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三国终结者全集 > 第三十六章 想出趟远门

第三十六章 想出趟远门

2025-03-31 04:03:04

清晨。

薄雾中,我带着张成、魏延来到操场,突然看见操场上有两个弱小的身躯在跑步,仔细一看,是梅芬、梅竹!姐妹俩脸蛋红彤彤的,额头上冒出汗珠,好像已经跑了几圈了。

大哥早!三小姐、四小姐早!张成和魏延忙喊道。

张假屯长,魏队率早!你们以后跑步前,要像大哥这样活动一下各处关节,避免扭伤了脚。

我一边说道,一边示范。

多谢大哥提醒!两个姑娘认真的学着。

三妹,你脚上的鞋子裂了口子,等一会吃饭的时候,大哥给你们钱,你俩去街上一人买两双合脚的皮靴,跑步很废鞋的。

可惜这时代还没有球鞋。

大哥,小妹今天把它补一下还可以用!梅芬连忙拒绝。

她们又陪我跑了两圈,我看她们呼吸急促,就让她们回去洗一下,两人听话的走了。

我带着张成、魏延继续跑。

魏延的跑步进步迅速,一下子超过了张成。

看来人还是有资质的差别。

跑完十圈,身上已出汗。

张成和魏延跑着屋内拿来弓箭。

靶场位于草场的北面,靠着高大的院墙,石头堆砌的台子,固定一块三十公分厚的木板,画上十个圆圈,这是我的设计,不会因脱靶伤到人,也知道每次的成绩。

张成双手把一架黑色的木弓递给我,魏延从箭壶取出一支箭递上。

连射三十箭,二十八支射中了十环,又提高了一环!不要小看一环的进步,箭术到了一定程度,提高一环都很难,遇到了瓶颈!业精于勤荒于嬉!小萍、林芝拿着准备好的换洗衣服准时的走了过来。

我朝澡堂走去,她们已经准备好了热水,清洗一番,换上干净的内衣,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临出门时,回头望了一样瞭望塔,突然想起虎啸山中天眼一家住的房子,也可以在新苑里盖一间,让天眼有两个家,让它在两地之间传递信息,充当空中信使!好主意!古人训练信鸽,就是在屋顶插上有颜色的旗帜,给信鸽辨别方位,让它记住这些特殊颜色的旗帜,不远千里都能把信送到。

马上嘱咐韩段今日找木匠搭建一座鹰房,瞭望塔上固定一根粗大的旗杆,挂上一面军旗(东汉属火,旗子为绛红色)。

虎啸山。

无云,你和文长带五个人去杀三头野猪来,本官给大家烧一顿肉吃!末将遵令!今天要吃肉了……有人喊道,大家好久没吃肉了!加上义从营,五、六百多人,要是天天吃肉,不到一年,这山谷里的动物都会灭绝!规定半月吃一次肉,这比外边强多了,军营里常常一个月吃不上一次肉,更不用说老百姓了,他们一年能吃上几次?有肉吃是件大喜事!山谷里飘起了黑色的烟雾,一处来自是砖窑,一处来自从铁厂。

不久的将来,环境肯定会被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看来要严格控制人数,除了女人和牧民外,再不随便进人;尽量搭建木制建筑,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减少烧砖窑,等铁厂和外城墙建成后,停止烧砖和石灰。

人工河已成型,士卒们还在堆砌堤岸,水坝已截流,人工河里储存了三成水。

黄豆、土豆和玉米已经生出了小芽;红薯地已经平整好,等红薯藤。

士卒们牵着十几头牛正在耕田,等人工河里的水满了后再车水灌灌溉农田。

铁厂已经炼出了十一炉铁料,六千多斤!刘石头说这里的铁矿石铁含量铁高。

工匠制作了两千块煤灰砖,正处于烧制阶段,陈东和吴海听说我这个师傅回来了,马上跑过来拜见,拉我去看他们正在烧的第一炉砖,我问了一下烧的时间,还有两天就可以熄火了。

进入内城堡,秧田的秧苗已经有二寸高了,还有四、五天就可以在栽秧了。

红薯生出了奶黄色的嫩叶!粉红色的桃花已经盛开,配上紫红色的叶子,姹紫嫣红!白色的小梨花和红色的桃花争芳夺艳!整个城堡飘荡一股淡淡的花香。

所有果树的叶子都长出来了,不知道今年这些果树能否挂果?已经栽了三年了!花生苗、辣椒苗、西瓜苗和甘蔗苗早已破土而出了!管理果树的军士叫袁木,衡阳郡人,三十多岁,个子不高,憨厚的脸庞饱经风霜,上次攻酃城时从云梯上掉下,摔断了左腿,虽然经过救治,但还有些瘸,走路问题不大;他孤身一人,以军营为家,到战死或伤残被军营抛弃,这就是旧军队的铁律!我把这些受过伤的人召集在一起,出钱买这块地屯田,自己养活自己,他们都很感激我。

这时代的人要求很低,很容易满足。

袁木以前在大户人家帮人收拾过花草,有经验。

我告诉过他一些给果树剪枝、松土、施肥和浇水的方法,他人很聪明,肯动脑子。

果园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不见一根杂草,所有果树都松了一遍土,上了一次底肥,枝叶茂盛,郁郁葱葱。

子奔(袁木的表字),你认识这些果树吗?我上次来不及给他详细介绍每一种果树,就离开了山谷。

回禀大人,属下只认识桔树、柚树、梨树和桃树,其它的不认识。

这些是石榴、这些是荔枝、南面的那些的是龙眼,西边的那些是苹果,西边的那些是猕猴桃。

桔树也分几种,你看,这些是冰糖桔,前面的那些是蜜桔,后面那些是普通桔。

这些是葡萄、那些是提子!山谷里气候宜人,今年这些果树要开花结果了,你要好好管理。

属下遵令!嘱咐许封带人在鹰屋旁固定了一根五丈多高的旗杆,系上一面军旗。

让天眼对绛红色的军旗有感性认识。

在天眼的左大腿上安上一根黄勃刚刚打好的铜管(旋转的盖子密封),不宜丢失,还防水,也不妨碍飞行和栖息。

我把送信的方法仔细跟李华、俞成、秦忠、夏富和彭菁上了一课(用布写信)。

恨不得立马编写一套密码,看来现在没有这个必要。

下午,我骑着白雪,带着韩段、张成和魏延到武昌去了一趟,后面跟着盖西凉和公主,天眼在空中翱翔。

草原一片碧绿,成了野花的海洋;湖水并没有因为截流而降低;各种动物们悠然自得,吃草、嬉戏,看到我们突然闯入,并不十分惊慌,我和他们已经很熟悉。

草原上的动物数量好像越来越多了,野牛群已经有四百多头了。

是不是等秋末,野牛膘肥体壮时,考虑射杀几头弱的公牛,合理利用一下大自然,不然也会泛滥成灾!同时也让它们有危险意识,这样对它们的健康成长有利。

我们沿着东湖北面漫行,不断有野兔、黄羊和野猪从草丛里窜出!惹得天眼跃跃欲试,一个俯冲,一只兔子就成了囊中之物,又跃起奔向另一只……张成和魏延像两个顽皮的孩子骑马跟在后面,捡起猎物(带回了十一只野兔),高兴的拍手叫绝。

马群出现了,分成了两群,每群有一百三十多匹,每群里面有二十多头马驹。

我认出了王子,通体雪白,高大身躯,在马群中已出类拔萃,成了右边马群的头领!左边马群还是那匹枣红马独领风骚。

听见盖凉州的嘶鸣声,王子飞跑过来,和父亲耳鬓厮磨。

我跳下马,轻轻地抚摸他的头,它用舌头舔着我的手作为回应,我眼睛发热,抱着他的脖子,轻轻地问道:老朋友,你还好吗?王子用头擦拭我的脸庞,点点头。

我计划用野马和河西牝马交配,培养出天马二代。

太阳越来越大。

军士们穿上了单衣,劳动时打着赤膊。

两年前,我移栽的六棵樟树早已枝茂叶盛,遮天蔽日。

虽然中午气温有二十三、四度,但坐在车厢内,穿着长衣也没有感觉炎热,清风徐徐。

韩段、张成和魏延坐在树荫底下悠闲自得。

独自一人坐在桌前,翻看电脑里储存的三国知识。

当时易中天的《品三国》风行一时,三国热红遍全中国。

百家讲坛、广播里、书摊上随处可见有关三国的书籍和影碟。

为人师,免得和学生交流时卡壳,丢了面子;加上自己真的喜欢三国,当时从网站上下载了不少有关的资料。

金戈铁马才是好男儿,运筹帷幄才是真英雄!有一句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意思是说,少年不应读水浒,因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看了《水浒》,学里面的英雄好汉,铤而走险!老年不应读三国,意思是说,深谙世故的人读了《三国》,洞悉其中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难免会愈加老谋深算、沟壑满胸。

不想今日用上了,也许冥冥之中真的有因果应验。

刘备字玄德诸葛亮字孔明曹操字孟德孙权字仲谋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赵云字子龙乐进字文谦李典字曼成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夏侯惇字元让……赵云,字子龙,生于公元一六八年,常山国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如今十八岁了,听说他十六岁就出道,不知道现在何处?太史慈,字子义,生于公元一六六年,东莱郡黄县(今山东蓬莱市黄县)人,面生美髯,少时好学,曾任本郡小吏。

如今二十岁,早已出道,不知在哪位英雄的手下?张辽,字文远,生于公元一六九年,雁门郡马邑(今山西朔县)人,先为并州刺史丁原部下担任从事。

如今十七岁,不知道从军没有?张郃,字雋乂,生于公元一六七年,河间县(河北任丘市)人,如今十九岁。

许褚,字仲康,生于公元一七零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人称武痴,如今十六岁。

徐晃,字公明,生于公元一六九年,河东郡杨县(山西洪洞县)人,如今十七岁,据说没有出名前投奔了黄巾军。

甘宁,字兴霸,生于公元一六三年,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甘宁少时英武过人,曾啸聚山林二十余年。

如今已二十三岁,大概早已占山为王了。

颜良,生于公元一六零年,常山国真定(河北正定)人,勇猛过人,如今已二十六岁,早该名花有主了。

这些都是三国中赫赫有名的大将!武将中以吕布武功最高,但他如今已三十岁,人格已定型,加上性情孤傲,很难服人。

武将中我最喜爱的是赵云,武功高强,忠诚厚道。

太史慈这员虎将,以前不是很熟悉,自从看了穿越小说《东莱太史慈》后,印象大为改观,勇猛过人,精通箭法,孝敬母亲,行侠仗义。

张辽、张郃、许褚和徐晃现在还是一群十七、八岁的小青年,正是想出名的年龄,思想可塑性强。

华佗是许褚的老乡,通过华佗的介绍,比我说一百句都强!颜良和赵云同乡,和文丑是是北方前两名的虎将,以后应该是袁绍的部下。

如今在社会上应该有了名气,很难收复,这时代的文人、武将人大多是从一而终。

文臣中属诸葛亮为第一,足智多谋,对人忠诚,从一而终,但他如今只有五岁,还在幼儿园大班;哥哥诸葛瑾如今还只有十二岁,也是一个不少多得的人才,但被诸葛亮的光芒遮住了。

文臣中有经济头脑和管理能力的属张昭。

张昭,字子布,生于公元一五六年,东汉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如今三十岁,据说他年轻时不得志。

郭嘉,字奉孝,生于公元一七零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他少有远见,隐形匿迹,不与世俗之士交往,暗中交结英雄豪杰,谈论时势。

如今十六岁,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学业有成。

郭嘉足智多谋,不拘一格,英俊潇洒,风流成行,加上动脑筋太多,掏空了身体,英年早逝!三国大事年表一八七年,曹操任东郡太守。

一八九年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十二月,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一九零年一月,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死了弘农王(少帝),卒年十五岁。

二月,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

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一九一年,孙坚破董卓,斩华雄。

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一九二年四月,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

六月,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我出现后是否出现了蝴蝶效应?曹操现在何处?凭他的家世和本身的能力、出道早的优势,招募人才不会很难。

袁绍、袁术的家族就更不用说了,声望显赫,门客众多,人才济济。

孙坚由于我的出现,他的光环被遮住了,各方面都会大受影响。

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只有三年的时间了!要想扩展生存空间,人才很重要!赶紧抢在曹操、袁绍、刘备这些人的前面,招募人才,特别是那些还没出名、年轻的人才。

韬光养晦,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我在布上写下九个人的姓名、年龄和地址。

赵云,十八岁,冀州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颜良,二十六岁,冀州常山郡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张昭,三十岁,扬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郭嘉,十六岁,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太史慈,二十岁,东莱黄县(今山东黄县)人;张辽,十七岁,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人;张郃,十九岁,河间县(河北任丘)人;许褚,十六岁,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徐晃,十七岁,河东杨县(山西洪洞县)人。

我调出东汉地图,画了一张寻宝图:豫州沛国谯郡谯县许褚→徐州彭城国彭城张昭→青州东莱郡黄县太史慈→冀州河间国河间县张郃→冀州常山国真定城赵云、颜良→雁门郡马邑张辽→河东郡杨县徐晃→豫州颖川郡阳翟县郭嘉。

对照《中国地图册》,郴州市→长沙市→武汉市→阜阳市→毫州市(许褚)→徐州市(张昭)→临沂市→沂南县→潍坊市→蓬莱市(太史慈)→东营市→沧州市→任丘市(张郃)→石家庄市(赵云、颜良)→山西朔州市(张辽)→山西洪洞县(徐晃)→郑州市→许昌市(郭嘉)。

赵云、颜良和张郃是河北人,太史慈是山东人,郭嘉是河南人,张辽和徐晃是山西人,张昭是江苏人,许褚是安徽人。

整个下午都盯着东汉地图,趴在中国地图册上寻找这九个人的大致方位,几乎把中国地图册翻了一遍。

最后用毛笔在白布上画出两张简图(把中国地图缩小,一张是汉代地名,另一张是现代地名)。

路程估计不下五千里,每天两百里,需要二十五天,加上路上得耽搁,大概要四十多天的时间。

这等大事,怎能等待?一个讨贼校尉能带着一群人到处跑?周游全中国?那是戏说乾隆!要找个理由!赶紧出谷,整训军队,组建屯田营,把家里安置好,不能因寻找人才,后院起了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