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唐全集 > 第五十一章 当学子桓 妙计重击(上)

第五十一章 当学子桓 妙计重击(上)

2025-03-31 03:51:47

殿下,臣侥幸在坊里听闻了你送奶糖到了洛阳。

正是,这个奶糖不但送,还是用八百里加急送的,一个崇文馆的学士,因此还进过谏。

知道的人很多。

此举甚妙啊。

嗯,李威说道。

说起来用八百里加急送奶糖,这是不务正业了,但结局却似乎很好。

甚至李威隐隐的觉得这次能得到两次大祭祀的机会,恰恰与这次送奶糖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才是发自真心的,一点也不伪作。

毕竟殿下,是太子。

狄仁杰又说了一句莫明其妙的话。

但李威听明白了,无论如何,你都是皇上与皇后的亲生儿子。

当然,不能说虎毒不食子,汉武帝不是傻瓜蛋,他的儿子那么仁爱,最后还不是让汉武帝干掉了。

所以狄仁杰又说道:亦不可以不为。

对他人无论殿下如何去做,但对陛下与皇后必须要进人子之孝。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说:当学子桓,不学子建。

一开始李威还没有想起来,幸好他诗词歌赋读得多,立即就知道狄仁杰说的是那两个人了。

曹丕、曹植。

曹操临行前,曹植又是作诗又是写赋,曹丕却只有拉着曹操的衣袖痛哭。

但不代表着他束手待毙,也与司马懿、吴质等大臣来往。

而之所以战胜曹植,这些个大臣出了大功的。

但首要前提,那怕对付兄弟,都不能对付曹操本人。

李治亦是如此,看似不为,其实为之。

但不代表着他将自己关在皇宫里动都不动,同样有长孙无忌相助,出谋划策事小,继承太子之后,为了巩固,继续搞什么祥瑞,让祖父李世民高兴。

狄仁杰有忌讳,话说了半句留了半句。

这是在告诉李威呢。

没有必要那么担心害怕,只要尽到他的孝心,发自自然的孝心,千万不要伪作过头了,还有,不要对帝位太急吼吼的。

就是犯点小错,也不要紧。

当真废立太子,有那么简单?这比废立皇后还要困难。

不但犯些小错儿,就是培养一些亲近的幕僚也没有多大关系,比如狄仁杰,或者魏元忠。

但不能与戴至德、刘仁轨他们走得太近了,或者与一人走近,不能与全部走近,以免父母亲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就行了。

但与一些优秀的低层人士来往,不向父母逼迫,说不定给父母留下一个好印象。

人君吗,总要有一些驭下的手段的。

这些人不但出谋划策,还能防备杨修、江充那样的人物。

权谋,李威真拿不出手。

但他不笨,知道历史的轨道不多,可多少为他指明一些方向。

狄仁杰只是几句,李威就明白了许多。

再比如第一封武则天的旨意,那是不快活的。

这已经提了醒了。

但随后自己认了错,多少已经原谅了一点。

因此有了第二封旨意,当然了,自己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父亲未必反对,可当着众臣面说那是不对的。

至于责备自己不该到洛阳,有可能抱着很矛盾的心理,又是开心,又是不高兴,主要是刘仁轨夸得太狠了。

但未必很生气,否则都不会左迁姜恪。

奶糖一送,又想到儿子的好了,于是父母一合计,给了自己这个大祭祀的机会。

经狄仁杰一提醒,这些个道理,全部立即明白过来。

狄仁杰看到李威的表情,很满意地一笑。

来的时候,就是害怕太子读三礼,将脑子读坏掉了,读得顽固不化,抱着礼制不放,那么自己有神仙般的手段,也无可奈何。

但这一番相见,非不但不是如此,并且对他们很尊敬,尊敬得都不好意思的地步。

呷着峡州进贡过来的老树茶,香气浓郁,心情非常好,忍不住YY。

自己才四十出头,能等得起,太子呢,对自己器重,而且听说太子逃了小半天,甚至中间还背着徐舍人家的女儿跑了一段路。

可见太子病情确实在好转了。

以后能不能混个侍郎啥当当,那怕是一个舍人也是好的,一展抱负。

至于宰相,很想嘀,但胆量终归小了一点,只是想了一下,立即略过。

这一大一小,倒是很配对儿。

李威亦是如此,皇帝很想嘀,但只要平安,皇太子也是不错嘀。

李威思考了一下,理清也许多,当然了,对母亲还是很警惕的。

不过狄仁杰的话,也提醒了他,母亲嘛,自己总是她的儿子,只要对她十分孝顺,难道真为了当女皇帝,将自己给杀了?心头明朗多了,但又踌躇起来,道:可是,狄君,你……你是并州法曹,明天公文一批,得立即回太原去,又怎么相帮到我?狄仁杰道:其实太子,你不用担心,天下之大,人才济济。

只是殿下以前因为病重,久居东宫,大家只能闻其名,睹太子风采。

可是太子会当凌绝顶,太子的亲耕,弊多于利,不过也让天下豪杰心折……又是很含蓄的话,不是没有人才帮你,以前你就象一个傻瓜一样呆在东宫,谁来相助。

要么是朝中的大佬,挂着东宫的名义,但这些大佬贼精,敢与你交往很深?再说了,他们已经到了这地步了,帮助你成功了还好,可又能升到什么官职?失败了,什么候君集的神马,就发生在几十年前。

就是成功了,长孙无忌的神马呢?不值得。

李威摸了一下鼻子,好象那与我无关,是以前太子的事。

但不敢说了。

不过这几首诗,虽然有一些弊端,可不是没有好处,让几位美丽的小娘子心动,至少让未婚妻杨敏开始从内心深处喜欢自己了。

而且钓来了狄仁杰这样的神马,不是什么的神马,是一匹真正神一样的骏马!而且塞下,又赢得了刘仁轨的好感。

其实这样想起来,还真是不错嘀。

又是会意了,这个太子嘛,真是不错嘀。

两个人,对上味口了。

再说,魏学士才学惊人,殿下,莫可小视。

他就在京城里,倒是可以询问一二的。

孤谨记,李威道,虽然知道魏元忠的事迹不多,但这个人能让自己记住名字,好象还是当了很久的宰相,名声还不错,岂可小视。

不过似乎比狄仁杰还差了一点吧。

怎么得想一个办法,将狄仁杰调到京城就好了。

唉,当初晓得自己穿,为什么不多读读《新唐书》、《旧唐书》。

要么读读《资治通鉴》也是好的。

能这样想吗,将度娘带过来,知道的更多,还不用看文言文伤脑筋。

李威说完了,转过身来,对魏元忠说道:魏学士,孤年龄尚轻,不知道人情世故,以后还要叼扰学士了。

岂敢,岂敢,魏元忠也是很激动。

虽然持才自傲,可年近四十了,仍是一个太学士,终就是心里有些不平,谁曾想到能得到太子如此的重视。

狄仁杰又说道:而且这位姚元崇,虽然年青,可是智慧学问皆是上上之选。

西门君同样人才不错。

两人站了起来,不好意思地说道:狄君,过奖了,过奖了。

非是过奖,狄某识人本领多少还有点的,不过你们现在有一个缺陷,岁数太青,经验尚嫩。

那是。

不过只是缺少了磨练罢了,但殿下,他们可以在殿下身边补漏搭遗。

就是再年青,也是前房杜,后姚宋。

但李威为难地说:这……狄仁杰笑了起来,说道:非是让他们做内侍,服侍在殿下身边,是太子可以安排他们做崇文馆的对话。

如果让他们做侍读,两人肯定缺少了资历。

对话,倒是无所谓的,况且他还不相信姚元崇的学问?原来是在这个身边,还以为要割掉这两位的那个东东,做太监呢。

李威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对话,安排不算太为难,又说道:姚君,西门君,你们将地址留下,孤不日安排。

谢过殿下,二人单腿跪地。

服侍在太子身边那怕不要官职也是好的,这是培养感情的,太子一登上大统,他们就发达了。

起来吧,李威不敢托大,这四人到来,对他是及时雨,指明灯。

将两人扶了起来。

坐下相谈甚欢。

狄仁杰忽然皱起眉头,说道:殿下,你昨天可受到惊吓么?岂止只惊吓,侥幸啊,侥幸。

那么身体可曾有恙。

还行,李威也没有想起来,还以为一般性的问候。

狄仁杰眉头却皱得更深了,然后渐渐舒展开来,说道:殿下,不对啊,你昨天应当受到严重的惊吓,以至身体有恙了。

胡说八道,殿下身体好好的!碧儿气着了,这段时间苦也好,乐也好,那怕是昨天逃命,也是她一生最快乐的时光。

每当看到太子身体越来越健康,她就越来越开心。

这个多不容易啊。

虽然听出来了,这个小法曹是来投奔太子的,是相助太子,但你不能诅咒太子啊。

碧儿,休得无礼,李威喝止。

狄仁杰也听说过东宫这个维护太子的小宫女,并不戒意,笑笑道:这位小娘子品德甚佳,殿下莫要孤负。

让碧儿气笑不得。

不知道是甜蜜地夸他,还是责骂他。

那是。

不过狄君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殿下,你身体本来就有顽症,这一次终南山遭此大变,即便吓出了重症,也是合乎情理。

狄仁杰没有回答,继续意味深长地说道:不但吓出了病,而且大病一场……你!碧儿又气得站起来。

PS:为了使读起来轻松一点,大家笑一笑,加了一些搞笑的描写,有读者反应不好。

难道加错了,请各位再指正一下。

[w w w .bxwx b o o k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