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唐·复兴全集 > 第五章:戊子有风(上)01

第五章:戊子有风(上)01

2025-03-31 05:19:00

转眼已近六月中,天气渐渐炎热起来。

在现代习惯了空调风扇的李复,不由开始苦恼,他本来就怕热,在此时,不仅没有这些纳凉的物件,每日还要穿的整整齐齐,真是要多郁闷有多郁闷。

这一日一早起来,李复觉得天气尚好,还不算很热,看看出来老高的太阳,确实不是那么毒辣,也没有平日那么耀眼,随意瞟了几下,发现太阳周围远远的似乎有数道光晕,不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李复默默在心里念叨了一句日晕风,月晕雨,忽然觉得好像有件什么事情,但仔细去想时,又已经无迹可寻了,只好先放弃。

又想以后这热天的天气都要是和今日相仿就好了,自己也可以少受些罪。

李复这一段忙的不可开交,难得半日清闲,想想今日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就在房中随意找了本书读。

岂料没有多大会儿,这片刻安宁又被打破了,李彭急火火的走进来,一边抹着额头的汗,一边叫道:好热的天!李复笑道:今日不是挺凉快吗?李彭奇道:哪里凉快了,二哥看看外面的大太阳,晒死人了,一点风都没有!李复心中又是一动,看看外面,确实又已和平日一样的酷热,自己是在屋子内看书,所以不曾觉察。

只是李彭的话里好像还隐藏着什么事情,不由慢慢思索着,却还是想不起来。

李彭看他在发呆,不由问道:二哥,你怎么了?李复道:你适才说什么,再说几遍。

李彭虽然奇怪,但还是把他刚才的那句话重复了几遍,李复听到风字的时候,不禁一震,脑中如电光一闪,想起来他读《旧唐书》的时候,看到的一句话天宝…十一载…六月戊子,东京大风,拔树发屋。

之所以记忆如此深刻,是因为那时他在深圳,因为台风登陆单位放假,在家无事的他看到这一段时,外面的台风正在肆虐疯狂,自己那时还感叹说,这台风也能拔树发屋了。

回忆起了这些,又想到早上看到的日晕,李复不由腾的站起来,问李彭道:今日是什么日子了?李彭迷惑不已,道:今日是六月十一,丙戌之日。

李复心中算了一算,道:后天就是戊子日吗?李彭刚答道是,便被李复拉住,道:快去寻你父亲,我有要事相告!李彭一怔道:我父亲此时正在河南府衙门呢。

李复却道:衙门也得去,快走!一路之上,李彭问李复是怎么回事,李复只说到了那里你自然知道,便不再开口。

李彭满头雾水,却不知李复心中却在盘算,此事到底如何说李憕等人才能相信。

毕竟何日有风有雨之事,从一个常人口中说出,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任谁也难以相信。

到了河南府衙门,守门的兵士见是李彭带人来,并不相拦,只是点了下头便让他们进去。

见到李憕,李复行过礼,李憕奇道:这么匆忙到衙门来找我,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吗?李复躬身道:后生来找使君,确实有紧急大事相告。

李憕忙道:李郎快快说来!李复略迟疑一下,又看着李憕,认真的说道:后日戊子,将有大风,请使君及早安排人手,巡视城中,做好防范,以免有不必要的损失。

李憕一怔,他内心深处是不相信旁门左道之术的。

以前为河南少尹时,当时有道士孙甑生以左道求进,托以修功德,往来嵩山,求请无度,他每次都必挫之。

就连崔国辅被贬竟陵,李复为他测字相卜,他只是看作对崔国辅的安慰,并不相信这些吉凶卜卦之说。

此际却未想到李复会有此言,不由眼神一敛,口中道:李郎何出此言?李复看他神情,知道他是绝对不信的,却不知这话幸亏是从他口中说出,李憕才给他说明的机会,毕竟李复此前在他心中算是一位诸事精通的君子,若是换了别人,恐怕就要叫人轰出去了。

李复回道:今晨我看日有大晕,所以知道近日必有大风。

李憕不由瞟了瞟外面,阳光正是明亮之时,显见太阳必然毒辣,此时决不会有晕。

说早上太阳有晕,可是那时并无旁人所见,也无法证实。

即使有此事,那李复怎么就知道是哪天有风呢。

便问道:即使日有大晕,那李郎又如何知道是后日才有大风?要知道日晕风,月晕雨虽是民间相传天气俗谣,但也不见得非常准确,更不可能推论出具体某日会有什么样的天气。

李复见状,知道此事确实难以让李憕相信,只好咬了咬牙,道:实不相瞒,我是一个人的再传弟子。

李憕问道:是谁?李复一字一字的说出了一个名字。

李-淳-风!太宗朝的太史令李淳风?!李仙师?!李憕大惊,李彭却更是惊的心中通通直跳。

李淳风这个名字,一直都有着神秘的色彩,也是一个传奇。

他在太宗时曾任大唐司天监、太史令等职,是一位占星大家,他除了为大唐撰定历法、颁布历书外,在天文仪器制作、历法修订、天文著作编撰乃至数学、气象学等方面都有常人难以突破的论作。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发明家,发明创造了许多器械机关之术,甚至有他曾再造出失传已久的木牛流马的说法。

李淳风曾注《老子》,撰《方志图》,文集十卷,并行于代。

曾再造浑天仪,并著《法象志》七卷,以论前代浑仪得失之差。

《晋书》及《五代史》内《天文》、《律历》、《五行志》皆其所作。

他还注《五曹》、《孙子》十部算经,供国学行用。

历法方面曾改撰《麟德历》,术者均称其精密。

此外所撰《典章文物志》、《乙巳占》、《秘阁录》,并《演齐人要术》等凡十余部,其中《乙巳占》一书,是一部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占星学典籍,对于古代科学的发展也具有极高价值。

传说后来擅长天文、地理、占星的李淳风和擅长卜的同窗好友袁天罡进入仙界,合作成一本预言书,那就是著名的东方大预言《推背图》。

这部奇书预言了自大唐以始逾两千年的兴衰治乱,准确程度为其他任何一部预言所不及,所以历代为世人瞩目,争相揭密。

《宋史.艺文志》正式将此书列入正史,可见当时对这部奇书的重视。

当年李淳风在朝时,就曾无数次地具体预测国事,其神秘的预言能力和准确性都令世人瞠目。

贞观廿一年。

长安屡见异象:先是天降大雨雨中带有黑粟,而后白昼太白星出现。

不久民间有谣传: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太宗密召太史李淳风,商量此事,李淳风奏道:依臣据术推之,其兆已成,其人就在陛下宫内,三十年后,当有天下,诛戮唐家子孙殆尽。

太宗当时想把所有姓武者都杀掉,李淳风劝诫道:天命不可易,况且不能妄起诛戮,祸及无辜,如若杀之,复生祸患,可能会更加严毒。

太宗善其言,才停止查究。

而当年的武则天,聪明貌美,不会讨不到太宗的欢心,太宗又是耳闻其美特地招之入宫,却在十多年里滞留才人这一阶层,得不到晋升,只能解释为李淳风对太宗之说所致。

直到太宗垂危之时,又逼她出宫为尼,是因为太宗认为自古天下没有尼姑做皇帝的可能,最终也没有将其赐死,那也是因为李淳风的告诫了。

见李憕如此惊奇,李复趁热打铁,道:这些日子,我已渐渐回忆起不少往事。

我自小随师在一山中习学数算之术,对天文地理诸事也有涉及,所以今晨见到日有光晕,再细算得知,后日戊子,必有大风。

所以赶紧前来找寻使君,请使君早作安排!李复这番想法是适才在路上匆忙想出来的,若不搬出一位大家知道的高人做后台,恐众人根本会将他作为笑谈,这才想到太宗朝的李淳风,此人天文气象无所不通,又精于卜算,实在是最适合的人物。

此外他说自己只学习数算,也是事先有个限制,要是李憕考问起来,数算之事还可拿高等数学的东西来应付,至于李淳风善于的卜算等事,都先说明自己未学,要是有人问起,就全放到那个子虚乌有的师父身上,反正自己是不会的。

李复看李憕眼神转了数次,正自深思,赶紧接着道:前些日子我曾说过,已忆起在某处读书的片断,就是对自己在山中学习的印象。

而如今对诸事的改良之法,也都是那时学习得来。

他搬出现在做成功的诸事做佐证,确实有效,李憕听了,竟然微微点头,他对李复这些无所不知的神通极为折服,如今见李复说的很是明白,诸事也都是其所说那样,心下不由信了几分。

再仔细想想,别人若是故作神异之事,都是借以求进,而李复此举,对他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

再说即使没有此事,有所预防也是好的,毕竟此时正是盛夏,暴风暴雨的可能性都很大,如果万一真的如同李复所说,提前有所准备确实能避免众多损失。

现在就只剩下一天多的时间,诺大的洛阳城,可是需要相当的时间去巡查的,时间已很是紧迫,便起身道:既是如此,我立即就去安排。

李复见状,不由松了口气,与李彭一起告辞出来,李憕并不挽留,自去叫人着手安排。