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基还在沉吟,李威着急地说道:大师,想要普渡众生,发扬佛教,不是说的,是做的。
让百姓看到了,才会返依。
大和尚眼睛一亮,忽然面带微笑,道:多谢殿下提醒,老衲同意此举。
说完了告辞。
洒脱之极。
大师前来,病还是看不好的,看好了,怎么办?最少还得生一两个月的病,不要说窥基,就是将天台、法相、华严宗所有高僧全部招来,该生病还是生病,该到病好的时候,没有一个大夫,病自然就好了。
太子吓着了,吓出了重病,连窥基大师都没有治好的消息,终于传了出去。
太子,仁太子,在百姓心中口碑很好,这一下子终于惹了民怨,于是将贺兰敏之几乎所有恶劣的事迹,一起翻扬出来。
其实李威在东宫中过得很开心,将房门一关,还在锻炼身体,虽然跑步肯定不行了,但打拳的啥,并没有放下。
这个主次,倒得分得很清楚的,想要活下去,如何与母亲相处,很重要。
但身体更重要,就是跑路了,没有身体,逃到天涯海角,那也不行。
当然了,有人来看望,立即躺到床上。
看望的人不少,几个弟弟与李令月,小萝莉噘着嘴,一个劲的嘟咙,大哥这一生病,故事也听不成了。
大臣们更是愁眉不展。
籍田祭办好了,还有大雩祭,太子生了病,大雩祭如何主持。
一干大臣前来探望,让他们很奇怪,太子这个气色一天是比一天好。
不过这时代对医学的认识却是很落后的。
这不是伤着身体,是伤着了魂魄,都解释不清楚。
一个个郁闷而回。
两足并拢,两腿直立,身体放松,手臂下垂,然后双掌下按,顺势将两脚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顿,将脚跟放下来,连续六次。
一套八段锦终于做完。
现在李威对八段锦最看重了,每天坐势与站势,要练习两遍。
本来八段锦就是有治病与强身功能的。
具体有何作用,不太清楚,但由于配合吐纳,他逐磨着肺结核的好转,其中练习八段锦,在中间起了重要的作用。
或者他穿越带来的好处。
究竟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但却不敢放下来锻炼的。
碧儿进来禀报:杨家小娘子来了。
嗯,让她进来吧。
杨敏梨花带雨地走进来,李威却又跑到床上。
不是碧儿,整天就在身边服侍,她还小儿,又在外面,对她家里人的市侩,李威不大放心。
防止套去了口风,那么自己装病反而得不偿失。
因此继续隐瞒着。
来到床前,低声抽泣着:殿下,妾身害了你。
没有啊,你看孤不是好好的吗?杨敏却哭得更厉害,当然,身体肯定好好的,就是伤了魂魄。
一边哭一边说道:殿下,以前妾身不明事理,多次惹殿下生气,妾身现在想起来惭愧不安,很是后悔。
无妨,你还小嘛,等到长大了,接触的事情多了,渐渐就明白了。
李威说得越温和,杨敏哭得越厉害。
小姑娘本心不坏,长得俊俏,自小人人喜爱,无形中生就了她的傲气。
后来贺兰敏之的挑唆,又亲眼看到太子病怏怏的样子,所以才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或者说了不少的话。
但话也能反过来说,这证明了她不是爱慕权贵的女子,否则就是太子身体不太好,亦不会如此。
后来与李威接触多了,立即反应过来。
其实李威也无所谓,她以前反感的是李弘,不是他本人。
李威是李威,李弘是李弘,甚至他连李弘的一丝记忆都没有得到,与他有何关系?如果不是定下了这门亲事,以后必然与她共同相处,杨敏对他爱慕好,或是反感好,都不会在意的。
这件事,杨敏是要负一点责任的,以前不与贺兰敏之有交往,也许贺兰敏之不会打这个主意。
但这一条也强求了,他们,或者自己与他们说起来,都是表兄妹,现在不是明朝,来往很正常的。
这是贺兰敏之与母亲之间的恩怨,只是贺兰敏之斗不过母亲,将它发泄到自己与杨敏身上。
自己与杨敏倒确确实实是一个受害者。
开着玩笑道:要么,你再给孤绣几个方帕吧。
嗯,如果太子喜欢,妾身每年都会给你绣几十幅方帕,一直绣到妾身眼睛看不到为止。
这一句没有甜言蜜语,但让人听了鼻子都有些酸酸的,碧儿在一旁说道:杨家小娘子,你真这样对太子殿下,那么奴婢就放心了。
以前很替太子担心,娶了这个小娘子回来,会不会受委屈。
妾身一定会的,杨敏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又再次抽泣起来:然而,然而妾身以前那样,都做过了,后悔也做下了。
说着,她站了起来,将墙壁上那把宝剑又拿了下来,李威吓了一跳,连忙从床上跳下来,动作飞快。
可这一次他却误会了,杨敏将宝剑拨出来,将头发解下,一剑划去,将头发割了下来,说道:妾身无以回报,只好用这缕青丝寄表心意。
古代人对头发极其看重的,认为发是父母所授。
女子对男子表达情意最高境界,就是割一缕青丝。
但割得多了,后面的长发全割下来了。
不是抹脖子的,李威才放下心,走过去,将她搂在怀中,抚摸着她散乱的头发,说道:傻丫头啊,不用割头发,孤也知道你的心意。
嗯,妾身以后一定听你的话,再不会让你失望,杨敏紧紧缩在他怀中,喃喃地说道。
她脸上挂着泪珠,可渐渐浮现出一丝笑意。
经过她不懈的努力,太子终于对自己开始有那么一点回心转意。
过了一会儿,李威将她放开,说道:还有一条,你以后尽量少出门,防止武敏之狗急跳墙。
贺兰敏之府上有多少仆役,那天李威可是亲眼所见的。
嗯。
李威又让碧儿替她将头发盘了起来。
可是割得太狠了,终是不雅。
看着碧儿在为难,李威突发奇想,要不要将杨敏剪一个短发。
她是一个标准的瓜子脸,但不是很长,留短发,未必不雅。
可现在一个短发出去,未免惊世骇俗,立即将这个想法打消。
杨敏前面一走,洛阳来圣旨了。
还是那个王彩年,李威很亲热将他引到内殿接旨。
款招随后,圣旨在前,王彩年打开圣旨。
……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废话之后,王彩年念道:尔于大雩祭后,即赴东都……这道圣旨几乎没有说其他什么有用的,主要就这几个字。
李威有些不明白,原来不是斥责过自己,说什么大孝小孝的吗?百姓孝是孝顺父母,天子太子之孝,是天下百姓。
怎么又让自己到洛阳去?念完圣旨,让碧儿上茶,道:王内侍,孤那天被刺客追杀,恐伤了神,这几天总是在梦魇,精神困倦,大雩祭祀,已经无法替父皇主持。
还望内侍代孤向父皇母后请罪。
殿下,你又生病了?王彩年刚从洛阳赶来,还没有听说。
孤其他的都正常,就是精神很乏,身体软软的。
宫里的御医说是损了魂魄,咒禁师前来作法,也没有起到作用。
说到底,孤这个身体不大好啊。
殿下,你不用担心,这是受了惊吓,过几天就正常了。
这个周国公真可恨!上次就对李威送去橄榄枝,自然替李威说话,说完了,低声说道:这一次皇后很生气。
她气得在宫中将所有茶杯都摔在地上,摔得粉碎。
李威心中一喜。
王彩年来的时候,洛阳应当还没有收到自己那封信,就开始生气了,这都是一个好消息了。
也低声问:那么父皇呢?陛下也生气。
不过你也知道的,几年前魏国夫人服侍陛下殷勤,可是魏国夫人正是青春年少之时,突然暴病身亡,陛下一直很伤感。
对武敏之就有些谦让了。
但殿下放心,殿下毕竟是陛下的亲生儿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陛下同样很生气。
有些苦笑,结果真意料不到。
最该生气的是父亲,毕竟贺兰敏之只是外戚,与父亲没有血缘关系。
然而变成了最生气的却成了母亲,也就是贺兰敏之的姨母,亲姨母!难道贺兰敏之那个妹妹贺兰烟,真有那么好,都死了好几年,父亲还念念不忘?王彩年又说道:周国公又是皇后的唯一外戚,皇家也要个脸面。
正是,李威说完了,苦笑意味更重。
可殿下,你放心,王彩年观察着李威的脸色说道:他离死路不远了。
哦,李威精神一震。
但不能用这条罪名来定罪,否则,就张扬了皇家的丑闻。
如果要定罪,也会用其他的罪名遮掩。
那是,那是,只要弄死了这个贺兰敏之,管用什么罪名。
还有一点,周国公正值守丧期间,同样不好处理。
最少要等到中丧结束。
小丧四十九天,中丧一年,大丧三年。
荣国夫人是去年八月死的,这样说的话,必须等到五个多月后。
李威又不由失望起来。
殿下再等等吧,小不忍则大乱。
就象这一次,你带人闯入周国公府上,将此事闹大,陛下也有些不悦,才召你赶赴洛阳,就是不让你与武敏之再发生冲突的。
原来是如此。
但李威早做好了准备,即使父母不悦,他也不后悔,都掌上了脸,难道还击一下,错了?但陛下已经下了密旨给武敏之,对他进行了狠狠的痛斥。
失了龙颜欢悦,他是长不了啦。
虽是如此,可李威还是怏怏不乐。
王彩年继续说道:还有,陛下嘱咐奴婢带了一道口旨。
他让奴婢问你,你有没有将两个妓子带入东宫?是有这么一回事,但不是带,李威将事情经过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殿下啊,那你就糊涂了,那只是两个妓子,生死有何关系?东宫是何所在,连大儒李善都上书,弹劾殿下。
陛下又对奴婢吩咐过了,如果殿下你带了,让奴婢代他问你,难道你也学不成气的武敏之?PS:下了新书榜了,有朋友让我将章节变小一点,多占一两天。
不亚于起点一个推荐。
我说各位书友以士之礼待老午,老午当以士之礼报之,不可欺各位君子以方也。
已经压了章节了,更不能压字数。
于是提前下了。
今天晚上十一点半还有一更。
明天开始以三更为主了,能不能保持,不敢应允,但下星期最少爆七万字,大家看一下字数,看老午能不能做到。
不过老午也希望爆发到来,各位手中的推荐票与收藏,再给力一点,将老午这本书顶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