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三国终结者全集 > 第五十三章 雨过天晴

第五十三章 雨过天晴

2025-03-31 04:03:08

沅陵城(现沅陵县苦藤铺),西临沅水,北靠凤凰山,城池建在山水之间,树木苍翠,山林起伏,风光旖旎。

拜见大帅!李德带着程普、唐肃和文聘前来迎接。

大家辛苦了。

大帅辛苦。

一行人来到军帐,分左右坐下。

先绍,万豹有何动静?回禀大帅,据俘虏交待,万豹发誓不投降,手下有八千多叛逆,还在城内练兵,据说粮草充足。

城内还有二万多百姓。

李德答道。

走,带本帅去看看地形。

末将遵令!一行人在义从营和特种营的护卫下骑马在城池周围转了一圈,城墙高三丈,粘土垒积而成,三丈多宽的护城河;城北面有座望城坡,坡上建有一座山寨(已被攻占),站在坡上能俯视全城。

城内人头攒动,喊杀阵阵!有人看见我们一行人眺望城内,站在城楼上指指点点。

心中有了数。

张允率水师在沅陵河段日夜巡视,封锁河面。

李德、程普、唐肃和文聘率四郡兵马移动北门外,垒起假山,烧毁城楼,让城墙上的蛮兵从眼前消失,填埋护城河,夺取北门。

蔡瑁率领一万步卒在东门架起楼车和投石车,把城墙砸塌一段,夺取东门。

围三阙一!黄忠带领七千虎豹骑在离南门五里的大坪溪埋伏。

邹兴、田英带领特种斥侯营在沅陵城周围五里范围内布下天罗地网,不准一个蛮夷的斥候出没。

义从营和神箭营作为预备队。

排兵布阵,驾轻就熟!十日内,攻下沅陵城!东门。

咚咚……震天的鼓声惊扰了寂静的山谷,三十辆楼车在前,三十辆连弩车紧跟其后,黑压压的大军盔甲鲜明,军械整齐,跑步前行。

血雨腥风,扑面而来。

呜呜……城墙上号角齐鸣,人头攒动,搭箭上弦,严阵以待,神情严峻。

大军离护城河二百步处嘎然而止,从队伍中走出一位身穿布袍的青年,缓缓来到护城河前。

在下是段校尉手下左军司马邓彪,前来拜见万豹精夫!打开城门,让他进来!从城墙上传来威严的声音。

吱吱……东门打开,吊桥落下。

半个时辰后。

大帅,邓彪出来了!赵云欣喜地喊道,突然间面色阴沉下来。

大帅,他的右耳好像被割了?眼力不错!邓彪面部右侧被一块麻布包裹,血迹斑斑,面色痛苦。

我忙下马,迎上前去。

邓彪受苦了,快请华神医包扎!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万豹不是个东西,就从这一点,我不会让他存在下去。

多谢将军大人!华佗闻讯跑上前来,拿出医箱,让邓彪坐在地上,仔细为他清理伤口,撒上金疮药,用一块干净的白布包扎起来。

万豹怎么说?小的回禀将军大人,万豹精夫请将军大人不要枉费心机了,他要和沅陵城共存亡!胆小鬼!他怕死,想拖城中的百姓和士卒为他陪葬,你们怎么会跟随这种小人起事?邪教组织的头领都是这样的,要死,大家一起死!邓彪低下头。

邓彪,你都看到了,本将军该做的都做了,不怪本将军残暴,一切后果都算到万豹一个人的身上!你尽力了,奖赏五万钱!多谢将军大人!咚咚……战鼓重新敲响。

楼车继续前进,离城墙一百五十步处停下,城墙上飞下漫天箭矢,能射中楼车的箭矢零散稀疏,也是强弩之末!李凌峰和马德各带着一屯神箭手迅速爬上楼车。

咻咻……箭矢穿透空气发出厉啸,像毒蛇吐出的信子透着杀气。

城墙上传来惨叫声……轰轰……三十辆连弩车同时怒吼,六百支粗长的弩箭飞向城墙,木盾爆裂,血光飞溅,城头上一片慌乱。

咻咻……一轮弩箭、三轮箭矢过后,城头上已见不到叛逆的身影。

落后就被挨打!轰轰……咻咻……火箭开始任意攻击城楼、城门,上千支火箭倾泻到城楼上,烟雾弥漫。

轰轰……咻咻……浓烟滚滚。

腾!火焰冲天而起,城楼变成一片火海。

大帅,投石车已架好!给本帅把城楼右侧的城墙砸开一条大口子!末将遵令!轰隆、轰隆……城墙晃动,土块飞溅。

北门浓烟滚滚。

仲德,要是我们有一百架这种投石车,那将是何等的壮观?大帅,那将是多么的可怕!一百块石头扑天盖地,敌人定会惶恐不安,精神崩溃,不战而胜。

程昱坐在高大的战马上,铁盔铁甲,英姿勃勃,一脸笑容。

本帅认为这四台投石车还太小,要是能投五十斤的石头就好了!仲德,等打完这场战后,你仔细看看这家伙,提点建议!末将遵命!黄昏,北门和东门的吊桥、城门烧毁,城楼塌陷,东门城墙被削去一丈多高。

燃起二十多堆篝火,城墙亮如白昼,吴启成率领士卒换班攻击。

朝霞四射,阳光明媚。

轰隆隆的声音响了一夜。

眼前残桓断壁,一片狼藉。

城墙露出五丈多宽的豁口,只剩下三尺多高,城内的房屋清晰可见。

广陵带大家下去休息去吧!吴启成双眼通红,一脸疲倦,断裂的抛杆、绳索和破损的皮囊堆满一地……末将遵令!沅陵城。

万豹精夫,东面城墙已破,刘云天随时可能进城攻击,我们只剩下七千余人,官军有二万多人,还是投降吧!左校尉巫生神情黯淡。

巫生,你以为我们现在投降,刘云天能饶领头的?晚了!反正是死,要死得轰轰烈烈!传令下去,和城池共存亡。

万豹情绪激动的吼道。

末将遵令!黄昏,韩丰率部从零阳赶了回来。

第三天,楼车控制了城墙,东门和北门护城河被填塞。

第四天,二千名弓箭手登上了东门城墙,叛逆冲锋了三次,妄想夺回城墙,最后丢下二千多具尸首,退回城内。

万豹拒绝投降!导致我方一百人受伤,七人阵亡。

胜负已定,难道想巷战?负隅顽抗,抓到后碎尸万段!拆除塌陷的城楼,搬开石头,挖开城墙,清出通道。

午后,北门也沦陷。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北面放一把火,风助火势,一把火烧得干净!但二万多百姓就成了陪葬品!饿死他们?太残忍了!围困时间一长,万豹铤而走险,玉石俱焚!打仗总会死人的!我有时太理想化了,这样做不了大事!俗话说:慈不掌兵,义不守财。

李德和唐肃率部从北门向西门杀!程普和文聘率部从北门向南门杀!黄天霸带三千骑兵埋伏在大坪溪。

黄忠率四千骑兵从东门向西门杀。

我和蔡瑁率领义从营、神箭营和桂阳步卒从东门向南门杀。

把万豹朝南门赶,要是他们出城就好了!早饭后。

咚咚……东门大街上挤满了各色衣服的叛逆,三千多人,握着长矛、铁刀、弓箭、盾牌,昂首挺胸,神情肃穆;一名大汉坐在马上矗立阵前,双手紧握一把大刀,威风凛凛。

万豹?就在这街道上决战?勇气可嘉,但愚昧透顶!坐在马上,是不是太显眼了?我身边的人都想立功!难道想和我单打独斗?我身后有一万多人,猛将成群!我不会给你机会!牛威高举帅旗。

众人搭箭上弦,虎视眈眈,早已锁定目标!我抬起龙脊,抽出三支穿云箭,搭箭上弦!既然找死,一个不留,格杀勿论!我大声怒吼。

射箭!咻咻……天空突然暗淡,暴风雨来临!杀呀……大汉举刀大吼,一马当先冲了上。

杀呀……嗤、嗤、嗤!三支穿云箭飞出。

奔跑的大汉发现了危险,第一支箭朝左胸而来,慌忙向右躲闪,箭矢擦着左臂而过,身后发出一声惨叫!第二支箭朝右胸而来,身体已失去平衡,急忙用刀护着胸口,哐当一声,刀面火花四射,胸口剧痛,眼睁睁的看着第三支箭朝腹部而来,扑哧一声,眼前一黑,栽下马去。

咻咻……满天箭矢在空中飞舞。

啊……成百的人群栽倒在地,撕心裂肺的惨叫响起。

咻咻……三轮箭矢过后,街道上爬满了呻吟的叛逆。

杀呀……我举刀怒吼,催动战马。

杀呀……整个城池被怒吼声淹没。

轰隆隆……黄忠的铁骑从侧翼向叛逆发起了攻击。

叛逆面色慌张,不少人离开队伍,往房子里钻,队形大乱,一看大势已去,纷纷掉转头向南门大街跑去。

咔嚓……马刀从一个奔跑的人头劈过,一颗人头飞起,鲜血喷涌,无头的躯体摇摇晃晃……洪流吞噬一片片小舟……我一口气杀死了四人,盔甲上溅满血污。

我有些暴虐的让战马从叛逆身上踏过,响起撕心裂肺的惨叫,血浆飞溅,我竟然浑身颤抖,激动不已!九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一路奔波,早已身心疲惫。

加上这次平叛,又过去了二个多月,身体里的兽性淤积,需要发泄!既然想死,就成全你们!杀!杀!杀!不留一个活口!我带着义从营在街道上来回奔驰,只要街上跑动的人,不管是汉人还是蛮夷?是否携带武器?格杀勿论(好人这时候是不会跑到街上来玩的)!一阵猛砍乱杀,怒吼、狂叫,兽性得到彻底的释放,心中一片宁静。

雨过天晴!杀人还有这种功效!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

让蛮夷投降吧!跪地不杀!程昱大声怒吼。

跪地不杀……街道上遍地的尸首,头颅、残肢断臂四处散落,一片狼藉。

将士们早就憋坏了!围城不光城内的人紧张难受,城外的人也憋气!就像碰见一条赖皮狗,不想打它了,但它还在汪汪的叫唤!让大家发泄一下,不要压抑他们心中的兽性,不然他们再遇到野兽的时候,就会任人宰割!和豺狼作战,自己首先要变成狮子!仲德,你觉得本帅像不像屠夫?末将觉得大帅太仁慈了,对待蛮夷,就要大开杀戒!今日杀得太痛快了!程昱一脸兴奋,也是一身血污。

我愧疚的心灵得到一丝安慰。

从南门跑出去的四百多人,被黄天霸包了饺子,没要发现万豹!牛威和许浩去寻找我射出的三支箭时,在一具血肉模糊尸体上找到了最后一支穿云箭!俘虏的左校尉巫生认出是精夫万豹!这份仇恨又要算在我身上,反正仇人已经够多了,多一个少一个没有什么意义?我不是观音菩萨!以后的仇人还会增加,如今不知有多少人想杀我报仇?我早已不是个普通人,不能像常人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出门有一群侍卫跟着,出城要带上义从营。

得到就意味着失去!第二天,黄忠率领虎豹骑,押着巫生,带着万豹的人头赶往辰阳,城内的叛逆打开了城门。

二天后,充县内的精夫雷虎闻讯万豹全军覆灭,自杀,余部出城投降。

除了左校尉巫生,被俘虏的万豹手下队率及以上将领全部被格杀,夷三族,女人充当军妓!斩草除根!这时代,一场战争过后,失败一方的所有财物,包括女人和小孩都归胜方所有,这是战场规则!没有什么仁慈和残忍?也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作为军人的女人,只是一件财物,丈夫战死,上官把她们奖励给活下来的将士,不浪费资源,也不让女人守活寡,虽不讲伦理道德,但却是人道的!史书记载:羌、匈奴和乌桓民族,父亲死后,儿子娶母;哥哥死后,弟弟娶嫂,故国无鳏寡,种族繁衍,人丁兴旺,生生不息。

平息叛乱的消息传出,粮价应声而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