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宋英烈全集 > 第十章 推迟行动

第十章 推迟行动

2025-03-31 04:13:05

( )虽然委员会批准了军事部的砥砺一号作战计划,但该计划的具体实施却还要等上一些时间。

一方面团队要为作战准备各种物资,其中既包括所有参与行动人员的吃喝,也包括各种武器弹药的储备。

由于武器科在研发出近代化步枪后,为了节省各种生产材料,将燧发枪弹药的生产速度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基本只够飞龙营平时训练的,目前的储备拿来作战略显不足。

尽管这三场战斗规模都不大,并且钱远山、曾志林等人更愿意多培养兵士们白刃战的能力,但有备无患这个观念在穿越众的脑海里还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委员会宁肯推迟计划的执行时间,也不愿仓促行动。

另一方面,进入四月之后,团队又有几件大事要处理,其中有一部分一直到了五月初也没有完全解决。

这些事牵制了委员会几位委员的精力,因此他们决定将砥砺一号作战计划向后推延一些时间。

影响委员会精力的事情主要有三件,其中一件就是与山东崔家合作玻璃生意的事。

当初穿越团队和崔永年相约,等过了新年对方就要亲自带人来交钱提货,并详细协商在南面各国开设晶宝轩分店的事宜。

可最终,不但这位崔大员外根本没露面,而且直到阴历四月初,那位同是穿越者的贾润安才受其派遣抵达了良乡。

至于崔永年没来,而且派来的人也晚到了许久的原因,贾润安只是说崔永年的生意出了些问题,使得崔大员外不得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摆平,而且直到现在还有些后续事宜没处理完,所以才会这样。

至于具体出了什么问题,由于贾润安没有直接参与,所以他也没能说的太清楚。

只是表示,据他所知,似乎是崔家在倭国原有的合作者出了事,使得其到倭国做生意的好几艘海船都被当地新崛起的贵族领主连船带人、带货给扣押了。

为了救回自己的人和船――要回货物他已经不指望了――崔永年不得不再派人携带重礼驾船出海,去与当地的新领主疏通关系。

同时,崔员外也希望能借此与这位新领主达成新的合作协议,以便自己在倭国的生意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由于两国相距甚远,所以这一来一回的花了好几个月时间,直到上个月月初的时候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贾润安也正是在那时被崔永年派来良乡,替他完成与穿越团队当初的约定。

只不过,一方面对倭国的新合作者心存疑虑,为了保险起见,崔永年决定暂时不向倭国运送价值昂贵的玻璃制品。

另一方面,崔大员外为了平息这一场风波,也花费了不少的银钱。

因此贾润安这次来向穿越团队提出的玻璃产品的定货量比崔永年当初允诺的要少不少,据贾润安估算,这点量基本上只够山东本地的需求。

虽然崔永年此次的玻璃制品进货量大减,但是出于发展南方市场以及海外市场的需要,穿越团队的几位委员和商贸部的兄弟们并没有埋怨这位崔大员外,依然像上次那样热情接待贾润安及其同伴――当然,这也跟贾润安的穿越者身份有关。

除了和贾润安完成生意之外,委员会还将前段时间在去开封的路上遇到了许新生(许善铎)的事情大概讲述了一遍。

当贾润安听说许善铎还活着,不但进了历史名人赵普的府上当护院,而且连名字都改了之后,也是唏嘘不已。

他既为这位曾经共过患难的同伴终于攀上了一棵大树、有机会得偿所愿而感到高兴,又为对方如此深的心机、如此强的功利心而感到些许的不安。

在他看来,现在的许善铎――或者应该叫他许新生更加贴切――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护院,虽然他已经答应王崤峻等人双方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如果历史不发生重大改变,日后赵普成功攀上赵匡胤这棵更大的树,并在北宋初年成为宰相的话,肯定不会亏待他胞弟的救命恩人许新生。

而对于功利心极重的许新生来说,一旦飞黄腾达,自然不愿意有知道自己根底,特别是知道自己曾经背弃誓言、弃救命恩人而去丑事的人存在。

到那时,自己恐怕会成为对方第一个要除掉的目标,这不能不令他认真对待――虽然说起来王崤峻等人知道的情况更多,但毕竟他们的根基在幽州。

如果历史依然按照前世史书上所记载的那样发展,凭他许新生再受赵普看重,拥有的势力再大,只要王崤峻等人留在幽州,他也没有能力威胁到这些人的安全。

他顶多是冒着与王崤峻彻底撕破脸的风险,干扰其在北宋境内的发展。

对于贾润安的这些担心,王崤峻等人一面向他保证,如果许新生要对其不利,穿越团队是不会坐视不管的。

一面也安慰他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按照前世历史的发展脉络,当赵普位极人臣的时候,他贾润安早就满了和崔家的五年之约,完全可以离开崔家到幽州来。

那样的话,许新生自然也就没有能力再威胁到他了。

听了王崤峻等人的宽慰,虽然贾润安心里多少有了些底,不再像刚开始时那样不安了。

但是要让他完全不把这当回事也不太可能。

不过,无论贾润安在这件事情上能不能真正的释怀,在与穿越团队完成交易后,他都得尽快赶回山东去――毕竟那个五年之约对他来说是必须要做到的。

因此,在四月中旬双方完成钱货的交换后,贾润安便婉拒了穿越团队众兄弟多住几日的好意,带着同伴、拉着货物离开了清园,踏上了归程。

影响委员会执行砥砺一号作战计划的第二件事情则发生在大家送走贾润安的同一天。

那天是阴历四月十六,王崤峻带领众兄弟送走了贾润安后,便回到自己的小院。

结果,还没等他和自己的一对儿女玩耍上一会儿,张维信便急匆匆的闯了进来。

张维信的这个举动令王崤峻很是意外,因为自从穿越团队收服五虎寨后,张维信就一直为把他塑造成团队领袖而努力着,像这样不经通禀便直接闯入其居室的事情已经很久没出现了。

不过,王崤峻并没有对此表示出不满,一来这与他的性格有一定关系――他并不希望兄弟之间讲那么多礼数。

二来,他从张维信脸上焦急的神情也判断出,对方一定有非常重要的大事要跟自己说,这才使得一向做事稳重的张维信也顾不上再讲什么礼数了。

事实证明,王崤峻的判断非常正确。

因为在他接过张维信递过来的一张电报纸,看过上面的内容后,也露出了和张维信一样的神情――考虑到电台的使用寿命,穿越团队自今年年初开始提倡多发报、少通话。

就见小小的电报纸上清楚的写着:显德三年阴历四月十六日午后,徐绍安奉旨随神机直离开开封城,前往南征前线,参与作战。

从落款上看,电报是黄海和郑知微联名发来的,虽然内容不长,只有三十来个字,但其所表达的意思却是爆炸性的。

老八跟神机直一起去了淮南前线?王崤峻有些不太相信的问道。

张维信虽然知道王崤峻只是下意识的一问,但他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我在接到电报后的第一反应也是不敢相信,因此我马上通过电台与老十二和知微兄弟进行了直接通话。

结果,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

就在今天午后,老八和他那个顶头上司、神机直副都虞候刘光义,奉了柴荣的旨意,率领神机直所有兵士离开了开封城,前往淮南前线去助战。

由于旨意来的非常突然,而且要求出发的时间非常急迫,所以老八只是匆匆赶回‘开封留守处’的驻地向老十二和知微兄弟简单交待了一下事情,便随军出发了。

怎么会这样?王崤峻不解道,神机直成立不过才三个月,根本不可能形成什么战斗力,柴荣为什么要把他们调到前线去?说到这儿,王崤峻略顿了顿,看着张维信问道:老七,你当初不是说柴荣这次南征虽然遇到了一些麻烦,但总的趋势还是不错的,占了南唐的不少地方,最后因为雨季到来才不得不暂时休兵的吗?那柴荣为什么会调神机直去,难不成是淮南那边出了什么与前世历史不同的重大变故,迫使柴荣不得不提前运用这支根本还没成形的新军?此时王崤峻说话的语气完全没有了平时的那种和蔼与亲热,他后面的那句话甚至已经是在质问张维信了。

因为当初大家在讨论该派谁留下来负责开封留守处的时候,张维信曾经说到过这次南征的结局,表示其前期虽然有些波折,但在柴荣亲征后,形势便变得越来越对周军有利,最终还是老天爷帮了南唐的忙,连降大雨使得周军不得不暂停攻势,提前结束此次大战。

因此,当听说柴荣将根本没有形成战斗力的神机直调到前线后,王崤峻的第一反应就是张维信可能把史书上的记载搞错了,或者是他对自己有所隐瞒,所以才会一反常态的以这种语气向张维信发问。

王崤峻的这种语气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是出于对徐绍安安全的担心――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穿越者的身份并不能赋予徐绍安刀枪不入的本领,而对于穿越团队来说,委员会委员的损失是大家所承受不起的。

另一方面,这也是张维信长期以来坚持所谓拥戴行为造成的附加后果。

正是受这一行为的影响,王崤峻已经不自觉的认可了――团队领袖――这个他以前一直不太感兴趣的身份,渐渐有了领导者的威严。

只不过,平时他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将这种变化表现得非常明显。

这会儿他是真的着急了,也就顾不上控制自己说话的语气了。

张维信一开始也确实被王崤峻这种质问的语气问的一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王崤峻的这种表现正是自己长期以来不懈努力的结果。

因此,他不但没有不满,反而表情很自然的回答道:五哥您别着急,且听兄弟把话说完。

王崤峻这时也意识到自己的语气有些问题,因此赶忙定了定神,点头道:是哥哥我过于急躁了,你接着。

事情是这样的张维信解释道,据老十二和知微兄弟讲,从老八那里得来的消息表明,柴荣这次之所以调老八和神机直去淮南前线,并不是因为前线战事不利。

恰恰相反,由于李重进、赵匡胤、张永德等将领的优异表现,柴荣在亲征后,已经先后夺取了南唐滁、扬、秦、光、舒、蕲等六州,可谓是收获颇丰。

既如此,柴荣就更没理由调老八去前线了?王崤峻更加不解的问道。

只可惜,咱们这位周世宗柴天子是个急脾气张维信继续解释道,虽然已经取得了南唐的大片土地,但是因为攻无不克的大周禁军在寿州城下吃了瘪,久攻这座坚城不下,所以其心有不甘,总想‘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淮南问题。

不过,在前世的历史上,寿州守将刘仁赡在外援尽绝的情况下,以孤城抵挡住了后周军的进攻,使得柴荣一直没能打下这个战略要地。

最终因为雨季的到来,加上将士们数月征战,师老兵疲才不得不退兵。

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虽然周唐双方此前的形势与史书上的记载没有什么差别,但是由于咱们的出现,特别是咱们前段时间进献给后周朝廷的黑火药,使得原本对寿州城束手无策的柴荣看到了解决该城的一线希望。

你是说,柴荣打算用黑火药把寿州城炸开?王崤峻猜测道。

对张维信点头道,柴荣正是这么想的。

可是,他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实施又是另一回事。

柴荣有那么多的黑火药用来爆破吗?咱们当初只是送给了他几百斤黑火药,根本不够炸城墙的王崤峻分析道。

光靠咱们送的那点当然不够。

可问题是,老八此前向赵匡胤详细讲述过火器的运用之法,其中特别提到了在战争中可以单独使用将黑火药,达到现在的各种兵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赵匡胤后来又将这些禀报给了柴荣,而柴荣在离京前便已经下令军器监大量制造黑火药。

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柴荣现在有足够的黑火药用来炸城墙张维信有些无奈的说道。

听说是因为徐绍安的积极,才导致柴荣有条件用黑火药来炸城墙,王崤峻一时之间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时也,运也,造化也。

这会儿,王崤峻的情绪也已经渐渐冷静下来,没有了刚得到消息时的那种急躁。

再加上知道徐绍安这次只是去指挥神机直炸城墙,并不是带着那些不熟练的燧发枪手和敌人进行面对面的厮杀,使得他心中的不安也减轻了许多。

因此,他沉吟半晌后问道:老八这次出征身边带了几个自己人?六个张维信答道,开封留守处的兄弟们怕他出危险,所以让他带走了一半的亲卫。

而且,老十二和知微兄弟还询问,是否应该从城外的那个应急小队中再抽些人手跟着老八一起去。

他们说,如果动作快点的话,还能追得上已经出发的老八他们。

王崤峻闻言摆摆手,说道:我觉得没这个必要。

一来,老八这次不是去冲锋陷阵,危险系数并不大。

二来,他一个从北边投靠过去的,新入朝的六品散官一下带那么多亲兵,别人没准会怀疑的。

不过,你还是要叮嘱老十二他们,要密切注意朝廷在淮南的动向,如有重大变故,务必要及时通知咱们。

张维信也明白现在大家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因此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答应了一声便去给黄海、郑知微他们发电报了。

如果说,贾润安的到来只能算是一段插曲,而徐绍安从征淮南虽然引起所有兄弟的关注,却与军事组此次的作战没有多大关联的话,那么武器科在新年后研制的一种新型武器则与砥砺一号作战计划有直接关系了。

就在曾志林希望进行实战演练的消息传回幽州后,武器科的所有成员便在李俊武的授意下,开始为军事部可能会展开的作战行动研制一种新型武器装备――迫击炮。

其实说起来,开始研制这四个字并不贴切,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开始进行实炮试制。

因为迫击炮这种武器并不复杂,所以早在试制前装滑膛炮的时候,武器科就已经开始琢磨这东西了。

只不过,迫击炮的构造虽然简单,但是在可靠的触发引信研制出来之前,还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威力,所以武器科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后,便将其放在了一边。

这次军事部提出了实战训练的想法,而且其第一步又是拿强盗练手。

这样一来,作战时可能面临的崎岖不平的山路,就令团队现有的那些笨重的前装炮使用起来极为不便,因此迫击炮的研制与生产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只不过,由于缺乏可靠的触发引信,所以武器科提供的迫击炮只能采用发射前点燃引线的土办法来解决引爆的问题。

而发射方面则没有这种麻烦,团队现有的产品就足以满足需要。

因此,武器科造出来的这种迫击炮样子比较怪。

它既有与前世迫击炮类似的外形(炮管、底钣、支架一应俱全),连炮弹的模样、发射的方式都大致相同。

同时,在其炮弹的顶端又有一条前世的迫击炮弹所没有的长长的引线。

虽然自产的迫击炮炮弹样子有些怪,但实验证明其威力并不差。

因此,委员会一方面要求武器科加紧生产迫击炮,特别是炮弹。

另一方面也要求军事部多等待几天,等武器科生产出足够数量的迫击炮和炮弹后,再执行砥砺一号作战计划。

对此,钱远山和曾志林等人倒是没什么意见。

虽然他们练兵的出发点是加强兵士们的近战能力,但是如果遇到对方坚守不出的情况时,他们也绝对不会让兵士们去硬冲敌人山寨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飞龙先锋营人数有限,像这样硬冲硬拼,搞不好三座山寨还没打完,先锋营倒先被打废了。

另一方面,对于钱、曾等军事部的负责人来说,这支几百人的飞龙先锋营是被他们当做种子队伍来培养的。

如果消耗过大,对下一步的扩军是很不利的。

所以,他们宁可把行动推后,也要等迫击炮生产出来再说。

正是由于上述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穿越团队的精力不能完全放在即将进行的砥砺一号作战计划上,因此尽管军事部的早在阴历五月初一就将行动计划递交给委员会,并得到委员会的批准,但直到半个多月后,飞龙先锋营才真正开始执行该计划。

不过,凡事都有利有弊。

虽然行动时间向后推迟了,但却也使得军事部的行动准备更加充分,并因此对取得行动的最后胜利充满信心。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