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明全集 > 第九十七章 盛宴

第九十七章 盛宴

2025-03-31 04:43:37

酒是好酒,是朱由崧从在淮安搜集的陈年兰陵美酒,便是那号称诗仙酒圣的李白早饮过兰陵美酒后也曾赋诗赞曰: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朱由崧在淮安避难,还能搜集到如此美酒,由此可见,朱由崧饮酒作乐的功夫比起他老子来是过而有余了。

菜是正宗的鲁菜,朱由崧吃惯了洛阳福王府那两个御厨做的菜式,以至于逃难时还念念不忘要带着他们。

据说那两个御厨都有些年头了,乃是当年老福王朱常洵离京时,他老子万历皇帝怕朱常洵吃不惯外面的菜,便赐给他这两个御厨。

现在他们能享用到这些菜,那还是朱由崧亲自去请他们做的。

可惜的是,好酒好菜,享用的却都不是什么好人!福王朱由崧赐宴,济南城有品级的文武官员基本上都在这里了。

这个年代,好人能在官场上活下来么?不过,这些官员们却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坏人,他们做的都理所当然。

他们是百姓的父母官,逢年过节收点孝敬是理所当然,孝敬父母吗?打人板子那也是理所当然,子不教父之过,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材板子下面出人才,下次学会孝敬父母了自然就不打你了。

最后如果把人弄死了,那更是理所当然,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总之,他们所做的一切都附和身为一个父母官的标准的。

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是一个好人!端坐在首位的朱由崧眯着他那小眼睛,笑眯眯的举起酒杯,说道:各位,孤王能顺利的在济南建藩,固是皇恩浩荡,但却也少不了各位的鼎力支持。

孤王出到济南,没有什么好东西,就借花献佛,用这济南出的美酒敬各位一杯。

王爷敬酒,底下的官员自然不敢怠慢,纷纷举起就被,大声说道:谢殿下赐酒!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朱由崧的酒量明显要比他的胆量大许多,几杯下去,没一点异样。

反而兴致勃勃的说道:各位,既有美酒佳肴,岂可无歌舞助兴,待孤王吩咐下,去找队舞姬上来。

一直无语的朱震却笑道:总是去看那些歌舞伎扭来扭去的,闷躁的很。

想本朝太祖以武定国,成祖皇帝继续发扬,那时候我大明国力何其昌盛!可惜中平已久,文盛武衰,才造成如今民风懦弱。

及至当今圣上,英明神武,重新发扬武治,激励武功。

我等行伍出身的莽夫才得以封官拜爵。

现在即感圣上恩德,不如让我的几个手下舞一回剑,给大家助个兴,何如?朱由崧怯怯的说道:朱将军,这种风雅的场合,舞刀弄剑,不大好吧。

况且刀剑无眼,弄伤了人,那孤王就罪过大了。

朱震笑道:殿下宽心,我那几个手下极有分寸,不会伤到人的。

朱由崧点了点头,示意可行,王永吉对着朱震说道:朱将军,剑技要相互搏击才显得出他的精彩。

正好我也有几个不成器的手下,就请朱将军手下那些勇武之士帮忙调教一下,如何?底下的官员们都知道朱震和王永吉不和,现在看到他们要在宴会上舞刀弄剑了,心里都暗暗叫着菩萨保佑,不要把一场欢庆的宴会变成鸿门宴才好。

不过一些知情人士倒是各自心中有数,今夜济南要变天了。

朱震看到王永吉在对着他说话是,眼睛里充满了挑衅。

不置否可的笑了笑,漫不经心的说道:有道是强将手里无弱兵,王大人统率大军和金虏周旋许久,手下自然也是都是勇武之士了。

应该是我那几个不成器的手下向王大人的下属请教才是。

说着拍了拍手,一名武士走上堂来,赫然是朱震手下头号战将李超涂!认得李超涂的官员们开始交头见耳起来,朱震总不会为了在宴会上给大家助兴而特地把自己的头号战将召回来吧。

其中的问题严重了。

王永吉虽然早已通过秘密情报知道朱震今夜会在宴会上对他下手,倒也没想到会以这种形势,而且让李超涂动手,当下定了定神,也叫把自己带来的十几名武士叫了上来。

十二人鱼贯而入,都自动站到王永吉身后。

一对十二,不过当王永吉手下的那几名武士看着装酷的李超涂,尤其是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气,都吸了一口气。

地球人都知道,杀气是在杀了很多人后才慢慢培养起来的。

本来热闹非凡的大厅里顿时变得冷清无比,甚至可以听到一些沉重的呼吸声。

胆小的官员们拿酒杯的手开始颤抖,狠狠的喝了一大口酒,心里想到:这鬼天气,突然之间变得这么冷了。

于是,大厅里又出现了酒杯接触桌面时的碰撞声。

高手对决,讲究气势,能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基本上就胜了。

尽管,这是武侠小说中的,但应用到历史小说中来同样有效。

所以,李超涂动了,他手中的剑挽了一个剑花,大声叫道:拿我的铁枪上来!满座皆惊!李超涂有点委屈的看着朱震说道:我本来只想舞一回剑,为大家助助兴,却没想到布政使大人要我帮忙调教一下他那不成器的手下,依着大人和布政使大人的关系,我自然不好藏私,所以决定用我最擅长的兵器,以免大人面上不好看。

众人听到李超涂如此大言不惭,都把他好好鄙视了一番,王永吉那张千年老脸更是难得的露出一点怒意。

而他那十二个手下更是气得差一点就让李超涂不战而胜了。

厅中归厅中,厅外却有人扛着一根黝黑的铁枪走了进来,李超涂伸手拿过铁枪,枪尖一摆,笑道:开始吧!王永吉那十二名武士听了,其中一个走到大厅中间,对着李超体行了一个正宗的武士礼,手中钢刀横摆胸前,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超涂看着这人,知道他是一个正统的武者,他们拥有很强的单兵作战能力,但是这种人思想太死板了,放到战场上去却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却不知道他们怎么会被王永吉利用。

当下也难得去和他去弄那些虚礼,枪尖往上一挑,便朝那人胸口扎了过去,在一旁的朱震认得,这招叫做单平中扎,当年他和自己比试时第一招也用这招。

不过经过这些年的杀戮,他这一招无论速度、力量都非当年那一枪可以与之相比。

而且枪尖上泛出的那点点寒光,隐隐中包含着杀戮之气。

开始有点害怕的朱由崧见到大厅里真打斗起来,倒觉得很有趣,好像比起那些屁股扭来扭去的更加精彩,顿时大声叫了一句好!但是那名武士却没听到朱由崧叫的这个好字,他见到李超涂这一枪刺来如此迅捷威猛,虽然用刀架住了,但整条手臂居然被震的隐隐发疼。

李超体见一枪武无功,右手单手握枪,身子一番,同时整条强横扫过去。

那名武士被他这一扫扫中腰间,竟飞出将近一丈远。

李超涂脚一落地,用力把枪向前一甩,铁枪从手中激射而出,不偏不倚,正好向王永吉飞去!满座文武官员见了,都吓得魂飞魄散,这一枪钉在王永吉身上,他还会有命吗?。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第九十八章 兵变(四千字大章,该来票票了吧!)说时迟,那时快。

当李超涂的铁枪快要刺中王永吉时,他身后站立的十一个武士动了,其中一人向前一扑,把王永吉扑到在地,避过枪尖,只闻得‘叮’的一声,那铁枪钉进了王永吉背后哦铺的墙上,枪柄摇摇晃晃,发出一阵嗡嗡的响声来。

绕是王永吉心里早有准备,还是吓得一身冷汗,被扑到他的那名武士扶了起来,看到大厅中间自己手下的十一名武士已经把李超涂围在中间,王永吉大声喝道:朱将军,你这位下属分明是要谋害本官,当着山东文武官僚的面,却不知此事你作何解释。

未及朱震发话,厅堂后面转出三十余名士兵来,各各都明刀在手,王永吉手下那十二名武士见到冲出来的这队士兵,赶紧回到王永吉身边,把王永吉护在中间。

满座的官员们见此情景,都吓得不敢作声。

刚才还看得带劲的朱由崧也觉得事情不大对劲了,怯怯的问道:朱将军,这是怎么回事?朱震这时才站起身来,面带恭敬的说道:殿下勿惊,想必是有什么事情发生,等下臣去弄清楚。

说完,便走到厅中,大声斥道:你们在做什么,还不收起兵器退下。

李超涂欠身说道:回总镇大人,末将刚才和布政使大人的属下比试,不小心手中铁枪脱手,差点伤到了布政使大人,他那几名手下对我有些误会也是难免。

我这些兄弟看到我被十几个人围着,不明其中原由,便冲了进来,是属下管教不严。

朱震笑呵呵的说道:原来如此,一场误会,你们可以退……话未说完,一名士兵冲了进来,大声叫道:殿下、大事不好了,王府外面来了大队人马,小人认得那带队的是兵备府的王大人,现在正在攻打王府!朱由崧脸上顿时变得雪白,赶紧跑到朱震旁边,抓住朱震的衣袖,带着哭腔说道:朱将军,怎么办!怎么办!他们在攻打王府!朱震安慰了一下朱由崧,眼睛却朝王永吉看去,却发现王永吉脸上也很不自在,这个王元化,我不是叮嘱过他,要等我的命令吗,现在却来坏我大事他心里小声的嘀咕着,却听到朱震在问他:王大人,令弟带兵攻打王府,想必你也听到了,不知道你对此事又是何解?王永吉咬了咬牙,大声说道:各位同僚,本官早已得到密报,朱震意图谋反,刚才他指使下属当众刺杀本官便是铁证!何况本官在此之前早就上疏朝廷弹劾过此事,陛下因朱震没有证据压了压来,同时密令我查证此事。

现在证据确凿了,朱震,你还有什么话说。

朱震冷笑道:王大人厉害,你让弟弟带着人马攻打王府,却敢说我谋反!各位同僚,是谁谋反大家心里应该有数了。

来人拉,先给我我把王永吉拿下了。

早有准备的李超涂带着三十余名士兵把王永吉和他的十二名下属围在中间。

前文中说过,王永吉带来的那十二名武士单兵作战,一个对付朱震手下的士兵三、四个不成问题。

可是当十二名武士面对李超涂带领三十无名士兵时,却眨眼间便被杀了五人。

其余的几个人正想保护着王永吉先行退出大厅,只要和王元化回合了便万事大吉。

可是早就有安排的朱震能让王永吉退出去么?当王永吉刚走到大厅门口时,迎接他的确是一阵箭雨。

在朱震的有意安排下,王永吉就这么被射死了。

一方封疆大吏谋反要三司会审才能定罪,但在抓捕的过程中负隅顽抗,被失手射杀,那么审不审都无关紧要了。

朱震看到王永吉死去,便大声说道:各位同僚也看见了,王永吉被外面叛军的流矢给射死了。

外面的流矢这么凶,想必叛军声势不小,所以还请各位安心的呆在这个大厅里,等我平定叛军后才能自由行动,否则出了乱子,丢了性命,我概不负责!说完便带着李超涂出了大厅。

王府外面,此时王元化正带着三千多人向大门发起猛烈打攻击。

就在昨天,他接到福王殿下赐宴的邀请时,王永吉告诉他,这次宴会是朱震设的一个陷阱,目的就是把我杀死在宴会上。

然后再彻底铲除我们的势力,而且,黄永年这家伙也早已和朱震勾搭上了。

赵明玉一拍桌子,怒道:我早就知道黄永年不是什么好鸟,王大人,要不我现在就带人不把他砍了。

王永吉问道:你带人去砍了他?擅自杀爱朝廷命官是什么罪,你担当的起么?赵明玉奇道:难道他们合谋害大人你就不是擅自杀害朝廷命官么?王永吉斥道:我还好端端的站在这里,他们又怎么擅自杀害朝廷命官呢?至于朱震想害我,他在杀了我后,自然会找个理由应付朝廷,反正现在朝廷也是气息奄奄,南边要顾着李自成,北边要防着金虏,哪里还有时间来管他。

王元化道:既然这样,我们也可以在杀了黄永年后,再给他找个罪名啊!朝廷管不了朱震,自然也管不了我们,我们手里控制着七万人马,是朱震的两倍多呢。

王永吉道:你认为我们跟朝廷撕破脸皮后,这七万人马有几万会跟着我们?就算这七万人马全部跟着我们造反,你有把握打得赢朱震吗?便是阿巴泰这样的老将带着十万金虏,也栽在了他手里。

赵明玉嚷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等着朱震来害我们!要我说干脆我们点齐兵马,先把朱震给除了,他手下兵马虽强,却群龙无首,自然不是我们的对手。

王永吉叹了一声,说道:明玉啊!我说了你多少次了,用点脑子好不好。

朱震身边有一千士兵保护着,南门还驻扎着三千士兵。

你怎么去杀他!到时他只需守住南门,驻扎在新城的六千兵马只需半个时辰便可杀到。

而济南周围五城朱震都驻有重兵,一天功夫,济南城就会完全处于朱震大军的包围中,那时他要杀我们,连借口都不必去找了。

王元化嘀咕道:我们在卫城的一万五千人马不是也只需要半个时辰吗?王永吉瞪了他一眼,问道:你敢保证吴建军那家伙就一定会帮我们?好了,我心中自有主张,你们两个都以身子不适为由,把赴宴的事给推托了。

到时后我带十几名武士去赴宴,元化你领精兵三千守在王府门外,一旦有变,便率军攻打王府。

想必朱震在没解决你们之前,还不敢把我怎么样。

明玉,其余七千人马全部归你统率,你在元化动手后,即刻赶往南门,务必在新城援军赶来之前,控制南门。

到时朱震的阴谋败露了,我自然能光明正大的把他除去。

他那些下属,我们也可以借助朝廷的势力一一拔掉,到时候山东就真的是我们的天下了。

赵明玉、王元化都讨好道:大人真是神机妙算,这次朱震怎么也想不到我们会将计就计,反将他一军。

还有那个黄永年,自以为借助朱震的力量就可以斗赢我们,到头来还不是要搭上自己。

王永吉道:还有那个吴建军你们也去知会一声,让他带兵前来平叛。

有了这一万五千人马,对付朱震的胜算自然要大很多。

赵明玉奇道:大人刚刚还说吴建军那混蛋未必肯听我们的,现在他会来么?王永吉阴笑道:局势不明朗,他自然不会出手,如果宝押错了是要掉脑袋的,局势明朗了,他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事情安排既定,王永吉、赵明玉和王元化都个安计划行事。

其中王元化带来王府的三千人马可以说是王永吉手里最精锐的士兵了,而且还是他的心腹嫡系,各各都敢为王永吉死战。

现在,他们听说布政使大人被朱震乱刀砍死在王府大厅里。

都大声叫着:为大人报仇啊!猛烈的冲击着王府的大门。

朱震手下那一千士兵虽说是借助王府有利的地形,但是也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若不是这王府乃是德王一脉经过二百六十多年的修缮,围墙高大,丝毫不输给济南城墙。

箭楼、暗堡林立,有效的阻击王元化的进攻,说不定他们早已冲进去了。

朱震、李超涂亲自前来督战,防守的士兵们心里的底气顿时也足了不少,再加之现在有人统一指挥了,防守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才抵挡住王元化的攻势。

朱震趁机叫道:外面的叛军听着,你们都是大明的士兵,拿得是大明的军饷,吃的是大明的军粮。

各各都是忠心报国好士兵,只是一时间被王永吉给蒙骗了。

现在王永吉谋反叛国事情败露,已经被本镇杀死,你们若是现在收手,本镇以性命担保,事后决不追究!若是仍然执迷不悟,到时不仅自己会死,还会牵连道你们的家人。

朱震说这一番话本想瓦解叛军的士气,但是没料到王元化在听了这段话后,大声吼道:兄弟们,你们都听到了,王大人确确实实被姓朱的给杀了!你们忘记王大人平日里对你们的恩情了吗?现在王大人蒙冤遇害,若是我们不能帮他报仇,只怕大人他死了也不会明目啊!这群叛军果然不愧为忠心于王永吉的死士,受到王元化的激励,嗷嗷大叫这:为大人报仇啊!向大门冲去,向围墙上爬去。

原本好转起来的局势在叛军更加凶猛的冲击下,又渐渐的变得未及起来!朱震没想到这群叛军都如此的对王永吉忠心,自己一番话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除了苦笑,实在找不出另外的词语来解释自己此时的心情了。

不过朱震手下的士兵各各都是他结合了现代的一些练兵方法一手训练出来的,有经过战火的洗礼,便是战至最后一人,也全然不会畏惧。

在面对这叛军更加凶猛的攻击,他们的反击得也越猛烈。

王府的大厅里,一众官员们都围在黄永年身边,看着闭目养神的黄永年,心里恨恨的骂道:这个老狐狸,肯定是知情的,否则怎么会表现的如此镇定。

的确,现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黄永年外,各各都在心惊胆寒。

对于今晚的宴会,官员们都是不知情的。

毕竟闹兵变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就越紧密,也越容易成功。

所以不论是王永吉一方,还是黄永年一方,就只有最亲信的几个人知道。

所以没做好心里准备的官员们急需要一个人来领导他们应付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现在王永吉死了,大家自然把目光投向了黄永年。

可是黄永年却满脸镇定,漫不经心的说道:静观其变!不过,他那双闭起的眼睛偶尔睁开一条针缝,观察着他们反应。

那些听了他的话后,也学着他的样子闭目养神的,除了他的亲信和支持他的派系外,就是一些原先两面倒的聪明人了,他们隐隐猜中了其中原由,所以呆在自己身边最安全。

那些在想什么的,表情犹豫不绝的,自然是中立派中脑袋不大灵光的那一批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想了这么就还没有个结果。

最后就是那批仍然在焦虑不安的人了,不用想也知道,王永吉那一派的了。

弄清楚这些,对于济南平定后,清理王永吉的余党,建立自己的势力网是非常重要的。

这时,他的目光又转移到他的老亲信,济南知府姚厉身上,他虽然也坐在那里,闭目养神,但是他那颤抖的身子、痛苦的表情以及急促的呼吸声都深深的将他出卖。

他又想起昨天晚上朱震一个人悄悄的摸进他的房子和他说的那句话来!。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