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宋英烈全集 > 第五十六章 王崤峻再进幽州城(一)

第五十六章 王崤峻再进幽州城(一)

2025-03-31 04:13:02

在朱晓媛和刘婕的全力推动下,姝裳坊的筹备工作进行的相当有效率。

不过半个多月时间,在阴历七月中旬的时候就已经开门营业了。

姝裳坊虽然是一家新店面,但中西合璧的新颖款式,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独特构思,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设计理念,使其出售的各类服装、服饰迅速成为良乡城内,乃至整个南京幽都府所有达官显贵、豪商巨贾家里那些姑娘小姐、贵妇美眷心目中时尚潮流的发源地。

而且,随着南来北往的各路商贾有意或者无意的传播,姝裳坊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其产品也被贩卖到了各个地方。

由于是走高端路线,所以姝裳坊的各种服装和服饰多数都采取定制生产模式,每种产品的产量都很小,真正被其他商贾贩卖到幽州以外的数量就更加稀少了。

以至于到了后来,在后周或者南唐的一些大城大埠中,经过几次倒手的姝裳坊产品的价格几乎堪比黄金。

有一些成衣铺或者绸布庄,看到其中的巨大利润,便请当地的裁缝照样制作,打算以假乱真的大赚一笔。

结果,这些造假者却遭到了沉重打击。

打击他们的不是穿越团队,而是当地的豪商巨贾。

这些大商贾先派自己的亲信去那些造假的商铺,以姝裳坊正品的名义购买服装,然后再以出售假货的罪名将这些商铺告到已经事先打点过的官府。

收了好处的官府自然不会对这些商铺手软,罚他个倾家荡产都是轻的。

不少商铺老板都被捉拿下狱,为了少受些罪又不得不接受被官府狠狠敲一笔竹杠的下场。

经过一番整治,市场秩序焕然一新,几乎已难觅假货踪迹。

当然,这些大商贾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其充满正义感,对假冒伪劣商品深恶痛绝。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大商贾都是姝裳坊正品的销售者,那些生产假货的商家直接侵害了他们的利益,所以才会遭到他们如此猛烈的打击。

不管大商贾们打击假冒产品的动机是什么,但其结果却是对姝裳坊非常有利的。

在有钱大家赚的思想引领下,姝裳坊与各地商贾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若干年后,所有大城大埠几乎都在其分店的存在。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姝裳坊的开业令人高兴,但同时也使得委员会必须尽快为未来的玻璃店再选出一处好店面。

原因很简单,就在姝裳坊开业三天后,静园的刘文东就传来消息,他所带领的科研小组在玻璃的研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估计在月底之前,就能制造出第一批成品。

虽然此时的玻璃产品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颜色不够纯正、废品率相对较高、器型相对简单等等。

但通过与方记珠宝坊的方应瑜方老板沟通,委员会认识到即便是这种瑕疵较大的玻璃产品,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也已经算得上是佳品了。

这些在刘文东眼中的残次品虽然不可能卖到当初他们拍卖的那几件玻璃制品的价钱,但一只非纯色的小玻璃杯卖到百八十贯还是没问题的,而其成本却低得微不足道――扣除研发成本,一只这样的玻璃杯生产成本不过三十多文。

如此的暴利,令曾经生活在商品社会的穿越众们个个两眼放光。

这要是搁在穿越前,也只有毒品买卖的利润能与其相提并论了。

所以,在接到刘文东的报告后,委员会当即决定派范吾成火速在良乡城最繁华的地段购买一处店面,务必在月底之前整治一新,将其打造成这个时代第一家专营玻璃产品的专卖店。

连店面的名字张维信都给起好了,就叫晶宝轩。

这名字虽然普通,却与产品的本质及其市场价值相吻合。

范吾成接到委员会的指示后,立即就和宋飞扬一起到良乡城最繁华的南北大街,从北到南走了一遍,挨个儿考察了临街的所有店铺。

经过一番比较,二人挑中了三间门脸宽阔、面积适中的店铺作为预选方案。

紧接着,二人就挨个儿进到这三间店铺中,利用与店内伙计、掌柜的交谈,对店铺内部的人员情况、经营情况、东家后台情况,等等相关信息都进行了了解。

随后,二人便带着了解到的信息返回了清园,向王崤峻和张维信汇报,并详细的向王、张二人分析了这三间店铺各自的优势和短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判断――他们认为这三间店铺中的一间茶叶店的条件最好,可以当作首选目标。

王、张二人听完他们的情况介绍后,一方面与静园的李俊武和徐绍安联系,通报了相关情况。

另一方面又把商贸组的赵大伟、谢天等人找来,一同参与新店址的讨论。

经过众人一番权衡,最后委员会接受了范吾成他们的建议,选择那间茶叶店为目标,由范吾成和宋飞扬负责去和茶叶店老板谈判,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店面收购,为晶宝轩的成立创造条件。

范吾成和宋飞扬领命,准备马上就去找茶叶店老板谈判。

在离开小会议室之前,范吾成向王崤峻和张维信说道:五哥,七哥,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想和你们说一下。

老十四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兄弟之间不必这么客套。

王崤峻回答道。

范吾成略一思索,说道:是这样,我觉得良乡城虽然是幽州前往南朝的咽喉要道,来往客商也很多,但是毕竟格局太小,大家的购买力还是比较有限的。

所以,我想向委员会建议,咱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向幽州城发展。

特别是像玻璃制品这种‘高档货’,其在幽州城的市场应该比良乡要大得多。

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销往后周或者南唐就更好了。

无论是开封府还是江宁府,其销售量绝对要比北边强得多。

王崤峻和张维信对范吾成的建议很感兴趣,而且,这也是当初确定的团队发展方向。

所以王、张二人对范吾成的建议都给予了肯定,并表示会和李俊武、徐绍安商量此事,尽快将这个建议付诸实施。

见自己的建议得到了王、张二人的支持,范吾成心里也就踏实了,带着宋飞扬出了小会议室,直奔那间被选上的茶叶铺而去。

范吾成和宋飞扬离开后,王崤峻和张维信立即通过电台将范吾成的建议向静园做了通报,并与李俊武和徐绍安进行了讨论。

委员会的四位委员对范吾成的建议本身没有什么分歧,毕竟这是一早就定好的大政方针,但对派谁进幽州城去打前站的问题上意见却并不统一。

特别是当王崤峻提出要自己亲自进幽州城开拓的时候,其他三位委员都表示了反对意见。

尤其是张维信,更是以安全为由,坚决不同意。

徐绍安作为保卫组的负责人,也表明了自己对王崤峻进幽州城的担心。

徐绍安说道:这事,我和七哥的意见一致,派谁去也不能派五哥你去。

幽州城不比良乡,咱们在那里的关系网远没有良乡这边牢固,危险因素却要比良乡这边高得多。

五哥你应该还记得,上次你陪小五嫂去幽州城拜见岳父、岳母,保卫组派了多少人跟着你。

就是这样,在你顺利离开幽州城之前,我和大哥、七哥他们的心还都一直在提着。

所以,这次你无论如何不能去了。

就算是从不给团队添麻烦这个角度看,你也不应该再去。

徐绍安的话得到了张维信的共鸣,他立即抓住徐绍安的最后一句话,以不给团队添麻烦为理由,力劝王崤峻不要再进幽州城。

对徐、张二人的阻拦理由,王崤峻却不以为然,他说道:我说,二位老弟,你说你们这找的是什么理由呀。

还‘不给团队添麻烦’,我进趟幽州城怎么就成了给团队添麻烦了呢?我这次去并不是为了私事,而是为了团队今后的发展去开拓新空间。

不错,上次我进幽州城动静是有点大了,带得人是有点多了。

但是,那不是因为当时对我岳父、岳母的态度没把握嘛,是为了以防万一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可这次不一样,这次我是去做买卖,是一次普通的商务活动,根本不会有什么危险性。

而且,这次我那岳父、岳母不但不会对我有什么威胁,正相反,他们还会给我提供不少的帮助,至少我住在他家里会绝对安全。

所以,这次进幽州城安全系数是很高的,根本也不用像上次那样带那么多人。

要是依着我,只带老十四、王峰以及‘清园警卫班’的三四个人就行了,最多再加上个清尘,绝对够用了。

张维信听完一摆手,说道:那可不行,带这么几个人怎么够。

不错,你岳父这次肯定会给予你大力帮助,并且会为你提供一定的庇护。

但是,你想过没有,你去幽州并不是去旅游的,你是去做生意的,你不可能一直待在岳父家里不出去。

一旦你出了韩府,那情况可就千变万化了。

要知道,幽州城可是整个南京道的中心城市,那里比你岳父官职高、势力大的人有的是。

如果你在进行商务活动的时候不小心得罪了位高权重的人,或者是和某些靠山够硬的人起了冲突,凭你岳父只怕是救不了你的。

到那时,咱们只能靠自己。

可如果你只带这么少的人,又有什么能力自保呢。

没错,没错电台那边的徐绍安跟着说道,五哥你要是非得去,那也不是不行。

不过,你至少要带上保卫组和亲兵小队的一半人,另外再让飞龙先锋营派一个中队随行左右,我才能放心。

徐绍安的话把王崤峻气得是哭笑不得,他没好气的说道:老八你这出的是什么馊主意,你刚才还说我上次进幽州城带的人多,是给团队添麻烦。

结果,你这次反而又变本加厉,让我不但要带一半的保卫组,一半的亲兵小队,还要带上飞龙先锋营一个中队,那我这队伍得有多少人呀?这么大的一个队伍去了,那幽州城的守卫能让我进去吗?徐绍安显然对带这么多人进幽州的结果很清楚,他立即接过王崤峻的话,说道:那五哥您肯定是进不去城门了。

而且,我估计您不但进不去,恐怕不等您到城门口,守城的军卒就得把城门关上,弯弓搭箭的准备御敌了。

所以呀,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您还是不去幽州城的好。

见徐绍安明显是在耍赖,王崤峻是无可奈何。

不过,他并不会就此放弃,而是不再理徐绍安,继续说道;是,老七的担心是有一定的道理。

幽州城不比良乡这个小地方,那里达官显贵多的是,我岳父这座靠山可能还显得不够大。

但是,大家难道都忘了,在幽州城里咱们还有另一路关系可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