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仲平在金融危机中反而受益颇多,原因何在呢?双童面对危机,又是怎么做的呢?这就要从双童的历史说起了。
你可能想不到,双童的前身只是一间家庭式小作坊。
它能够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吸管生产企业、国内行业(国家)标准的制订者,恰恰在于经年不弃的品牌创建这一主旨赋予了双童迅速成长壮大的动力和灵魂。
数十年的艰辛和坎坷,让双童亲身体验并牢固树立了一个观念:创牌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有了品牌企业会更有竞争力,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产生更多的效益。
在创牌的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
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楼仲平开启了与吸管的不解之缘。
他租了两间民房,买来两台机器,和妻子开始了制作吸管的创业生涯。
当时吸管生产的门槛很低,一两间民房加一两台机器,再雇上几个工人就可以开工生产了。
在浙江,企业喜欢扎堆是出了名的。
只要发现一个行业能赚钱,大家就一窝蜂地围过去抢。
前边说到的打火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吸管在1995年也爆发了这种亡命式的竞争,企业数量一下子从1994年的四五家猛增至四五十家。
从家庭作坊里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上都是最低端的大路货,同质化竞争的结果就是大家的利润都很薄。
一时间,吸管市场乱成了一锅粥,楼仲平的吸管作坊自然也难逃厄运。
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呢?细心的楼仲平发现所有市场上卖的吸管都在包装上印着一男一女两个儿童的头像,没有这种标志的吸管就卖不出去。
他马上到工商局去查询,结果没有人注册,赶紧回家拿了2000块钱把这个商标注册下来,并取名为双童。
从那天起,一男一女两个吹着吸管的可爱儿童就成为双童公司独家拥有的招牌形象。
这件事大大推动了楼仲平和他的双童吸管走上品牌之路,也为他在日后的品牌竞争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竞争优势。
在楼仲平看来,创牌只是第一步。
微利行业要想做得更大、更久,还要在成本、市场和销路上下功夫。
拥有自己的品牌后,楼仲平把目光放得更远,决定发展外贸。
1999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浪潮终于掀起,各种电子商务形态突飞猛进。
然而,很多公司不屑于网络,双童公司却从中看到了机会。
双童吸管开始在国内网站上大规模推广,以谷歌、百度、阿里巴巴等网站作为推广平台。
事实证明,网络推广给双童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因为吸管行业的客户十分分散,如果总是出差拉单,企业成本必然上升,而采用网络营销方式双童吸管厂实现了不出差办公,大大节约了成本。
在1999年到2002年的4年间,双童不断通过各种电子商务网站免费发布商务信息,积累了3000多个客户资源,极大地减轻了公司过去对小商品市场和超市巨头的依赖。
几年间,电子商务实现的业务增长总量占公司新业务增长总量的80%以上,外贸订单的增长尤为明显。
随着阿里巴巴网站的日渐成熟,双童公司选择了与其进行全方面的合作:2003年成为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主打国内市场;后又加盟中国供应商高级会员,力拓海外市场。
2004年,双童又与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及其他网络开展广告应用项目合作。
几年来,双童公司国外询价的70%都是通过阿里巴巴集团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