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徒全集 > 第一四四章 永正原

第一四四章 永正原

2025-03-31 03:35:02

军心可用,军心可用!蒙恬看着站在眼前的刘阚,在心中暗自赞赏。

一晃六年,昔日默默无闻的小子,如今已成猛虎。

一首《男儿从军歌》,在一日间传遍了阳周。

虽然说听上去怪怪的,非风、非雅、非颂,却道尽了男儿血气。

蒙恬祖上是齐人,可他却是在老秦出生,在老秦长大。

更欣赏那种壮烈之气,对那种仁义道德的说法,素来嗤之以鼻。

此次征伐匈奴,朝堂上的意见并不一致。

廷尉李斯、宰相王绾,还有博士淳于越等人,都不太赞成和匈奴开战。

在他们看来,对匈奴的战争完全没有必要,无故兴兵,胜算不多。

而且,匈奴人是马上民族,行踪飘忽不定,很难捕捉到战机。

只为一个莫名其妙的谶语,就要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于大秦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为此,李斯等人在朝堂上和主战的蒙恬等人激烈辩论。

但最终,却是始皇帝决定了此事。

自统一六国以来,始皇帝的确是日益的刚愎自用。

但逢大事的时候,他还是会倾听一下臣子的意见。

匈奴,一定要打,而且要狠狠的打……这是始皇帝的原话。

也正因为这一句话,李斯等人不得不闭上了嘴巴。

并且在最短的时间里,制作出了与匈奴作战的方针和计划。

与此同时,始皇帝钦点蒙恬为,督战阳周。

此战,将动员边郡戍卒三十万,并且从山东北部诸郡征调民夫二十万人,以协助战事推进。

蒙恬也是出身军人世家,三世为将。

骨子里流淌着是一股子老秦人悍勇热血。

所以,他对刘阚的这首《男儿从军歌》赞赏有加。

以至于刘阚才抵达阳周城外,蒙恬就命他来见。

说实话,刘阚也很激动!六年前第一次见到蒙恬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蒙恬的身份,而且也没有资格和蒙恬说话。

一晃六年过去,再次见到蒙恬的时候,刘阚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在私心之中,他对蒙恬敬佩不已。

甚至远超过刘邦项羽等人的钦佩。

战国时,名将纷起。

不管是乐毅、孙膑旁、白起、王翦……刘阚独敬佩李牧。

辟云中。

击胡蛮,正经的民族英雄。

而在秦汉之交时期,刘阚所敬佩地人,唯有一个,蒙恬!后世关于蒙恬的传说有很多,刘阚已记不清楚了。

唯独他击溃匈奴,开疆扩土地事迹,始终不曾忘怀。

所以,当他站在蒙恬面前时,居然有些手足无措。

蒙恬不由得笑了!终究还是个孩子。

难免会有些紧张。

只是没有想到,这小子还是文武双全。

他认认真真的打量着刘阚,殊不知刘阚也正在看他。

蒙恬身材魁梧,比刘阚矮了小半个头。

国字脸,浓眉大眼。

乍看上去。

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

但是靠近之后,却能感受到蒙恬身上的那种刚烈之气。

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质,有的人可以感觉到,有的人却不行。

刘阚在心底,忍不住赞了一声:不愧是秦汉第一名将!如果蒙恬不死,刘邦项羽有可能推翻大秦吗?在电光火石间,刘阚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念头。

这时候,蒙恬开口了。

刘阚。

陛下此次对匈奴开战。

本来和你没甚关系,但我还是破例将你征召。

你可知为甚?没错,此次征召,仅止于山东北部各郡,山南各郡无需出征。

刘泗水郡属于山东南部各郡,其分界线,就在河水。

大河以南,为山东南部,大河以东,为山东北部。

似泗水郡,砀郡,陈郡,三川郡,乃至薛郡、琅琊郡,准确地说,无需征调。

其实直到现在,刘阚也没弄明白,这太尉府,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国防部,怎会单为自己发出征召令呢?现在似乎有点明白了,是蒙恬所为。

以他的能量,发征召令并非一件难事。

沸&腾&文&学整理收藏蒙恬说:这是我第二次见你。

第一次是在昭阳大泽,六年前你还是个小娃儿。

不成想,短短六年,你已经有了诺大成就。

我原本还想把你招入蓝田大营,只可惜后来一忙起来,却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

呵呵,平白便宜了任嚣……早前任嚣发来战报,数次提起了你的名字。

所以我很好奇,想借此机会见识一下,你这个在任嚣口中,我大秦未来的栋梁之才,究竟是长的怎生一个模样。

不错,你很不错!蒙恬一连两个不错,让刘阚顿感受宠若惊。

刘阚!喏!你此次带几多兵马?刘阚沉声道:除郡守赠予刘阚的三百蓝田甲士之外,阚尚自备骑军百人,将三人,书佐两人,军司马一人。

算上阚自己,共四百零七人,特向上将军报到。

说着话,他从怀中取出太尉府的符信,恭恭敬敬的递到了蒙恬的面前。

蒙恬一笑,将那符信收起来。

而后抄起一枚黑木虎符,在手中掂量了一下,沉声道:很好,看样子你已经做好了大仗地准备。

你那首歌子唱的甚好,虽不合韵律,倒也别有一番血气。

这样吧,我再拨甲士百人,命你自成一曲。

从即日起,你在军中官拜军侯,前往永正原听命……李成何在?小将在!话音刚落,从门外转入一名青年,一身戎装,年纪大约在二十左右,大步来到蒙恬的面前。

着你为刘军侯军中左司马,领轻车一组。

归刘军侯指挥。

即刻领三日军粮,随刘军侯往永正原听命。

限三日之内必须抵达,不得有误,听明白否?李成明白!青年看了刘阚一眼之后,旋即退到了刘阚的身后。

蒙恬说:李成乃名将之后,谋略出众;刘阚你也经过疆场搏杀,望你二人,能精诚合作。

刘阚和李成拱手应命,定不负上将军厚爱。

按照秦军的编制,逢战时。

以平时地编制为基础,组建成部曲制地作战部队。

此时,尚无元帅这个说法,统帅被称作大将或者上将军,下设副将,裨将若干。

每个将军,又统帅若干部,每部的主将,称之为校尉。

也就是后世兵书中经常见到地一部一校制度。

部以下,为曲。

曲的主将。

被称之为军侯。

就一般而言,一曲大约在二百五十人至五百人左右,号千人。

分百人将,五十人将等六级。

想必是蒙恬也考虑到了刘阚年纪小,在军中没有也没有资历。

故而并没有打散他原班人马。

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增添了百人。

其中,兵车一组,大约六十六人,另有弓弩手三十余人。

可以说,蒙恬为刘阚是煞费苦心。

为了能保证其军令畅通,甚至安排了李成为他地副将。

这李成的来头可不小,是城纪人李信的孙子。

李信早年间战功显赫。

是大秦名将之一。

若非后来攻楚失败。

其官位也不会小。

王翦破楚之后,李信待罪还乡。

闭门思过,最后郁郁而终。

但始皇帝并没有因为李信这一次失败就忽视了他……李信的儿子,如今在咸阳人郎中令,主持蓝田大营。

李成则被安排在蒙恬地身边,始皇帝甚至告诉蒙恬,要好好地培养李成一番。

如今,蒙恬把李成拨给了刘阚,自有他的道理。

有些事情,必须要李成出面才能解决。

否则以刘阚在军中地资料,即便享有公大夫之爵位,还是会有很多的麻烦。

此次集结边军戍卒,骄兵悍将多了去,必须要有个人能出面打点。

而李成,无疑是最好地人选。

不用担心李成会有什么不满,秦军之中,军纪森严,上下等级明确。

李成也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就这一点而言,蒙恬不需要担心什么。

只看刘阚有没有这个本事,真正搞定李成。

刘阚接过了黑木虎符,和李成并肩退出了房间。

二人相视一眼,并没有做什么交流,而是一前一后的向外面走。

迎面,一员裨将急匆匆跑来,和刘阚错身而过的一刹那,打量了他一眼,突然冷哼一声。

那哼声之中,带着一种嘲讽的味道。

刘阚一怔,忍不住回头看了那裨将一眼,旋即被李成拉住,低声道:别惹事,那是王离将王离是谁?走出军营之后,刘阚才忍不住询问。

李成苦笑道:他是王贲将军的儿子,在军中的资历,比蒙大将军还要老一些。

此次征伐匈奴,太尉府原本是要点王离将军为上将军,可后来陛下钦点了蒙大将军,他憋着一股气呢。

派系……难道秦军之中,还分有派系不成?李成和刘阚上了马,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军营,咱们此次要驻守的永正原,就属于王离将军的治下。

啊?刘军侯,总之你要小心一些。

到了永正原以后,凡事需谨慎,莫要落了口实,否则连大将军也护不住你。

我听人说,王离将军在大将军特意征召你这件事情上,非常不满。

所以到了永正原以后,肯定会有所举措。

权当作是一种磨练吧!大将军也是一番好意。

或许吧……刘阚开始头疼了。

这还没有开始,就先得罪了上官,只怕此次北疆一行,也不会那么顺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