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唐全集 > 第十四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

第十四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

2025-03-31 03:51:45

但是刘仁轨八个字到底指的是什么?如果连这个猜不出来,失去了化解眼前难题的一个机会不说,刘仁轨的所谓欢喜,也是神马的都是浮云。

碧儿醒了过来,两名宫女立即跑过去,小心地询问。

李威弄的这一出有好处有坏处不说,碧儿担任司闺能不能胜任不说,但这个小萝莉地位在内宫中平步青云,再也没有敢有人小视了。

甚至李威如果以后得承大统,碧儿在**中也会有一席之地。

两个宫女看着碧儿,心中又是嫉妒又是艳羡。

李威走过来,问道:碧儿,好些么?奴婢很好。

虽然全身依然在痛疼,可换来太子这样的对待,即使再痛十分也是值得的。

两个宫女更是吃味儿,一个中年宫女大着胆子,说道:太子,奴婢有一件事要禀报。

何事?周掌藏曾经将皇上赐给太子的一些东西,偷偷与出去采办的内侍勾结,送给了周国公。

李威蹙起了眉头,他现在不是到来到这时代,两眼茫茫,已经听到看到许多东西,对周国公贺兰敏之则是很了解。

母亲武则天将他改姓武,作为外戚唯一的后代,在唐朝很是荣宠。

当然品行很不好,外祖母去逝才几个月,招入大批妓子回家寻欢作乐,甚至旁边就是荣国夫人的灵位。

这个周掌藏倒有些姿色。

不过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胆敢与自己内宫的女官勾结?好,你们下去吧,有什么事,以后继续向孤禀报。

孤已经记下你们的功劳了。

两个宫女喜出望外地走下去。

当然,随着李威这次霹雳手段使出来后,内宫那道冷漠无情的墙,裂缝会越来越大,直到李威能顺利将它控制住为止。

碧儿卧在床上开了口,道:太子啊,奴婢也有话要说。

说啊。

与碧儿说话时,李威脸上才露出真挚的微笑。

这一次太子虽然替奴婢出头,奴婢打从心里面感谢。

可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事情点到为止即可,如果扩大了反而不美。

象刚才江萝、杜鹃两位姐姐,即使她们以后效劳太子,也是靠背叛出卖效劳的,这样下去,她们就算原来是不好,现在则是更不好了。

奴婢不懂什么大道理,觉得太子这样用人,对太子也不大有利。

李威先是一怔,然后哈哈一乐,说道:不是,现在内宫已经无法无天了,先用一些激烈的手段稳定下来。

以后还会教导这些奴才是如何做人的。

孤的品行如何,你不知道吗?嗯。

好好养伤吧,等到伤势好了,孤带你出宫,顺便到你家看看。

太子……碧儿听了,巨大的幸福感都将她的嗓子塞住,一颗心儿象在云彩里飘啊飘,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好好休息吧,孤还要去崇文馆进学。

嗯。

来到崇文馆,还是那位汪博士讲解经义。

李威施礼,说道:汪先生,孤的内宫这两天有些事,来迟了。

汪某听说了一些,太子你没有做错,帝王心术,本来就是恩威并用。

以前太子仁爱,可是过于柔软,这终不是治国之道。

这一次太子的行事霹雳,汪某听说过,反而很欣慰。

真话假话?李威不由瞪大眼睛,看着汪博士,见到他眼睛清明一片,显然不象是为了巴结才说出这句话的。

汪博士又说道:这是汪某注释的《春秋公羊传》,是汉武帝最喜欢的一本书。

汪某知道太子不喜欢《春秋》,然而身为帝国之望,《春秋》不可不读,特别是《公羊》,对帝王最有帮助。

李威迟疑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收下来。

汪博士笑得更欣慰了。

………………………………东宫发生的这些事,知道的人不多。

倒是另一件事终于在长客引起轰动。

本来太子的未来舅爷与阎右相的从孙,在袭香院争风吃醋,就是一件绯闻,让人侧目。

接着又抛出了太子作的三首奇怪的诗余小令,特别是那首《鹊桥仙》,意境优美,便于传唱,很快就在长安各大青楼妓院流传开来。

就是最后一首不太好传唱,过于粗犷了,也是弊端。

但意境之大,几乎前所罕见。

特别是名声很好的太子所作的,更引发了百姓的八卦。

其实这时主流并不认可这种雄壮之作的,连王勃等人的作品雄壮中带着婉约,在当时都得不到公认,更不要说大江东去,这种雄阔到极致又是以词形式形存在的作品。

但出于太子之手,意味是截然不同的。

然而肇事者本人被老爷子罚跪在厢房,连妻子过来求情都不行,一直跪在哪里跪了两个时辰,只好数绵羊,一只绵羊,两只绵羊,三只绵羊,数到三千多只绵羊时,老爷子才走过来问道:知错了么?孩儿知错了,那天孩儿看到妹妹不恶太子,心情高兴,与几个朋友喝酒庆贺,结果酒喝多了,于是那样了。

不仅仅是这样。

圣上有六子,其中皇后就是四子。

虽然太子正了太子之位,不代表着能笑到最后。

想笑到最后,太子的品行学问人才道德,还有他的努力,只是一个方面。

甚至连他的子嗣是否优秀,外戚会不会牵连,都尤关重要。

汉朝戾(意曲,蒙受冤曲)太子不可谓不仁恕温谨,然而因为外戚公孙贺骄奢,被朱世安诬以巫蛊一案,太子不能辨,被迫起兵,兵败自杀。

外戚卫青子孙,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皇后卫子夫,太子妻妾皆被汉武帝冤杀,唯有襁褓中的宣帝侥幸躲过一劫。

外戚啊,虽然荣宠,但不可不小心,况且现在太子只是太子,甚至连敏儿都没有正式嫁入东宫。

越是这时候,我们全家越是要低调行事,以免授人把柄。

杨承祐一听傻了眼。

但现在整个长安城都开始流传,就是他有千手观音的本事,也堵不住悠悠苍生的嘴巴了。

………………………………走在回去的路上,青石道两边芳草菲菲,散落着一些姹紫嫣红的小花,倒是喜人。

只是一路上所有碰到他的宫女太监,全部弯腰施礼,大约也听到自己整治内宫的事,心中开始有了畏惧。

这个李威都无所谓,他摸了摸怀中的《公羊传》。

《春秋》三本他都看过,还能看明白一大半,《左传》重礼,《穀梁传》重教化仁治,但最重政治的却是《公羊传》。

唐朝没有四书五经,有九经,《礼记》与《左传》为大经,《诗》、《周礼》、《礼仪》为中经,《易》、《尚书》、《公羊传》、《穀梁传》为小经。

三本《春秋》都名列其中。

李弘寝宫也藏着这三本《春秋》,不过暂新如故,显然真的一次没有翻阅过。

为什么汪博士将这本他注释过的《公羊传》给自己看?又想到刘仁轨主动示好,忽然心中一阵明悟。

然而又是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这小心眼,会不会骗过自己那位母亲?回到了寝殿,碧儿已经跑了出来,李威抱怨道:不是让你养伤吗?怎么往外跑?但碧儿心中却是暖洋洋的,说道:是三位殿下以及小公主来看望殿下了,特别是小公主,虽然她是你妹妹,但她很得皇上与皇后恩宠。

可你与她关系不大好,为了不使皇上皇后生气,殿下,你可要忍一忍。

小公主也就是后来的太平公主,现在还没有封号。

哦,他们为什么到此?其实李威也想看一看这三个弟弟,以及小妹。

不过怕露出马脚,所以迟迟没有动身。

其实这四人与李弘很少往来,李威只是猜出一部分,也许畏惧李弘那个瘵病,但造成这结果还有两个原因。

李弘自小就被李治放养在东宫,来往少,大家很陌生。

还有一个是李弘本人,几本礼书读下来,读成书呆子,连母亲都看不惯了,可想而知,因此为人虽然仁爱,可是方正沉默寡言。

今天想起来看望,也是听说了李威作的这几首词,不好确定,李弘方正,不知道变通,不要说是用诗余小令写东西,就是这种变法式的开阔作品,他未必会哗众取宠,去作出来。

几人又谈了一下听到的有关李弘的事,老三李显性格豪爽,窜夺着过来看望一下,毕竟前段时间李弘病重,做兄弟的都没来看望过。

李显开了这个口,李贤也不好反对了,倒是太平公主李令月,老大不情愿,让李显强拖而来。

孤知道了,李威沉声道。

走了进去,坐着四个少年男女。

最大的虚十八岁,长得很儒雅,论长相也是三个少年中长相最好看的一个,不用说是李贤了。

然后是十六岁的李显,圆圆的脸蛋,浓眉大眼,带着英气。

最少的少年虚十岁,也是一张团脸,也就是李旭伦。

然后就是一个小姑娘,七岁,生着一张很漂亮的娃娃脸,坐在哪里动来动去。

真正的小萝莉。

李贤不知说了什么笑话,其他三人一个个哈哈直乐。

其实李威一个也不认识,但凭借年龄,全部判断出来身份。

走过去,说道:二弟,三弟,四弟,小妹,你们在笑什么?几个人立即站起来行礼,李威摆了摆手说道:咱们都是亲兄弟,还客套什么?李贤有些狐疑,难道果如外面传言的,高烧了一下,老大得了轻微的失魂症,但性格却改变了不少?你们刚才在说什么好玩的事,说来听听。

我在给他们讲一个笑话,春秋宋人曹商受宋王派遣出使秦国,宋王送给他几乘车马,到了秦国,秦王又送给他百乘车马。

曹商回国后,得意地对庄子说,当年我在穷街陋巷,编鞋度日,面黄肌瘦,这是我的短处;今天我凭借口才,打动了万乘国君,受赠车百乘,这是我的长处。

庄子答道,我听说秦王有病时让医生治疗,论功行赏:吸脓吃疮的,可得车马一乘;舌舔痔疮的得车马五乘。

治的病越肮脏,得的车马越多。

您大概是为秦王舔过痔疮吧?不然怎么会得到那么多车马呢?几个人又是爆笑。

不是很好笑啊,但李威也陪着笑笑,又瞧了瞧李令月,正好李令月也在打量他,对视一眼,小嘴噘起,眼光很是不屑。

李威腾起火了,虽然原来李弘身体弱了一点,可通过种种听到的事迹,心肠不坏,又好歹咱还是你大哥,这让武则天与李治太惯坏了吧。

正要露出不悦的神情,忽然眼睛一亮,他明白刘仁轨说的上屋抽梯,人小力大的意思了![w w w .bxwx b o o k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