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转折6

2025-03-31 04:11:27

看得也非常认真。

我看见,身体瘦弱的弟媳每天天不亮起床,晚上半夜才睡觉。

摘菜。

夹米。

喂猪。

白天下田劳动。

那真是两头不见天,忙得脚板不粘地。

我看见,体弱多病的老母亲,扎把子。

做饭。

扫地。

洗衣服。

忙得连伸腰的工夫都没有。

我看见,年过古稀的继父,放牛。

割芝麻。

病了,还要撑着下田干活。

我看见,弟弟牙痛不能吃饭,不能睡觉,还要头顶烈日,赤脚下田,在稻田里打农药。

我看见,和我儿子一般大的侄女儿,早上上山打柴禾。

帮忙大人晒豆禾。

手脚慢了点,还要挨骂。

我看见全家人从老到小,从早到晚都是那么忙。

我就像看了一场立体恐怖电影,我心惊肉跳,我惊恐万状。

我觉得农村生活就像一个大漩涡,我怕被漩进去,不可自拔。

我庆幸我们全家的户口没有办回来。

还有回新疆的余地。

我想,在边界农场,我们两口子就是当民工,自种自吃,也比在家乡轻松得多。

于是我准备带领妻子儿女返回新疆中苏边界。

老母亲听说我们还要回新疆,老泪纵横的说:哥儿。

现在家乡好啊!田地分到户,只要人勤快,五谷杂粮都有,用钱也不是那么紧张。

你又是退了职的人,这么遥远的跑回去,那里不要你怎么办?你们四口人,两亩多田,农忙叫几个人帮忙,家乡都是这么互帮助的。

平时只要管管就行了。

你怕什么呀。

继父前妻的女儿我的姐妹也来相劝:哥儿兄弟,现在农民比什么时候都好啊!仓里有余粮,银行有存款,不愁吃,不愁穿。

生产队里有电视,家大事,世界大事,都知道。

如今我们农民比城里每月拿几十块钱工资,吃商品粮的老大哥都强。

任凭亲人们把家乡小山村夸耀得伊甸园都好,但是我所看见的一切,就像钉子一样深深扎进我心上,以经使我胆战心惊。

我决心立即返回新疆。

返回中苏边界。

就在我决定明天动身,启程返回新疆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对于我来说是天大的事情。

这天夜里,我老婆突发急病。

我急忙挂包里拿出从新疆带回来的体温表,给老婆一量体温,呀!39度5!在新疆兵团,尽管是边界农场,大家都很重视大人小孩的体温高低。

上世纪70年代的兵团人,由于上海等都市的知识青年的溶入,加上兵团的第二代的成长,兵团人整体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生活文明程度较我们家乡山村农民至少进步50年。

兵团人将人的正常体温定在36度左右。

当体温热到38度以上,就认为是发烧,就要求医问药。

像我老婆这样体温高到39,5度,就认定是高烧,一定要请医生看病了。

躺在床上的老婆,一声赶一声的喊:我肚子痛呀!右下腹痛!我要到医院开刀。

老婆痛苦呻吟声像一把把尖刀扎在我的心上。

老婆连坐都坐不起来。

乡村医生来了。

又是摸脉,又是听诊,忙活半天,说可能是急性阑尾炎。

先来保守治疗。

中药西药一齐下。

年轻的乡村医生很乐观的告诉我,他美其名曰:飞机大炮一齐轰炸。

飞机大炮轰炸了四天四夜,病魔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严重。

高烧持续不退。

我看到床上痛苦呻吟的老婆,心痛得泪水禁不住淌出了眼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