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成山角射杀了那一条大鱼之后,始皇帝总会感到莫名的疲惫。
十三岁登基,眨眼间已三十八年了……当年风华正茂的少年,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老翁。
登基以来,每日里处心积虑,未能有一刻的放松。
从刚开始根基全无,面对着吕不韦咄咄逼人的态势,始皇帝不敢有半点松懈;而后,自己深爱的母亲,和那勾结在一起,总是想要将自己的王位取而代之。
外有吕不韦和公子,内有母亲和的逼迫。
始皇帝在这样的环境下,步履维艰,又怎敢去思想其他事情?旁人的孩子,十三岁正是快活的年纪。
而始皇帝嬴政,却不得不面对着纷杂诡谲的局面。
先是用计除掉了公子,而后有诛除了和吕不韦,嬴政这才算是真正的成为大秦的主人。
然而,就在嬴政觉得自己可以松一口气时,山东六国的威胁,又扑面而来。
在亲政的最初两年,嬴政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天灾,**……所有的灾难几乎都堆积在了一起。
兴建郑国渠,接受李斯的《谏逐客书》,安抚人心,整备兵马。
一步一步,其中的艰辛,唯有嬴政自己清楚。
耗时十七年,他终于统一了天下,成为功盖三皇的千古一帝。
^^ ^^但是,统一之后。
却又迎来了新一轮地挑战。
有些时候,嬴政就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为了克服困难而生。
不过,在射杀了那条大鱼之后,当嬴政看着铜镜中那疲惫的自己时,真的感到累了。
最终他下定了决心。
要册立扶苏为太子。
所以取消了本应该继续的巡狩路程,转道返回咸阳。
安排蒙毅,只是一个信号。
从目前来看。
朝臣们基本上对这个决定,没有任何异议。
长生不老的梦想,已经不再现实。
其实,早在秦清故去地那一刻起,始皇帝已经放弃了这个梦想。
待朝政交给扶苏之后,自己也许就能轻松一些,考虑一下以前从未考虑过的事情。
想到这里,嬴政闭上了眼睛,在静默片刻之后,睁开眼来。
提起了书案上的毛笔。
在扶苏还不能完全掌控这一切之前,还是由朕再多费些心思吧。
陛下,咸阳送来地奏疏,都已经处理完毕。
大帐之中,只有李斯陪伴。
他用庄正的秦小篆写完了最后一笔之后,轻声道:陛下还有什么事情没有?若没有,臣先告退。
哦。
不忙!始皇帝摆了摆手,示意李斯先不要走。
面前的奏疏,是蒙恬派人送至咸阳,然后由太尉府和丞相府联合批示,六百里加急送至平原津。
奏疏一如往常。
蒙恬用简略的文字,把事情说的非常明白。
五原郡如今已基本稳定下来,驰道也已修建完成,修缮各国长城的工程,更进入了尾声。
五原、云中、上郡等地,虽土地肥沃,然则由于连年的战事,人口稀少。
凭目前的状况,屯驻在上述三地的秦军兵马,需削减一部分。
否则会对北疆造成巨大压力。
蒙恬的意思是。
如今中原地区兵力薄弱,正可趁此机会。
从上述三郡抽调出十五万人马,屯扎太原、上党、恒山、巨鹿、邯郸五郡。
只要这十五万人马进驻上述三郡,则山东可定。
同时,北疆兵马也能消减到三十五万,对于北疆各郡而言,也能起到减负地作用。
始皇帝想了想,在这份奏疏上,批下了一个可字。
然后合上了奏疏,用力伸了一个懒腰。
\\\\\\\\\\\\赵高,拿两觞酒来!不多时,赵高捧着两觞花雕酒,摆放在始皇帝和李斯的面前。
李斯,你却是老了……啊!朕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是何等的英姿勃。
然一晃三十载,你已满头华,朕也两鬓斑白。
朕的外孙,今年也十岁了吧。
李斯先是一怔,不由得也生出了无数感慨,轻轻点头。
朕准备回去以后,诏扶苏回来!李斯诧异的抬起头来,看了始皇帝一眼。
若在以前,始皇帝可不会和他商量这种事情。
想当初,自己等一干大臣竭力反对始皇帝外放扶苏,可是始皇帝却没有妥协。
如今,怎商量起来了?算起来,大公子在北疆,也历练四载。
如今北疆平静,虽有东胡偶尔生乱,却是鳞介之癣。
月氏国也非常老实,前次还奉上月氏公主意图与陛下和亲,想来已没甚胆略。
招大公子回咸阳,倒也没甚问题,臣自然是赞同。
让胡亥去北疆历练一下吧!这……这孩子越地不成器,前些日子朕听人说,他把在苎罗山保护他的铁鹰锐士不理不问。
^^ ^^那锐士为他失了一只胳膊,可是他却觉得那锐士丢了他的脸面。
为人凉薄如斯,端地不为人子。
以前,朕总觉得他年纪小,留在朕身边也好。
却不想成了这副模样,朕实在心痛。
让他去五原历练些时日,若还是不能成才,朕也只好把他放弃掉这是皇家事,李斯还真不敢说什么。
为人父,望子成龙的心情。
他能够理解。
始皇帝很宠爱胡亥,对他有所期望倒也没错。
只是这件事情,他还真不好说什么……李斯地心里在犯嘀咕:若是扶苏回来了,自己还能有从前那样地权势吗?相比之下,扶苏会更信任二蒙吧……说不定。
对那位北广武君的信任,都要超过自己,到那时候。
自己该何去何从?争了一辈子的名利,到头来还要为这名利而患得患失。
李斯不免有些感慨,以至于始皇帝后面说了些什么,他也没有听清。
李斯,你和朕,有多久没像今天这样,彻夜长谈了?啊……却是有些日子了!李斯回过神来,笑着回答道:陛下日理万机,为臣子的不能为陛下分忧,总不好再来打搅。
呵呵。
莫说这场面上地话,咱们君臣今日,就抵足而眠,你看如何?和始皇帝抵足而眠,彻夜长谈?这在以前也不是没有过。
可自从始皇帝开始了征伐六国的脚步之后,就再也没有这样过了。
李斯这心里,不由得涌出一股暖意。
早先对始皇帝的那点怨念。
一下子无影无踪。
哪怕是将来大公子继位,让我失了权势。
今日能得此厚爱,也再无半点遗憾了。
罢了罢了,逝如斯,即已老了。
又何必总眷恋着权势呢?赵高端来了两鼎黄羊汤,上面还撒着绿油油地葱末,让人一看,就不禁食欲大增。
李斯年纪大了,对于这种油腻的食物早已失了兴趣。
反倒是始皇帝看上去是真的饿了,狼吞虎咽地把汤里黄羊肉吃了个干净,而后端起鼎来,咕嘟咕嘟地喝干净羊汤,这才心满意足的收手。
李斯,你怎地不用?始皇帝见李斯面前地黄羊汤没有动。
诧异的问道:朕可是记得。
你当年一顿能吃下三鼎呢。
呵呵,臣真的是老了!李斯感慨道:若在从前。
看这如此美味的佳肴,怕早就忍耐不住。
可是现在,却总觉得油腻。
这身子骨也不行了,休说三鼎,就连一鼎,都怕是吃不下。
来来来,你我君臣,分而食之!李斯笑着端起铜鼎,走过去给始皇帝分了一半。
就在这时候,帐外却传来了赵高那阴柔地声音:陛下,小公子有事求见!胡亥?始皇帝不禁有些诧异:这么晚了,胡亥来做什么?再说了,他能有什么事情?要这时候说?虽然对胡亥很不满,但毕竟是他最为宠爱的孩子。
之所以不满,也是怒其不争。
始皇帝想了想,沉声道:让他进来吧。
胡亥,怯生生走进了大帐,赵高则跟在他的身后。
胡亥,这么晚了,有甚事不能明日再说?啊,臣先告退!李斯看这状况,连忙起身告辞。
但是却被始皇帝拦住,示意他在一旁坐稳。
胡亥圆乎乎的小脸,此刻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苍白。
对于父亲的畏惧,让他从走进大帐的那一刻起,身子就在微微地颤抖。
嘴巴张了张,想要说话,却又不敢开口。
始皇帝最看不得人这个样子,特别是这个人,还是他的儿子,心中不由得一怒。
有甚话快说,没事儿就退下吧。
赵高站在胡亥的身后,轻轻的踩了胡亥的后脚跟一下。
胡亥一咬牙,鼓足了勇气说:父皇,儿臣听说,您要儿臣去五原郡,不知道这件事真否?一开始倒是挺大声,可说到最后,声音不自觉地变小了。
始皇帝眼睛一眯,你听谁说的?那目光,很快就落在了胡亥身后的赵高身上。
胡亥一咬牙,父皇,您别问儿臣是听谁说的……儿臣想要说的是,儿臣不想去五原。
哈,好大的胆子!李斯也不禁好奇的打量起胡亥。
往常可看不出来,这小子有这么大的胆子。
不过,怎么看,这胡亥都是色厉内荏。
之所以能说出这番话,怕是有人在背后教他。
至于教他的人是谁……不用猜,李斯也能看出个大概。
可是,赵高为什么有这样的胆量,来教唆胡亥如此说话?李斯地心中,陡然生出一种不祥地预兆……第二部大概就是在这一两天内结束,轰轰烈烈的楚汉争霸,即将拉开序幕。
19:00更新如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