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阿里巴巴总裁马云说过一句话:人要成功一定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但当你学会放弃的时候,你才开始进步。
中国当代的许多企业都在盲目追求多元化,看到一个行业有暴利可图就一窝蜂地扎堆进入,结果导致行业的利润迅速被榨干,各企业进入恶性竞争,而过大的摊子又导致管理不利和资金紧张,最终为时代所淘汰。
王石就是一个善于放弃、勇于放弃的人。
他的减法理念和策略成就了万科,也为业界所称道。
万科创建于上世纪的1984年,当时公司的全称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
刚开始万科是做电器仪器的,以进口日本产品为主,像索尼、松下、JVC这些,当然其他业务也做得很热闹,像搞服装厂、手表厂、饮料厂、印刷厂、K金手饰厂。
这样说吧 就是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基本万科都涉及到了。
王石的话并未夸张。
由于生意越来越好,万科的业务一再扩展。
1988年11月,万科实现了股份化改造,正式更名为万科企业股份公司。
经过股份制改造,万科完成了股权的清晰化和规范化,现代企业制度有了雏形,但是产业的发展却依旧面临着歧路。
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平均利润逐渐形成,获得暴利的机会越来越少,企业多元化投资的风险却越来越大了。
万科从1992年起逐步向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专业化方向调整,房地产利润的比例在公司利润总额的比重中不断加大。
在转型过程中,万科对于非核心业务进行了资源重组。
2001年到2002年,当万科将万佳超市全部转手华润时,业界一片惋惜:零售和房地产搭配是最合理的,一个利润高,一个能提供现金流,李嘉诚都这么干,王石还要怎么样呢?我脑子非常清楚,零售和房地产都非常有发展前途。
但是,零售只占到我们公司资源的10%,排中国零售14位。
万科地产占公司资源90%,行业排名第一。
而且房地产基本没有什么国际竞争。
但是零售就不一样了,2005年一放开,多少大零售企业就进来了,万佳更没有地位了。
别人都觉得卖掉万佳可惜,但王石说自己倒是松了一口气。
对于万科而言,做减法并不仅仅是关停并转。
仅就房地产行业而言,也在收缩。
产品线从写字楼、酒店、商场、保税仓等等全面收缩到住宅。
在1995年第一次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之后,王石顶住外界和公司内部对做减法的置疑,将万科地产在区域分布上进行了收缩。
聚焦住宅地产之后,万科的精力放在了精细化、标准化、产业化这三个方面。
2005年,在诸多房地产企业通过多产品类型扩张的方式规避风险时,万科又果断分离了自己的销售公司,将万科的项目销售交给专业房地产销售代理行。
在房地产风声鹤唳、销售冷清的2005年,万科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556亿元,净利润8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9%、1264%。
中国总是有多元化的声音,言必称李嘉诚、GE。
我觉得中国从市场规模、管理能力上都达不到那个层面。
这就是王石为自己的减法所作的注脚。
环顾左右,概览四海,几乎所有优秀的企业都或多或少地进行着多元化的努力,而几乎所有优秀公司的危机与衰亡都与公司的多元化扩张战略有关。
万通也经历过盲目多元化的时期。
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万通便迅速进入快速扩张阶段。
1995年,万通的触角已伸进房地产、通信、服装、商业、信息咨询、银行、保险、证券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