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形象也能改变命运:形象决定成功 > 第一章 面试服装仪容(1)

第一章 面试服装仪容(1)

2025-03-31 04:40:05

基本原则面试形象七三铁律提到面试很多人都不禁手心冒汗,呼吸急促,三分钟定生死,绝不能等闲视之。

新鲜人从步出校园的第一天,面试便与之相伴,成为职场生涯的敲门砖,倘若能成功地敲开一扇扇职场之门,就有机会学习、成长并汲取经验,向丰美远大的未来迈进一步。

面试形象有一个七三定律——七秒钟建立第一印象,三分钟建立第二印象,成败立见,接下来机会就不多了。

这两部分把握住,主考官会有兴趣花更多时间再探究竟,否则大概就可以准备收拾东西回家,或起码在心理上主考官已经将你送出门了。

在这宝贵的七秒钟内我们来得及做些什么,不妨想象一下面试的场面。

当听到叫你的名字,站起来,紧张地整理衣服,朝门走去,敲敲门,再往里走,一、二、三、四、五、六、七,停,时间到,刚好往前走了七步,如果面试地方较大,可能还在半途中,地方较小,大概刚好站定在主考官面前。

关键的七秒钟,很公平的,每个参赛者都仅仅做了一个亮相,也就是将自己呈现在主考官的面前。

这短短七秒钟大约足够我们将人从头到脚浏览一遍,从发型、面容、身材、服装、配饰,这些静态的视觉元素都一一进入眼帘。

当然还有动态的视觉表现,表情、手势,站立与走路的姿势等。

结论是七秒钟的第一印象几乎全部来自视觉信息的传达,简单说将服装仪容打理好,就提高了第一印象的成功率。

七秒钟之后到三分钟左右,属于第二印象的时间段,此时大家熟知的五五三八七比例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也就是说55%的印象来自视觉表达,38%来自说话的语气,7%来自说话的内容,这与大多数人拼命准备面试模拟考题的想法大相径庭。

当我们有机会开口说话,可以较为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往往严重高估了语言的影响力。

根据研究显示,语言内容其实是最不重要的,他人在接收语言信息时,怎么说比起说什么重要多了,语气比内容的重要性高出五倍之多,而超出人们想象的是,当我们说得口沫横飞之际,对方的眼睛可比耳朵忙得多,人们相信自己所看到的远远要超过自己所听到的。

我们搜集到的视觉讯息比听觉来得更重要,我们总是在仔细地推敲弦外之音,时时寻觅着意在言外的信息,不断通过大脑复杂的运算,最后才得到结论。

总之,平均不超过十分钟的面试是成是败,第一印象与第二印象的建立可以说是最关键的因素,而综观这两大印象的信息来源,结论无一不是视觉。

因此在这本书的一开始,将要花几个章节,与新鲜人好好谈谈视觉形象,静态视觉表达也就是传统上人们最不重视的人的外表,这部分在现代形象管理学中自成一个重要体系,称之为服仪管理(Appearance Management),而再加入肢体语言与姿势仪态的动态视觉表达之后,又成为在个人品牌经营概念中,所谓的个人视觉识别系统(Personal Visual Identity System)。

2.新鲜人装扮四大迷思社会新鲜人究竟该如何装扮,在此先提出一般人很容易落入的四大迷思:第一.入境随俗绝对不可因该行业中大部分人员平日都不修边幅,就认定面试时也可随性乱穿。

这种现象在高科技行业经常发生,很多研究生的面试也有可能遇到。

高科技行业与某些大学教授都经常穿着休闲服,这使得面试的年轻人以为自己穿着牛仔裤与T恤就能上场了。

实际上面试时为了展现对场合的重视,穿着较为正式才合宜。

因此切记先入境才能随俗的原则,慎重地拿到入场券后才有资格真正地入境随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