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苍穹全集 > 第六十五章 金殿廷议(上)

第六十五章 金殿廷议(上)

2025-03-31 04:04:00

兵部尚书禧恩在朝会上首先要求奏辩,待道光皇帝同意后,禧恩说道:臣以为成立新军营有四大弊病,一是兵权不统,现我大清所有八旗和绿营,均有建制划分,分在各省,新军营仅五百人就直接隶属兵部,于理不通;二是搅乱军心,大清军队除了卫护京师的神机营,都是以长矛大刀为武器,新军营全部使用火枪,作战的时候可以远距离开火,减少了肉搏的机会,别的军营一定也有此要求,而朝廷如何有如此巨大的财力支持,使得军心不稳;三是于事无补,我大清有八旗和绿营八十万人,守卫四方,是国之柱石,新军营区区五百人就算以后练成了,也难成气候;四是违背祖宗成法,我大清以骑射得天下,八旗子弟从小即习骑射,如此弃本逐末,不尊祖宗成法有违我朝以孝制国的宗旨。

禧恩显然是有备而来,一一道来有理有据。

站在穆彰阿这边的大臣一个个都交头接耳,点头同意。

禧恩一上来就是长篇大论,把新军营说的一无是处,奕詝非常着急,给苏敏使了个眼色,示意苏敏赶快站出来说话,苏敏刚想出班。

在大臣班列里有一个声音叫道:臣有话说。

苏敏寻声音看去,认出是鸿胪寺卿黄爵滋,只听他说道:臣以为,当前我大清的军队,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不管八旗还是绿营,现在营务废弛,军纪败坏,官长吃空额,士卒很少操练,各路官军打仗是让乡勇居前,绿营兵次之,八旗兵跟在最后面。

京师驻军也是糜烂不堪,前日臣见有士卒,三五成群,手提雀笼雀架,终日闲游,甚或相聚赌博,问起来历,则都是巡城衙门士卒,臣问他们为何不操练,他们笑谈已经雇人代替操练了,连御林军都这样点缀了事,更何况各地的驻军了。

现在军备如此废弛,国家一旦有事将何以处之。

臣赞同建立新军营,正好一扫军中颓气,如能练兵有成,以后向全国推广,不愁我大清兵不强将不勇。

奕詝和苏敏对看了一眼,心中暗暗高兴,看来朝中正直的大臣还是支持他们的。

文庆在旁边反驳道:八旗和绿营的骁勇虽然不如以前,但剿灭白莲教还是靠了他们,不能一言废之。

奎照也插言道:黄爵滋,八旗乃我朝根本,你把八旗说得如此低劣是何居心!苏敏看他们众口一词攻击黄爵滋,知道不出来说话不行了,于是出班奏道:臣有话要说。

耆英喝道:这是朝会,大臣在议事,你一个四品官哪有资格在此插言。

苏敏回道:刚才万岁还说今日朝会臣子畅所欲言,我是随瑜王爷办事的官员,为何不能说话。

道光皇帝说道:对,今日朝会就是群策群力,苏敏你讲。

皇上发话了,耆英只好讪讪的退回去。

苏敏谢恩后,说道:在太祖的时候,我大清是龙兴于关外,面对的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自己先进得多的明朝,而我清军却能以小兵临大国,以区区十四万兵,平定全国。

八旗兵不畏困苦,英勇好战,在战场上前赴后继,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但在康熙爷平定三藩之乱后,八旗兵尤其是八旗子弟凭借祖宗功绩,横行无忌,军纪败坏,生活腐化,吸食鸦片,敲诈勒索,无所不为。

一支神勇无敌的军队已成徒有其名、不能打仗只能扰民的老爷兵。

刚才黄爵滋说的很委婉都遭到了耆英的叱责,现在苏敏说得比黄爵滋难听十倍,朝中正直的大臣都不禁为苏敏捏把冷汗,偷眼看去,道光皇帝脸色严肃,还在认真的听,不知道心里是何种反映。

只听苏敏继续说道:臣每每深思,我英勇彪悍的八旗子弟如何变成了这个样子,直到这次微臣陪同四爷办差在阴山遇袭后,我终于想通了。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的确是至理名言。

我看我八旗兵之疲弱就是这样形成的。

一曰‘骄’。

八旗兵入关后,战功卓著,朝廷论功行赏,八旗亲贵都得到了官爵和俸禄,连普通满人一落草就有钱粮。

这本是朝廷对功臣的有待,但一些八旗子弟仗恃父兄的功劳,看不起劳作的汉人,一不务农,二不做工,骄奢跋扈。

二曰‘奢’。

八旗兵入关后攻城略地,许多人在聚敛了大量的财富。

一些新贵,喜欢彼此攀比,讲排场,一掷千金。

生于锦绣丛中的八旗子弟,耳濡目染,他们的攀比和挥霍,更是青出于蓝。

三曰‘淫’。

古人云:‘富贵不能淫。

’富贵能迷惑人,使人放纵,八旗子弟没有了生活之忧,整日里花鸟虫鱼,斗蛐蛐,泡茶馆、听大戏,玩物丧志。

四曰‘逸’。

习惯于过安逸生活,朝廷数次整顿旗务都成效不大,就是因为旗人都不愿意在过劳作谋生的生活了,失去了以前爬冰卧雪的精神了。

奕詝站在上首一直在观察道光的脸色,只见道光的脸色越来越铁青,奕詝数次给苏敏使眼色,让他不要再说下去了,可苏敏装作没看见,还是滔滔不绝的说。

突然,道光皇帝双手在御座的黄缎座垫上一拍,激动的起身在御座前来回走着,诸位大臣吓得呼啦一声全部跪了下去,苏敏也停住不讲了。

奕詝和杜受田等人都为苏敏担心不已,穆彰阿这方的人都暗自高兴,急于想知道皇帝如何处置他。

好,说的好,继续说下去。

道光皇帝对苏敏说道。

臣以为要恢复八旗和绿营当年的神勇,关键是要有一套好的治军方法,军队使用什么兵器,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将士们要有气势,有战而胜之的决心。

这营兵虽然只有五百人,但臣不以它无用,当初太祖皇帝起兵讨伐尼堪外兰时候只有‘兵百人,甲十三副’,一年之后就发展到五百余人,最后发展到了铁骑十四万。

这五百人就是我大清军队重振神威的种子。

苏敏话音刚落,奕忻向前膝行了两步,说道:儿臣认为苏敏说得道理,虽然言词激烈,但却是一片拳拳忠心,恳请皇阿玛批准。

潘世恩、赛尚阿二人也叩头奏道:苏敏所奏的确说出了积弊所在,臣等赞同。

皇帝的心意已经再明白不过了,这些朝臣齐声奏道:臣等也赞同。

道光皇帝说道:好,成立新军营的事情就这么定了,由奕詝负责筹建,户部拨银十万两,这个练兵大臣么……奕詝,你看由谁来当合适啊?奕詝忙回道:儿臣以为,这个练兵大臣应在皇亲贵胄中选择,此时加以历练,难保以后不会出个会带兵的将军,儿臣推举郑亲王载祤。

道光皇帝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好,你有这番心思,说明你用心了,那就载祤吧。

奕忻奏道:儿臣以为,新军营既然不同于其它八旗和绿营,又是兵部直辖,为显示朝廷对其重视,新军营的营官应定为正四品,为能胜任,儿臣建议应在京师武职中选拔。

奕詝对陈瑜全和胡剑坤的武艺非常自信,瞅准机会插话道:六弟所言极是,新军营的营官一定要选出类拔萃之人,儿臣以为可以比武的形式选拔营官。

好,就依你们的意见,由兵部拟个章程出来,报给朕看。

转过头,道光皇帝对苏敏说道:苏敏,朕以前看你仁善至孝,办事干练,没想到你对国事还如此用心,忠君爱国之情皎然域中,有古大臣之风,看来你还是才堪大用的,现在宗室子弟里面,不事空谈勇于认事的人是太少了。

道光皇帝话音刚落,耆英站出来奏道:启禀皇上,臣有一事禀明,有人状告苏敏,说他并非我满洲人,还请皇上明查。

此话一出,满殿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