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邵信两口子的叙述,曾志林感觉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
他不明白,这个邵信怎么会那么容易就相信了他那一番明显是在骗人的鬼话。
他却忘了,这是在西元十世纪,迷信在这个时代属于正常而普遍的现象。
另外,令他感到迷惑不解的就是,这个吴仁如此费尽心机的阻挠搬迁工作是为了什么。
他在自己的脑海中反复回忆,也没能找出任何与吴仁相关的信息。
他沉思了一会儿,问道:邵信,某问你,这个吴仁是什么来历?村里还有谁听信了他的谣言,决定不搬家?另外,这个吴仁现在在什么地方?邵信答道:回大王,小人也不知道吴仁都说动哪些人拒绝搬家。
当初他只是和小人说已经有不少村民愿意跟他一起干,却没告诉小人都有谁。
另外,这家伙只是在搬家刚开始时到过小人家里一次,要小人一定要咬紧牙关,说什么也不搬。
并说,只要小人能坚持半个月,就一定能挣到一大笔钱。
后来,随着搬走的村民越来越多,小人心中也有些不安,就想去找他商量。
结果发现,他和肖寡妇两个人都已经不见了踪影。
至于,这家伙是什么来历,小人也不太清楚。
只知道,他是肖寡妇的相好。
据村里人说,他是在去年冬天的时候,被肖寡妇从村外带回来的。
来的时候好像还受了挺重的伤,在肖寡妇家里将养了好几个月才恢复过来。
别人问他,他只说是肖寡妇的旧相好,听说肖寡妇一个人居住在此地,便过来找她。
结果,却碰上了强盗打劫,不但被抢了东西,还差点儿丢了性命。
如果不是他命大被路过的肖寡妇看到,只怕就会被冻死在野地里了。
听了邵信的描述,曾志林依然想不出来这个吴仁和穿越众们有什么联系。
他索性不再去想,打算把相关情况向委员会进行汇报,由他们去伤脑筋。
于是,他不再琢磨这个吴仁,而是对邵信说道:邵信,你听清楚。
首先,飞龙寨自从改名之后,便不再是占山为王的强盗,而是保护山上山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的仁义之师。
其次,我们之所以要占用凉水泉村这块地,是因为要在这里建一座大庄院,好让山上的兄弟们能过得更舒服一些。
第三,吴仁所说的那些有关龙王宝物的话都是瞎编的,好让你死心塌地的给他当枪使。
至于他这么做的原因,恐怕是他与飞龙寨之前有过什么梁子,所以才借着这次搬迁,趁机捣乱,为某等众兄弟添麻烦。
念在你这次是听信了他人的谣言,属于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做了错事,并非存心要与飞龙寨为敌。
而且,你又是家里的生活支柱,家里的老婆和孩子还需要你养活。
所以,某这次就放你一马,不再追究你不守诺言、破坏搬迁工作的罪过。
希望你能接受教训,今后凡事都多长几个心眼,别再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不然的话,我能饶你一次,可饶不了你第二次。
另外,今后要是发现了那个吴仁的任何消息,一定要立即报告给某等知道,你记住了吗?听到面前的这位山大王不再追究自己的责任,邵信和他的老婆再次连连叩头,千恩万谢。
并表示,自己立即收拾行李,马上就搬到山下去。
曾志林没时间和这夫妻二人客套,他挥挥手让他们都起来,然后就大踏步走出了小院,准备和去另一家钉子户解决问题的刘万宝碰个头,询问一下那户人的情况是不是和邵信一样。
还没等曾志林走出小院多远,就见刘万宝已经带着几个喽兵过来找他了。
曾志林迎上前去,问道:刘当家的,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刘万宝把手一摆,说道:那户的刘氏兄弟俩就是一对泼皮无赖,当初咱们来进行调查的时候,他们俩就怨言不断,对咱们给予的补偿表示不满意,总说给的那几贯钱是在打发要饭的。
只是,在咱们的势力面前不敢有什么过分的举动。
而且,虽然一直没有真正同意过搬迁,但经过咱们几次上门协商,态度已经有所松动。
可没想到的是,这会儿村里的村民都在积极的配合搬迁,他们两个人的态度却又出现的反复,开始公开拒绝搬迁。
某刚才去了他们家,和他们又进行了协商。
起初,这二人表现的非常坚决,坚持不给每人二百贯搬迁费就决不离开村子。
后来,在某的‘耐心说服’下,终于说出了真相。
原来,这两泼皮是受了一个叫吴仁的小子的鼓动,以为咱们是为了挖掘藏在村子里的宝物才让村民搬迁,所以就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
这会儿,眼见着全村人基本都搬光了,那个鼓动他们的吴仁和他的相好肖寡妇也没了踪影,才意识到自己是被人耍了。
现在哥儿俩也不嚷嚷多要钱了,正收拾东西,准备立即就搬。
刘万宝的介绍算是验证了邵信的说法,曾志林也将自己这边的情况向刘万宝做了简要说明。
并表示,按照邵信和刘氏兄弟的说法,这个吴仁应该游说过村里的不少人。
虽然,最终只有邵信和刘氏兄弟采取了抗拒行动,但并不意味着其他村民就不相信吴仁的说辞。
只不过,绝大多数村民不敢明着得罪咱们。
所以,咱们还需要给那些已经搬走的村民辟谣,让他们明白咱们占用村子的真正原因。
此外,曾志林还建议,飞龙寨派几个人,专门向原来的村民进行调查,争取搞清楚那个吴仁的真实身份和破坏搬迁的真实意图。
同时,还要将此事报告给几位首席头领,让他们通过官府调查一下吴仁,并提高警惕,以防他再有其他不轨企图。
刘万宝对自己在山寨中的地位有清楚的认识,所以对曾志林的建议没有任何意见,表示一切皆由曾志林做主。
随后,曾志林和刘万宝将搬迁工作交由一个喽兵小队长负责,自己则立即返回了飞龙寨。
他们将拔除钉子户的进展向留守组其他人做了通报,并立即派遣刘小六、李福率领几名喽兵到村民的临时居住地进行辟谣,并展开对吴仁的调查。
紧接着,留守组又通过电台将此次搬迁工作的情况向委员会做了汇报,并特别强调了那个吴仁的所作所为。
委员会收到留守组的报告后,首先对他们在搬迁行动中的表现给予了表扬,并对他们立即派人着手辟谣并调查吴仁的决定给予了肯定。
同时,为了增加调查的专业性,委员会决定派梁子岳前往村民临时居住点,参与那里的调查工作。
对此,留守组自然是热烈欢迎,曾志林更是举双手赞成。
用他的话说就是,一个梁子岳这样的专业人士抵得上一百个喽兵。
对吴仁的调查持续了两天,结果令梁子岳比较失望。
他发现,大多数村民对这个吴仁的认识都只停留在他是肖寡妇相好的程度。
这家伙来自哪里,以前是做什么的,等等问题都没有人能够准确的回答。
与他接触最多的刘氏兄弟也不比其他村民知道的多多少,他们只记得听吴仁说过,他在来凉水泉村之前,曾经在良乡县做过小买卖,后来因为得罪了地头蛇,不得已离开了县城,来村里找自己的老相好肖寡妇。
另外,他们提供的,唯一算是有点价值的线索就是,这个吴仁看着有点面熟,以前肯定在什么地方见过,只是实在想不起来是在什么地方见的了。
虽然没有得到足够的线索,但梁子岳此行还是有一个巨大收获的,他通过村民们的描述,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画出了一副吴仁的模拟像。
这副模拟像画得很逼真,看过的村民都说与那个吴仁几乎分毫不差。
当然,村民的说法难免有夸赞的成份,不过,凭着这副模拟像认出吴仁来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于是,梁子岳在向李俊武、徐绍安简要汇报了调查结果,又将画像在静园内传阅了一圈,确定没人认识他后,便马不停蹄的返回了清园,去向王崤峻和张维信报告。
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线索,但王、张二人对梁子岳的调查工作还是给予的肯定。
随后,梁子岳将吴仁的模拟像拿了出来,交给王、张二人,建议他们通过胡知县,以缉盗的名义发布榜文,在良乡县搜捕这个吴仁。
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能让胡知县行文留守府,在整个幽都南京府管辖的范围内通缉他。
这样一来,即使不能抓到他,至少也可以把他远远的驱开,使其无法再对团队造成危险。
王、张二人对梁子岳的建议深以为然,在与李俊武和徐绍安沟通之后,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去拜会胡知县,将此建议付诸实施。
在去见胡知县之前,王崤峻一方面让梁子岳再多画几张,以方便衙门四处张贴。
另一方面,他又让王峰按照梁子岳在静园做的那样,拿着画像挨个去询问清园中的所有人,看看自己人当中有没有认识这个吴仁的,希望能为确认其身份提供一些线索。
王峰拿着模拟像在清园各处乱窜,见人就问认不认识画像中的人。
结果,所有穿越者都表示没有见过,府中的警卫、家丁、仆人、婢女等等,也都表示不认识。
就在王峰以为毫无希望,准备放弃时,碰到了刚从外边回来的杨永忠父子和清尘。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王峰将他们叫住,把手中的模拟像递过去,问道:三位先别着急回房间,先看看你们认不认识这画像里的人。
杨永忠接过模拟像,仔细辨认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没见过。
这人是谁,小峰你为什么找他?王峰接过模拟像,又递给了清尘,正想将吴仁的事情向杨永忠解释一下,就听接过画像的清尘咦!了一声,说道:师叔,这人是谁呀,我怎么看着那么眼熟呢?这句话一下子让王峰精神了起来,他把有关吴仁的事情简要说明了一下,然后问道:你认识他吗?清尘一边端详着模拟像,一边有些疑惑的说道:从这画像上来看,应该是我认识的那个人。
但一来名字不对,二来他应该已经死了呀,怎么可能又跑到凉水泉村去搅事呢?清尘这两句话把王峰给说糊涂了,他不解的问道:你认识的那个人叫什么名字?他什么时候死的?你确定他和这画像上的是同一个人吗?清尘被王峰这么一问,也有些拿不准了,毕竟这是模拟像不是照片,不可能与真人分毫不差。
不过,又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清尘还是觉得自己的判断应该没错,他向王峰说道:师叔别急,听小侄仔细说来。
那还是在去年腊月咱们执行‘万钧行动’的时候,当时被刘当家的砍了脑袋的丁与昌的一个徒弟苟思远趁乱逃走,企图去‘五虎寨’报信。
小侄奉命前去拦截,在离凉水泉村不远的地方将他击毙。
那个苟思远就与这画像画的吴仁长得几乎一个模样。
只是,小侄当初已经将他击杀了,难道这是他的孪生兄弟?苟思远?王峰对这个名字很陌生,当初他并没有直接参与万钧行动,所以对丁与昌的这个徒弟没有任何印象。
不止是他,整个清园中,实际上只有清尘一个人见过苟思远,其他直接参与接管五虎寨的几名穿越众都没和苟思远打过交道、碰过面。
不但是他们,就连飞龙寨里的大多数喽兵也对这个苟思远没什么印象――认识他的大部分都在万钧行动中被干掉了――所以尽管有喽兵参与了村民调查,却没人能认出模拟像与苟思远很相像。
其实,如果不是梁子岳这模拟像画得太像了,只怕清尘都不敢往苟思远身上想。
不过,现在既然清尘提出了这个可能性,那王峰就必须要重视。
他与杨氏父子道了别,拉着清尘来找王崤峻和张维信,让这二位来处理这件有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在小会议室中,清尘将自己的判断向王、张二人做了汇报,并强调那个苟思远只是和这画像上的人长得很像,到底是不是苟思远,他也不敢打包票,毕竟这世上长得像的人不少。
听完了清尘的汇报,王崤峻略一思索,问道:清尘,你确定你真的把那个苟思远杀了吗?清尘答道:这点小侄可以确认。
当时,小侄刺了他一剑,又踢了他一脚,眼看着他飞出老远,趴在雪地上不动了的。
你在那个苟思远倒地后,有没有亲自到尸体边确认他已经死了?张维信问道。
这个……清尘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个倒是没有。
小侄在踢倒苟思远后,又与其他喽兵打斗了起来,没有来得及去检查苟思远的尸体。
后来大队人马赶到,小侄便跟着大队上了山,也没时间再去验看尸体。
张维信点点头,说道:恐怕问题就出在这儿了。
王崤峻也和张维信有相同的想法,他说道:没错,真有可能是那个姓苟的家伙命大,被清尘刺了一剑、踢了一脚也没死。
后来,恰巧被那个肖寡妇看到给救回家去了。
而且,这也正好可以解释通他为什么要和咱们作对。
杀师仇人嘛,算得上不共戴天了。
清尘闻言也觉得有理,恨恨的一拍大腿,说道:哎,多怪小侄当时只顾着跟大队上山,没仔细查看这家伙到底死没死透。
也是小侄太相信自己的武功,太过托大了,自以为那一剑一脚之下,对手绝无生还之理,结果却遗祸至今。
见清尘不停的自责,王崤峻摆了摆手,说道:清尘你也不必太过自责,当时毕竟情况复杂,你没有仔细查看也在情理之中。
况且,这个吴仁,唔,还是叫他苟思远吧,这个苟思远虽然居心不良,但终究并未给咱们造成什么实质损失。
待明日,我们通过胡知县,将他定为江洋大盗,在全良乡乃至全幽州府范围内通缉他,让他尝尝当过街老鼠的滋味,也算报了他扰乱搬迁的仇了。
没错张维信说道,谅他即便不被抓住,也会躲得远远的,不会再对咱们有任何威胁了。
两位师叔的宽慰,令清尘心中的愧疚之情稍减,他点点头,说道:多谢两位师叔的好意,只是,虽然两位师叔不怪罪小侄,但小侄却不能就这么放过此事。
今后,小侄在出去办事时,一定会四处留意,只要见到这个苟思远,绝对不会再让他逃出小侄的手心。
清尘的态度很是坚决,王崤峻和张维信也不好过多的劝阻他,毕竟作为一名自认为武艺高强的侠道,让敌手利用装死而逃脱总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他要洗雪耻辱也无可厚非。
只是,事情的发展却令清尘非常失望,无论他怎么打探,都再没有发现对方的行踪,这个苟思远就好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