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宋英烈全集 > 第九章 不平静的新年(六)

第九章 不平静的新年(六)

2025-03-31 04:13:03

下午两点半,张维信、梁子岳、郑知微、杨新、钱远山和曾志林率领飞龙先锋营一中队,离开静园,在顾安家和两名亲信的指引下,进入了静园西边的山区。

虽然一中队赶了一上午的路,到静园才休息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又出发了,但整个中队近一百五十人(包括后勤小队抽调的一个班),上至中队长唐潮、副中队长刘小六、王保山,下到每一名士兵,所有人都保持着高昂的士气,行军的队列整齐、安静,显得非常的威武。

不说别的,光是这气势,就已经把带路的顾安家和他的两名亲信给震住了。

此时,三人心里都转着一个相同的念头――老天保佑,我们这次夜袭静园没有成功。

不然的话,只怕那些参与夜袭的人,以及山里的那千把人,根本不够人家这支队伍收拾的。

你看看人家这气势,看看人家这穿戴,再看看人家这兵器,恐怕就是汉国最精锐的部队也不过如此了。

当然,这支队伍也有让顾安家看不懂的地方,就是他们几乎每个人肩膀上都扛着一根铁管子,说棍不是棍、说矛不像矛的,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难不成是宿营的时候搭帐篷用的?顾安家对一中队士兵们肩膀上扛着的燧发枪很好奇,只是碍于自己的身份不便向张维信打听。

如果他知道就是这东西和比这东西更厉害的东西,在昨晚要了他那几十个弟兄的命,恐怕他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盯着这东西看上没完了。

由于北汉来的流民藏在西山里,所以这一路上大部分都是山路,再加上地上还有积雪,所以队伍行进的速度并不是很快。

不过,走得慢也有走得慢的好处,趁这个机会,张维信向顾安家打听起山里流民的详细情况,以便找到他们后能够尽快的控制住局面,毕竟顾安家虽然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能说服这些流民,但事情是否会像他说的那么容易,谁也不知道。

对于张维信的询问,顾安家自然不敢有丝毫的隐瞒。

他说道:虽然小人和小人的兄弟们是这一千多流民中影响力最大,拥护的人最多的一股势力,但实际上,这些流民是分成了三部分。

除了小人所在的这最大的一股外,还有两支相对独立的小股力量。

其中一股是以几名平时游手好闲的好事之徒为首,聚集了一些好勇斗狠的年轻人组成的。

当初与我大哥起争执,最终烧了粮食的就是这股力量的人。

由于烧粮的人放完火就跑了,大家没能抓住,所以所有的怨气就都被撒在了这股力量剩下的成员身上。

最终,除了几个平时干坏事比较少的得以留下外,其余的都被空手赶出了流民的聚居地。

在这种天气里,这些人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了。

另一股力量是以一名退役的老兵常生俊为首,聚集了一批猎户和当过兵的人组成的。

这股力量虽然人数不多,不过几十人,但成员个个都有些身手。

其中的猎户们又经常能打到一些野味分给大家,所以有不少流民对他们都很敬重。

特别是他们的头儿,虽然是个跛子,但据说以前当兵的时候也是很厉害的角色。

如果不是因为在作战中腿上受了伤,变成了跛子,不得不离开军伍,估计这会儿已经是个管几百人的营指挥了。

这个常生俊虽然腿脚有些瘸,但很会打仗。

小人等从汉国逃到这里,一路上也遇到过小股的强盗、山贼什么的,都是被他带着一些青壮、猎户们给打跑的。

所以,此人在流民中的声望仅次于小人的大哥。

而且,这次夜袭静园,这个常生俊是第一个出来反对的。

他曾明确的向小人的大哥提出,照探子打探回来的消息,我们这次夜袭实在太冒险,很可能会有去无回。

可惜的是,大家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吃顿饱饭,除了他那几十个亲信手下外,其他人都不肯听他的。

听了顾安家的介绍,张维信深思了一会儿,说道:如此说来,这个常生俊还真有些眼光。

如果他真像你所说,在流民中有这样的影响力,那他会不会反对流民出山呀?如果他反对的话,那咱们岂不是要多费不少力气?顾安家见张维信有些顾虑,忙解释道:七爷不必担心,这个常生俊虽然在流民里有些威望,但与小人和小人的大哥比起来还是差着一截。

况且,咱们这次是去给这些流民一条活路的,他常生俊就是再有威望,也抵不上一顿饱饭的作用大。

不然的话,当初他那么坚决的反对夜袭‘静园’,流民们怎么都不听他的,反而跟着我大哥下了山。

张维信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不过,凡事还是要多做准备。

这样,万一有什么变故,咱们才不至于措手不及。

说着,张维信将钱远山、曾志林和杨新叫到了身边,在他三人的耳边低声吩咐了一番。

钱、曾、杨三人一边听,一边不住的点头,最后异口同声的说道:七哥放心,我们兄弟俩这就去安排。

吩咐完了钱、曾、杨三人,张维信又继续向顾安家打听流民的其他情况。

从流民的具体数量、男女比例,到年龄分布、家庭情况等等,问得非常仔细。

顾安家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回答得也非常详细。

两个人就这么一问一答的,聊了好久,直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才结束。

因为是冬天,所以天黑得比较早。

才六点多钟,就已经看不清脚下的道路了。

钱远山和曾志林考虑到兵士们从早上出发,到现在走了快八个小时,已经有些疲惫了,肚子恐怕也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所以就找到张维信,建议队伍暂时休息一会儿。

同时,就地生火做饭,也好填饱肚子。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一会儿找到那些流民后,他们就一定能乖乖的跟自己下山。

所以,现在恢复一下体力也是有必要的。

对这个建议,张维信自然不会反对。

他让钱远山等人去安排,自己则叫过两名贴身亲兵护卫,让他们去拾些枯枝来生火,先暖和暖和再说。

随着钱远山和曾志林的号令,一中队的兵士们迅速按照各自的分工行动起来。

时间不长,便点起了一堆堆的篝火,众兵士以班为单位,围在簧火旁边,一边将随身携带的干粮和肉干放在火堆旁边加温,一边小声聊着天。

后勤小队的人则支起了行军锅,将雪放到里面烧了起来,准备让大家喝点热水驱驱寒气。

这时,张维信也拉着顾安家坐在了亲兵点起的火堆旁,一边将自己带的干粮和肉干与他分吃,一边问道:顾兄弟,这里离流民的藏身地还有多远?顾安家一边谢过张维信给他的吃食,一边回答道:回七爷,这条路就是昨天小人下山时走的路,这里距离流民藏身的地方也就还有两、三里的山路。

小人估摸着,再有半个时辰左右,咱们就能到了。

听说这里距离流民藏身地只有两、三里远,张维信心中一动,连忙将钱远山、曾志林叫过来,吩咐他们立即在队伍休息地四周安排岗哨,以防被可能出来找食物的流民看到,从而引起流民不必要的恐慌。

钱、曾二人答应着去了。

很快便有一个班左右的兵士离开了大队,分散到四周去执行警戒任务。

大概过了有一个多小时,见大家都吃饱喝足,也休息的差不多了,张维信便命令全队开拔,继续上路。

约莫又走了近两个小时,走在队伍最前面的顾安家突然停下了脚步,然后向前方一指,说道:七爷,您看,前面那几处火光就是流民的藏身之地了。

张维信顺着顾安家的手指方向看去,果然发现前面不太远的地方,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火光,在漆黑的冬夜里显得非常的醒目。

借着火光以及微弱的月光,张维信隐约可以看出火光所在的位置是一处山谷,自己站的地方正对着山谷的入口。

因为顾安家说过,山谷里的流民在聚居地外围设有一些机关,用来防备野兽。

所以,张维信马上命令队伍停止前进,原地戒备。

然后,便让顾安家和他的两个亲信先行入谷,去和山谷里的流民打个招呼,并与留在那里的亲信进行沟通,向他们说明情况。

待他们同意跟着顾安家归顺团队后,张维信等人再带大队入谷,继续后面的说服工作。

在他们离开前,张维信还特意交待顾安家,回来的时候如果听到有人问口令,就回答明月几时有。

顾安家点头称是,并表示自己会在进谷的路上留下标记,如果真有什么不测的话,也好方便大队随后跟进。

说完,便招呼着自己的两个亲信离开大队,向山谷走去。

眼看着顾安家和亲信消失在夜色中,张维信转过身,小声命令钱远山和曾志林立即将一中队按战斗队形布置好,以防有变。

钱、曾二人不敢怠慢,迅速将队伍调度好。

一百多名兵士以张维信等人为中心,布成了一个环形防御圈,并为燧发枪装填好了火药和铅弹,将乌黑的枪管全部指向外面,随时准备反击可能出现的敌人。

在冬夜的寒风中等待,是一件很考验人的事。

按照现代钟点算,顾安家去了也就有三、四十分钟的样子,可对于张维信等人来说,却似乎比他们从静园走到这里花的时间还长。

当山谷的方向传来脚步声时,位于相应位置的一名兵士一边将燧发枪的击锤压下,手指放在扳机上,一边沉声问道:口令?听到这声询问,脚步声停了下来,随后便听对方小心的说道:明月几时有。

七爷,小人是顾安家。

张维信一听确实是顾安家的声音,便命令兵士让出一个缺口,让顾安家进到环形防御圈的中心。

待顾安家来到身边,张维信问道:如何?顾安家略有些兴奋的说道:七爷放心,一切顺利。

小人已经说服了小人的大哥留在营地的亲信,并且也和流民中的一些主事之人都交了底,他们都愿意出山,为众位爷效力。

那个常生俊虽然还有些犹豫,但并不像上次阻止小人大哥下山打劫时那么坚决。

他只是希望能和七爷当面谈一谈,再做最后定夺。

依小人看,他主要是对众位爷处置那些被打死的流民的家眷的方式有些异议。

只要七爷把这样做的原因以及出山的好处跟他说明白,他不会不同意的。

张维信听完点点头,赞许道:好,张某果然没看错顾兄弟你的才能。

如果这次能把这些流民都带出去,顾兄弟就是首功,张某一定会在几位哥哥面前为你美言,你就等着领赏吧。

受了张维信的夸奖,又听说回去后有赏,顾安家此时是心花怒放,满脸的谄笑,腰板立时就弯下去了一大截――可惜黑夜里张维信根本看不清,他这些动作都白做了――连声谦逊道:小人不过是托七爷的福,侥幸办成了此事。

没有七爷,小人怎么可能立下此功。

七爷的大恩大德,小人永世不忘。

张维信被他这几句恭维话说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连忙止住他,说道:感谢的话,咱们以后再说。

现在先把正事办了要紧,你头前带路,我们进谷。

是,是,是顾安家连忙点头称是,伸手相请道,七爷请随小人来。

说着,顾安家当前带路,张维信等人跟在后面,走向山谷。

不过,出于谨慎,钱远山和曾志林并未让兵士们放松警惕,一中队在进山谷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戒备。

进了谷口,借着月光和火光,张维信发现山谷的面积不是太大,里面一堆堆的簧火星罗其布,几乎将整个山谷都填满了。

在众多的簧火堆中,一堆位于山谷中心地带的簧火显得最为明亮。

顾安家用手一指这最大的一堆簧火旁边,一间似乎是用木头搭起的大房子,向张维信说道;七爷,那间木屋就是小人和众兄弟平时议事的地方,流民现在的各位主事人都在那里等着七爷呢。

张维信点点头,向钱远山和曾志林使了个眼色后,便跟着顾安家向小木屋走去。

梁子岳、曾志林、杨新、郑知微带着亲卫和一个班的兵士跟在后面,钱远山则指挥着唐潮、刘小六和王保山等人,将其余的兵士分别带到了小木屋的周围,拉起了警戒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