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个家电企业在卖微波炉的时候,如果它登记了所有购买用户的资料,那么当它卖出30万台微波炉的时候,就会拥有30万个微波炉用户的信息。
毋庸置疑,这些用户信息已经变成了他们的隐性资产。
那么,如何利用这一现有资源来创造新的收入呢?答案是,可以通过延伸和扩展服务来获得新利润。
比如:在网上开办烹饪教室,提供有关微波烹饪的食谱,然后和食谱登载的食品材料供应商联系,以这30万想要购买它食品的潜在用户为桥梁,吸引这些食品供应商在网站上卖产品或登广告,并收取相关的服务费用。
这样不但为微波炉用户们提供了售后超值服务,也开创了新的收入来源,新的竞争优势也就随之显现了。
其实,隐性资产和固定资产一样,也可以分为很多类型,通常包括:传统的无形资产、客户关系、战略不动产、公司网络、信息等。
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隐性资产,公司就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客户资源、降低发展的成本、加快业务的提升速度,从而得到更好、更快的回报。
品牌也属于一个企业的隐性资产,如果运用得当,就会发挥出相当大的作用,因为它可以重复利用,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迪斯尼就是利用品牌这个隐性资产做大、做强的最佳实例。
《米老鼠和唐老鸭》是迪斯尼推出的一部风靡全球的喜剧动画片,但是它的真正价值却并不在电影院。
众所周知,米老鼠、唐老鸭早已经成为迪斯尼的最佳代言人,几乎有文化的地方都知道米老鼠,随之而来的以米老鼠为主题的玩具、服装、书籍、电视剧等轮番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给沃尔特带来了滚滚财源。
自此,迪斯尼兄弟动画制作公司的业务开始步入正轨。
到20世纪50年代,迪斯尼的发展更是进入黄金时期,1955年又投资1000万美元建成了迪斯尼乐园。
不可否认,如今的迪斯尼乐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
聪明的迪斯尼公司把米老鼠的品牌一再地重复利用,赚取了意想不到的利润。
这难道不是盘活隐性资产的最佳范例吗?一间麦当劳的代理费是多少?300万。
为什么他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坐收300万,而且还可以对想加盟的大部分投资者说No呢?这就得益于麦当劳多年累积下来的隐性资产——品牌了。
从20世纪50年代麦当劳兄弟和Ray Kroc开创了第一家以主要经营汉堡的快餐店开始,麦当劳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
如今,麦当劳公司旗下最知名的麦当劳品牌拥有超过31万家快餐厅,分布在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
这不能不说是其充分利用自身品牌,即隐性资产的功劳。
以前,很多公司对客户的关注都仅限于产品的出售,即一件商品销售出去,公司多了一个使用这种产品的客户,至于和这个客户之间的联系,最多也就是和这件商品有关的售后服务了,这实在一种对客户资源的极大浪费。
看看日本音像出租巨头Tsutaya的做法吧,或许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Tsutaya成立于1985年,从一开始他们就很注意收集客户信息,以及研究这些数据怎样给顾客增加价值和改进公司的业绩。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Tsutaya已经建立了全面的客户档案。
而且随着数据库的增长,他们的信息也变得越来越精确,从销售趋势的整体性分析深入到对单个客户的行为进行分析。
这不仅使得Tsutaya能够准确地把握音像市场的未来需求,还方便他们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