不太会溜须拍马,不善言辞,也不懂如何应酬,想在这个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是比较困难的。
小欣说她自己并不是那种贪图享受,依赖男人的人,只是不想有太大的压力。
小欣的事很有代表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没有钱似乎就没有了一切,金钱染指爱情,是杯具吗?张敏和小欣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她和男友相恋一年半打算结婚,可她的父母非常介意男方家不能提供单独住房这个问题。
她的父母认为:爱情可以建立在经济上,可是经济不能建立在爱情上。
张敏很苦恼,她认为男友各方面情况都不错,自己也有份稳定的工作,买不起房子只是暂时的问题,并且自己也不介意和公婆一起生活。
但是,每次这么和父母交流的时候,都会不欢而散。
爱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考虑具体的生活细节,房子、柴米油盐、孩子等,这一切,哪样都需要钱,这是勿容辩驳的事实。
小欣的爱情焦虑,是由于爱情观、价值观不够坚定造成的。
张敏的父母担心女儿结婚后居无定所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是社会一员,加入社会恐房症候群,是社会心理在个体心理中的反映,并不代表他们主观上要破坏两个人的爱情。
不过这件事归根到底,还是金钱在作怪。
爱情不等于面包,这是现实中无数婚姻解体的原因之一。
作为未婚的年轻女孩,受到各种迹象和各种说法的干扰是可以原谅的。
然而,爱情是个体的――两个相爱的人,是否情趣相投,是否观点一致,是否生活习惯契合,能否包容理解等等――这些金钱之外的东西,也是相当关键的。
所以,我对小欣说,不要在物欲横流的世道里面随波逐流,咬紧牙关和这个不富裕但爱你的男人一同面向未来,艰苦奋斗,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有一句话这样说:不是创造的物质不丰富,而是人的欲望太强。
要想富裕,不是提高财富,而是降低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