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矿工和工匠们高呼着大人万岁,却也是因为朱震能给他们带来利益。
所以接下来有几个人问的问题,也都是与他们的利益切切相关的问题。
朱震自然给了令他们满意的答复。
矿工们也都满意的重新开始工作了。
如今,总算有了给自己工作的感觉,做起事来自然卖力了不少。
工匠也都回冶炼场去了,朱震也跟着那位自称能用两个炉膛的铁匠去了冶炼场。
那个铁匠名叫张峰岳,因为右腿曾经受过伤,后虽治愈,却留下了隐患。
走起路来有点拐,便得了个‘拐子张’的绰号。
没办法,工匠们都没念过几句书,只能想出这些称号来了。
拐子张明年便到花甲之年了,世代匠户,一手炒炼钢铁的绝活也是祖传下来的。
到了他这一代,婆娘肚子不争气,生了四个女儿,却没给他生出儿子来,便收了个徒弟,盼望着能把着手绝活儿传承下去。
本来拐子张准备明年大寿后,便把自己最小女人嫁给那看上去还算可靠的徒弟,再把这手炒炼钢铁的绝活儿一并传了下去。
就此了了一生。
但是现在他改变主意了,故人云:‘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拐子张祖辈几代也自然也希望有个能识货的主买了自己这一手绝活。
可惜命途多舛,始终没有碰到,却没想到给自己遇到了。
虽然没卖到帝王家去,但是在拐子张眼里,卖给朱震和卖给朝廷,却没多大区别了。
拐子张似乎没他那看起来‘老实’的徒弟会说,结结巴巴的说道:大人……我……大人,我还是炒一炉熟铁给你瞧瞧。
朱震笑道:好啊,我正好也想见识一下。
说道炒炼熟铁,拐子张脸上的拘谨便消逝得无影无踪了,他脱去上衣,来到两座一大一小的像高炉般的建筑旁边,把手一招,三十几个伙计都围合了过来。
各自站在定,等待拐子张的命令。
拐子张喝道:起炉,生火!即有人在那座小炉子里抽出一块很大的片状钢铁来,炉中原先被这块钢铁隔断的燃煤立即爆发出蓝色的火焰。
站在炉子旁边的架台上的两名伙计用铁铲把一块块米斗般大的煤块加进炉中。
同时炉子后面的风箱也在四人合力的拉扯下呼呼的吹了起来。
拐子张伸过头去看了看火候,过了一会儿才说道:砂铁入炉。
站在大炉子旁边架台上的伙计开始往炉子里添加一块块矿石。
朱震这才知道,原来这些矿石叫砂铁。
时间一点点过去,拐子张似乎有点紧张。
但是多年的经验并没有让他出现慌乱,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渍,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各种操作。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在拐子张一声大吼中,那座大炉子上面的一块钢板被人扯起,朱震透过缺口,看到了炉中翻滚的红汁。
八个伙计冒着红汁喷出来的热气,拿着一根木棒在炉子里搅拌着。
这时,朱震又明白了为什么叫做炒钢,这搅拌的过程,便如同炒菜一般,名字应该由此而来吧。
翻滚的红汁在木棒的搅拌下翻腾得更加厉害了。
不多时,木棒便冒出丝丝的白烟了。
伙计取出木棒,在旁边早已准备好的水桶里浸泡一下,熄了火,再次插入炉中搅拌,如此反复几次,那木棒愣生生的短了一截。
在搅拌的同时,另外一架鼓风机里还不时的向炉中吹出一股股黑风来,至于黑风中带着的是些什么粉末,朱震却没去细究了。
那些粉末很快便融入到红汁中……终于出铁了,那股滚烫的红汁从炉腰出喷涌而出,流进事先准备的土制模子中间,且迅速冷却下来。
红汁即成黑铁,算是大功告成了。
拐子张喘着气来到朱震面前,眼巴巴的看着朱震,想朱震给个评价。
朱震赞道:好手艺!张师傅,你这一炉出了多少熟铁?拐子张道:平常来说,一炉能出熟铁一百斤,软钢五十斤。
今日托大人洪福,却多出三十斤软钢来。
朱震道:一炉就能出一百五十斤钢铁?他有点惊讶,刚才拐子张炒这一炉钢铁用时约一个时辰,便是说一昼夜可出十二炉一千八百斤。
垛庄二十几座炉子岂不是能日产熟铁四万斤!拐子张还未说话,朱震背后一个悦耳的声音响起:这炉子小,要是广州府南海县佛山镇依山建有大炉七座,每座大炉一炉能产熟铁五到七百斤。
福建钢铁甲天下,出产的钢铁名曰‘建铁’,专门用来制作火炮、鸟枪,施放之时不会炸膛。
他们采用的却是更加先进的炒钢方法。
朱震一听这声音,便知道是茗枝那丫头了,转过头来,果然发现她和朱亮站在人群中,便笑着说道:你们俩来了。
茗枝姑娘,你刚刚说福建有更加先进的炒钢方法,这是从何而来!此时,拐子张也死死的盯住张茗枝,她也很想知道福建是不是真有比他更先进的炒铁方法。
如果有,那便证明自己的炒钢方法不值钱了,想要的官职也会成为泡影。
张茗枝见大家都望着自己,淡笑道:大人没看过宋先生的《天工开物》?此书第十五卷五金篇上面便记载着一种串流式炒钢法,比起这位师傅的双炉膛炒钢法更为先进。
如果我没猜错,这位师傅的炉膛每炒一炉熟铁,至少的歇息半个时辰。
但是那种串流式炒钢法却可以马上可以加料,鼓风再炼,不必去等高炉冷却。
比起你这双炉膛炒钢法是否要先进呢?拐子张失神了好一会儿,才问道:世上真有这种方法!是我自大了。
不同于拐子张的失神,朱震却是心中一惊,自己口口声声说着要搞科技研发,怎么连这个时代最富盛名的科学家宋应星都忘却了。
盛名之下,必无虚士,能写出《天工开物》这样的书来,其本事也不会简单吧。
想到这里,朱震便问道:茗枝姑娘,你说的宋先生是唤作宋应星么,他人现在何处?张茗枝道:原来大人知道宋先生啊!宋先生是毫州知州,自然在毫州了。
朱震点了点头,心中却打定主意,不管用什么办法,得把此人弄到山东来。
神游了一会,朱震点头说道:宋先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方法固然神妙,但是张师傅祖传的这套炒钢方法也不差。
张师傅,我现在就任命你为科技研发使司副佥事,享受正九品俸禄,负责革新章丘冶炼场的炒钢技术,你可愿意。
科技研发使司副佥事,拐子张不知道是个什么官职,事实上大明也没有这样的官职。
但是拐子张还是感激涕零的看着朱震,激动了良久,却愣是没挤出一句话来……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