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徒全集 > 第一四七章 演武(一)

第一四七章 演武(一)

2025-03-31 03:35:02

虽然只是二十军棍,如果真想置人于死地的话,也是绰绰有余。

而刘阚的目的,并不是要打死屠屠,而是要借由屠屠,建立起自己在本部兵马中的威信。

如今目的已经达到了,也要见好就收。

刘阚倒不害怕屠屠报复,如果他真不知好歹的话,那时候就算蒙恬求情,他也会杀了这家伙。

不过现在嘛……召平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若是惹怒了召平,以后可就有的苦头吃了。

毕竟那是上官,是这永正原中第二号实权人物。

刘阚就算是在也本事,也背不住人家诚心算计。

所以,行刑官是由李成担当。

二十军棍,打得屠屠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可刘阚很清楚,这只是表面现象,并没有让屠屠伤筋动骨。

临了,他取出一个小瓶子递给李成。

这是审食其他们在游历南疆时发现的一种草药制成的散剂,洒在伤口上能迅速的止血愈伤,活血散瘀。

对于外伤颇有效用,在南疆山民之中,很流行。

不过由于这种药草产于深山绝谷之中,只有当地人才能找得到。

审食其他们也只能从当地人手中,小批量的购买过来。

刘阚见过这种药草,很像是后世的云南三七。

不过他不敢肯定,所以并没有公布出去。

这两年,一共购买了六次药草,总共才产出五瓶药粉。

试验过几次,效果还可以。

刘阚此次出门的时候,顺便的也就带上了两瓶以防万一。

待诸事处理完毕,刘阚这才有功夫招待召平。

刘军侯。

你初临永正原,可能不太了解情况。

这里的人大都是公子出身,平日里骄横惯了,一个个的自以为天下无敌,傲慢地很。

王离将军……呵呵,你可能也听李成说过。

心里憋着一股气,懒得管他们。

我不知道上将军派你来这里是什么意思,但想必也有教训他们的意思。

我从上卿那里听说过你的事情。

不管你是运气好也罢,还是有真才实学。

既然来了这里。

就说明你有不寻常之处,否则上将军也不会特意拜托太尉府征召你。

好好干,杀杀这些小子的威风……呵呵,其实也都算不得品性多坏,只是在家里面骄纵的惯了。

不知天高地厚。

还有二十天,这里会有一次新年演武。

到时候上将军也会前来观看。

还会为各部正名赠旗……我估计,那些小子们会找你的麻烦。

演武?刘阚一怔,忍不住问道:平侯,何时和匈奴决战?召平笑着摇头道:这个你就不要问了,上将军自有他地安排。

该打的时候,自然会打……但是在这之前,各部需勤演武艺。

一俟时机成熟,自然会有动作。

永正原关系到上郡、北地两处的辎重转运。

一旦大战起时。

你们全都要上阵。

所以多多准备。

总不会是件坏事。

刘阚轻轻点头,表示明白。

这也是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地一些差别。

中国人在记述史料的时候。

喜欢用春秋笔法,重谋,重略……当然,这和中国地文化有关。

外国人在记述史料时,会使用很详尽的描述,重术、重细节。

所以在后世,当刘阚翻看史书的时候,往往找不到谋一场大战的具体描述。

笔墨多放在了谋略和全局上,对于细节并没有太详细的记载。

于国人而言,兵法谋略,是一种近乎于道地存在。

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至于其中具体的过程,需要你自己去领会和理解。

而欧人则会对某一场战争,进行详尽地描述。

比如什么样的战阵,如何出击……记述的非常清楚。

以至于后世我们可以了解到马其顿方阵如何如何,罗马步兵是怎样结阵作战。

可反观国人,却只能根据一些史料,做出模糊的判断。

孙膑十阵也好,兵形十六篇也罢……许多古战阵就是在这种模糊的概念中,变得模糊不清,让后人无法详尽的了解。

对于蒙恬击匈奴这一战,刘阚同样是没有任何的印象。

只是隐约记得史书上说,蒙恬击溃匈奴,夺地三千里。

到底怎么击溃,用什么办法击溃?而匈奴人当时具体的情况,刘阚是没有半点概念。

以至于当他身临其境地时候,竟不知从何下手,也不知道该怎样参与其中。

听完了召平地话,刘阚只有在心中苦笑。

阚当牢记平侯之言。

召平轻轻点头,站起身来准备离去。

但是当他走到军帐门口的时候,却又停下了脚步。

刘军侯!小将在!演武之时,我估计你很可能会和蒙疾遭遇……你别看蒙疾人是个冒子,但用兵打仗地确不差。

他从十二岁就入了蓝田大营,五年后才获得领兵资格,实打实的打过几次狠仗……其实,永正原的家伙们,大都是见过血的,有些经验,你不可掉以轻心。

蒙疾作战好冲锋在前,勇猛绝伦;蒙克精于审时度势,常居中指挥,根据战况行变阵之令。

蒙疾所部,多以骑军为主,吸收了很多匈奴人战法的特点。

若对敌时,当需小心。

刘阚闻听有些发懵。

但旋即他似乎明白了召平的意思。

演武时,如果真的和蒙疾所部遭遇,看起来召平也好,蒙恬也罢,都希望自己给蒙疾一点教训。

还真的是看得起我啊!刘阚不由得在心里面苦笑,但在嘴上,还要恭敬的说:多谢平侯指点。

好了,召平走了!刘阚的心情却有些沉重起来。

独自坐在军帐中闷闷不乐。

召平既然说他有可能会和蒙疾遭遇,那估计是百分百会遭遇。

要打赢蒙疾。

给他个教训……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说,召平给了他足够地提醒。

可问题在于,刘阚对匈奴人的战法,没有半点的概念。

你就算告诉我说,蒙疾会用匈奴人的方式,用骑军冲击我部。

可匈奴人。

究竟是如何攻击?当晚,永正原寂静无声。

可是刘阚却辗转难寐,半夜里又爬起来。

坐在军帐里面发呆。

帐帘在这时候,轻轻挑起。

只见李成和陈道子两人并肩走了进来。

李成说:道子。

我猜的如何?军侯肯定不会睡的。

陈道子也不由得笑了,和李成上前行礼,然后问道:军侯,夜已经深了,为何还没有休息?刘阚苦笑一声。

你们不是已经猜出来了,何必问我?可是为演武之时而担刘阚点点头。

我刚立了威,打铁还需趁热。

我虽未曾在军中效力,但也知道这军中是以实力说话。

如果我部在演武之中失败,以后就休想在人前抬头。

所以,我要赢,而且要赢得漂亮,赢得那些个公子心服口服……哦,成司马勿怪。

我并不是说你。

而是说蒙疾那些人。

李成笑道:成自家祖破楚失败之后,早已经不是什么公子了。

能随军效力。

乃陛下地恩宠,和上将军的关照。

军侯勿要担心我的事情,我即奉命协助军侯,自然也希望军侯能获胜。

可怎么获胜?刘阚说:平侯虽然告诉我说,蒙疾会以骑军冲击我部,而且精擅匈奴人地战法。

可我说实话,我没有见过匈奴人作战的方式,只知道他们是以骑射而著称。

具体地方式,我并不清楚。

陈道子不由得笑了。

军侯若是为此担心,却大可不必。

成司马虽未领军,但其祖父李信将军,却是和匈奴人多次交锋,更领军扫平燕国,想必对此多有了解。

军侯何不将心中疑惑告之成司马,他一定可以给你满意的答案,何需难寐?对啊!蒙疾他是将门之子,李成不也是将门之子?而且,论战功的话,蒙恬可未必能比李信功勋卓著。

若非李信破楚失败,只怕如今爵位要高于蒙家。

要知道,想当初始皇帝想要破楚的时候,手中只有两个人选,一个王翦,一个李信。

相对而言,蒙恬的父亲蒙武,王离地父亲王贲,都只能屈从副将。

想到这里,刘阚连忙起身,光着脚走到军帐中央,朝着李成深施一礼,还请成司马教我。

李成心里很舒服!当下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卷书简,铺在了书案之上。

此乃家祖当年用兵心得……家祖曾在云中、雁门多次和匈奴人交锋,对于匈奴人的战法,有着很详细地记述。

可惜,我父不喜骑战,而我则因为身体的原因,也无法继承家祖衣钵。

不过,成幼年时曾聆听家祖教诲,愿为军侯解惑。

刘阚连连点头,命吕释之又点起两支牛油火烛,但见尺长的火苗子扑簌簌乱跳,把军帐照的通明。

李成在书案之上,以书简中的记载,详细的为刘阚解说匈奴人的骑战之法。

并且画出一张张图纸,供刘阚来参考。

而刘阚呢,此时也活脱脱像个好学的学生,静静聆听。

不时地还会就一些细节问题发出疑问,李成竭尽所能地做出回答。

不知不觉,东方天明。

吕释之在军帐门口已经睡着了,而陈道子也在不停的打盹儿。

反倒是忙活了一夜地刘阚和李成,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待解说完了最后一张图之后,李成笑道:成所知也就这些,但也都是纸上谈兵,并没有亲眼见过。

希望能给予军侯帮助,二十日后,在演武中大获全胜。

刘阚握住了李成的手:若非成司马,阚此次必败无疑。

请放心,我心中业已有了计算,只是要彻底执行起来的话,还需要时日,再好生的摸索。

若有难题时,定要再烦劳成司马。

说着话,刘阚用力的伸了一个懒腰,缓步走出了军帐。

深冬清晨,那清冷的风总是让人精神振奋。

虽然是一夜未睡,可刘阚仍然是没有半点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