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明崛起全集 > 第一章 要官

第一章 要官

2025-03-31 04:59:34

www.vodtw.c 第二天一早,李栋就骑马进了京师,刚到御书房门口,就看到张寿老神在在的眯着眼睛打盹。

{吞噬小说网 }李栋蹑手蹑脚的走到张寿旁边,在他的耳边高喊一声老鬼,干什么呢?!上班时间偷懒?!是哪个猢狲。

哎呀。

原来是太子爷,老奴参见太子爷。

被吓到的张寿看到李栋,赶忙要下跪李栋摆摆手老爷子在里面吗?回太子爷的话,万岁爷正在和三个大学士们议事。

哦,那我等。

这时里面传出弘治皇帝的闻讯声是皇儿来了?老爷子,是我来了说着李栋就迈步进了御书房御书房内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都坐在软凳上,看到李栋进来慌忙起身,躬身行礼臣。

参见太子爷!不必多礼,你们三人都是我父皇的爱臣,劳苦功高,父皇经常教导我,让我多多依仗你们。

对了,上次给你们得铅笔都用完了吧?劳烦太子爷挂念,铅笔万岁爷经常赏赐,还不曾用完。

这老头,拿我的东西赏赐别人从来不心疼。

说着李栋自己找了把椅子,拽到弘治皇帝旁边,一屁股坐下。

弘治皇帝想要做出严父的样子,可是不知怎么的就是板不起来脸,最后苦笑着摇摇头。

你来的正好,朕和三大学士正在说你呢说我?说我什么?太子爷,今天早朝的时候,都察院的御史们纷纷上奏折,弹劾您!弹劾我?我又怎么了?主要是关于太子爷最近做的三件事情,第一,擅离京畿,致使社稷动荡,第二擅起边衅,恐边地将有刀兵之灾,第三,擅自处理地方大臣,视律法于无物,群臣恐惧不安。

李东阳漫条斯理的说着就这些事?呵呵,我都承认,没错,都是我干的,不过我就纳闷了,我离开京城关他们屁事,读书人还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呢,他们做可以我做就不行?擅起边衅??这就更没谱了,那是蒙古人想要打咱们,我要是不把那三千鞑子收拾了,他们还能再这里大言不惭的弹劾我?哭去吧,那三千蒙古鞑子后面可是有好几万的蒙古主力,至于擅自处理地方大臣?哼,还有脸说?那狗官,杀一百遍都不过份。

李栋义愤填膺的说太子爷,这些事情苗逵都已经禀报万岁爷了,臣等也知道太子爷这次实是立了大功,可是那些大臣们并不知道真相,所以对太子爷您有些误会。

刘健赶忙解释道行了,让他们骂两句就骂两句吧,我也不会掉一根毛李栋又转成嬉皮笑脸的说太子爷体恤,臣替那些大臣们谢太子爷刘健等三大学士交换了一个眼神,躬身向李栋行礼这我可不敢当李栋笑着起身回礼,然后转头对弘治皇帝说老爷子,我可听说,但凡打了胜仗,朝廷都有赏赐,这次我虽然只砍了三千个蒙古鞑子,算不上大胜,小胜总算吧,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嘿嘿。

正好大学士们都在,给我做个见证,我就是想问问您打算赏我点什么。

弘治皇帝一愣,看看下面坐着的三个大学士,刘健等人也只是苦笑着,从来没有人敢和皇帝要封赏的,这太子爷还真是胆大包天那。

皇儿,那你打算要点什么赏赐呢?弘治皇帝宠溺的看着李栋嗯。

嘿嘿,要不这么着。

你先赏我个百十来万,我先花着。

咳。

多少?百十来万。

你好大的口气。

我大明一年的赋税才一百五十万。

你一开口就要百十来万。

你让父皇和这些大臣们喝西北风去。

弘治皇帝没好气的说嘿嘿,就知道您老爷子抠门,逗你玩的,不过今天我来还真是要东西的皇儿,你要什么?弘治皇帝来了兴趣旁的金银赏赐你给我就要,你不给我也不求,今我来,要三个官职,一道圣旨。

听到李栋要官,弘治皇帝皱了一下眉头,马上笑咪咪的问不知道皇儿打算要哪三个官职?锦衣卫南、北镇抚司镇抚使,锦衣卫千户一名听了李栋要的这三个官职,弘治皇帝忽然微笑不语,端起茶碗,一口一口的抿着,刘健等人互相交换着眼神,心想京师多有传闻,太子爷心志不小,有成祖遗风,今观太子爷,恐怕也太着急了些,一开口就要如此重要的职能部位,万岁那里岂能不心升疑虑?锦衣卫的最高领导为都指挥使,正三品,非皇帝的亲信之人不能出任此职,佐官有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佥事二人,四品,南、北镇抚使二人,以及十四所千户十四人,皆为正五品。

锦衣卫千户还好说,给个虚衔也行,不少武将就有锦衣卫千户的官衔,只是能多那些俸禄,并没有实权,可南、北镇抚使却大大的不同,民间有一个说法,南镇抚司管军,北镇抚司管民。

南镇抚司主管部队人员的犯罪、审讯、判决、武器研发等,北镇抚司主管官员的秘密监视、肃反肃贪、独立侦讯、逮捕、判决以及间谍事项。

说直白一些,北镇抚司就是现代的国家安全局、反贪局等部门,南镇抚司就是现代的宪兵队、军事法院、军事检察署等部门。

虽然只是正五品的官,却是权势滔天。

御书房内忽然一静,气氛显得异常的尴尬。

李栋左看看,右看看,扑哧一笑,拿起弘治皇帝桌上的瓜果也不开口,专心吃起水果来。

这种气氛下弘治皇帝当然不好开口,他看向刘健,刘健作为内阁首辅,只好硬着头皮站出来。

太子爷,臣斗胆问一下,太子爷要这三个官职想做什么?如果李栋识趣,这时候说一句玩笑话也就过去了,权势尤其是皇权这种东西,一向是不许旁人染指的,也就是所谓的天家无情。

你们不会以为我要这些官职想要造反什么的吧?李栋反问了一句臣不敢?刘健等人赶忙起身拉倒吧,你们脸上都写着呢!李栋撇撇嘴,他把果核扔在弘治皇帝的御桌上,拍拍收站起来,诚恳的看着弘治皇帝。

老爷子,我知道你心里肯定也犯嘀咕,好好的我怎么跟你要起官来了?是不是有什么图谋,还别说我还真有!弘治皇帝听了李栋的话一惊,放下茶盏,注视着李栋。

上位者久居高位一般都有些气势,这气势一般人是受不了了,当然李栋不是一般人,李栋满不在乎的继续说着我说心里话,这三个官职到底是干什么的,我还真搞不懂。

不过看你们的表情,这三个官职一定是要害部门,才引起你们那样的大惊小怪??说完李栋呵呵的笑着行了,你们也别瞎猜了,我给你们交个实底儿吧!我跟人打听过,北镇抚使司就在天津办公,南镇抚使司就在南京办公,这两个官职都是这两地说一不二的大官,正好我有些买卖需要这两个官照应,所以。

嘿嘿。

你们懂的,至于那个千户,也和我的买卖有关,我要镇守大同府的锦衣卫千户一职位。

这么说你们都明白了吧听了李栋的话,明显感到御书房的气氛一缓和。

李栋摇着头,指着刘健他们又看看弘治皇帝你们那,满脑子都是这些权谋啊。

造反啊。

制衡啊。

哎。

累。

太累。

弘治皇帝重新喜笑颜开起来李东阳赶忙出来打圆场陛下也是不想太子爷过早的劳心国事行,你们怎么说都行,老爷子,这三个官你要是实在不舍得,那就算了,不过那道圣旨你可说什么也要给我皇儿,不是父皇不放心把这三个官职给你,而是怕朝廷上的大臣们又有非议。

不过既然你都已经说明,父皇就成全你,这三个官职都给你!对了,你说的一道旨意是指?这个才是我今天来的主要目的,老爷子,我要你把天津变为特区!!特区?什么意思?朕不是很明白。

弘治皇帝看看刘健等人谢迁缓缓的站出来,躬身解释道陛下,臣记得唐代在西市由于存在大量的番邦人士,大唐朝廷准许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称之为‘特区’,只是不知太子爷所称的特区和臣所说的特区是不是一个意思李栋不得不在次佩服古人,原来唐朝就已经开明到如此程度了。

没错,我说的特区和你说的差不多,就是特别行政区,官员的任聘、律法的修订,税收的分配等等都是我说了算,朝廷不得干预。

在明朝,藩王们的封地都是上千顷,上万顷的,而天津在明代还算不上大城市,只能算是一个转运码头,或者是作为京师的一个大仓库存在。

所以弘治皇帝并不在乎把这个地方划分为特别行政区。

皇儿,朕明白你的意思,你定是有些治国的方法,想要实践一下。

哎呀,要么说知子莫若父呢,老爷子,你猜得真准李栋上去拍拍弘治皇帝的肩膀,表示赞许刘健等人惊讶的看着,慌忙的把眼神避开,这太子爷真算是大明开朝二百年以来的一个异数。

弘治皇帝却是很受用的样子嗯,皇儿,你这心思是好的,好好用心做,将来替朕分忧,朕甚欣慰。

老爷子,还是你豁达,那行,过两天我就动身了,母后那里我等一下自己去说,你们忙,我先走了!皇儿,留步,你说动身是什么意思?!弘治皇帝不解的问我不是说了吗?天津,特别行政区,我管!弘治皇帝忽然明白过来了,指着李栋你。

你。

胡闹!你身为大明储君怎可擅自离开京畿,若是有什么。

有什么。

你叫你父皇,你母后可怎么办?呵呵,我的老爷子,你还担心我呀?!蒙古人厉害不?那些人都奈何不了我,你还担心我什么?不行。

老爷子,你别把话说死呀,我是这么考虑的,京师这里。

怎么说呢,我呆着透不气来,那些文人。

你就说那些文人一个个都什么样,我看着他们就烦。

说完李栋不好意思的看着刘健等人,补了一句嘿嘿,没说你们李栋接着说老爷子,您就靠着这些只会耍嘴皮的人治理国家??嘿嘿。

反正我是没看好,当然了,我也不是说我的治理方法就一定比现在的好,所以呢,我才要去试试。

没准还真就让我做成了呢?若是做不成,我就老老实实的回来当您的乖儿子,你说东我绝不往西,您说太阳从西边升起来,我就说月亮从东边升起来。

您看怎么样?李栋满脸期望的看着弘治皇帝这。

刘健你们怎么说弘治皇帝有些犹豫不决,求助的看着刘健等人,希望他们帮着劝一劝。

刘健等人互相看了看,然后刘健站了出来。

若说在早些时日,太子爷说出这样的话,臣定当认为太子爷这是胡闹,可自从经过边关大捷之后,臣。

臣只能说,臣赞成太子爷的做法,不过。

刘健拖着长音不过什么?李栋赶忙问不过朝廷没有银子,恐怕太子爷要自筹银子,建设天津我的天老爷,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银子不用你们操心,我自有办法,老爷子,现在万事俱备,就看您了这。

弘治皇帝抬头看看刘健等人,刘健等人默默的冲着他点点头,他心里明白,他就是从小在宫苑内长大的,从来没有去过离京十里以外的地方,所以他做事的格局就显得小了些,这是不争的事实,最终他无奈的叹了口气。

你还是先说服你母后吧。

我的老爷子,您还真是我亲爹呀!李栋手舞足蹈的冲出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