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徒全集 > 第二九八章 楼仓之战(六)

第二九八章 楼仓之战(六)

2025-03-31 03:35:09

楚军达成了协议之后,楼仓开始撤离了。

不过,为了不过早走漏风声,以免刺激到章,刘+的撤离非常小心。

泗水郡的情况很复杂,魏军、楚军、楼仓、秦军……几方势力纠缠在一起,各路斥候细作,出没于泗洪之地。

所谓一家女,三家许。

刘+目前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不过相对而言,魏军在获得了喘息之机以后,对楼仓也并非势在必得。

所以陆贾秘密出使大梁之后,便取得了魏咎的谅解。

事实上,魏咎如今也需要项梁能尽快的壮大起来,牵制住章。

只要楚军能牵制住了章的话,魏国就可以把大部分力量挪出来,才能对付李由。

李由的兵力或许没有章邯那么强盛,可贵在精锐。

特别是他驻扎酸枣以后,可以直接从阳获取足够的辎重补充,对大梁的威胁,更加严重。

表面上看似僵持,可一旦李由能调整过来,就会迅速攻击大梁城。

魏咎即便是不愿意楚军获得楼仓的辎重,却也不得不接受这个条件。

不过作为交换,刘+同意在撤离沛县以后,沛县巨野等地交给魏咎。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魏国人基本可以接受。

至于能不能拿到巨野……让魏咎和王恪商量去吧。

反正这春秋战国五百年地时间里。

不仅仅是百家争鸣地涌现。

欺诈权谋。

从没有中断过。

孔夫子说。

春秋。

是礼乐崩坏。

那么战国争霸。

就是一场场权谋地较量。

刘+想要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

就必须要适应这些事情。

协议之后地第一天。

刘+把楼仓百姓分作三批。

送走了大约六七百人。

其中不泛有伤和老弱妇孺。

并安排了一些车仗。

负责撤离。

楼仓不缺车仗。

更不缺辎重粮草。

缺地是根基。

这些愿意跟随刘+,在楼仓血战的百姓,刘+不能一走了之,不闻不问。

毕竟,在这个时代里,屠城灭门这样地惨事,并不少见。

他走了,满城的百姓,可就危险了。

带这些百姓撤离,固然会很麻烦。

可同样的,也是收买人心的一个手段,所谓‘仁义’之名,不就是这样子慢慢地积蓄起来的吗?对于这个决定,楼仓内部也分成了两派。

以贾绍等人为,反对带百姓撤离;但叔孙通和曹参,对此倒是非常的赞成。

名声,也是一种根基啊!为什么项梁渡江之后,可以轻松的接收了张楚的人马?项羽才打到广陵,东阳等地就举城相投?所为,无非是项家的名声……还有田、魏咎这些人,不同样也是因为一个名字?甚至在历史上,那泥腿子出身的刘邦,也是靠着入关中约法三章之后,博取了一个宽厚的名声,这才有了他去汉中,关中百姓纷纷相随的举动。

而在刘邦入关之前,也不过普通诸侯罢了。

这就是‘名’地作用。

今日麻烦一点,困难一点……但是这好处,在日后就能慢慢凸显。

第二天,楼仓送走了五百人!———————————————————————就这样,章邯拼命的向楼仓靠拢,项梁拼命的阻拦章。

绣邑、符离、大泽乡、蕲县一带,变成了血腥战场,每一天,双方都会各种各样的战斗,每天的死伤总和,达数千人之多。

而在泗洪地区,项羽也做足的姿态,军营之中鼓声不断,楼仓城下喊杀声震天。

如果不靠近过来,还真地就以为,这里正生着激烈的战斗。

刘+有条不紊的撤离百姓,并且着手将楼仓城中的一些设施全部毁坏。

比如铁庐这样的机构,是绝不能留下半点痕迹,而各种新式的武器,带不走地话,就地销毁。

粮食,辎重可以留下。

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物品,刘+绝不会留下来。

第十七天,项羽派人前来催促,请刘+加快撤离的速度。

实际上,楼仓此时已经撤走了三分之二,不过对楚军宣称,不过才一半儿而已。

原因嘛……敲诈一些楚军的车马器具。

毕竟此刻的楚军,已经被拖得不耐烦了。

符离一线地战事,楚军越吃紧。

项梁已派来使,催促项羽加快进程,早一日占领楼仓,少一些伤亡。

刘君侯,我们早已经商定,你尽快撤离楼仓。

为何到现在,才撤离了一半儿?按照你们这速度,三十日的期限转眼既至,到时候如何交接?项羽被催地急了,亲自带人来到楼仓城下,与刘+相见。

在他身后,楚军有气无力的挥舞兵器,扯着嗓子嘶声呐喊。

刘+和项羽两人,各乘一骑,在两阵中间相会。

这也是他二人,自当日楼仓城下一场大战之后地次相见,彼此都很客气。

刘+一副很为难的模样,叹了口气说:少将军,非是我不愿意尽快撤离,可你也知道,这搬家可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啊。

特别是那些老人家,恨不得连自家的房子都搬走。

这拖家带口的,而我楼仓车仗也不太充足,真的是难以加快速度……这样吧,能不能再宽限个十日?十日,那至少也是数千人的伤亡啊!项羽虎目圆睁,瞪着刘+。

君侯,大丈夫做事,当爽利痛快。

你有什么要求,只管说出来就是。

这样子拖拖拉拉,实在……想要什么,只管开口。

这个……刘+一副为难之色。

他沉吟了一下之后,轻声道:既然少将军这么说,我也就不客气了。

百姓们不愿搬走,还是有一些原因的。

主要是……大家担心,一旦我们撤离了楼仓,贵军到时候反悔,我等可就麻烦了。

你也知道,我们能坚持到现在,就是靠楼仓的城高墙坚……如果撤出去了,我们就等于失去了屏障。

到时候几千人马,又如何挡得住你十万虎狼之师?百姓们,非常担心。

项羽闻听,勃然大怒。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须贲张,厉声喝道:刘君侯,项某可以保证,绝不会做那无信无义之举。

如有反悔,他日当如此箭!说着话,他从箭壶中抽出一支利箭,折成了两截。

刘+立刻正色道:我知少将军乃信义之人,既然少将军如此说了,我这就加快撤离。

只不过……项羽快疯掉了!这家伙,九尺高的汉子,打仗的时候凶猛如虎,怎地这会儿婆婆妈妈的,如此不痛快呢?君侯,你有话请明言。

我城中缺少车马,以至于进度迟缓。

如果能有一千辆车马地话,想必能提前撤离。

只是这兵荒马乱的,我实在不知何处可买卖!这厮真真个虚伪至极,不就是要我出车马吗?楚军的车马,多是战场上缴获,或从民间征调而来。

虽然不算太多,可这一千辆却是有的。

项羽咬着牙说:君侯何需买卖,若缺少车马,藉可提供。

今晚之前,定将车马送到……如此,+感激不尽!两个人在阵前,看似很亲热地交谈。

刘+敲完了绣杠之后,心满意足的回城去了。

可项羽却立在战场上,拨马回头,看着身后的楚军仍自呐喊不停,忍不住心头怒火熊熊。

这打得算是什么仗?就算是战死了,也强过这般的窝囊。

他策马冲到军前,马鞭子狠狠的抽在掌旗官的身上,厉声骂道:别喊了,回营!那掌旗官,委屈的要死。

我们也不想这么喊……可,这不都是您和军师吩咐,说什么要掩人耳目,这嗓子眼喊得都冒火了。

可再大的委屈,也不能说啊。

只能让士卒息声,跟在项羽的身后,有气无力地回营了。

———————————————————守慎,你看这楚军,会不会反悔?刘+回城之后,立刻登上城头,观看楚军的动向。

他低声的向身边的李成询问: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撤走之后,楚军是否会追击?李成微微一笑,项籍怕是不会!哦?我观察了很久,此人是个极好面子的人。

今日在两军阵前,他折箭盟誓,显然不可能再反悔。

这个人,勇则勇矣,用兵也不差……只是心高气傲,像足了当年地蒙家公子。

不过,项籍不会反悔,并不代表楚军不会追击。

楚军如今分为两派,一派是项籍所部人马,另一派则是陈婴所部。

陈婴这个人,怕是比项籍难对付。

以他的眼力价,肯定看出,君侯胸怀大志,日后必然会成为他们的心腹大患。

如果是项籍,碍于誓言,不会追击。

可这陈婴才不会在意这许多,肯定会派出本部人马,在我们撤离楼仓之后,尾随攻击的。

刘+轻轻的点头,赞赏的看了李成一眼。

守慎所见,与公叔先生不谋而合。

公叔先生地意思,这陈婴留着,怕是个麻烦。

如果不能趁机将他干掉,至少也要让项家疏远。

你立刻设法通知老灌他们,就说……我有要事,要他来做。

灌婴自徐县攻击龙且后,一直是神龙见不见尾,行踪十分模糊。

这是为了保证他麾下骑军的机动性,刘+一早就给把权力下放给了灌婴,吩咐他可以便宜行事,无需和楼仓请示。

但是,一俟楼仓战事有平缓的迹象,灌婴就要设法和刘+联络。

至于联络的方法,自有李成负责。

李成接令后,微微一笑,轻声道:君侯只管放心,此事我已有筹谋,绝不会耽搁君侯大事。

眼见着,距离约定的日子,越来越近。

获得了一千辆车马补充之后,楼仓撤离地速度,明显加快。

从楼仓送来的名单来看,再有一天地时间,就可以全部撤走。

到时候,楼仓只剩下几千楼仓军,会随同刘+,最后一批撤离。

车兵已护送楼仓的百姓,在先期离开楼仓,估计将抵达彭城。

唯一让项羽心疼地是,多出一千辆车马来,只怕是要搬走不少辎重。

当然了,一千辆车马能运走的辎重,与楼仓而言不过九牛一毛。

可即便如此,项羽依旧心疼。

少将军,军师求见!项羽坐稳了身子,连忙说:快快有请。

不多时,就见陈婴走了进来,先行礼一揖之后,坐在一旁。

军师,这么晚来找我,不知有何事情?陈婴道:少将军,不知你可看过了今日楼仓送来地撤离清单?哦,已经看过了!计算起来,楼仓如今只剩下一批青壮和那刘+的家人。

除此之外,只剩下几千楼仓步卒。

项羽疑惑陈婴问道:军师,哪又如何?以婴看来,那刘+定会派部下精锐,掩护家人先行撤离,而后才会离开楼仓。

此人生性至孝,会把大部分力量,集中在家人身边,自己不会带多少人撤走……少将军,这刘+能文能武,而且因造字创纸,甚得士子之心。

此人,胸怀大志,身边聚集了不少能人,是个祸害!如果这一次放他走了,他日必成心腹之患。

少将军,咱们何不趁其离开之时,在中途伏击?刘+一死,则他那些麾下,群龙无,成不了气候。

项羽闻听,不免有些意动。

可片刻之后,他轻轻的摇了摇头,军师,我已在两军阵前盟誓,不会追击……此事还是就这么算了吧。

可……军师,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怎能言而无信?我在两军阵前盟誓,如果反悔了,有有何面目在带领众人?此事我意已决,军师不必再提。

还是养足了精神之后,明日进城清点吧。

项羽的语气坚决,陈婴也不好再劝说了。

他退出大帐,站在空地上轻声一叹。

就在这时候,从大帐后面转出了一个青年男子。

韩信,你怎在这里?哦,我刚才去探望龙且将军……韩信面带笑容,负手徐行。

他走了两步后,突然问道:军师,你以为楼仓刘君侯,何如?陈婴一怔,此人,知进退,明事理,有野心……乃人杰也!是吗?韩信踌躇了一下,和陈婴擦肩而过,往自家军帐走去,只可惜,此去北上,却是蛟龙入海!陈婴这心里面,不由得一咯噔。

韩信,这是话里有话啊!他转身朝自己的军帐走去,在军帐门口,他招来亲信,立刻找萧公角过来,不可被人察觉!萧公角,东阳人。

当初随陈婴起兵,投奔了项羽。

虽然如今不是在一个体系里,可毕竟是同乡之谊。

加之萧公角对陈婴素来很敬佩,算得上是陈婴一系的人马。

韩信的那句话,让陈婴下定了决心。

即便是被项羽责怪,也不放过刘+。

他走进营帐,片刻功夫,萧公角匆匆前来。

军师,这么晚找我,有什么吩咐吗?老萧啊,你且坐下。

陈婴示意让萧公角坐下,给他斟上一杯酒,婴实不知该如何开口……今日请你来,是有一件大事,想要拜托于你……不过此事,颇有凶险,只不知道,老萧你有没有胆气,做这件事?萧公角闻听,拍着自己的胸脯说:军师,我老萧什么都没有,只这一身都是胆。

有什么事情,您只管吩咐。

只要我能做到,绝不会推辞。

还记得上次我和楼仓的刘+,在羊角坡上谈判时,你曾说过,要杀了此人?萧公角一怔,当然记得。

我当时拦住了你……可事后想起来,颇有些后悔。

陈婴喝了一口酒,低声道:这个人,很不简单。

明日他就要撤离楼仓,如果被他逃走了,将来一定会给我们制造出很多麻烦。

明日刘+撤出楼仓之后,我会拉着少将军,在城里清点物资。

我想请你带本部人马,伏击此人……只是这个人悍勇无比,与他交锋,我担心会生危险。

萧公角一听,脸上露出一抹狰狞笑容。

军师,别人怕他,我却不怕。

我早就看那秦狗不爽……就算他很厉害,全身上下又能捻几根钉?此事,就交给我来去办。

我果然没看错人,老萧你不愧是东阳的第一好汉。

若能杀得刘+,我当为你与项公请功……正说着话,营帐外突然间传来一阵阵地骚乱。

陈婴不由得一怔,连忙和萧公角冲出了营帐,何事如此慌乱,出了什么事情?军师,火,起火了!有军卒大声叫喊,用手一指。

陈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楼仓城内,烈焰熊熊。

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脑子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上当了?这时候,项羽也得到了禀报,披衣冲出大帐。

立刻起兵,立刻起兵,随我攻入楼仓……绝不能让那刘+,将粮草焚毁。

项羽这会儿快疯掉了,大声咆哮起来。

有小校牵马过来,他顾不得披上盔甲,率领兵丁,就冲出了军营,向楼仓扑去。

陈婴也有点慌神儿了,也连连下令,命军中各部人马前去楼仓。

不过,就在他杀出军营的一刹那,却突然间勒住了战马。

军师,怎么不走了?萧公角带上本部兵马,跟在陈婴身后。

见陈婴突然停下来,他不由得疑惑的催马上前,询问。

不可能,不可能……什么不可能?陈婴喃喃自语说:那刘+需要我们在泗洪缠住章,否则又怎能脱身北上?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焚毁辎重粮草呢?不可能,绝不可能……军师!啊!陈婴猛然大叫一声,一副如梦方醒的表情,萧公角,带上本部人马,随我去追击那个刘+!萧公角,有些莫名其妙!(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dian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