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的怒火瞬间超过了警戒值,说句实话,他对这个母后没有认同感,也不可能对这个在历史上教汉灵帝怎么佥财的太后会有好感。
但上升到这个高度,那已经是士族对皇权裸的蔑视了,这也难怪了董太后会对刘鸿说:天下是士家的,拿到自已手里的钱才是真的。
刘鸿又想起了历史上一个故事一个挨了士家一巴掌的公主,就连皇帝都没有办法替那名公主讨回一个公道,由此可见,在士家大族里,皇权在有的时候,被漠视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以前是谁,我管不着了,不过轮到我当了这个皇帝,那你们就得拈量拈量,可以说,自从杀了十常侍这一天起,刘鸿至少有好一段安然的时间而不用当心被逼宫,再加上,有刘洪这个声望极高的人出任宗正,皇权得到拱固是必然的。
母后。
刘鸿嘴里的怒气就像九天的寒冰般,让这些在大热头下的百官们冷得抖,儿臣不孝,母后受惊了。
刘鸿不待因为被这些士人百官们弄得有些担惊受怕董太后有什么回应,转过身来,冷冷的说道:诏,李膺公忠体国,一体忠心,不畏奸权,为国奔波,不惜性命,然朕为了护其周全,不得不下诣囚禁其等,朕深愧之,现,奸人已然伏诛,朕特封其为忠义侯,升其为录尚书事,钦此。
完了,皇帝真的怒了,而这一怒,怒得百官毫无牌气,谁也没胆站出来说:皇上,李膺不能当这官。
要是谁敢,那他觉对会被天下大部份读书人轰杀至渣,为什么,就因为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因为能得到李膺的一个见面就可以欣喜若狂,登龙门,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意思只要是能得到李膺的接见,那么就意味着你将得天全天下人的羡慕与忌妒。
皇儿。
董太后什么时候看到过百官群臣伏在自已儿子面前战战兢兢过呀,一时间百般滋味浮上心头,竟然热泪盈眶,有些控制不住。
不过,既然刘鸿帮她出了这一口气,她也自然要帮刘鸿缓和一下与群臣的关系,毕竟,治理天下,靠的还是他们:我儿,百官们不过是担心我儿之安危罢了,我儿不必如此。
董太后不说还好,一说这一句话,刘鸿就一肚子气,担心我的安危,哼,要是我的安危要靠他们来担心的话,想必,自已也活不了多久了。
母后不必多言,皇儿心中自知。
刘鸿恨恨的说道,送太后回宫,母后,朕尚有国事在身,不能送母后鸾驾,还请母后见谅。
说着,转头向王起说道:摆驾诏狱寺,宣曹操率西园禁军随驾。
说着,也不管董太后更不管颤若寒蝉的众臣百官,转身就走了,留下用惊呆了的眼神望着他的背影的董太后,和那些心里凉得透的百官。
公祖,汉公,这是怎么一回事。
袁逢与袁愧两人分别为现任司空和太傅,本来这两人是最有希望可以领录尚书事的大臣,可是没想到一下子,这个肥鸭就飞了,而且貌似皇帝还有深意,不由得这些人不注意些。
唉。
陈耽幽幽的叹了一口气,看着望过来的想打探些消息的百官们,陈耽真的很想掐死他们:你们做得也太过了点。
百官们脸色一红,陈耽不近人情的指责让众人有些羞怒,但更多的却是忌妒于陈耽的好运报,陈耽的大用是毫无疑问了,不用在当个劳什子的谏议大夫了。
陛下今日怎么有些,,,,嗯,那什么的。
袁逢等人并不想听陈耽对他们行为的评价,他们最想知道的是皇帝怎么突然变成了这样。
皇上天姿聪颖,自小就现了十常侍奸人面目,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为国除奸,所以才忍到今天,这份忍劲,堪称非凡。
陈耽颇有些兴奋,又有些惋惜的说道。
自小就现了十常侍奸人面目。
可能吗,百官们齐齐在心中对刘鸿竖了无数个中指,就皇帝这样,是自小就现奸人真面目的人吗?就算是,这皇帝也太能利用奸人了吧,利用奸人卖官鬻爵,利用奸人建裸游馆,建流香渠,挑选天下美女,可以说,这两个地方,加上后宫女子,几乎就是包容了大汉一半的美女资源。
桥玄桥太尉也是很惋惜的叹了一口气,他想掐死百官的愿望一点都不比陈耽低,不过一个是因为百官这种做法得确太过份,陈耽看不过去,陈耽是一个为了皇帝连命都不要的人,还在乎什么士家大族的荣益?而他桥玄却因为百官们如此做法却是生生惹起了皇帝的愤怒,使得士家大族生生的浪费了独占朝堂的最好时间而恼怒,桥玄从刘鸿在对刘表任荆州刺史的迟疑一项就可以看出来,刘鸿对宗室也不是那么的放心,可是现在,刘鸿抬起刘洪,这个威望上不下于李膺多少的宗室来当宗正,已经直接了当的摆出要重用宗室的长景了。
好好想想接下来怎么做吧,大汉再也经不起一场折腾了,不论来自于宦官还是外戚,亦或是宗室。
桥玄话音一转,顿时变得杀气腾腾:不过,这两件事是谁出的主意的,最好先诛灭他九族。
袁术和几个小家族的人顿时咕吱一声软倒在地,袁术分明看到了父亲和叔父望过来的厌恶的眼光,诛灭九族是不可能的了,但他的政治生涯里却很难再超过该死的哥哥袁绍了。
但是百官群臣自然不是傻子,相反,大都是极聪明的家伙,他们仔细一品,还真被他们品出味来了。
陛下真是中兴之君呀。
桥玄听完某官的分析,喟然而叹。
百官这次再也没有露出或鄙视或不信的面容了,皇帝,却时是不同凡响呀,这一手,玩得真是漂亮。
李膺名声再高,那又如何,李膺虽然是读书人,但他却一直以来都善武事,文事并不通,特别是像录尚书事这样位高权重,实权在手工作却又繁烦不堪的职来,李膺是铁定干不好的。
所以李膺只不过是个幌子般了,那么真正掌握录尚书事这一实职的,将会是黄门侍朗,嘿嘿,黄门侍朗随驾陛佐,皇帝可以产生足够的控制力,使得大权不至旁落。
贱业皇帝,享乐皇帝,能干皇帝,终于有了一生当中第一个正面的评价。
中兴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