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的下一个十年要致力于精细化。
精细化是未来十年的必经之路。
——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微利时代,企业产品利润率低,要求企业在设计、采购、生产、营销和管理上来不得半点马虎,需要精耕细作。
——管理学专家严凡英从产品创新过渡到需求创新一家刚刚开业的公司,为了选拔一些真正有能力的营销人员,给应聘者出了一道很奇怪的试题:每个人把100把梳子卖给寺庙里的和尚,以一个星期为限,谁卖的多,就录取谁。
考题一出,大部分应聘者都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有的甚至认为公司是在故意为难他们。
于是,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悻悻而去,只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一个星期的期限很快就到了,三人回到公司汇报各自的销售业绩。
甲只卖出了一把,乙卖出了10把,丙居然把100把梳子全部卖光了。
公司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经过。
甲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和尚们非但不买他的梳子,还说他是侮辱他们,差点用棍杖把他打一顿。
但他仍然不屈不挠、软磨硬泡,终于一个小和尚被感动了,勉强买走了一把。
乙说,他去了一座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
于是他灵机一动,找到住持说:每天如此多的善男信女风尘仆仆、长途跋涉而来,只为拜佛求愿。
但他们大多满脸污垢、披头散发,如此拜佛,实为对佛之大不敬。
如果您安排一间盥洗处,备上几把梳子,让香客们梳洗一下,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地去拜佛,岂不更好?住持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于是买下了10把梳子。
丙说,他去到一座颇富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
一来保佑香客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二来也让宝刹声名远播,香火更加旺盛。
这样,我这里正好有些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您看好不好?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了他手里所有的梳子。
不仅如此,方丈还跟他又预订了1000把梳子。
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在与方丈聊天过程中得知,方丈想重修寺院、重塑佛像金身,但又苦于缺少资金,于是就给方丈出了一主意:拿出1000把梳子,分成二组,其中一组梳子写有功德梳,另一组写有智慧梳,然后在寺院大堂内贴出告示凡来本院香客,如捐助10元善款,可获高僧施法的智慧梳一把,天天梳理头发,智慧源源不断;如捐助20元善款,可获方丈亲自施法的功德梳一把,一旦拥有,功德常在,一生平安等等。
如此一来,按每天3000香客计算,若有1000人购买智慧梳,1000人购买功德梳,扣除梳子成本,每天可得善款上万元。
每月即可筹得善款40多万元,不出一年,就能开工。
方丈听后大喜,当下又向他订了1000把梳子。
公司认为,三个应考者各有特点。
甲能吃苦,有韧性但没有突破传统观念,不够灵活;乙善于观察,找到了客户的卖点但思想不够开放,缺乏远见;而丙呢,通过对目标人群的分析研究,紧紧地抓住客户的消费心理,引导了消费者的需求,并且能够不断进行需求创新,正是他们所要找的人。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大多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时,都在不断地进行产品开发、技术升级,以期求得生存和发展。
当然,以技术创新迎合消费需求并没有错。
但是,产品的创新永远赶不上用户的消费需求。
如果一味地追着消费者的屁股走,迟早会被拖垮累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