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场源自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世界。
危机让原本身处微利时代的企业雪上加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许多企业不堪应对,纷纷倒地落马,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大企业。
而幸存的大多数企业也都采取了裁员、减薪、降低成本、收缩战线的冬眠策略,以保存实力,伺机再起。
一时间,裁员、停产、倒闭……这些字眼成了各种媒体里最常见的词汇和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
市场一片萧条。
生意怎么做?路该怎么走?人常说,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同时为你打开一扇窗。
其实,危机并不可怕。
其中既存在着风险又蕴藏着机会,至于到底是危还是机,就在于企业如何去发现和把握。
当你发现并抓住了那个机会的时候,狰狞的危机就会变成一个送福的财神,笑着为你捧上大把的金元宝。
圣雅伦公司,一个专门生产小小指甲刀的企业,在寒流袭来、众多同行纷纷倒下之际,却凭借独特的创意,将非常小器做成了大事业,在寒流中傲然挺立;温商周大虎,靠着不断创新的精神,将被认为夕阳产业的打火机打入国际市场,打出了寒冬里的一把火;浙江义乌的楼仲平,借助品牌效应和网络渠道,占领了全世界超过1/4的吸管市场。
……市场从来就不相信眼泪,机会只垂青于那些有想法、有准备、有眼光的人。
寻找微利行业,眼光很重要2009年的春天注定不平静,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许多企业纷纷落马,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大企业。
春天本来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而金融风暴的袭击却让这个季节多了几分悲情。
然而,市场从来就不相信眼泪,那些有想法、有准备、有眼光的企业依然有所收获。
就在2009年春天的一个午夜,当时针指向12点的时候,广东中山一家名叫菲儿服饰公司的办公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是一个令所有人难忘的夜晚:菲儿公司所属的GAINREEL内衣旗舰店在淘宝商城日销售突破10万元。
然而,就在一年前,这家公司还是专为国际品牌做代加工的普通工厂。
在珠三角地区,像这样不起眼的小工厂遍地都是。
如今,有的企业早已因订单枯竭而倒闭,这家公司却从做代加工的普通工厂变成了淘宝网上的旗舰店。
一年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这就要从GAINREEL创始人张翔的一番经历说起。
最初,菲儿服饰公司是由他和太太两个人组建的。
从家庭式的作坊干到上千人的工厂,正是多年的外贸代加工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做外贸代加工意味着自己精心设计的时尚内衣要贴上别人的标签,变成昂贵的消费品。
张翔心里虽有不甘,最初却也满足于出口带来的可观利润。
事实上,国内生产和加工的东西都给外资拿去赚利润了,有的甚至加个价再返销国内,这一直是一个值得企业深思的问题。
多年来,这种现状也刺痛了张翔的心。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海外出口业务受到影响,而国内市场却需求旺盛。
于是,张翔决定转型:与其替别人制造,不如自己创造。
他倡导让时尚不再奢侈,时尚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让消费者花最少的钱就能买到与世界流行同步的内衣,这才是他真正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