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明崛起全集 > 第二十七章 忽悠

第二十七章 忽悠

2025-03-31 04:59:37

近卫军军中大营。

**泡!书。

吧*李栋扫视着下面昂首挺立的军将,众人都期盼的看着自己。

李栋今天也穿着军装,众人心中都明白要打仗了。

这次军事会议依旧只有王守仁一名文官参与其中,他双手蜷缩进袖口中,抬眼看着一身戎装的李栋,看李栋的样子肯定是要御驾亲征的,若是往常他一定要劝谏,天子至尊,不可躬履险要。

大明有数万近卫军精锐之师在,平定叛乱只在旦夕之间,皇上可安坐金銮殿以待捷报云云。

但是王守仁想到这是正德朝开朝第一战,还是由李栋亲自来指挥的好,这是一个提升李栋名声和威信的绝好机会,况且以近卫军如此变态的军力,而且还是在本国国内作战,在想想李栋的指挥手段在历次大战中也是中规中矩,颇有些军事才能,天时地利人和样样占全,胜利那是必须的,危险恐怕也轮不到李栋冲锋陷阵,既然如此他也就懒得开口劝说什么了。

李栋也很好奇为什么这次王守仁没有八婆似地劝说自己,斜眼微笑着看看王守仁,王守仁同样微笑着冲李栋颔首,李栋重新把目光看向王平等众军将。

那个什么劳子安化王,从我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一直在背后搞小动作,我一直忙,没腾出空来收拾他,他若是老实呆着,我没准还把他这一茬给忘了,没想到他变本加厉,一次比一次闹得凶,既然如此,我也没打算在跟他客气,春暖花开日,正是打仗的好时节,儿郎们,跟我去把他老窝抄了吧!众人轰然大笑,一个个好似嗜血的战狼一般眼中放着光芒,近卫军中的军将提拔,士卒擢升,有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要看胸口的勋章,那勋章代表你打过仗的次数,打仗的次数越多,那么你晋升的速度也就越快,目前为止,因为三次大战大家都有参与,所以胸口上都是三颗银星。

可是随着近卫军规模的越来越大,不可能每一次出战众人都能参与,那么必定会逐渐拉开档次,所以众人到卯足了劲,珍惜每一次可以出战的机会。

李栋很满意手下的态度,军人只有对战争的充满了渴望,才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他笑着缓缓开口道。

这一次近卫军出兵一半!这话一出,众军将哗然,只出兵一万五,那也就是说还有一半的人将无法参加这次战斗了。

近卫军第一军团出战!骑兵第一大队出战!光头军出战!李栋每念叨出一个部队编制,相应部队的头领就爆发出兴奋的欢呼声,而与之对应的是没能出战那些军将垂头丧气。

近卫军扩兵之后,分为五大部分,两个的步兵军团各一万人,两个骑兵大队各五千人,一个光头军六百人,一共三万零六百人。

步兵军团的职能照以往比有很大的提升,已经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一个步兵军团下辖两个步兵大队六千人,辎重营两千人,炮骑营三百人、夜不收三百人、巡逻营二百人还有一些文职和负责保密工作的人员二百人,一共一万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不使近卫军的整体战斗力受扩兵的影响,近卫军第一军团三分之二都是原童子军和御马监的老兵,另外三分之一也是从京师团营中精挑细选的敢战之士,由王平担任主将官、杜威为副将协助,可以说近卫军第一军是李栋王牌中的王牌。

李栋的命令不容置疑,既然李栋已经做出了战前安排,无论那些军将是否理解,都要执行命令,这已经成为了这些军将下意识的反应,那些军将齐声应答是,大帅!近卫军第二军团,骑兵第二大队留守京师,一切都要听命于先生,先生,我走后,京师这边就有劳先生了!是,大帅!臣遵旨!王守仁躬身领命,旋即一笑请陛下还要想好出京的理由,否则那些朝中大臣们又要罗嗦了。

李栋也是苦笑呵呵。

当了皇帝反倒没有以前做太子的时候自由了,我还要回去好好想个借口才行!陛下这次出征,臣也不多言,只求陛下凡事以国事为重,切不可亲冒矢石,切不可在像上次瓦窑口堡一般,把陛下自己置于险地,臣说句不大不敬的话,若陛下是有什么不测,我大明必定分崩离析!王守仁这句话绝非危言耸听,因为李栋并没有子嗣,而大明的那些王爷们没一个消停的,李栋建在的时候还不停的搞些小动作,一旦李栋不在了,到时候大明必定烽火连天。

先生,你也太高看那安化王了,单打独斗我能让他半只手,若是在加上我这些儿郎,呵呵,我给十万人他也不是我的对手!李栋这句话绝非自傲,不说大明,就是放眼整个世界,包括欧洲在内目前也没有一支像近卫军这般的纯火器部队,不说这支部队拥有的火器技术已经远超这个时代,就是其战法也无人可望其项背,且由于李栋的保密工作做得好,别人就算想偷偷的仿制也仿制不来。

王守仁也是颔首表示同意陛下天纵英才,练成如此强军,臣也实在想不出这世上还有谁能挡住陛下的脚步,只希望陛下走得慢些,臣老了,腿脚不好,怕跟不上。

王守仁小小的拍了一下李栋的马屁。

包括李栋在内的众军将放声大笑。

当天近卫军就给兵部上了条陈,现在兵部主持工作的兵部侍郎卢观影,这份条陈让兵部有些莫名其妙,你近卫军也不属于兵部管辖,为什么要给兵部上条陈,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送过来了,那就看看吧。

近卫军扩编,发现新兵武备荒废,多不堪用,众军将和议,拟定于后日出山西边塞练兵,请兵部刊发通行文书,并快马告之地方,以免引起误会,同时请沿途地方做好大军的补给准备。

看了这个条陈卢观影的冷汗刷的就下来了,大军擅自调动等同谋反,看这条陈的语气,这近卫军只是来打个招呼,连出发日期都已经写好了,那明明就是说兵部无论同不同意他们都要去练兵。

自古至今也没听说过这么大胆的军将,难道说那王平自持皇上宠信,就已经跋扈成如此了吗?卢观影不敢耽搁,赶忙也写了个奏折,说此事兵部并不知情,也不会刊发通关文书,更不会出一毛钱,他在奏折中把兵部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的,他把这封奏折夹着近卫军的条陈一并送进了通政司(明朝负责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奏折的中央机构),并告之通政司,这个不能延误要立刻送进内阁。

这封奏折很快摆放到了刘健的书案上,这么大的事情已经不是刘健等三个大学士能做得了主的了,他们也急忙写好批复,打算严厉申斥王平这种胆大妄为的行为,同时建议向近卫军派遣一名太监和一名文臣做为监军,他们急急忙忙的把这封奏折送进了皇宫大内请李栋御览。

他们本以为这件事情第二天才会有结果,可是没过一个时辰,张永就跑过来宣旨圣上有口谕!三大学士一起拜下,张永高声说道皇上口谕,此事朕已知晓,现在正是腊月,边塞天寒地冻,又时有鞑虏寇边,正是练兵的好时节,准!派监军一事,不准!刘健等人轻舒一口气,听李栋的口气,那是早已知晓了这件事情,也就是说王平等人不是擅自妄为,至于监军的事情,刘健等人心中早有计较,全当即兴之举,准了更好,不准也在意料之中。

他们刚想起身,张永又念了一道圣旨。

最近朕偶感身体不适,太医诊脉,说朕操劳过度,需要静养,朕决定静养两个月,朝会暂停,这两个月内朝中诸事悉由三位大学士共同决断即可!张永传了旨意转身就要走,刘健猛的跳起来,一把抓住张永的手腕,着急的问张公公,昨日我见到圣上,圣上还好好的,怎么一天就。

圣上龙体如何,太医那边到底如何说?刘健是三大顾命大臣之首,张永可不敢随意得罪,他态度恭谨的说刘大人,现在宫中可不比往日,说话办事都有一套规矩约束,万岁爷最忌讳我们这些下人在外面乱说话,您就别为难咱家了。

说完他慢慢的从刘健的手中抽出手腕。

看着张永脸上的表情,并不像李栋那边出了什么问题,刘健不禁心中升起疑虑,在权利中心呆久了,一些反常的现象很能引起别人的怀疑,他皱着眉头想,难道说宫内出了什么变故,那些阉奴挟持了陛下?我要递牌子面圣!刘健大声的说这。

张永面露为难之色我乃三大顾命大臣,可直接出入皇宫大内,你敢拦我?刘健瞪着眼睛看向张永。

咱家不敢!刘大人请!李东阳、谢迁刚想迈步和刘健一起进宫,就被刘健挡住,刘健对张永说请张公公先行一步,我随后就到!咱家在外面等候刘大人!说着张永挑帘出去了。

此事多有蹊跷,我疑那些阉奴使坏,恐陛下被他们挟持,我进宫中一探,若是一个时辰内我不出来,你们赶紧调近卫军进城平叛!显然李东阳和谢迁并没有刘健想得那么多,听了这话,他二人脸色苍白,忙不迭的点头。

刘健小心翼翼的跟在张永身后,越走他越觉得不对,皇宫内那些宫女太监脚步轻快,脸上并无悲戚之色,这若真是李栋生了病,他们这个样子就是大不敬,被廷杖打死也是活该。

可是当他迈步进了东暖阁,所有的疑虑就都打消了。

他看到李栋正精神抖擞的和李响下棋呢。

听到有脚步声,李栋回头,一看是刘健,他嘿嘿一笑刘爱卿且坐,我收拾完他在和你说!李栋没注意到,在他回头的功夫,李响偷偷的顺走了他棋盘上的车。

李栋低头仔细的看着棋盘不对呀,刚才我记得我有个车在这里地。

大帅,你那个车早就让我吃掉了!李响绷着脸,一本正经的说是吗?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我记得我刚才形势一片大好,可是现在却一塌糊涂了呢?大帅,这就是象棋的魅力所在,变化多端那李响一阵坏笑这。

大帅,算这盘您可一共输我五顿饭了,这个月的伙食费,我可不交喽!李响嬉笑着起身,然后给刘健打了个千刘大人安好,锦衣卫那边还有些事情,我去料理一下,你们聊。

说着他蹦蹦哒哒的走了,啪嗒,一个棋子掉在地上。

李栋捡起来一看好你个李响,你居然偷棋子,你太没棋德了吧!李响好似被烧着了尾巴的兔子一样,一下子窜出去,瞬间跑远了。

李栋一下一下的向空中抛着棋子,微笑着对刘健说刘爱卿,让您见笑了,这小子太鬼了,我说我怎么总输给他呢。

刘健也是苦笑,这李栋怎么一点皇帝的威严都没有,他的那些属下根本就不怕他。

陛下,这下棋只是微末小技,切莫沉溺其中才好!刘爱卿教训的是!陛下,您刚才让张公公宣的那道圣旨是。

说我生病那事?刘健点点头。

假的!刘健顿时有些抓狂,这不是废话吗,看你活蹦乱跳的样子,能活一百岁,我当然知道那是假的,可是你为什么要传个假圣旨来忽悠我?刘爱卿,我最近才知道一个真理,书到用时方恨少,你们给我送进来的奏折,说心里话,我都看不懂,这可不行啊,也不能总麻烦你们不是,让你们累死累活的做事,我心也不落忍呀,我可不想做了一个不学无术的皇上。

刘健一怔那陛下的意思是!我要读书,我要闭关读书两个月,这两个月我谁也不见,老老实实呆在皇宫大内里面读书写字,我要做一个好皇帝!听了李栋的话,刘健恍惚间觉得整个大殿都明亮了起来,眼泪婆娑着,嗓子哽咽的说陛下英明,我大明中兴有望了!李栋一愣,心想,这老头不会这么好骗吧,可口中却一本正经的说。

只是这两个月就要劳烦你们三大学士多多辛苦了!不辛苦,不辛苦!刘健就像拯救了一个迷途知返的孩子一般欣喜。

刘爱卿,你和谢爱卿还有李爱卿讲清楚这件事情,但是最好不要对外面其他人说,我脸皮薄,嘿嘿。

臣晓得!既然如此,刘爱卿你是国之柱石,不可过于劳累,着即回府休息吧,来人,着宫中御马监遣车相送!多谢陛下!刘健欢快的离开了东暖阁,李栋微笑着相送。

刘健快步向外走,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快一点告诉李东阳和谢迁,李栋终于要读书了!可是忽然间他想起来临走时李栋笑得好诡异呀,刘健没由来的一阵心慌,难道说自己忽略了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