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唐全集 > 第三十三章 任重道远 虚鸾真凤

第三十三章 任重道远 虚鸾真凤

2025-03-31 03:51:46

见过太……胡应刚要伏下施礼,李威立即上前将扶住,并且嘘了一声,制止了他的说话。

胡应反应过来。

太子是便服前来的,立即小心地站直身体,瞅眼看去,嘴张大起来。

生意做得大,智慧也非同常人,记忆力好,上次在酒肆里见过一面,虽然相互没有谈话交流,这一行人的气质还是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仆上次胡言乱语……揭过,不提,坐。

又小心地坐下来,胡应心中更是不安,传言中这个太子最知礼法的,上次自己与羽郎君,还有陆马他们胡言乱语,说了许多污秽的话,于是又说道:那上次……揭过不提,孤前来是找你商谈要事的。

声音很轻,为了避免人发现,李威特地找了角落里一个偏僻的座席坐下来,边角是一扇窗子,窗户打开了,正好一株高大的桃树,将一抹桃花送到了窗口,一朵朵桃儿媚很是浓烈。

嗅了一口桃花的粉香,又说道:听说你有两艘海船?对这件事委实好奇。

禀太子,小声称呼一声,又答道:仆那两艘船是从大食人手上买下来的。

大食人善于经商,从波斯人嘴中得知我们大唐的消息,于是除了从丝绸之路与我们唐朝交易外,近年来又在秋天到来时,顺着风势到南海诸国,再借南方季风航行到广州,交易完成后,到夏末借东北风盛行之时,返回大食,一来一去需时一年半时间。

船舶装载货物多,有的船舶,能载一千多石,所获不菲。

不过海上风险性很大,仆有一个从侄就因为出了事故,没有回来了。

近两千石,也就是好几百吨,甚至近千吨了,其实从户部里也看到一些资料,船大者为舶,长江下游已经出了一些好几百吨的河船。

后世也看过一些记载,说什么两万石大船,郑和下西洋时船舶吨位一万多吨的啥。

似乎不大相信,查了查资料,才知道木质船舶安全吨位,最大纯载重只能达到两千吨。

应当来说,胡应说的数据比较准备一点。

那么可不可以告诉孤,大食与波斯,还有拂菻国的一些情况?敢不遵命。

波斯国原来很强大,曾经与突厥人共同灭了厌哒国。

但不久后,突厥人反过来攻打波斯,杀了老皇帝库萨和,扶持了其子施利做了傀儡皇帝。

一年后病死,又立库萨和女儿为主。

波斯人不服,将逃往到拂菻国施利的儿子单羯方迎回立为君王。

在位没有两年又去世了,再扶兄子伊嗣候。

伊嗣候昏庸,为大食所灭。

其子卑路斯遣使向我大唐求救,但路途遥远,被圣上拒绝了。

后来吐火罗出兵,将卑路斯送到疾陵城。

十年前,迫于大食威胁,波斯余部以及其他各国投奔我们大唐,朝廷划了八个都督府。

波斯都督府就是设在了这个疾陵城。

这一说李威就清楚了,原来唐朝得到的是波斯残部地盘,并不是得到整个波斯。

波斯人喜欢用大象出战,大食却喜欢用马与骆驼,大象庞大,但笨拙不灵活。

作战时反而不如大食的骆驼军与骑军。

大食西边还有一个大海,海两边都有国家,大食人又利用他们的造船技术,在船上设立军队,正在向西进行扩张。

但仆最远只到过疾陵城,船舶也是派亲戚前往广州,有些大食人喜欢我们大唐的繁华,在广州定居,从他们手中购买的。

因此仆对大食情况不是很了解。

拂菻国更加遥远,我在疾陵城倒是遇过一些拂菻国人,身穿长袍,没有开襟,不但衣着,就是举止语言,与我们唐人有很大的差别。

听说他们喜欢用石头修城堡,当作城市定居。

李威都很想问一句,是不是这个拂菻国人身体上,真的象猴子一样长满了体毛,但话到嘴边忍了。

胡应说完了小心地看着李威。

李威道:你可听过张骞?博望候,仆听说过的。

是啊,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正是博望候从西域天竺各地带过来的。

虽然番邦不懂教化,但不能否认番邦的一切,还是有一些长处的,引其所长,补我所短,我们大唐才能更加昌隆繁荣。

是,是,胡应答道。

当然,他知道今天太子约他前来,可不是给他上政治课的。

再说太宗皇帝,就曾下旨,从天竺引来砂糖技术。

夷人有一些作物,也能让我们唐朝需要,有一些技术,比如大食的药玉、大食钢,都比我们唐朝优异。

但总的来说,还是我们唐朝文明先进。

那当然了,李威傲然答道。

即使到明朝后期,中国文明还是领先于世界的。

然后说道:但满招损,谦受益,我们唐朝不能因为有了这成绩,就固步不前。

因此孤想托你办一件事,这件事办起来会很麻烦。

可办好了,博望候的功绩未必不能。

太子,胡应嘴嚅嚅地不知如何说好了,这时候再有钱,也没有一个功名来得重要。

憋了半天才说道:敢不从命。

孤想托你,你自己或者托人,前往大食,或者拂菻国,甚至更西方的国家察看,看到他们哪里有什么作物,将它们引进到我们唐朝。

或者有什么优秀的技术匠人,或者书籍,甄别一下,亦可以引进到我们唐朝。

你可愿意?说完了,看着胡应。

这一趟差事奔波几万里,李威又没有经济资助经济,害怕反对,连一官半职与一个大义都没有授予,全是要胡应自己负责。

当然办好了,回报会很丰厚的。

别的不知道,但知道什么殿试呀,武状元呀,这些神马都是母亲弄出来的。

革命嘛,推新出陈,母亲肯定会喜欢的。

太子……孤只是太子,不能立即赏赐你什么。

但完成此事,孤能允诺你一场大富贵。

胡应眼中一亮,太子嘛,而且是仁太子,顺利交接权利理所当然。

现在他是太子,必然有顾忌,可他日当了皇上呢。

刚才都说了博望候了,候不提了,来个伯吧。

咱也光宗耀祖了。

看到他眉头舒殿,李威哈哈一笑,说道:上菜!………………………………出了李记酒肆,唐朝的第一个正式的广告诞生了。

按照李威的授意,在开张前,派了一些人,站在东市各个路口派发奶糖。

看到有大人牵着小孩子过来,散上一块两块,然后说出店铺的地址。

转了一个弯,正好看到一个看上去精明强干的小青年,在派发奶糖,引得许多路人围观。

两个当差的衙役站在远处,这事物一次都没有出现过,不知道应不应当管,正犯着愁。

李威对碧儿说道:走,我们看看去。

好的,碧儿兴奋地跳起来,毕竟是爹娘,还有两位新嫂嫂,一次都没有看过呢。

摇着小扇子,其实这时候的扇子与后世的扇子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大多数是羽毛做的,不能折叠。

倒不是为了风雅,在京城中露了几次面,虽说真正认识他的百姓依然不多。

但不是没有人认不出来。

用扇子遮掩一下,省得发生围观现象。

来到了西北隅,广告效应就是好,大老远就看到排起了长队。

当然,这种软腻香浓的奶糖冲击性很大的,连尊贵的李令月吃了这么多天都没有吃腻,况且寻常的百姓。

只是价格有些偏高,切成了一个个小块,用纸包着,两文钱一小块。

是奢侈品。

这也是早商定好的,穷人连饭都吃不上了,怎么有钱买奶糖吃。

但小孩子不懂事,刚才吃到广告的奶糖,非要牵着大人的手过来购买。

问了一下价格,许多贫困百姓望而却步。

有一个小孩子还在闹,于是家长狠狠打了几巴掌。

小孩子顿时大哭起来。

李威皱了一下眉头。

碧儿拉着他的手,低声说道:太子,你不要难过了,你的能力救不了那么多人。

再说,于其给他们糖吃,不如给他们粮食。

但店中碧儿的父亲已经看到了,太子是仁太子嘛,拿了十几块跑过来。

那户人家千恩万谢地离开了。

扭过头,盯着碧儿,迟疑地走过来,好几年没有看到了,女大十八变了,一时半会都不敢确认。

碧儿已经扑了过去,大声喊道:耶耶。

然后抽泣。

李威又是摇了摇头,世间总有一些无奈的事。

比如灾民,比如内宫的太监宫女,有的宫女呆在深宫里几十年都不能出去一次。

象内宫之中,就有一些宫女与太监行假夫妻,李威知道了也装作不知道。

有一次他无意中闯进一个宫女的寝室,看到了一个**,长达二十多公份,比常人正常尺寸长近一半,粗达两倍,看到那个粗大的玉柱,李威满脸流汗,吓得连忙退出去。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悄悄话,江老汉走了过来,大约碧儿吩咐过了,没有声张地施臣民礼,却不知如何是好,呐呐道:见过……见过……江老伯,不用见外,你们替我办事,我感谢都来不及了。

哦,对了,上次听说两位令郎大婚,我却疏忽了,顺便带了两个玉佩,算是补办贺禧之礼。

从怀中掏出两块玉佩。

仆不敢收。

碧儿在那边对我服侍殷勤,陪我熬过无数风风雨雨,你不要太谦卑了,如果那样,就显得见外。

是,是。

江碧儿的父亲惶恐之下,都没有听出这句话的话外之音。

你继续忙吧,我随便看一看。

今天来看奶糖只是顺带的,找胡应才是正事。

是,是,江老汉应了两声,又回去忙了。

站在边上看着,大多数人只买了几块或者十几块,毕竟有些儿贵了,现在米价涨了,换以前,大丰收不算,正常年份十几文钱就可以买下一斗米了。

但也看到有些财大气粗的主,比如刚刚一个豪家仆役,提起一缗钱放案桌上一放,大声说道:来一缗钱的糖。

一缗钱就是五百块奶糖了,虽然有些贵,但个头儿比后世的个头还是大上许多。

五百块放在一起,也是一大包了。

其他排队的人为之侧目而视。

看着速度,与购买量,李威估算了一下,象这样下去,一天能销售大约近百缗钱。

抛去成本,大约能获利四五十缗。

当然这也是一个可观的收入,但前期买地买房就花费了三千多缗,这些钱是从内宫里拨出来,亏空必须填补回去。

虽然可观,也不算快速。

再说以后新鲜劲过了,也未必有这么好的生意。

除非批发,这一条不是不可能,只是天气热了,运输储存多有不便,却制约了这一途径。

即使批发,也只是就近的州城,能达到洛阳就算不错了。

或者开设分点,可是江家人手单薄,聘请外人,不免技术就外传了。

一旦外传,江家再无任何优势可言。

正在盘算着,忽然听到耳边一个娇脆的声音响了起来:烟儿,你看某这身打扮,象不象羽扇纶巾,才高八斗小郎君?羽扇纶巾是自己那首词才传出的,与才高八斗有何干系?李威不由扭过头看去,看到一个俏姑娘身穿一身儒衫,手中拿着一把鹅毛扇,戴着一个幞头,一张粉脸儿吹弹可破,黑漆漆的大眼睛明亮有神,明明一个长相不弱于杨敏的绝色少女,偏偏做了一名男子的打扮。

正在对人群中排除的一名婢女说话。

这个婢女捂着嘴偷乐,乐完了,说道:小娘……小郎君,很象很象,比那个周国公,比潘安宋玉还要英秀。

那是自然,你说会不会有小娘子对某动心?一句话就将李威雷了。

大约听到两人大言不惭,前面的一名大汉回过头,说道:你们就不要臭美了,打老远我就闻到你们身上的粉味儿。

一语中的,碧儿伏在李威胳膊肘儿上笑弯了腰。

PS:尤关到下星期能不能拿到三江封推,不得不叼唠大家,求一下票。

如果能拿到,星期一四更回报大家。

[w w w .bxwx b o o k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