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其他的市场中,去中介化的发展比拥护者的想象缓慢许多,但事实上,我们有时却可以看见由网络刺激而成的再中介化。
新中介人出现在网络中并提供不同的付费服务。
看起来消费者还无法接受完全的网络交易,而希望通过付费给中介人来获得保障。
美国已经有许多平价的汽车中介商协助消费者以最理想的价钱买到想要的车,消费者在网络搜索信息后,由汽车中介商找出价格最低的销售者。
我们预测,在Web 时,汽车中介人最终将被智能助理自动取代。
这种软件的人性化与高接受度将会引领网络下一阶段的进化。
无论市场的趋势是去中介化或再中介化,可以确定的是,消费者的力量将变得真实而且日益茁壮(如果你仍对此有所怀疑,请看第8章资料栏,iPod不为人知的秘密),数字营销者必须尊重消费者的力量并与之协作,而不是相互对抗。
网络效应3:长尾效应的无限利基之前介绍过长尾效应的概念,对数字营销人而言,长尾效应意味着利基无限,同时促进销售与收益。
重点是要找到适合的利基产品,和与利基相关的传播方式,以下有三项新技术能协助发掘无限利基: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博客以及RSS。
在第1章已经提过,这一章会再次简述并在第8章进行更详细的探讨与说明。
n 协同过滤: 请记得购买这样产品的消费者也购买另一产品是消费者互助的例子,消费者的行为将会被整合,并且回馈给营销人供决策参考。
n 博客:博客最早是一种几乎每天都会写的在线日记,它现在已经变成一种个人网站,并极大地推动了Web 的发展。
n RSS: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可以协助那些更新频繁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消费者能依兴趣选择订阅实时信息与头条新闻。
网络的经济模式让数字营销人能提供较以往更多的利基商品与服务,网络技术也让营销能更精准并低成本地接触到利基市场的消费者,利基市场将成为数字营销的致富新契机。
网络效应4: 营销组合的弹性网络不仅帮助数字营销人接触到长尾的利基市场,让营销组合具有前所未有的弹性,也是个人化营销的关键。
我们将以动态价格为例来说明网络营销的弹性与个人化的潜力。
使用动态价格必须要有完善的考虑,亚马逊网站就曾经为此付出代价。
几年前,亚马逊开始使用动态价格。
然而,很快就有网友在上发表帖子称,那些亚马逊的忠实回头客在购买时,其价格比新买家要高。
对消费者而言,没有什么事比发现别人能获得更便宜的价格更令人生气的,但是亚马逊的Cookies是该网站个人化体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也不适合删除Cookies,亚马逊为此发布了一条模棱两可的消息,同时承认与否认该事件。
最佳范例为有热情的人提供工具: 我的网站我做主如前所述,Web 让数字营销人几乎不必花任何费用就能重复利用数据。
Web 的发展让消费者将个性化视为基本要求,甚至期待有更多从消费者出发的个性化组件。
前文已经指出,消费者期望成为参与者,只要自己喜欢创作,消费者、合作者与生产者可以三位一体。
成功的数字营销人并不害怕将控制权交给参与者,还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获得信息。
接下来将介绍一些聪明的小工具,让不是程序设计师的消费者也能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来搜索、阅读、过滤、重复利用、混合、再混合信息。
在任何人都可以锦上添花的时代,这些工具将开发拥有丰富内容网站的责任交给了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