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唐全集 > 第二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

第二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

2025-03-31 03:51:45

喝了一碗药汤,发了一身汗,精神儿爽透了许多。

看到李威皱眉不语,碧儿说道:殿下,不用担心,说不定皇上与皇后会高兴殿下仁爱呢。

高兴?李治什么想法,李威不知道,反正武则天是不会高兴的。

这件事,总之,会很严重。

那么摆在自己眼前有什么道路?想要安全无事,只有干掉这个便宜老娘。

干掉武则天?李威被自己这想法吓了一跳。

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事,李威知道得很少,但他知道武则天的手腕有多厉害,硬是做了中国唯一的女皇,让无数英雄豪杰估拜于她的石榴裙下。

别要看自己学了一些后世的知识,就是将度娘带过来,与武则天对轰,也会被轰得连渣滓都看不到。

看到一只蚂蚁在撼树么,连那个结果也不如。

当然,也许老娘这时候已经开始在展露风采,但恐怕所有人都低估了她最终能力。

补救吧,虎毒不食子,得立即拍武则天的马屁。

想到这里,他立即问道:碧儿,父皇与母后呢?碧儿眼中露出恐惧,难道真得了失魂症。

岂只失魂,连魂儿都没有了。

她带着担忧的神情,答道:殿下,去年九月关中出现旱情,好在那时秋收收了上来,但夏收是耽搁下来了。

于是今年元旦刚一过,陛下与皇后带着文武百官到洛阳就食,减轻关中压力。

陛下与皇后留下太子监国,这是殿下第五次监国了。

李威眉毛跳了跳,难怪李弘敢挑战武则天的威信。

太子啊,你可不能乱想啊,碧儿立即惊慌地说道:陛下留殿下监国,是学习,不是真的处理国事。

真正处理政事的是几位宰相,大事要经过东京陛下与皇后允许。

即使是小事,殿下,你也不可干扰。

相公戴至德与张文瓘是太子宾客,一向对你教导有方。

说到这里,碧儿再次欲言欲止,话风转了过去,继续说道:以前太子也没有干涉政事,倒是经常出宫,救济贫苦百姓。

又看到士兵在吃榆皮、蓬实,将家令寺的粮食发放给他们。

几位宰相都上书太子贤明呢。

什么是家令寺?不问还好,越问越担忧,但碧儿还是回答了:东宫有三寺,仆寺是替太子掌管东宫车马的,率更寺是替太子掌管东宫宫殿门户的。

家令寺是替太子掌管谷仓粮食的。

也就是将自己的粮食拿去救济士兵与百姓了。

不过李威总算听明白一点,就是自己担任宰相,也不希望一个外行但有实权的太子对自己处理政事指手划脚,李弘这样做,几位宰相无疑是开心不过。

至于放粮救济,更是收买了人心。

可是自己名声越大,母亲会怎么样想?父亲会怎么样想?想到这里,李威又是冷汗涔涔。

也不是没有留下好处,李弘喜欢外出,那好啊,如果整天呆在东宫,那成了什么?铁笼里的金丝鸟?但眼下不管自己是不是太子,得首先要活命。

想要活命,一干掉老妈,这一条拈量了一下后果,想都不要想。

二巴结老妈,只要这个老妈高兴了,那个都不敢对自己动手。

这个老妈不高兴,别太子了,就是活到便宜父亲病死,如愿以偿地当上皇帝,皇帝也当不长。

可惜老爹老妈跑到洛阳了,想巴结都找不到对象。

碧儿东一下西一下,将一些情况大约地说了一遍。

李威爬了起来,做了一套五禽戏,一共五十几套动作,但这具身体太差,有的动作根本做不出来。

他性格坦然,车到山前必有路,应当还有时间挽救,不过眼下这个身体必须要挽救。

这才是本钱。

做完了,气喘吁吁地坐下来,碧儿痛惜地吩咐人拿来浴桶,李威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玩意儿。

很高,半人高,两三人合围那么粗。

光是烧开的热水,就提了好几担。

不过他是太子,享有这份待遇也不算过份。

唯独没有象电视那样,看到在里面撒花瓣。

太监倒完了热水,拿来一个脚踏,碧儿走过来,说道:殿下,奴婢替你宽衣解带。

这个还是我来吧,李威脸一下红了,他不是君子,是人家小姑娘岁数太小。

难道殿下不想奴婢服侍了?碧儿忽然掉下眼泪。

不是啊,这个,这个……以前都是奴婢服侍的。

那么好吧,李威站在哪里,让碧儿一件件将衣服脱光,可站立不安,这个总是不大好的。

脱完了衣服,滋溜一下钻进了浴桶。

看到他古怪的样子,碧儿嘤咛一笑。

虽然太子这一次醒来,让她总觉得有些古怪,事情看来是真忘记了,不过心智还在,人还象以前那样善良。

因此,未必算是很糟糕。

碧儿拿来了胰子,替李威揩拭。

这个更不好了,李威几次想拒绝,可于心不忍。

于是闭起眼睛享受,感觉到小萝莉的手在身上游动,于是……碧儿脸也红了,心里想到,太子终于越长越大,自己越长越大。

是不是……想到这里,她手也哆嗦了几下。

享受了小萝莉一场沐浴服务,李威立即将心思转移到正事上来。

不无远忧,必有近虑。

特别是自己,皇太子好啊,特权人物,但得有福享受。

如果弄不好,自己倒霉,这个小萝莉同样也倒霉。

于是将房间里的卷宗拿了出来,一一翻看,其中李弘的批阅格外重视。

好在历史他不精通,但对文言文还能凑和。

不过就是历史专家前来,不查资料,光凭记忆,能记得多少历史的故事。

难道他知道自己会穿到唐朝,还是武则天年代,来个临时抱佛脚。

还是记不住太多的东西给他所用。

只能自己翻,翻了一会儿看到李弘写的一份奏折,上面写道:关中人口日益增多,儿臣历日出巡,多见饥民,与之交谈,曰旱魃甚出者,亦曰地不足出者。

儿臣恳请父皇出沙苑,借与无地之民。

天有浩生之德,父皇仁恭…………通过墨迹,看出来没有写多久,因此没有送到洛阳。

李威扭过头来,问道:碧儿,沙苑是何场所?碧儿说到现在了,也知道长安有三苑,太极宫北边的西内苑,大明宫东南的东内苑,相当于御花园性质。

最大的是大兴苑,周长与庞大的长安城相仿佛。

但没有听说过沙苑。

碧儿答道:它在同州,是洛水与渭水之间的一大片沙草地,占地三万多顷地。

朝廷在这里设置了一个牧马监。

唐朝牧民的地方主要还在河套、灵武,陇右西域也有一部分,三万多顷地作为牧马场所未必很大。

朝廷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可是作为耕地,虽然是沙草地,临近洛渭,可以引渠灌溉,开耕出来,还是可观的。

况且现在关中人口很密集。

这又是一项善政了。

李威刚想放下,忽然道:拿火舌来。

碧儿拿来火舌,问道:殿下,你要做什么?李威用火舌将这本奏折点燃,烧掉了。

太子……这封进谏绝对不会打母亲的脸,也许更赢得李治的欢心。

可是……李威看了看远处的太监,低声道:功高震主你听说过没有?小婢女直点头。

不但功高震主,名气大了也会震主。

父亲现在虽然身体不大好,可是春秋正盛,母后又在兢兢业业替父皇补漏搭遗。

在他们治理下,大唐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但我年龄又逼近加冠,再拥有这么好的名声,是好事是坏事?天上一个太阳正正好,如果有两个太阳呢?那么国家应当有几个主人?孤知道如果这份奏折呈上去,会解救许多贫困百姓。

更会使孤的名声更上屋楼。

这是好事是坏事?父皇母后也许会很高兴,但朝中有没有小人作祟?碧儿道:可是,可是……来日方长,如果真要实施,用其他方法,要将功劳摊到父皇与母后头上,绝不能给孤增加重量了。

带孤出去转转吧。

转了转,将李威转傻眼了,不要说整个太极宫了,就是东宫南北长害一千四百多米,东西宽达八百多米。

有显德、崇教、丽正、光天与承恩五座高大庄重的正殿,以及左藏库、崇文馆、左右春坊、内坊、命妇坊、长生院、宜春宫、宜秋宫无数机构殿宇。

如果不是碧儿带领,让李威自己走,都能在里面走糊涂了。

它们是做什么的?碧儿也没有想到其他,一一介绍。

这里宫殿院落并不是用来赏玩的,每一处都设有相关的机构,比如说内宫,正常有两名太子妃,名良娣,次良媛六人,承徽十人,昭训十六人,奉仪二十四人。

两名掌引妃及宫人名薄,知三司出纳的司闰,三名掌文书出入的掌正,三名掌典文薄而执行的女史,三名掌宝及符契的掌书,余下的还有掌筵、司则、掌严、掌缝、掌藏、司馔、掌食、掌医、掌园若干人。

除了这些女宫外,还有服侍的宫女太监,比如碧儿就是服侍自己的贴身宫女。

不过因为自己没有大婚,内宫人员都没有配齐,即使大婚了,也未必会配齐。

甚至还有太子左右卫率府、左右率府亲府·勋府·翊府、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各有若干将士听从调遣。

碧儿,你是说这些机构官员将士,都要听从孤的安排?李威惊喜地问道。

听小丫头七算八算,光东宫官员编制就达到上千人,下属的士兵还不算。

这支力量运用好了,对自己将会大有帮助。

名义上是的,但他们还是朝廷的官员将士。

小事太子可以调遣,如果是大事,自承乾太子以后,规制严厉,必须禀报皇上与各位宰相,就象前几天殿下放粮,就是戴相公同意的,这才允许将粮食放出。

那么孤可有什么信任的人?碧儿迷茫地摇了摇头,虽然眼前这个太子还是很温厚,对她也很好,总是让她感觉怪怪的。

李威差点想骂人,明白过来了,想博得好名声,只能做孤家寡人。

但名声是用来做什么的?是让皇上与大臣认可的,这才能顺利接班。

可仅仅名声,就能接班?古今往来,死了的太子多了海去了。

就算自己想抱武则天的大腿,也不能不留一手,至少有几个亲信吧,做一做耳朵眼睛,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能通知一下。

只要做得不过份,纵然是武则天听到了,也只会笑笑了之。

自己接手的倒是什么烂摊子![w w w .bxwx b o o k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