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思路决定新出路:微利时代 > 第四章 发现隐藏的利润区(15)

第四章 发现隐藏的利润区(15)

2025-03-31 03:48:52

除了喜之郎外,安踏的成功同样得益于其独特的品牌营销策略。

18年前,安踏的掌舵人丁志忠背着从老家晋江带来的600双运动鞋来到了北京,由此迈出了他运动用品生涯的第一步。

1994年,丁志忠在福建晋江的一家制鞋作坊门口第一次挂上了安踏的标志。

但当时的安踏与同城的其他制鞋企业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一两条生产线,年产值千把万,利润微薄,发展乏力。

1999年,安踏率先导入品牌化战略,力邀世界乒乓球冠军孔令辉出任形象代言人,并投入了庞大的资金进行品牌宣传推广。

渐渐地,安踏在消费者心目中与孔令辉划了一个等号。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不负众望的孔令辉又一举拿下男单冠军。

一时间,孔令辉成了人们,尤其是体育爱好者心目中的英雄。

爱屋及乌,随着孔令辉在电视上不断重复诉说着我选择,我喜欢,安踏运动用品迅速红遍了大江南北。

随着品牌塑造的初步成功,安踏脱颖而出,跳出了晋江运动鞋产业的圈子,站到了主流运动用品的起跑线上。

到了2005年,安踏事实上已经成了中国运动用品最为强势的品牌。

然而,其品牌的核心理念却依然停留在较低的层面,那句较为空洞的我选择、我喜欢,要想继续承载安踏品牌的沟通重任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丁志忠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于是,经过长达半年的酝酿和筹备之后,安踏在2006年正式提出了Keep Moving(永不止步)品牌核心理念。

伴随着Queen乐队的一首《We are the champion》,安踏在央视及全国各大卫视同步登场,在全国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品牌攻势。

Keep Moving,永不止步作为安踏全新的品牌理念,更深层次地诠释了运动的精神,受到几乎所有运动消费群体的喜爱,成为运动世界的一篇雄壮动人的精神乐章……这一口号既适应安踏的核心目标顾客,似乎也在向外界昭示着安踏本身就是这么一个典型,其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站在中国运动用品的最前沿。

事实的确如此,安踏从我选择,我喜欢到Keep Moving,在短短的5年中资本从1个亿跃升到20个亿,成了国内运动产品行业企业的龙头。

品牌的力量和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一个享有盛誉的品牌,就是企业一笔巨大而永恒的财富。

可口可乐公司曾经声称:假如有一天,可口可乐公司在全世界的资产毁于一旦,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回复到原来的规模。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品牌作为企业生命和价值的载体,品牌竞争力已成了企业最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品牌缺失或漠视品牌的企业,最终必将被市场淘汰,更无法在这个微利时代生存。

当我们建立一个品牌、打造一个品牌的时候,我觉得要潜心修炼真功夫,做好产品质量的工作,做好形象方面的工作,无微不至地做好服务。

——美国安利公司执行副总裁郑李锦芬为什么产品做工精细、质量良好,但是打不开市场,所以企业要学会品牌的营销和炒作。

——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寻找赚钱的第三条路径在当今的市场上,任何一个行业都处于一个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战场。

表面上看起来,身在江湖的企业要么练就绝世武功,与其他强手鼎势而立,分食市场大餐;要么就甘为小卒、仰人鼻息,喝点残羹冷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