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三国终结者全集 > 第二十七章 新苑和子苑

第二十七章 新苑和子苑

2025-03-31 04:03:04

还是贤侄考虑周全,叔父答应贤侄,郡府就以荒山、荒地的价格卖给贤侄,明日叔父让鲍县令派人丈量山地,商议价格,出示公文,贤侄再交钱给郡府,郡府出示地契和终身免除税赋的文书,那座山就属于贤侄永久所有。

小侄代那些伤残士卒叩谢叔父大人!我起身给刘表跪拜。

贤侄快快请起!刘表急忙把我搀扶起来。

小侄还有事和叔父大人商议!趁热打铁,现在最棘手是俘虏的去向问题。

贤侄请讲!桂平、湘东两郡养两万士卒太多,但现在还处在多事之秋,叛乱四起,军队少了,百姓也会遭殃!两人频频点头。

这些降卒就是回到故乡,要是又活不下去,定会加入叛军,危害郡县。

小侄打算从他们中间精选几千人,达到一万士卒,组建一军;剩下的一万多降卒组成屯田营,在桂平、湘东两郡屯田,以屯田的收成养活整支军队,不需要朝廷、郡府和两地百姓出一个铜钱、一粒粮。

有这支军队驻扎在两郡地界,谁敢反叛、危害当地百姓?两郡百姓定会安居乐业,商贾富人蜂拥而至,商贸繁荣,百姓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的!两位叔父大人,小侄的想法是否可行?贤侄行事周全,老夫赞成!老夫马上给朝廷写奏折,说明事由!那多谢叔父大人,时间不早了,打扰叔父大人很长时间了,小侄告辞!今天得到的已经够多了,做人不能太贪!和贤侄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叔父要是有个要出嫁的女儿,定会许配给贤侄!对了!堂哥,侄女刘云和刘雨不是还没有许配人家吗?这么好的贤婿就在身旁,堂哥难道不愿意?叔父大人开小侄的玩笑?其实心里很乐意,春意盎然。

我不是一个道貌岸然者!既然已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无法改变现实,就应该好好的活下去!一个人孤苦伶仃,父母妻儿肯定也希望我好好的活着!只要留住生命,也许有一天老天让我完成任务后,又会送我回到未来。

叔父愿意,不知贤侄如何?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三拜!刘恺起身扶我起来,满脸笑容。

老夫不光得了贤侄,还得了一个贤婿啊!恭喜堂哥!哈哈……我又给刘表磕了三个响头。

穿上铠甲。

走得时候,夫人牵着一个小男孩出来送行。

不用猜,那小男孩就是小刘琦!刚满六岁,清秀文静,像女孩,皮肤白皙,一双大眼睛,显得有些害羞。

韩段、张成和庄兴(和岳父一起来的)在外面等候多时。

庄兴见到我,老爷长、老爷短的叫个不停。

一行人出了郡府,夜风吹来一阵寒意。

一轮弯月挂在天空,繁星闪烁。

街道恢复了清静,居民们都已熄灯安睡,偶尔的一声犬吠和婴儿的啼哭,更添一股安宁、和谐。

我扶岳父上马,漫步回家。

我以为大家都已安睡,那晓得刚到巷口,就听见有佣人喊叫:老爷回来了!叔母、刘云、刘雨、刘福、小萍、林芝等一大群佣人、丫鬟跑了出来。

韩丰、王俭、张思卿、牛威、龚豪、桂平、刘双、许浩一身便装跟在后面。

我跳下马,急跑几步,单腿跪下。

拜见叔母大人!贤侄回来了,回来就好!叔母抹着眼睛。

夫人,老夫刚才在太守府把云儿许配给贤侄了!刘恺一脸笑容。

好、好!我家云儿这下好了!叔母笑着说道。

岳母大人,请受小婿叩拜!刘云满脸羞红,用衣袖遮住面,跑进府去。

恭喜大人!恭喜老爷!大哥怎么不喜欢小妹?刘雨眼泪汪汪,生气的跑了进去。

众人愣住了,我很是愧疚。

一个三十八岁的老男人娶一个十六岁的姐姐本来就是违法(婚姻法规定女子二十岁才可结婚),要是再娶一个刚满十四岁的妹妹,那就是犯罪了(重婚罪)!府里早已备好丰盛的宴席,众人都还没吃晚饭!吃完饭,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衣服上散发薰草的清香,回家的感觉真好!房间还是那样整洁,一尘不染,散发淡淡的檀香,沁人肺腑,是刘云、刘雨身上的味道。

一躺下就睡着了。

早晨起来,天色大亮,天空湛蓝,阳光明媚。

饭厅。

给岳父、岳母请安,小妹们都没出来,刘云害羞,刘雨生气。

贤婿,雨儿和云儿一样,也喜欢贤婿,我们做父母的……岳母欲言又止。

这都是小婿的过错,小婿一人闲散惯了,不喜欢拘束;娶了大妹,自然冷落了小妹,要是岳父岳母不嫌弃小婿,小婿愿娶两位小妹为妻!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样就好,这样就好!两个女儿都是娘身上的肉,这下都好了!岳母喃喃自语,面带笑容。

两女侍一夫在这时代很自然。

小婿拜见岳父、岳母大人!突然想起大学校园,学生大多十八岁以上,师生恋是校园的禁忌!一想到将要迎娶两位如花似玉的少女为妻,犯罪感重浮现心头,有点老牛吃嫩草之愧!老天太照顾我了,一下奉送两位小妻,补偿我三年的守身如玉。

东汉女子十六岁出嫁,男子二十岁娶妻。

刘云去年已满十六岁,而刘雨刚过十四岁。

刘云发育成熟,浑身透出女人味,温柔体贴;刘雨还像一个青苹果。

上午,韩丰、张成和韩段等带着四坛酃酒和一篮桔子,出西门,来到桂山,走进已经完工的忠烈祠,门楼上是我亲自书写的牌匾:桂阳忠烈祠,讨贼校尉刘靖题,隶书,字迹方正、遒劲,透出一股阳刚之气。

祠内干净、整洁,石头铺设的小径,芳草萋萋,坟墓旁种上了大片青松翠柏,显得庄严肃穆。

一片新坟,非常显眼,那是在酃县阵亡的一百一十六名将士的坟墓!每座墓前都立有石碑,镌刻着姓名、户籍、年龄、军衔和功绩。

王栋、秦林、刘伟、宋志林和巴建五名伤残的老兵看守这座祠堂,每月发军饷,温饱不愁。

王栋、字子良,二十六岁,英俊、瘦长,是王国手下的队率,右手断了。

拜见大人!众人看我来了,激动的抹着眼睛,跪地拜见。

王子良,你们在这里过得还好吗?末将托大人的富,每天都有饱饭吃!还有这群兄弟在一起说闲话,过得舒坦。

王栋欣喜的说道。

这两坛酃酒是从酃县带回的,送给你们五个尝尝;另外两坛祭祀这些死去的将士,他们没有机会喝到这美酒,就长眠在这山上了。

多谢大人!王栋和秦林从张成的手上接过酒坛。

刘伟、宋志林和巴建上前把韩丰等人手上的酒坛和桔子接过,拿出陶碗,一个一个放在前面的一排墓碑前、满上,把桔子分到每个墓前。

我们来看你们来了!众人泪花闪闪,用手抹着眼泪。

兄弟们走好!我会经常来看望你们的!要是我哪天死了,也让士卒把我埋葬在这山清水秀的山上,陪伴你们,让灵魂飞回故乡,去看望年迈的父母、妻儿。

我默默的祈祷。

潸然泪下。

岳父买的两处大宅,都位于西门大街上,相距不到一百米,大门正对大街。

街道两侧,商铺林立,米店、肉店、铁铺……街道上来往行人不多,商铺冷冷清清。

岳父家位于南门大街上,离这里不远。

新苑(新取的名字)。

占地四亩,一处庄园,高大有些陈旧的大门,上方建有门楼,院墙高一丈五(三米五)。

所见到的豪门大宅都建成像一座城堡似的。

贫富悬殊太大,富人们也没有安全感,只能用高墙把自己和穷人隔离开来。

朱漆大门、宽厚结实,门上有两个铜环,高门槛。

天井,青石铺设的路面;两侧各有一棵椿树,枝叶茂密、遮天蔽日,显得幽静、凉爽。

外院有水井、厨房、下人用房、马厩、牛棚、猪圈、羊圈、鸡屋、水塘、菜园、农具和柴房等。

厨房内有四口大缸,四座灶,陶鼎、陶锅、汤勺、陶盆和木筷,木案上整齐码放一层层精致的陶碗;堆积如山的劈柴、捆好的树枝。

马厩宽敞,可容纳四匹马,堆着大量干草。

不久前,这里养过马,马粪还没干。

牛棚、猪圈、羊圈里空空无已,粪池里有三种动物的粪便。

鸡圈没看到一只鸡。

农具房内整齐码放犁、耙、铁锄、镰刀、草绳等和成堆的劈柴。

这些劈柴半年都烧不完。

菜园里长满碧绿的白菜、大蒜、萝卜和韭菜等。

塘内水纹波动,里面有鱼!塘边四周栽种着二十多棵桑树,两人多高,枝条上挂满嫩丫。

主人连卖带送,直接就可以入住了。

进入一座拱门,来到中院,南北朝向,庭院内栽了两棵高耸入云的枣树,枝条茂密;两旁为客厅、饭厅、帐房、库房和客房。

内院赫然开朗,安静,院墙内侧栽满各种树木,有柳树、杨树和枫树,树枝上传来阵阵鸟啼;北面为一片标准足球场大小的草地。

画上跑道,就成了一座操场;两边安上两个门,就可以踢足球了;平整、嫩绿的青草,赏心悦目。

原主人家的儿子喜欢骑马。

南面两排砖瓦房,共有十间,两排瓦房中间有座两层木质绣楼,绣楼东侧是一座花园,碧绿的青草,栽种有两棵桃树、一棵梨树、两棵桔树和一棵柿子树!西侧是个水池,池边有一棵椿树,枝繁叶茂,遮盖了整个水池,池水碧绿。

缺少假山和小桥流水!室内木地板上散落着一些旧衣、枕头、棉絮……现在棉花还没有传到中国!资料记载,棉花的原产地是公元前五、四千年的印度和阿拉伯。

宋以前,我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

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

可见棉花的传入,最早在南北朝时期,还多在边疆种植。

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应该在宋末元初。

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

我会让棉花提前在中国开花结果的。

原主人姓孙,儿子在洛阳做大买卖,家财万贯。

这次黄巾军围攻郴城,一家人受了惊吓,城池解围后,一家人就急着要搬走,急着把庄园脱手,乱世谁要大房子?凭岳父的精明,只花了五十金(五十万钱),往年至少要两百万钱!子苑。

占地三亩,主人一家人在路上遇到了叛乱,全部被杀死,留下一群下人和几个亲戚,凭岳父的关系,只花了二十金(二十万钱)就拿到了地契和房契。

水井、马厩、牛棚、猪圈、菜园、水塘等等一样不差,一家就是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要是把花园铲掉,改成农田,种植水稻都有可能。

养上几头猪、几十只羊、一群鸡,塘里养鱼、放养一群鸭鹅,菜园里种上菜,鸡蛋、蔬菜和肉都有了,反正下人有的是时间和精力。

骨子里还有小农思想。

两处房子的房契都是我的大名!我是用皇上赏赐的钱买的!不是用的公款!虽然超标,但钱来路正当,有人想在皇上面前告我一状都难!史书记载:皇甫嵩征讨张角时,途经邺地,发现中常侍赵忠的豪宅超过了规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子苑里收留了一百一十六名孤儿和十五个母亲,男孩九十名,女孩二十六名。

孩子们面露菜色,但眉清目秀,穿着新衣、木鞋,看着我带着一群戎装的义从进来,惊恐不安,纷纷往后躲(脑海中有阴影)。

拜见老爷!庄兴、小萍、林芝、桂芳和彭菁等忙上前拜见;听说是老爷回家了,孤儿们脸上才有了血色,慌忙跟着佣人跪地拜见。

庄兴、小萍、林芝、桂芳、彭菁、黄庭、林金、马司、宋创、曹英、马花、秦馨、林琴、刘英、曹颖和王婉,后十一人是从岳父家里要过来的新佣人。

十五个年轻的女人不认识,是随孤儿一起收容回来的母亲。

庄兴为管家、小萍为假管家(假为副之意)。

都起来吧!多谢老爷!从今往后,你们就住在这里,这里是你们的新家!大家住在一起都是兄弟姊妹,互相关照,不许以大欺小!你们从此也不会忍饥挨饿、担惊受怕了,要听大人的话,本老爷会请先生和师傅叫你们读书识字、练武强身,等你们长大后,随本老爷去建功立业。

从小灌输建功立业的思想,人生活要有远大的目标!多谢老爷!我一眼看见了林芝的两个小孩:卫英和卫国。

卫国,每天吃得饱吗?我抱起卫国问道。

回老爷,卫国吃得饱饱的。

卫国点点头说道,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

你叫什么名字?我放下卫国,抱起一个瘦弱、流着鼻涕的小男孩问道。

吴娃。

男孩胆怯的轻声说道,鼻子一抽一抽的。

邹承、十二岁,身高六尺有余(大概一米五),是男孩中年龄最大的,瘦长,大眼睛,高鼻梁,浓眉,俊秀。

邹承,你家在何处?回禀老爷,小的是江夏郡人,父母在逃乱中死了,小的还有一个妹妹,她在那里。

用手指着一个女孩。

来,过来,不要害怕!告诉老爷、你的名字?我亲切地问道,生怕吓坏了孩子。

回、回禀老爷,小的邹青。

女孩轻声说道,身体发抖。

你们当中还有哪些是兄弟姊妹的?站到前面来。

从人群中陆续走出了十一双孩子,邹承、邹青(兄妹、荆州人),李涛、李强(兄弟、荆州人),梅芬、梅竹(姐妹、荆州人),华子、华生(兄弟、荆州州人),刘志宏、刘丫(兄妹、扬州人),曹雪、曹戈(姐弟、荆州人),林梅、林花(姐妹、青州人),马青、马草(兄弟、凉州人),张龙、张虎(兄弟、兖州人),赵体、赵彬(兄弟、徐州人),田纪、田乐(叔伯兄弟、幽州人)。

梅芬,十三岁,是这群孩子中年龄最大的,皮肤白皙,高挑的身子,瓜子脸、大眼、高鼻、小嘴。

会识字的站到这边来!梅芬、梅竹、邹承、华子、马青、林梅、陈忠、荆鹏、林奕和司马景走了出来。

不错!竟然有十个孩子识字,其中还有三名女孩,家境肯定不错!会武功的站出来!有梅芬、邹承、马青、马草、田纪和田乐。

梅芬和邹承两人文武全才!不简单!以后定会有出息。

梅竹,你们姐妹俩是何处人氏?回老爷,小的是阴山县人,父亲大人为阴山县令,父亲大人把小的姐妹俩托付给王叔,带我们逃难到这里;后来王叔守城时战死了,安葬在桂阳山忠烈祠内!听王叔说,父母大人破城后都被蚁贼杀死,小的和姐姐成了孤儿,多谢大人收留我们!说着呜咽起来,几个小孩也跟着啜泣起来,大家都有伤心的故事。

怪不得两个女孩都识字,原来是忠良之后,定要好好培养!我拍拍梅竹的肩头,拉过梅芬。

孩子们,你们就安心在这所房子住下,在这地方没人敢欺负你们!你们现在就是异姓兄弟姊妹,要相互关心、照顾,不准打架,欺负弟弟妹妹!都听见了吗?是,老爷!声音不够整齐,年幼的跟不上!本老爷按照汉军的编制,把你们组建一队童子营,拜梅芬为队率、邹承为假队率,马青、田纪、华子、陈忠、司马景、华生、马草、田乐、林奕、荆鹏和林梅为什长;你们都要听从他们的号令!是,老爷!声音整齐了一点。

一群孩子,在我那时代,这年龄还躺在母亲怀里撒娇,可如今他们一下子就成了孤儿,忍饥挨饿,随时还面临死亡的威胁。

两天后,岳父推荐了两位先生教授他们识字断文。

翁庆、字清泰,四十多岁,瘦长、长脸、三绺长须,发须花白,精神矍铄。

武笙,字德生,三十多岁,身材魁梧,气度不凡。

武先生教授八岁岁以上的男孩《论语》和《九章算术》,翁先生教授八岁以上的女孩《孟子》和《九章算术》。

我定的书,教授孩子们语文和数学!每年一万工钱(这时代一个壮劳力每年有两千钱的收入)。

庄兴教授武术基本功。

营帐。

进入辕门,喊杀阵阵。

周明、黄忠、韩琦、鲜于雨、王国、蔡瑁、孙嵩、华佗、黄光荣、孙威和黄天霸等候在里面。

黄忠、韩琦、蔡瑁、华佗和孙嵩是昨晚从酃县赶回来的。

蒯明回南郡去了。

子昕(周明),士卒训练如何?一日几餐饭?回禀大人,从早到晚,士卒的训练一天没有耽搁,士气高昂,刻苦训练,士卒们吃三餐!元功(韩琦),我军加上降卒共有多少人?每日需要多少粮食?我要让大家心中有数。

回禀大人,一共一万九千七百五十六人,一日需要粮食一千两百石,一月需三万六千石。

子昕,新征募的士卒走了多少?桂阳郡和湘东郡的叛逆已经平息,那些临时征募的士卒可以回家了!回禀大人,只走了九十一人!周明笑着答道。

一月发了三次双饷,军营还有妓女享受,每日三餐饭,还有比这样好的地方吗?要是我也愿意待在军营!子光(黄光荣),你部的整训如何?回禀大人,属下已把部队整编成四部,每日徒手训练,士卒们感激大人,受伤士卒得到救治,没有一名士卒逃跑!过年时,大人还给将士们发了一次军饷,这是士卒们第一次领到军饷,许多士卒拿到钱都哭了!现在能吃上两餐饭,大家都很满足!士气很好,每天上午、下午两次训练,其余时间搭建营寨,已搭建了五百间木屋,但也有士卒想回家看看!走,我们一起到黄军侯的营部去看看。

我最担心就是这九千多人,我杀死了他们大帅,还杀死了他们八千多兄弟,肯定有人想报仇雪恨,只是现在手中没有武器!一行两百多人骑马来到营寨,门口的兵士慌忙跪下行礼。

军营内一队队士卒正在操练,虽然军服不整,但精神面貌不错,黄光荣治兵有方。

军营里没有了黄巾军的痕迹。

我们一行人走上平台,黄光荣命令士卒停止训练,听我训话。

士卒们安静的排队走到平台的前方,平静的看着我们这一行人;不像黄天霸和孙威的手下对我充满着期待,我杀死的人中间有他们的亲人、同乡或朋友,仇恨不是一、二天能忘怀的!叛乱已经平息,百姓陆续了返回家乡,湘东郡留下七万灾民、桂阳郡留下八万多灾民,两郡有十五万灾民完全依靠郡府和朝廷赈济,百姓一日吃一餐饭,田地荒芜。

本官知道大家以前是为了吃上二顿饭吃才起事的,但失败了!你们要逐渐忘记这件事,继续活下去。

我停顿片刻,看见士卒们聚精会神地听着。

从今日起,你们可以回家了!本官承诺过,叛乱平息后,你们愿意回家的,每人带上一千钱路费回家;不愿意回家,就留在军营里,加入官军,吃官粮,拿军饷。

回家后,活不下去的也可以再次回到军营来,这里还是你们的家!也可以带着家眷到这里来种地,只要有人在军中服役,家眷种地可免除田税。

士卒们扬起头,脸上有了生气,洋溢着喜悦,终于可以回家了,谁不高兴?加入官军后,战时双倍军饷!战死者发二万抚恤金;伤残者发一万五千钱抚恤金,没有家眷的,由军营照顾终身。

叩谢大人!随笔:昨日下午,想不过把作品相关上架,只上了一小部分,哗啦……字数猛然飙升到三十二万余字,吓了一跳!原以为作品相关是不计字数的!正文只有二十八万多字,加上今天的也不到二十九万,作品相关竟然有四万余字,有一股掺水的感觉!好在作品相关不算稿费,心里安慰了一点,不然,本人会把它们下架的!主人公以前的生活是单色的(连天眼和盖凉州都是公的),孤寂而宁静。

如今身边有了一支与他休戚相关的军队、生死与共的女人,还有一群和他一样孤苦伶仃的孤儿,生活开始色彩斑斓了!主人公是个感情丰富的人,懂得怎样爱自己心爱的女人……主人公是来拯救大汉的--多灾多难的母亲、一个摇摇欲坠的帝国,他只能有短暂的宁静,前面一片荆棘,一片血光……征战沙场时,主人公又多了几份责任和牵挂!我是主人公,读者朋友也是主人公,畅想一下主人公今后的生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