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明崛起全集 > 第四十七章 合兵

第四十七章 合兵

2025-03-31 04:59:33

www.vodtw.c 大军行动讲究的就是一个稳字,探马环布四周,骑兵护住两翼和后勤补给通道,全军抱成一团,徐徐前行,急行军在古代来说,对于像李栋那样几十人的部队还有可能,但是对于千人以上的部队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上千人毫无约束撒开脚丫子满山遍野的开跑,在古代没有通讯条件,没有路标指引的情况下,不用多两天内队伍就全跑散了,最终到达目的地的队伍人数绝对不会超过总数的十分之一。

王守仁作为童子军的暂代主帅,虽然他心急如焚,太子的安危让他彻夜难眠,可是他依旧让部队一板一眼的行进,每天部队前行六十里就安营扎寨,虽然像王平、赵东旭等高级军官面有怨色,可是没有一个人敢质疑他的命令,这个人是他们大帅都要毕恭毕敬称呼先生的人,他的命令也就是大帅的命令,童子军最重要的一条军规就是令行禁止,最高长官的命令必须被毫无保留的贯彻执行!一个人正常的步速是每小时五公里,也就是说童子军每天要连续行走六个小时以上,几天下来之后,所有人都面露疲色,可是每个童子军心中都憋着一股气,他们的大帅在召唤他们!作为童子军必须学会很多技能,其中最基本的两项,便是打背包和扎绑腿。

一个背包里面包裹着自己的盔甲、武器弹药、被服和干粮,重达四十斤以上。

若是这些物件提在手中,走出不足十里去手臂便要酸痛不已,不要说作战。

就连枪都未必能够拿得住了。

只有把这些打成背包背在背上,部队才可能携带着这些重家伙进行长途行军。

但是要将这些用帆布整齐地包裹起来背上,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对于从来没有打背包习惯的这个时代军队而言,要学会在半刻钟时间内整理并打好背包完成行军准备,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

古代的通行条件很不好,道路坑洼不堪,为了提高行军速度,辎重营已经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所有的个人物品全部要自己背着,这就更增加了行军的困难。

绑腿这个东西是李栋教给他们的,在此之前没有人理解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用,但是在士兵还只能依靠两条腿来进行长途机动地年代,在以山地行军为主的远程奔袭中,绑腿实在是太有用了。

它不但能够免于使小腿遭受蚊虫蚂蝗等叮咬,还能避免山间的一些荆刺类植物给士兵的小腿造成拉扯划伤,而且长期扎着绑腿走路,在进行山地攀爬行军时会有效避免小腿酸胀,避免因血脉下积而引起地胀痛。

这两项技能都是李栋那当过兵的父亲教给他的,每当他把这两项技能教给童子军的时候,他就无限的怀念他另外一个时空的父亲。

晚上安营扎寨的时候,童子军还要挑脚泡,擦烈酒。

初时酒水抹在挑破了的血泡上,那种火辣辣的疼痛能够让号称最硬朗的杜威痛得叫出声来。

可是只要将这阵痛楚熬过去,接下来睡觉的时候脚上分外松快,第二天走路时只是有些些微的痛感,却并不影响行军。

这么日复一日做下来,有些血泡渐渐结痂,脚上出现了一块一块的茧子,再走路的时候轻易就打不起泡了……凡此种种,所有的童子军在经历过之后,就更加仰慕自己的大帅了。

先生,根据向导所言,咱们距离瓦窑口堡还有两天的路程,是不是让小的们再加快行军速度?王平小声的问王守仁王守仁摇摇头不能在快了,现在童子军每日的行军速度,都已经是我大明精锐之师的两倍了,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计,你看看那些孩子,他们太累了。

可是先生,大帅那里。

太子爷要的是一支精锐之师,而不是一支疲兵,若是到达了目的地而打不得仗,太子爷要你们何用?王守仁也有些火气王平等人马上挺直了腰板是,先生!我们只是想早日与大帅会合!哎。

我明白你们的心思,我又何尝不想呢。

先生!刘明舟快步进了帐篷探马来报,在咱们的后面有一大队的人马。

是京师派来的吧?哎。

王守仁叹了一口气终究还是没有甩掉他们先生,那些人全是骑兵,据我的属下估计再过一个多时辰他们就能追上咱们算了,该来的终究是要来的,让下面的人小心戒备,看看是谁来追咱们吧。

娘的,那些人不是属马的吧苗逵暗自在心里骂了一句,这一次他从京师调出来的团营清一水的都是骑兵,足足有一万人,调齐这些人马只用了三天时间,这在大明朝已经是少有的高效了。

苗逵本来信心十足,估计用两天就能追上太子爷的队伍,可是这已经追到第五天了,才堪堪追上太子爷的尾巴,就这他还跑丢了几百人。

苗逵心中忐忑不安,他还不知道一会见到太子爷怎么说呢,不知道为什么他有点害怕李栋。

苗逵领着一帮总兵、参将、副参将进了童子军的军营,军营内井井有条,童子军一边默默的擦拭着自己的枪械,一边冷冷的打量着那些陌生人。

那眼光好似刀子一般弄得苗逵的手下心房一颤,慌忙避开眼神,不敢对视太子爷从哪里找来这么一帮孩子,小小年纪眼光如此犀利!苗公公,下官王守仁,曾任职于兵部,现在太子爷军中任参军一职王守仁带领着童子军的高级军官们出来迎接苗逵虽然苗逵的东厂无法探查到童子军内部的底细,可是他还是打听到李栋拜王守仁为先生,对王守仁言听计从,李栋这样顽劣之人,平时根本不把旁的读书人放在眼里,却独独对王守仁青睐有加,执学生礼。

苗逵不敢拿大,侧身避开王守仁的行礼王先生大才,咱家也早有耳闻,先生辅佐太子,将来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太子尊奉王先生为师,咱家也厚着脸皮称您为先生如何?苗公公说笑了,下官只是替太子打理些杂务而已,不敢当。

苗逵用眼光扫了王守仁的身边,没有发现太子的身影。

王先生,咱家也不兜圈子了说着他忽然提高了声音皇上口谕!听到苗逵的话,王守仁赶忙撩起袍角,跪在地上,口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苗逵周边的军将们甲叶声大作,纷纷跪倒在地,同样口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而王平等人互相对视一眼,退后一步,依旧如标枪一样站立。

苗逵眯缝着眼睛看着王平等人万岁口谕,尔等还不跪下?王平越众而出请恕我等不敬,但我家大帅曾赐我等终身免跪,这是军中,军令如山,我们不敢违背大帅的命令!你。

咳。

苗逵咳嗽了一下,看着四周慢慢聚拢过来的童子军,他装作什么也没发生的样子。

那些跪在地上的军将互相低头看着,满是艳羡之色军人当如是!万岁口谕,速召太子爷回京!请王先生带咱家去见太子爷,万岁还有其他的口谕我要亲自和太子爷讲王守仁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一下,然后起身,躬身平静的答道苗公公赎罪,太子爷没有在军中太子爷没在军中,他。

太子爷原来在京里啊苗逵松了一口气太子爷也没在京里。

啊?那太子爷。

太子爷去了哪里?苗逵十分不解的看着王守仁回禀苗公公,太子爷最后的口信显示,太子爷目前应该在蒙古草原上!听了王守仁的话,苗逵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然后一阵一阵的发晕,身后的军将有机灵的赶忙起来扶住苗逵。

苗逵用力的甩开那个军将,一脸的不敢相信,指着王守仁,颤声问道你。

你刚才说太子爷在蒙古草原上?正是,不过也有可能在瓦窑口堡,太子爷具体行踪我们也不知道苗逵的冷汗刷的就下来了,全身好似掉进冰窟窿一样颤抖着蒙古草原??苗逵心中还抱有最后的一丝侥幸那。

太子爷身边有多少军将陪护?王守仁略微想了一下二十二人!苗逵身子一软,瘫坐在地上,而后很敏捷的站起来,指着王守仁破口大骂混蛋!你们都是混蛋,太子爷何等身份,你。

你怎敢让太子爷独自去草原,若是。

若是有。

你们吃罪的起吗?我。

我要把你们全部问斩!来人!在!苗逵的手下应声答道把他们都。

苗逵颤抖着手指着王守仁他们王守仁平静的低着头,王平等人却把手伸向了腰间的短铳,周围的童子军皱了一下眉头,默默的给枪上了刺刀。

苗公公,我等正是奉了太子爷的口谕赶往瓦窑口堡与太子爷会合王守仁默默的说苗逵四下看了看,颓废的放下手,听了王守仁的话又燃起了希望这么说太子爷很有可能在瓦窑口堡了?正是,太子爷有个计划。

王守仁低声的把李栋打算迎击延达汗的计划说了出来苗逵已经呆若木鸡了,苗逵手下的那些军将们互相的看着,暗自挑起大拇指这太子爷果然好胆色!咱家。

咱家要奏报朝廷。

让朝廷发兵。

苗逵喃喃自语着苗公公万万不可!为何?太子爷的安危。

苗公公,我等并不知道延达汗要从哪里寇边,若是大军云集瓦窑口堡,而打乱了整个大同府的兵力部署,万一延达汗乘虚而入,恐大同镇危矣!那。

那怎么办?苗逵此时已经完全没了主意苗公公,不如你我合兵,共同前往瓦窑口堡与太子会合,之后在做打算,如何?好,咱家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