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三国志风云人物全集 > 第七十九章卞夫人(八)

第七十九章卞夫人(八)

2025-03-31 03:40:07

不管卞夫人的身份和地位如何变化,在标题中,我还是以夫人称呼。

这有我的道理的。

卞夫人始终保持着一种特有的风格,不为地位的高低变化,而把持不住自己。

古代,女人的地位很低下,在男权的压制下,没有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

女人想要出人头地,就得依靠男人。

即使是皇太后,也不能干涉朝政。

在家里,卞太后是曹丕的母亲,责怪皇上两句,没什么关系。

但在朝中,曹丕就是绝对的主子,容不得别人指手画脚,即使是自己的母亲,也得遵守这种规章制度。

现在的人,很难想象,古代的女人处在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特别是在战争年代,女人活得真累。

很多女人,一不小心,家中的男人,就会被拉去做壮丁,自己就得呆在家里,承担家庭重担。

那些男人女人的活,都得并作一块,既当爹,又当娘,闷头一个人干。

碰到官兵或劫匪,这些女人没有抵抗的力量,只得任人宰割,或自行了断。

女人的命运,始终自己掌握不了自己。

卞太后呢,自小吃的苦太多了,学会了怎样在夹缝里做人。

做女人真的不容易,做魏王的女人更是不一般的不容易。

魏王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男士,同时也是一个成功的男人。

前者是在江山上的成功,后者是在美女上的成功。

江山和美女,魏王一个也不误,全部拿来通吃。

魏王的女人,不是按固定的标准选举的,各色人等,三教九流,估计都有一点。

{www.bxwx.org 首发 手.打/吧}长期固定的几位不用说,那些金屋藏娇或临时聘用的,也是为数不少。

可惜魏王在这方面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要不然,这些名目细账,就不需后人揣测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

这样一来,女人之间的争斗,也就是家常便饭。

不知道魏王的家风如何,竞争是免不了的。

想要在这堆人面前,胜人一筹,不太容易。

光是靠才艺是不够的,还要知道怎样才能讨魏王的喜欢。

想做到这一点,还得想办法与魏王身边女人们周旋,尽量不要让自己孤立在这些女人面前。

保持低调,千万不能锋芒太露。

保存实力,免得树大招风,还未达到目的,就香消玉损了。

魏王需要的,不仅要色艺俱佳,还要通情达理的女人。

魏王知道自己做的坏事不少,他喜欢的女人,就要拿得起,放得下;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叫你朝东,绝不敢朝西。

有事没事,别和我对着干。

魏王是个软硬不吃的家伙,用征服普通男人的方法,对魏王没用。

这也是魏王比较特殊的地方。

魏王虽是好色,也是有原则性的,不是所有类型的都喜欢。

卞太后在魏王面前,始终是个听话的人,用自己的柔顺,博得魏王的欢心。

魏王推行节约,卞太后绝不违规,吃喝拉撒,都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不会刻意打扮,诱惑魏王。

浪费,会让魏王反感。

说卞太后出于习惯也好,刻意自我控制也好,习惯成自然也好,反正卞太后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得体,没有被人觉得似乎有哪儿不得劲。

这样的结果,就是让魏王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一位难得的红颜知己。

人为了某种目的,违心地做一件事,难度不大,这只要克服一下,也就忍耐过去了。

但一辈子都在为达到一个,不停地在做自己不愿做得事,可就令人钦佩了。

一般的人做不到,往往半路就露了马脚,现出狐狸的尾巴来。

卞太后就是一位不寻常的女人,始终在做别人都难以坚持的事,这需要超凡的毅力和永久的决心。

真也罢,假也罢,卞太后就谁这么做得,而且做得天衣无缝,浑然天成,不能不说,是一个成功。

别说历史人物,就拿现在的人来说,那些大到名流,小到草民,他们所作所为,真的有几个是真实的?真的能像别人看到的一样吗?只要别人看不出,他们依旧会好好地,隐藏了真实的自己,接着做下去。

到后来,这些人也许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

在我的几十年生涯中,目睹过许多先进分子和或劳动模范的嘴脸。

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给领导看的。

领导觉得好,就是好。

并不是我嫉妒,而是这些人不值得嫉妒。

我甚至公然表态,决不与这些人站在同一战壕。

那些先进分子,积极要求进步,其实就是讨领导喜欢。

得到领导的赏识,就会是自己获得更高的利益。

有几位真正乐于奉献的人,会这样急不可待的表现自己?踏实工作的人,往往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该享有的荣耀,早被别人窃走了。

但做真正工作的人,往往还是这些踏实的本分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果然不错。

其实,这些领导,很多也是靠这种方法,获取了现在的地位。

上梁不正下梁歪,关键的就是这种风气,已经蔓延到各个角落。

那些所谓的荣耀,加在我的身上时,我会觉得是一种耻辱。

我一直在要求前进,但一直不要求上进,也不愿当什么先进。

当荣耀不再是荣耀,当可耻不再是可耻的时候,我宁愿做一个可耻的人,也不愿享受这种荣耀。

话说了这么多,别以为我走题了。

卞太后的成功,一定也有大家看不到的秘密。

否则,卞太后早就被放了坏水,身败名裂。

能坚持到最后的,没有心眼,是不会成功的。

除非,魏王是个绝对精明的人,能够对自己的巾帼队伍,做到赏罚分明。

不过,这还得要有一定的社会风气。

如果那时的风气,与现在一样,我想,魏王也会看走眼的,被那些表面的现象所蒙蔽。

其实,历史与现实有很多相近似的地方,很多事情,从现在的角度出发,反而会得到更大的真实。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当然,书中也会有错误。

即使是史书,作者也免不了要考虑,谁是当权派,该为谁服务的问题。

如果尽说实话,当成一部严格意义的历史来写,估计早被打成右派了,书也成了**,无从与世人见面。

读历史,也得读一读该历史成书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