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为了提高全员的节俭意识,加强对成本的有效控制,百安居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考核制度。
每个月、每个季度、每一年的营运费用都会由财务汇总后发到管理者的手中,超支和异常的数据会用红色特别标识,相关部门需要对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释。
正是这种近乎抠门的节俭,使得百安居的营运费用率远远低于同行。
如今,节俭已经成为百安居的一种企业文化,深深地渗透到了每一个员工的血脉之中。
成本控制的效力显而易见,大多企业越来越将削减开支,开源节流奉为箴言。
然而,为了控制成本,有些企业却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向供货商加压,对员工进行压榨,降低原料的质量标准,在各种必须支出中削减一切能够节省的成本。
结果是众叛亲离、名誉扫地,断了别人的生路,也砸了自己的饭碗。
美孚石油公司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雷蒙德说:成本与收益是对应的,我们要做的,是让成本合理化,收益最大化,随意地一‘砍’了之是最简单,也是最不负责任的做法!企业只有不断加强成本控制,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获利水平。
但是如果因为降成本而砍掉了必要的投资,那无异于自断经脉。
花该花的钱,少花甚至不花不该花的钱,这才是真正的控制成本之道,也是在微利时代杀出一条血路的必胜之道。
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钱都不能花。
省钱就是赚钱,每省一块钱至少相当于赚三块钱。
——UCWEB董事长雷军在市场中争取抢得先机传说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骑着骆驼,一路跋涉到了遥远的阿拉伯。
那里的人们从没有见过大蒜,更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聪明的商人,临别时还赠予他两袋金子作为酬谢。
另一位商人听说了这件事后,不禁为之动心。
他想大葱的味道不也很好嘛,于是就带着葱到了那个地方。
那里的人们同样没有见过大葱,甚至觉得大葱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还要好!于是,他们更加盛情地款待了商人,并且一致认为用金子远不能表达自己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经过再三商讨,他们决定赠予这位朋友两袋大蒜!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如果你抢先一步、占尽先机,得到的是金子;而如果你步人后尘、东施效颦,得到的却可能是大蒜。
提起保龄球,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希玛公司。
而希玛公司的总裁何帮喜也因被人们称为保龄球大亨而声名远播。
可是,熟悉何帮喜的人们却怎么也无法将他与20年前那个穷困潦倒的小木匠联系起来。
1963年,何帮喜出生于安徽无为县十里墩乡的一个小山村,初中还未毕业就被迫辍学在家。
他在家务了几年农以后,觉得没有什么出路,于是开始盘算着学门手艺。
18岁那年,何帮喜拜到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师傅季明成门下学艺。
他吃苦耐劳、勤学苦练,几年后师满出徒,学得了一手漂亮的木工活。
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掀起了一股打工潮,许多农村青年纷纷离开家园奔向城市寻求自己的梦想。
何帮喜也动心了:靠手艺在家中混口饭吃倒是没有问题,但终究难有大出息,不如出门闯一闯,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番天地来。
心动就行动。
1988年,25岁的何帮喜背着一把锯子,带着120块钱,领着15岁的小弟登上了北去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